雨滴

热爱生活和科学。
正文

21世纪的父母,你们准备好了吗?-zt (图)

(2007-12-01 17:48:10) 下一个

王伯庆父女在美合影 本书序言:21世纪的父母,你们准备好了吗? 伯庆对他的女儿一直很低调。和他交往这么久,很少听他提及女儿的情况。2002冬天跟伯庆在中国相遇,闲谈中才知道他的女儿王可被哈佛录取了,让在座的朋友们吃一惊。我本人在中国接受的大学教育,在美国接受的博士教育,现在英国任教,有机会亲身体验到中,美,欧洲的教育文化。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人才是我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于是我就开始追问伯庆的教女体会。过了不久,伯庆给我寄来了一个电子书稿,也就是现在这本书――《成长1+1》。 这是一本纪实性小说,记录的是21世纪最初两年一个居住在美国的华人孩子的中学故事。但它涉及的教育问题意义深远。仔细阅读华裔孩子王可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新世纪对中国教育文化的机会和挑战。 对我来讲,这本书让我思考了两个问题,其一,什么是21世纪的人才。其二,作为父母,如何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这样的人才。我认为21世纪的人才至少应该具备哈佛大学录取本科新生的三项要求:学习成绩,课外活动与性格修养。 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有志向,信心及良好的自律力。他们自信又谦逊,善于沟通又不随大流,具备独立的个性及自尊,有独立思维的能力,有爱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良知。他们关系时事,具有国际化的眼光。也就是说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伯庆似乎并不是一个好父亲。他从不强迫孩子学习,因为‘学习是她自己的事’。他甚至‘从不过问孩子的家庭作业,只读一读她的学校报告 ’。这种为父之道恐怕在很多中国家长看来似乎有些放任自流。但我认为伯庆教会王可的是成为一个21世纪人才所需要的核心素质。 首先,伯庆教育她刻苦勤奋,尽力去作一件事的重要性。他让孩子认识到‘只要全力以赴,没有做不成的事’,有志者事竟成。他同时教会她自我管理能力。书中说 ‘有条理,有自律力,有动力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人生会大不一样’。 同时,伯庆教育她要自立自强,学会自己处理难题,培养她坚强的性格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她‘学会接受失败,承受失败’。伯庆要求女儿为自己选美去募捐,有意对她进行性格训练,学会‘谦卑。与人交往,学到了忍耐与坚定’。 另外,伯庆教育她处理压力的方法与态度,在工作与兴趣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把握好做事的度,学会放松。还教她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要她在努力中学会放松,尽享生命之美。他要求女儿‘有良知,关心弱势群体和社会公益’。‘坚持真理,不随大流’。 孩子如何形成一个完整,健康与良好的人格,才是父母应该教会子女的东西,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课。伯庆能够使自己的女儿具备这些素质完全取决于他吸收了中美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从教育理念上,伯庆不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父母,用王可的话讲,我的父母没有‘成天要把孩子送到麻省理工或斯坦福,他们不强迫我走华人天才少年的路,他们只想让我在学校好好学习’。他们只希望孩子尽力,并不给她额外的压力。 他首先是女儿的一个朋友,一个帮手,一个参谋,一个教练,而非一个老板似的家长。他们一起锻炼,一起聊天,作朋友,帮助她分担苦恼并解决问题。他管理孩子的方法平等而民主。对孩子充满信任与鼓励。大多数时候,他充当的只是一个帮手的角色。给予她关爱及不遗余力的鼓励。对于伯庆来讲,教育子女是一件人生乐事。 从教育方法上,伯庆利用了中国与美国教育文化的长处。美国教育文化的优点是充分鼓励个人创造力,培养独立的个性与自尊,利用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全面发展,形成完整的性格。中国的教育体制鼓励自律与刻苦,训练严格。伯庆吸收了两种教育文化的优势来教育孩子。人才不分国界,教育亦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何吸取中西教育理念与方法的长处去培养21世纪合格的人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王可的故事为此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案例。 作为伯庆这种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成果是,王可成为一个自信自强,真诚正直,可爱善良的孩子。她不仅学业优异,而且性格健全。她关心他人疾苦,充满爱心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她处事冷静与从容,同时还具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她虽然在美国长大,却了解与挚爱中国文化,这一点难能可贵。 王可的文笔流畅感人,活泼可爱,幽默机智,我连读两遍,不忍释卷。王可具有同龄人鲜见的成熟与睿智,她对问题往往有独到的看法,书中常有隽语涌现。小王可写给她父母的那封信深深打动了我。那封信真情流露,切中要害,作为一个孩子,她竟深知为父母之道。这封信可以视为新世纪子女对父母的宣言,建议每个父母都应该认真读一下,想一下。 中国父母对教育的重视是中国文化的精华部分。孟母择邻而居,三易其地。每个中国父母都对孩子殚精竭滤,呕心沥血。中国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往往可以做出重大牺牲。但是,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材的关键是充分接受合理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从王可的故事可以看出,父母之道在於平等,尊重孩子,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和孩子成为朋友,理解孩子的情感,倾听孩子的声音。绝不放弃对孩子的信任和信心。不断开发孩子的潜能。对他们要充满关爱,让他们愉快地生活,热爱生活,同时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关注他们多方面的发展,尤其是人格的发展,教给孩子社会责任感和爱心。我始终认为,人格的健康与完整是教育的核心。孩子能否长成一个身心正常,具有良好品质的人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孩子的成功始于父母。作父母不是一件自然而然,无师自通的事。教育孩子先从教育自己开始。不合格的父母永远无法教育出合格的孩子,所以,要想培养出21世纪的人才,先学会作一个21世纪的父母。我想在此用王可的一句话呼唤中国的父母:“孩童时代只有一次,我们期待和父母共同经历这一美好时光。做个父母不困难,难的是抓住机会成为伟大的父母。你准备好了努力去做吗?” 精彩章节摘选:(第十章): 当我想到家庭,不是想到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奥林匹亚的家,而是想到在四川雅安,在中国的家。那是我的外公、外婆,我最亲的小姨、最喜欢的表妹、我的四舅和我不那么亲近的表哥生活的地方。妈妈其他5个兄弟姐妹分散在四川各地,大多数都已经多年未见了,她甚至从来没见过我五姨。我都不知道我到底有多少个表兄弟姐妹,更别说叫出他们的名字了。美国人听到这一点,经常会大惊失色,我也经常觉得心里一阵难过,还会觉得羞愧、内疚,不知道为什么。 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我爸爸这边的亲属我就知道得很清楚,因为他们都住在成都。我寡居的奶奶真是个特别的人物,出身于买办家庭的小姐。她从来就不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60年前的娇小姐了。她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编者注,这里被她爸爸掐掉了一句。 总的来说,虽然我知道应该一碗水端平,但是我就是更喜欢外公、外婆。他们在我幼年的时候抚养过我,那时起,感情就深深地扎根了。 我跟妈妈一起去雅安。我每次去都有点紧张,因为两年了,变化可能会大得难以想像。外公警告我妈妈说,她可能再也认不出老房子了,因为周围已经完全改头换面了。为什么会变化如此巨大呢?我想起枝叶繁茂、树阴浓密的桑椹树,多刺、速生的灌木丛中点缀着芬芳的吊钟花,葡萄藤、稻田里不知疲倦的蛙叫,唧唧不停的蝉鸣。 虽然路上的大部分时间我都睡过去了,但是一进入雅安,我就清醒了。我注视着窗外熟悉的景色。大片大片、葱葱郁郁的稻田向远方无限延伸过去,农家小孩坐在路边,伴着他们的牛羊。我苦笑地想起所有西方人想像中的中国式图景——这就是一个完美的例证。 (申请哈佛大学的短文): 当我5岁来到美国时,我让自己相信:一个华裔移民在美国的幸福就是汇入主流社会。我是非常成功的,除了我的黄脸蛋--我取了英文名字,吃比萨饼,看卡通片。当然我还是华人。身为华人,无非意味着我没有艾德娜婶母做好吃的点心,没有像嬉皮士一样发酷的父母。 其实,我根本不认识中国的七姑八姨,而且我的父母太古板。在我追求融入美国社会的过程中,我拒绝认同父母那些悲剧性的经历,作茧自缚地陷入良心平安的无知之中。我压下任何把自己和中国联系在一起的潜意识,因为我想成为一个完全的美国人。然而,这种渴望没有消失,时常在我的心中掀起涟漪。 当我进入少女时代,这种悬念变得挥之不去。如许多美国人一样,我因为无法给自己定位而挣扎,我这个美国苹果派困惑了。我不知道怎样平息这个挣扎,直到我读到了亚历克斯·哈里的挣扎。我终于理解,“发自骨髓的呼喊”和“无法摆脱的孤独”产生于我对民族文化的无知之中。 我是哪一种人类?如同一个被收养的孩子渴望发现她的生母,我想发现自己的民族,它藏在过去、藏在我的家庭生命和许许多多的华人之中。我不断地询问父母,阅读大量的中国历史和文学。我现在理解了为什么我爸爸在文革中被迫失学;为什么他的父亲在文革会被迫自杀;为什么我的妈妈会被送到农村接受再教育;为什么她的母亲会被送到乡下去劳动改造。理解这些悲剧使我知道自己的独特性,我的文化继承的重要性。它们不再是环绕我心中的幽灵,而是力量,这力量造就了我的今天。我的传统不是羞耻而是光彩。 我的文化意识让中华在我心中活起来了。当我再次去到中国时,我不再是一个花钱的美国旅游者,而是中国人群中的一员。我访问了乡下,活在现实之中,续上了我的中华文化。我的归依。我现在为自己文化传统感到极其骄傲,它给了我双倍的未来。 我珍惜学习,比起中国学生来,我有自由的课堂讨论、美丽的设备和免费的高中教育;我珍惜物质,因为我有了中国农民世世代代都没法得到的东西;我珍惜生命,因为我的家庭和许多中国人曾经因为艰难而早逝。我要实现做为一个华裔美国人的潜力,去建设中美之间了解的桥梁。我不再是一个怀有偏见失去方向的孩子,我是一个了解自己、决心坚定的年轻女性。 我爱自己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人民和历史——他们是我的文化,我的人民,我的历史。美国是我的收养母亲,把我养大,中国是我的生身母亲,她总是在笑看我。通过增加我的美国经历,深入了解我的中华文化,我希望多彩的将来和伟大的方向让自己的人生更丰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