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谁非任评说
我们听说书的常常提及一字长蛇阵、八卦阵等各种阵法,也对于关老爷的82斤大刀,岳家军的8大锤等等战将的故事非常神往,所以我自己对于古时的战阵情况和战斗情况做了一点研究,这里也随便写写,供朋友们了解一下。
现在具体的布阵的书籍基本上已经失传,因为在历代这些书籍均为大大的禁书,关于军事思想的还可以有,具体到军事布阵的就不成了,那是有助于造反的,不能让老百姓了解的!所以对于《孙子兵法》、《六韬》、《司马法》、《尉缭子》、《黄石公三略》等等兵书的关于布阵的内容均已经失传不存在了,以前从军的人也是口口相授,后来战阵等作战方式发生了变更,就更加失传了。
现在历史流传记录的比较清楚的是戚继光的著名的鸳鸯阵,这是一种袖珍的阵型,阵的配型是一个队长,一个火佚,十名战士,战士4名持长枪,4名持盾牌,后面两名持有镋钯,作战时持盾牌的投掷标枪把敌人引离防御位置,然后由长枪手刺杀,镋钯则负责后方的防御,所以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能够以从军不久的农民对付日本倭寇的武林高手水准的武士,从而荡平倭寇。后来这个鸳鸯阵还发展到了马上,最后以明朝柔弱的军队与日本刚刚统一的丰臣秀吉的精锐之师在朝鲜决战,中国是多年太平的农民军队,日本的军队各个是自幼练武的武士,结果是在孤岛上从来没有见过大兵团战阵的日本鬼子被打得一败涂地,足以见证战阵的威力。
古时的战阵最大的用途之一就是对付骑兵,由于上篇文章介绍了骑兵的打击力量,对抗骑兵步兵就必须组成战阵,使用多个人的质量对抗一个骑兵人加马的质量,同时多种兵器协同打击。古罗马的重装步兵对付骑兵的乌龟阵型是非常有名的,但是中国的步兵对骑兵的战阵细节多已失传,在中国知道的以步兵对抗骑兵最精彩而残酷的战例是岳飞破金的连环马,当时金的重装骑兵为了加强打击,把马连环起来,穿上盔甲,这样的集团冲锋一般的步兵战阵均无法抵挡,而岳飞采取的是让士兵手持超长的勾枪在对方接近时勾取马足,以牺牲一个人的生命,来换取一个马足,从而使整个马阵崩溃。
战阵的威力虽然巨大,但是战阵一旦被打乱,其战斗力还不如一般的单兵的战斗力,因为专门为战阵设计的长枪和盾牌,一旦失去配合,就没有了战斗力,而使用弩机的士兵也没有白刃战斗的能力,前排身着重铠手持大型盾牌的防御性士兵,甚至移动都困难,所以这样的情况就只能逃跑,而逃跑的时候那些重装备是带着就跑不动的,此时人活着跑回去就是成功了,所以就有丢盔弃甲的成语了。
那么打破这样的战阵,就要靠战将的个人勇武了,所以我们说的冲锋陷阵就是这个意思,而阵的前面的士兵均为大型的盾牌和重铠,所以对于陷阵,就需要重量大的兵器,所以有几十斤的大刀,后来又发展为大锤,为此以前的武科举,也就是举大刀、石锁,并不考什么格斗功夫。
这样的重量战将使用这些兵器也就是抡不了多少下,古时交战的一个回合,也就是双方大将迎面冲过去使用兵器对撞一下,能够交战几十回合已经很多了。而平时由于兵器太重是不随手拿的,是需要有人抬刀的,战斗时下面也需要亲兵保护,一旦落马,盔甲就重得不便站起来,根本没有什么抵抗能力,就像关公走麦城被绊下马活捉一样。
为了抵抗这样的打击,所以在战斗时持有重兵器的战将冲过来时,也需要持有同样重兵器的战将进行抵挡,需要战将去压住阵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兵对兵将对将,一旦为将的战败,阵型无法抵挡对方大将重兵器的冲击被打散,就只有任人宰割了。
这样的情况维持了很久,只不过从战国的车战发展到胡服骑射,然后基本变化很小,直到蒙古骑兵使用了改良的马镫和马刀,新式的骑兵出现,这样的战阵才逐步淘汰。而在马镫出现前,由于不能将马的冲击力加到兵器上,所以兵器的重量越来越大,但是有了马镫就不用了。
但是蒙古骑兵统治世界的时间并不长,在蒙古骑兵的威胁下,欧洲火器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火器的打击下,传统的骑兵集团冲锋就等于自杀,但是骑兵的作用到一次世界大战都是有用的,那时骑兵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在汽车不发达的情况下让军队机动性提高,保证可以在局部形成优势兵力,而战阵也发展成为战壕等防御工事了。
总之,古时的战阵在当今看来已经失去了意义,只能留于说书的故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