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762)
2009 (1498)
2010 (796)
2011 (759)
2012 (633)
2013 (449)
2014 (575)
2015 (323)
2016 (276)
2017 (470)
2018 (127)
2023 (1)
今天大年初二,周日,空气静静的,自己很想听点花鼓之类,想起克莱斯勒的小提琴曲《中国花鼓》,小提琴- 中国花鼓?怎么搭腔搭界的?这也是西方人思维,他们喜欢挑战炫技,用小提琴模仿花鼓说话,口音不一定像,但是给小提琴挥洒技巧的机会和空间,音乐也是可以用来记录对世界的观察,对生命的思考,对文化的反思,音乐更容易交流,碰撞和跨界。
文化踫撞是好东西,对个人来说可能是一次异国旅行,或异国生活,也可以是读一本书,听一支曲子,如果人的大脑和内心有感触,什么化学生物反应一系到反应后会产生灵感火花,有什么火花睡一觉也就熄了,如果不记下来,而有技艺的人可能会将之转化为作品,思想境界和技艺造就伟大和不朽的作品。弗里茨.克莱斯勒(1875-1960),美籍维也纳小提琴家,据说可能是他早年在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听到当地华人移民演奏中国民间音乐和花鼓而茯灵感,写下《中国花鼓》,上个世纪20年代他还去中国巡回演出,其中有《中国花皷》,这巳成为中西音乐文化踫撞的一个经典作品了。
这些年来,英国人法国人越来越重视过中国新年,老外越来越懂中国人的12生肖了,一过,他们的圣诞节元旦,就开始问:什么时候是春节?他们很热衷于看China town "唐人街"舞狮子,中国新年的热闹说不定又会给新一代英国人法国人某位灵感火花了,文化踫撞会有新意出新词,难道他们的作品还需要等到下个世纪的人才能欣赏吗?
克莱斯勒小提琴曲《中国花鼓》:
一般西洋作曲家在用东方旋律作曲时,总是采用速度徐缓的曲调,亦即东方风格舞曲的“咚、嚓、咚、嚓”的平板。而这首曲子则突破“徐缓平板”的模式,而采用了急速、华丽的细腻旋律,以及快速的节奏,既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又描绘了中国民俗中迎神大会上热闹、喧嚣的欢乐气氛(片段1)。全曲演奏时间约为三分半钟。克莱斯勒曾在1923年访问中国,并在上海等大城市举行了个人演奏会,其主要演奏曲目正是这首《中国花鼓》。其中小提琴表现了连续不断的鼓声,钢琴表现了中国风格的旋律。
这是具有东方风格的小品曲。作者克莱斯勒对中国的民间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旅行时,曾欣赏过当地中国移民表演的“华埠音乐”。克莱斯勒有感于中国艺人的演奏, 于是选用了花鼓的前奏创作本曲。
对他为何会写出《中国花鼓》这首曲子感到非常好奇,克莱斯勒给出了他的答案:“一直以来我都在学习中国的事物,十分热衷于他们辉煌的成就,正是我对中国事物的爱给我灵感,创作了《中国花鼓》,这曲子代表我对中国音乐的理解。你可能会觉得,我从没有来过中国,却企图将中国音乐传递给西方人,这样做过于冒昧和自以为是,比我更有名的作家和音乐家们给出过解释。”克莱斯勒打了一个比方,“歌德和席勒在去意大利之前很久,就写下了关于意大利的一些漂亮故事,并且后来得到现实的佐证。”克莱斯勒认为自己的创作和他们有共通之处。“来到中国,我希望听到中国第一流的音乐,看看我的创作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印证。”后来的研究者认为:从乐曲的旋律看,《中国花鼓》的音调原型可以肯定非作者凭空所造,有可能是克莱斯勒早年到过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的唐人街获得的灵感。
(文字介绍来自百度, 和互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