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法国薰衣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意大利电影] Luchino Visconti: Morte a Venezia.

(2013-10-18 09:00:28) 下一个


威尼斯之死》(德语Der Tod in Venedig,又译《魂断威尼斯》)是德国小说家托马斯·曼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12年,是托马斯·曼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故事描写一位德国慕尼黑作家古斯塔夫·冯·奥森巴哈(Gustav von Aschenbach)因长年刻苦严谨的写作生涯而感到倦怠。一天,他突然看见一个肩上扣着一只帆布包的怪家伙似乎是去旅行,他这时“企图尽力摆脱本身的工作和刻板的、冷冰冰的、使人头脑发胀的日常事务”,于是前往水都威尼斯度假,住在丽都岛的“至上饭店”(Hotel Exelsior)。

威尼斯华丽得化不开的美景,唤醒了奥森巴哈的内心长久的感性思维。在异国国度里他邂逅一位美少年达秋(Tadzio),他深深爱上这位俊美如希腊雕像波兰少年,“长著一头蜂蜜色的柔发,鼻子秀挺,而且有一张迷人的。”奥森巴哈认为“这不是自然界的塑造,也不是造形艺术至今所能创构的宏伟巨作”。他每每追随着达秋,完全被激情所左右,几乎是到达忘我的境界。少年达秋成为老年丧女的奥森巴哈的一种补偿,他对少年由欣赏到赞叹,再由赞叹到关心。威尼斯的天气使他产生一种憋闷的感觉,他决定离开,退房结帐后,他又感到很懊悔,他想多看少年几眼,结果行李送错了方向迫使他从车站返回饭店,这时他表面上看来镇定,其实内心欣喜若狂。

此时此刻,威尼斯正爆发了一场霍乱,官方刻意将消息封锁,奥森巴哈一开始并无知觉,当他发现游客纷纷走避,逐渐了解事态的严重性,但为了多看达秋一眼,他竟不想离开被瘟疫所笼罩的威尼斯,继续在大街小巷跟踪那个小孩。后来他做了一场梦,梦见原始部落里野蛮人正在放荡淫乱的进行祭神。他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衰老,为了博得对方的欢心,他开始染发整容,好让自己焕发出青春的姿态。长时间的追逐,使他筋疲力竭,最终因为吃了过熟的草莓霍乱使他一病不起,进而丧身在威尼斯这个城市,孤独的死在荒凉的海滩上,老人垂死时最后的眼里,仍是那位百合花一般俊美的少年。少年达秋除了瞅过几眼这个怪老头外,根本无视于他的存在,奥森巴哈甚至无法与他对话。最后少年站在海边,指了朝天的手势,“美丽而苍凉的手势”,仿佛是死亡的另一种延续。奥森巴哈对少年的追求,是一个临死的人对生命充满眷恋、对美的追求与热爱的象征。

评价

《威尼斯之死》是一部充满自传气息的小说,而奥森巴哈就是托马斯·曼本人的化身,托马斯·曼发表第一部作品时便享有盛誉,而慕尼黑时期正是他的创作最高峰。1911年春天,他与妻子凯蒂亚(Katia)曾前往威尼斯度假。在饭店的餐厅里,他们见到波兰一家人出游,汤玛斯曼在妻子面前对这家人品头论足。他认为这家女孩的打扮太过刻板而拘泥,但相当漂亮,俊美的少年穿着水手服,围着丝带,扮相令人着迷。尔后托马斯·曼常看海滩上望着这位美少年,少年一直被托马斯·曼的目光吸引,但托马斯·曼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凯蒂还记得她那位精通莱比锡(Leipzig)法典的叔叔粗暴的说:“这是什么故事!一个有家室的男人!”(What a story! And a married man with a family!)

二十世纪全球最佳百大同性恋小说评选中,《威尼斯之死》荣登榜首。

改编作品

1971年意大利现实主义大师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拍成同名电影,由狄·保加第(Dirk Bogarde)主演老作曲家,配以马勒(Gustav Mahler)的第三第五交响曲,是维斯康蒂“德国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但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认为《魂断威尼斯》是一部低劣之作。

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曾经将《威尼斯之死》改编作歌剧(1973年)。英国广播电台第三台(BBC Radio 3)的 Peter Wolf 亦曾将之改编为广播剧(1997年)。

(wiki)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