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法国薰衣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日本电影大师 黑泽明 Akira Kurosawa(23/03/1910 –06/09/1998)

(2011-03-18 04:42:32) 下一个









Kurosawa: The Last Emperor



Akira Kurosawa: The father of modern Japanese Cinema









人物生平

  黑泽明( Akira Kurosawa )出生于东京都荏原郡大井町 1150 番地(现在的 品川区 东大井三丁目 18 番附近)。父亲黑泽勇,母亲黑泽缟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四男四女的兄妹中最末的一个。初中毕业后,黑泽明热衷于绘画,并立志当一名画家 , 由于受到哥哥突然自杀的影响, 1934 年黑泽明进入 PCL 电影公司(东宝电影的前身)考取了助理导演,拜导演山本嘉次郎为师,学习导演和编剧。黑泽明称他为一生之中最好的老师。在老师的教导和帮助下,黑泽明得到了真正的锻炼,从第三副导演晋升为第一副导演,并能胜任 B 班导演。之后又以剧作家的身份发表了,《达摩寺里的德国人》,《 寂静 》和《 》。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1943 年已有多年经验的资深助理导演和写了十几个剧本的知名青年剧作家黑泽明独立执导了处女作《 姿三四郎 》,一举成名,与《海港花盛开》的导演 木下惠介 同被视为 日本电影 的新希望。 1948 年,黑泽明再执导筒,执意启用三船敏郎担任《 酩酊天使 》的男主角,从此,黑泽明和 三船敏郎 开启了 “ 黑泽明黄金时代 ” ,成为日本最强的电影拍档。截至《 红胡子 》为止的 17 年间,由黑泽明导演、三船敏郎担纲的作品包括《 罗生门 》、《 白痴 》、《 七武士 》、《 生之欲 》、《 蜘蛛巢城 》、《 大镖客 》和《 天国与地狱 》等片。 1950 年拍摄的《罗生门》,翌年在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上获得最高奖项 —— 金狮奖 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外国语片奖。从此,黑泽明闻名于世界影坛,三船敏郎也先后以《大镖客》、《红胡子》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男主角奖,两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坛建立了 “ 国际的黑泽,世界的三船 ” 的称号。 1960 年后半年到 1970 年初期,是黑泽明创作的低潮期,他和三船敏郎的关系突然决裂,从此,两人不再跟对方说话,也没有再合作。 1970 年,他根据山本周五郎的小说《没有季节的城市》改编的电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泽明甚至因而企图自杀。 1975 年他导演的日俄合资电影《德苏乌扎啦》先后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奖和 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 1980 年的《 影子武士 》获得 戛纳电影节 金棕榈奖 。 1990 年,这位 “ 黑泽天皇 ” 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个获得终身成就奖的亚洲电影人。 1998 年,一代大师黑泽明的逝世标志着大制片厂时代的传统电影正在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向现代电影观念靠拢,从此揭开了日本电影时代更递的一幕。




创作生涯

  黑泽明 1910 年出生在日本东京的一个武士家庭,小时候便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从小家教很严,受哥哥的影响很大,父亲让他学剑道,他不仅对书法而且对绘画也非常感兴趣,曾经立志当一名画家,但是当时以画家为职业非常困难。他经历了日本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世纪,它从一个半封建王朝转变成了一个工业大国。在黑泽明 26 岁的时候,一次偶然的选择他进入影坛,开始了自己的电影人生。

   1923 年 9 月 1 日, 关东 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三分之二的城市建筑被毁坏,死亡人数几乎与广岛原子弹死亡人数相当。那年黑泽明十三岁。黑泽明最初的理 想是成为一名艺术家。他在中学学习过西方绘画,参加过一个称为 “ 无产者艺术家联盟 ” 的组织,该组织经常谈及革命的话题。

   1936 年,黑泽明在报纸广告上看到一家叫 PCL 的电影公司在招聘助理导演,他报了名,这家公司就是后来的东宝映画。这一年黑泽明 26 岁。直到 1943 年,黑泽明才被允许执导他的第一部电影《姿三四郎》,该片取材于一部讲述年轻柔道师的小说。虽然是初任导演,黑泽明在日本一下走红。电影《罗生门》在日本的首映失败,但却意外的在西方尤其是在法国大获成功。 1951 年这部影片入选威尼斯电影节,并获得了令人羡慕的金狮奖。

   1948 年,黑泽明再执导筒,执意启用三船敏郎担任《酩酊天使》的男主角,从此,黑泽明和三船敏郎开启了 “ 黑泽明黄金时代 ” ,成为日本最强的电影拍档。截至《红胡子》为止的 17 年间,由黑泽明导演、三船敏郎担纲的作品包括《罗生门》、《白痴》、《七武士》、《生之欲》、《蜘蛛巢城》、《大镖客》和《天国与地狱》等片。 1950 年拍摄的《罗生门》,翌年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国语片奖。从此,黑泽明闻名于世界影坛,三船敏郎也先后以《大镖客》、《红胡子》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男主角奖,两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坛建立了 “ 国际的黑泽,世界的三船 ” 的称号。 1960 年后半年到 1970 年初期,是黑泽明创作的低潮期,他和三船敏郎的关系突然决裂,从此,两人不再跟对方说话,也没有再合作。 1970 年,他根据山本周五郎的小说《没有季节的城市》改编的电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泽明甚至因而企图自杀。 1975 年他导演的日俄合资电影《德苏乌扎啦》先后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1980 年的《影子武士》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1990 年, 80 高龄的日本导演黑泽明在奥斯卡颁奖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1999 年。黑泽明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 ‘20 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 之一。

  直到 1998 年他去世,黑泽明导演的电影超过了 30 部,包括《罗生门》、《七武士》、《蜘网宫堡》和《乱》等,他的作品对其他导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乔治 · 卢卡斯和 史蒂文 · 斯皮尔伯格 ,他们尊称黑泽明为 电影大师 。而在日本他被指责过分地迎合国际观众,以及过多地将日本社会暴露给西方。

  黑泽明拍摄的影片《罗生门》,在 1951 年威尼斯影展上获得金狮奖,这是西方电影节第一次把头奖给了一位亚洲导演。这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因为,从此西方社会不仅认识了日本导演黑泽明,还通过他的影片真正认识了亚洲电影。

  黑泽明在日本的武士家庭长大,年轻时一次偶然的选择使他进入影坛,在做了 7 年的副导演后,导演了第一部影片《姿三四郎》,而 1950 年的影片《罗生门》更是奠定了黑泽明在世界影坛的地位。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黑泽明不断拍摄出传世杰作。

  接下来的几年中,黑泽明连续拍了几部杰作,都是描写人们在艰苦和逆境中如何善良生活的。自我牺牲和承担道义是许多黑泽明影片的中心主题,这与他的武士家庭背景密切相关。黑泽明坚持剧本要基于真实的事件,所以他和摄制组对日本历史进行了深入的探查,以便获得更多有关武士的资料。

  《七武士》是东宝映画拍摄的最昂贵的影片,因为拍摄时间是原计划的四倍。黑泽明和他的摄制组设法完成了这部影片,但却使东宝映画濒临破产的边缘。黑泽明的冒险得到了回报。《七武士》在日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它在西方被认可,也为他赢得了世界级艺术家的美誉。

   1960 年,黑泽明的《七武士》被约翰 · 斯特奇斯重拍,取名为《七个高尚的人》。詹姆斯 · 考伯恩扮演飞刀牛仔,人物直接取材于黑泽明的武士剑客。

1968 年, 20 世纪福克斯公司宣布,黑泽明将在一部描写突袭珍珠港的宏大的战争史诗片中担任日本部分的导演。开机三周后,黑泽明离开了剧组,最后完成的影片中一点也没有用他导的部分。到 1968 年,电视剧完全占领了日本的市场。

   1972 年,黑泽明接受邀请到苏联去拍一部俄语片《德乌苏札拉》。当时苏联的电影公司还由国家控制,他和一大帮苏联人一起工作。这部影片用了两年多时间才完成。影片讲述了世纪之交一支探险队深入荒野进行勘测的故事,片中大部分外景都在西伯利亚拍摄。 1976 年,影片《德乌苏扎拉》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由于拍电影越来越入不敷出,黑泽明不得不寻找新的收入来源。其中一个选择就是接拍一组日本威士忌酒的广告,拍摄地点就在他在日本的住所附近,他亲自执导,并且还在其中客串了角色。

  黑泽明依靠外国的资助才得以完成《影子武士》的拍摄。 弗朗西斯 · 科波拉 在他的好友 乔治 · 卢卡斯 的帮助下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刚刚拍完《星球大战》的卢卡斯称,自己的灵感来源正是黑泽明的作品。

  黑泽明的《影子武士》将观众拉回了战国时代,他呈现给众人一部讲述忠诚和两个敌对家庭之间战争的史诗巨作。不过,他这一时期的心境更加灰暗,而这

电影中表现的战争的恐怖也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拍完《影子武士》之后,黑泽明着手拍摄一部根据莎士比亚名著《李尔王》改编的影片《乱》。《乱》令黑泽明像着了魔。他常常陷入幻想,满脑子都是他要拍的影像。影片的结尾是一场预言式的血腥大屠杀,这唤起了黑泽明脑海深入最可怕的童年记忆。

  当黑泽明需要缓解拍片的疲劳或是写些什么时,就会到东京呆上几个礼拜,他每次都住在一家简朴的小旅馆里。

  黑泽明 80 多岁高龄时仍坚持拍片, 1998 年 9 月,黑泽明与世长辞,享年 88 岁。共有 35000 多人参加了他的追悼会。

  黑泽明在他 50 年的电影生涯中共导演了近 30 部电影,获得了 30 多个著名的奖项,他独特的电影表现手段,触及人类情感秘密的电影主题,令西方影人心醉神迷,影响了斯皮尔伯格、卢卡斯、科波拉等一代西方导演。

影史成就

  一生导演了 31 部电影;此外,黑泽明编写的剧本拍成了 68 部电影。

1982 年,威尼斯电影节颁发他终身成就奖;

   1990 年, 80 岁高龄的黑泽明在奥斯卡颁奖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1999 年 12 月被《亚洲周刊》誉为 20 世纪对亚洲进步贡献最大的一位文化艺术人士。

  《时代》 TIMES 周刊大篇幅地推出了 20 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 艺术界的代表为黑泽明、泰戈尔和时装大师三宅一生。

  在半个多世纪的电影生涯中,黑泽明制作的电影曾创造过持续 20 年的票房奇迹。

  很多电影人都受到他的影响, 张艺谋 : “ 黑泽明使我明白,当走向外面世界时,要保持中国人自己的性格和风格 ” , “ 这是他给亚洲电影人上的很重要的一课。 ” 《教父》的导演科波拉曾说: “ 如果能和一位大师一起拍电影,我宁愿当一个助理。 ” 这位大师就是黑泽明。

相关评价

  日本 “ 武士 ” 化身的黑泽明在他五十年的电影生涯中共导演了 31 部影片,是第一个打破欧美垄断影展的亚洲电影人,他引导了整个五六十年代的国际电影艺术潮流,被誉为 “ 东方的启示 ” 。黑泽明最大的成就在于亚洲几代电影人都受到他的影响,正如著名导演张艺谋在美国《时代》上所评价的, “ 黑泽明使我明白,当走向外面世界时,要保持自己的性格和风格 ” ,黑泽明以 88 年的兢兢业业完成了自己的 “ 东方启示录 ” 。 [1]  

  

从黑泽明的影片透视日本人的民族性

  半个世纪以来黑泽明一直是东方世界电影业中令人高山仰止的标志性人物。日本、伊朗的导演们一直游离于好莱坞式的工业流水线型电影制作的全球化之外,以小成本制作反映人性深处的主题而著名。而黑泽明可以说是其中的先驱者和最杰出者,在他的作品中朴素、深刻和震撼往往能够奇妙地交融在一起。在我们的眼球日益充斥着好莱坞式的以金钱堆砌起来的珍珠港式的狂轰乱炸、角斗士式的人山人海、拯救大兵瑞恩式的血肉横飞的战争场面之时,黑泽明仅仅用七个武士和四十个土匪,加上一群庸碌、胆怯、自私的农民,就演绎出一场气贯长虹的完美战争。在我们逐渐相信了罗马假日式的一见钟情、泰坦尼克式的患难与共、黄色丝带式的矢志不渝之际,黑泽明以一对夫妇和一名强盗在不到半天时间中的命运交错,就揭示出所谓忠贞爱情的虚妄与脆弱,所谓善良人性的阴暗与猥琐。以小博大,神乎其技也!黑泽明的死,意味着东方电影精神偶像的幻灭。

黑泽明电影剧照 (13 张 )

  黑泽明的电影中充满了绝对和纯粹。其中的人物也无不是绝对和纯粹的。他们完全按照自我的意志行事,可以为之抛却生死。他们往往是孤独的,但他们并不寂寞,因为有近乎顽固的理想信念的支撑。武士为自己的名节,农夫为自己的财产,女人为自己的欲望。他们往往是一个人对抗整个世界,但他们并不畏惧,因为无论战胜或战败,还是既战胜又失败,都无损于其人性意义上的惊人的完整、优雅和崇高。《七武士》结局处山岗上四座武士坟上的寒冷刀光,游荡耳边的悲伧乐曲,以及残存武士那句富有禅意的 “ 胜利是那些农民的,我们又失败了 ” ,无不折射出导演对于日本民族独特性的感悟。

  黑泽明式的战争,人物不多,武器简陋,场景粗糙,但却是关乎道义,关乎生死存亡的残酷战争。其展现的一次次战斗场面惊心动魄,恢宏跌宕,同时,其性格刻划、人性披露与人道关怀却又那样丰满、细腻,具有一种令人颤栗的动人的温柔。日本民族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民族,力图追求一种残酷的完美,不管这种残酷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在他们心中,关心的是信念和理想的完整无缺,而对外界对他人的关切、影响和反映则被其赋予较低的权重。他们可以为其他人献出一切甚至生命 ( 例如天皇 ) ,但是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为天皇献身这件事本身符合其固有的信念和理想。日本人是极端理想化和顽固化的,这客观上正是造成其他民族灾难的根源。

黑泽明的电影没有喜剧。即使某些影片中出现了个别喜剧人物 ( 如《七武士》中的菊千代 ) ,但基本上也是以悲剧收场,或者根本上无损于影片的悲剧基调。这绝不是偶然。日本人喜欢樱花,但是认为欣赏樱花的最佳时机在于樱花开始凋谢时,于残缺中欣赏花之美。虽然中国也有 “ 饮酒宜半醺,赏花宜半开 ” 之说,但也是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享受其生机之美。而日本民族似乎对死亡之美、对衰败之美有着独特的理解和偏好。日本的建筑结构也似乎是迎合居住者在忧郁、萧索、消沉等态度下的审美观感。日本人之所以好斗,战斗无非是他们进行自残或者伤害他人以满足自己审美情趣和观感刺激的一种方式而已。据说在日本关于性虐待的 A 片特别好销,恐怕也不是偶然。

  黑泽明的片子充斥着欲望的张力,其中的人物往往被内心中无法了解的疯狂所驱使并毁灭,表现敏感而激烈。爱欲、性欲、权力、征服、倾慕、羞耻、惊诧、恐惧、绝望等微妙、敏感、颤动不安的主观情绪得到无休止地放大,最后又全部归结为破坏和毁灭。影片中无与伦比的光影世界,好似观众似曾相识的梦境。人物看似歇斯底里荒谬骇人的行止,在其中却显得惊人的合乎逻辑和情理。我一直有这样一种感觉,即黑泽明的片子是日本人集体无意识的凸现,是日本民族理想梦境和荣光的某种程度的表征和宣泄。

   “ 最毒妇人心 ” 这句中国俗语在黑泽明的电影里成了普适性的规律。不狠毒就不是女人,至少不是典型和纯粹的女人。不论是《乱》中以一己力量毁灭强大的秀虎家族的女人,还是《罗生门》中撺掇奸污自己的强盗杀掉自己丈夫的女人,都与我们平日印象中日本女人谦恭温驯的闺秀碧玉形象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是黑泽明电影中永恒的谜团,是黑老有意识而为之,还是无意识的表露?这反映了黑泽明对女人是恨极生爱,还是爱极生恨?如果这是黑泽明对日本女性在特定的历史维度里的客观刻画的话,那人性就太可怕了。

  为什么日本人民族性凸现的黑泽明电影会受到世界范围内的追捧和喜爱?除了其超凡入圣的摄影技巧外,可能更重要的是他的片子深刻地刻画出人性的弱点、残酷甚至狰狞 ( 虽然在不多的场合下也偶尔显露一下人性的光辉 ) 。人性是相通的,因此日本人的民族性也是其他民族或多或少具有的。在世俗浮生里备受压力的生活中,不经意间被黑泽明手中的利剑陡然刺破人性的伪装,在惊出一身冷汗后忽然感到莫名的紧张、惆怅、舒畅和愉悦的交替,当然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2]

电影解构

  特色

    黑泽明的导演手法非常简练,视觉形象十分生动,动作性弱,节奏缓慢,蒙太奇技干净利落。黑泽明最出名导演手段就是对现场的调度,许多桥段成为其他导演争相模仿的对象。以其命名的 “ 黑泽明式调度 ” ,影响更是至今。他的影片大多采用对称手法,主题上深刻揭示人性与灵魂的冲突与撞击。虽然描写的是日本民族的现实与历史,但主旨终究是探寻人类亘古以来无法回避的本质问题:良知,动乱,伪善,伦理,贪婪,恐惧,卑微等。他经常使用长镜头,全景式的表现手法,画面色彩浓郁清澈,构图极富东方绘画神韵。片中人物的命运扑朔迷离,极富西方戏剧风格。一般都会出现一个看似微不足道或地位卑微的小人物,却常常有惊人之语暗示影片的结局和主题。男主人公都带有强烈的两面性,心地善良的人往往面目丑陋,行为粗鲁;而自诩为英雄的人实际上是意志薄弱,不谙世事的蠢货;处于从属地位的女性角色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950 年黑泽明导演的作品《罗生门》举世闻名,影片独特的思维和表现技巧所构成的影像,让西欧的影坛叹为观止。五个凶杀案的当事人和见证人,说出了五个不同的结局,究竟谁说得对?事情的本来面目又是怎样的呢?影片描写了人心灵深处奇异复杂的阴影,尖锐地剖析了人性最深奥的部位并公之于众。错综复杂的蒙太奇手法展示出人彷徨于心灵的丛林之中的困惑。《罗生门》描绘了人那种与生俱来的虚伪本质的罪孽图画,揭示了人难以更改的本性:人即便到了死的时候,也是不会放弃虚伪和伪装的。

   1954 年,黑泽明拍摄的《七武士》被称为日本娱乐片的顶峰之作。他从未忘记对社会的愤恨以及对弱者的同情,其正义感和道义上的斗争仍坚持不懈。影片描写身处古代乱世的村民委托七个流浪的武士剿灭山贼,黑泽明以超人的导演技巧,用千军万马的气势来展现七武士与山贼的博杀,黑白影像突凸了生存的险恶和人性的坚韧勇敢。

  从 1958 年后,日本电影从顶峰一落千丈,为摆脱困境,黑泽明的电影趋向娱乐性,艺术性有所削弱。进入 80 年代,他拍出了一部在日本影史上制作规模最大,震撼世界影坛的巨制《影子武士》,惊险的传奇故事,辽远恢宏撼天动地的战争场面,让人叹为观止;加之日本民族传统戏剧表演技巧辅以诗化语言,激情典雅,韵味悠长。

   1985 年,又一部纯粹的黑泽明电影《乱》问世,影片改编自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被一贯挑剔而刻薄的西方影评家称为 ‘ 最优秀、最准确地表现了莎士比亚原作精神的影片 ’ ,其要探讨的主题是:人类动乱的根源来自于人本身。黑泽明采用很多大场面和长镜头,让世界的纷争,人心的涣散,个人命运的不可知,在摄影机的凝视中缓缓走过,仔细精微的透视着历史烽烟中的世情和人心。

  电影天皇黑泽明在其电影中,以其恢宏的气势 , 浓郁的色彩 , 针锋相对的对峙与冲突 , 别具一格的影像造型,向观众展示了人生的痛楚、疯狂、欲望、毁灭、欢乐、解脱、温情、迷惘等种种的景象 , 深刻无情的解剖和展示了人类灵魂。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他精湛的导演语言。电影,究其本质便是镜头的影像。黑泽明电影的魅力和魂魄更是蕴藏于他那精心推敲设计的镜头影像中。黑泽明有着很深的绘画功底,在电影开拍前,他也总是将自己对未来影片镜头的想象亲自画出来。反复推敲镜头画面的色彩、光线、人物安排、构图和气氛。他的许多导演的技巧也体现在这些精心设计的镜头造型中。

  

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下黑泽明电影造型中的导演艺术:

  

对峙冲突场面的造型与构图

  在黑泽明的电影中,许多时候人物有着针锋相对的激烈冲突。于是在他的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物激烈对峙的情景。黑泽明对这些场面做出了张力十足的精彩处理,这种张力来自于他对镜头构图和场景造型的富有诗意的使用。

  

天气的美学

  在黑泽明的电影中,天气是个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营造和烘托了影片的气氛,而且也象征了人物的内心。黑泽明说,他要么喜欢烈日炎炎,要么便是风雨交加。的确,在黑泽明的影片中,晴天白日的时候真不多见。但狂风、闪电、迷雾、焦躁的烈日,不仅营造了影片的氛围与基调,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人生处境的象征。

  

环境与象征

  黑泽明的电影无情的展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种种姿态,可以说,一切都围绕人物及其内心的景象。影片中人物活动的的场景环境,也成为剧中人物内心景象的象征。

  《罗生门》中,滂沱大雨下破烂不堪的高大的罗生门,正如黑泽明对人生美好的幻想已经残破灰暗、悲观失望的内心。农夫将罗生门上的木头一块块的劈下来烤火,正如最后残留的一丝对真与善的幻想也将被剥落剔除。

  

平面化的镜头画面与日本传统绘画

  在黑泽明的多部电影中,他都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追求相对平面化的绘画风格的镜头画面。黑泽明通过以下手法来处理这种日本绘画风格的镜头,如淡化光影,人物在镜头画面中的构图,简化人物背景以及摄影机的平视。

  

人物造型与戏剧

  在黑泽明的影片中,有着强 烈的日本传统戏剧 —— 能剧 的影响。戏剧对其电影的影响 , 更体现在人物造型上。黑泽明电影中的人物不是指一个个体的人 , 而是人性的一个个符号。他们代表的是人性中的某个方面,这些角色性格都极其单一,而不是像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那样性格复杂。因为他们仅仅是人性的某一面的符号,某一种类型。在影片的服装上,黑泽明也借鉴了戏剧服装的浓墨重彩的风格,异常华丽。

  场景空间造型与镜头画面风格

  黑泽明电影的镜头画面造型具有强烈的日本民族艺术风格。除了上述的黑泽明对镜头画面作出的平面化处理外,影片场景的造型结构也使镜头画面的构图形成了强烈的日本民族造型特色。

  《红胡子》中的阴影

  《红胡子》是一部具有强烈光影效果的黑白片,场景是一所收容贫困病危病人的小医疗所。强烈的光影常使人物巨大的影子晃动在墙上,死亡与苦难的气息扑面而来。

  表演中的雕塑

  黑泽明的电影重视造型,不仅在于画面镜头的造型,他在表演中也追求一种造型感。

  以上仅仅是从电影造型的角度,谈了大师黑泽明的电影导演艺术 , 而这仅仅是他导演艺术的一部分。大师作品最重要的更在于他对人类命运的忧虑及对理想人格的深思。

相关词语 电影天皇

  身高 1.81 米的黑泽明,拥有当时日本人少有的高大体格,据说事事要求完美的他,扯着嗓子大吼的声音经常把工作人员吓得浑身打颤。在拍摄《 战国英豪 》时,他为了拍一个满意的天晴镜头,足足等了 100 天;拍《天国与地狱》时,他发现有一栋民宅的二楼阻挡了他拍摄演员从新干线丢出现金的镜头,硬是把该民宅的二楼给拆了。在拍摄现场,他绝对是 “ 大权在握,唯我独尊 ” ,就因为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执着而强横的态度,他被台前幕后的合作者称为片场上的 “ 天皇 ” 。黑泽明曾说: “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改造日本,成为总理大臣,日本的政治水平是最低的。 ”

  令人敬畏的大自然黑泽明的少年时代曾有过一次可怕的经历 —— 关东大地震, 13 岁的黑泽明作为幸存者站在漂满尸体的隅田川岸上,认识到 “ 自然界异乎寻常的力量 ” 。因此,自然肆虐成为以后许多黑泽明影片的主题。他的影片大量使用自然景色和气候现象,仿佛威力无穷的大自然也成为表现影片主题的主要形象。如《蜘蛛巢城》中的 “ 蛛脚森林 ” 被黑泽明人格化了。有时,这种肆虐的自然还起到烘托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在《乱》中,随着秀虎父子之间由分裂、对立终致骨肉相残的情节发展,影片向我们展现了一系列预兆吉凶的云:影片开头 “ 浓云漫卷,奔涌不已 …… 远处已出现雷雨的征兆,远远传来雷声 ” 的画面,预示着将有不寻常的事件发生;当秀虎将大权交与太郎、又赶走真心爱他的三郎时, “ 暮云将掩落日,残阳如血,甚至使人感到是不祥的预兆 ” ;而当惨剧终于发生时, “ 黑云象条吞噬人的龙一般扑来。然而转瞬之间那黑云被撕成碎片,翻滚与狂奔。大颗的雨点打来,电闪雷鸣。 ” 这一组浓淡不同、变幻莫测而又极富隐喻色彩的云,同明暗交错的阳光及辽阔而沉寂、荒凉而寥落的草原一起,构成一种上苍也在俯视这幕人间惨剧的效果。这种雄浑苍劲的质朴的美 “ 同企图用单纯线条的力量表现超自然的伟大力量的某种日本美术传统,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

可悲的人性

  在日本黑泽明被指责过分地迎合国际观众,以及过多地将日本社会暴露给西方。他的片子深刻地刻画出人性的弱点、残酷甚至狰狞 ( 虽然在不多的场合下也偶尔显露一下人性的光辉 ) 。《七武士》结局处山岗上四座武士坟上的寒冷刀光,游荡耳边的悲伧乐曲,以及残存武士那句富有禅意的 “ 胜利是那些农民的,我们又失败了 ” ,无不折射出导演对于日本民族独特性的感悟。黑泽明的片子充斥着欲望的张力,其中的人物往往被内心中无法了解的疯狂所驱使并毁灭,表现敏感而激烈。爱欲、性欲、权力、征服、倾慕、羞耻、惊诧、恐惧、绝望等微妙、敏感、颤动不安的主观情绪得到无休止地放大,最后又全部归结为破坏和毁灭。 残酷的境遇:黑泽明式的战争,人物不多,武器简陋,场景粗糙,但却是关乎道义,关乎生死存亡的残酷战争。黑泽明的电影没有喜剧。即使某些影片中出现了个别喜剧人物 ( 如《七武士》中的菊千代 ) ,但基本上也是以悲剧收场,或者根本上无损于影片的悲剧基调。

孤独的英雄

  人物完全按照自我的意志行事,可以为之抛却生死。他们往往是孤独的,有近乎顽固的理想信念的支撑。武士为自己的名节,农夫为自己的财产,女人为自己的欲望。他们往往是一个人对抗整个世界,但他们并不畏惧,因为无论战胜或战败,还是既战胜又失败,都无损于其人性意义上的惊人的完整、优雅和崇高。

  悲观者:黑泽明本人就是个悲观者, 61 岁时企图自杀,用刮胡刀片在全身割下 21 处伤口,倒在自家的浴缸里,对于自杀的原因,黑泽明本人保持沉默。一般认为是导演生涯受到挫折。还有人认为是他的家族有自杀的遗传因子,他的哥哥就是死于自杀。

个人决断下的人道主义

“ 何为英雄? ” 与 “ 英雄的出路 ” 成为黑泽明电影的基本命题。从 1943 年黑泽明拍出第一部重要电影《姿三四郎》,到 1965 年拍出《红胡子》,这二十年多间,黑泽明都将英雄定义集中于 “ 个人决断下的人道主义 ” 。黑泽明爱将剧情背景置于乱世景观之中,来凸显其英雄的决断能力。这种乱世中的人道主义,是一种属于个人性而非群体性的意志,是一种近似贵族化的、是少数人(一如武士精神是少数人才拥有的能力)才能做出的决断,也因此,黑泽明电影中的英雄,就注定要承受孤独。

能乐

  能乐,是一种日本古典歌舞剧,发源于 14 世纪, 15 、 16 世纪达到了顶峰,由戴面具的扮演者在布景简素的舞台上,以程式化的舞蹈动作来表演,题材多为极具宗教意味的假面悲剧。在黑泽明的影片中,常常运用 “ 能乐 ” 的风格化表演,达到了力量与优雅的结合。能乐风格的音乐、念白方式;能乐的基本演技 “ 擦地步 ” ;把地板当作节奏的乐器使用,在 “ 能 ” 和歌舞伎中是日本演剧通用的基本方法;演员低头站立,身体稍向前倾,以一副僵硬不变的表情盯着什么也不存在的空间和地面,也使人想起能乐的面具;能乐剧目里常见的关于武士、巫婆故事等常见桥段,在黑泽明的电影中都能找到。

绘画

  黑泽明影片的民族化风格还体现在日本传统美术的影响上。黑泽明后期作品的特征之一,就是他十分热爱日本的传统视觉文化,他有意让影片的服装、美工、造型更接近于美术作品,这一时期的影片是利用简单布景表现出日本传统美的意识的最好范例。为了达到美轮美奂的效果和禅意,他甚至使用大面积手绘的布景。他对日本传统美术有独特见解 ——“ 最大的单纯之中有最大的艺术 ” ,曾是画家的黑泽明影片画面构图上受日本传统美术的影响也是明显的,日本美术所特有的构图方式是留一大片空白,而把人和物画在很有限的一小块地方。许多影片他都是先画好图,如《乱》一片画了好几百张,而且都是以油画的画法画的。他在拍摄时对人物的姿势也有严格的指示,因为如果演员进入一个不正确的位置,出了画格,那么画面就会失去均衡。将画面的角落留成空白,人物盯着虚无的空间,这与中国和日本的古代风景画中人物的传统姿势相同。

故事

  黑泽明的作品基本都是自己编剧或改编。黑泽明曾多次以日本背景诠释西方故事,例如改编自陀斯妥也夫斯基 Fyodor Dostoyevsky 的《白痴》 Hakuchi 、改编自《 麦克白 》 Macbeth 的《蜘蛛巢城》 Kumonosu jô 、改编自《李尔王》 King Lear 的《乱》 Ran ;在所有改编自莎剧的影片中,只有黑泽明把戏移植到中世纪的日本背景,而且被西方影评家称为 “ 最优秀、最准确地表现了莎士比亚原作精神的影片 ” 。不过黑泽明也对西方电影产生影响,例如好莱坞早期曾将他的《七武士》、《大保镖》改编成 The Magnificent Seven ( 1960 )和 Per un pugno di dollari ( 1964 );乔治 ? 卢卡斯的《星球大战》中的两个机器人角色的灵感,则是来自《战国英豪》 Kakushi toride no san akunin 中的二个农民拍档。

镜头

  黑泽明作品充满动感,不是指人物总是在动,而是一组画面同时使用 3 个摄像机,从三个角度,近中、远不同的距离拍摄,最后再把 3 组胶片剪辑在一起,产生动感。

  阳刚之气:黑泽明喜欢约翰 · 福特,和福特一样喜欢在作品中张扬着男性的阳刚之气,这可能还与他从小的家教有关,香港功夫片的振兴与日本武士电影中的借鉴的硬朗风格有关。

作品年表 作为编剧

   1. Umi wa miteita (2002) 大海作证 【日本】

   2. Ame agaru (1999) 黑之雨 【日本 / 法国】

   3. Last Man Standing (1996) 终极悍将 【美国】

   4. Madadayo (1993) 一代鲜师 【日本】  袅袅夕阳情

   5. Hachigatsu no rapusod? (1991) 八月狂想曲 【日本】

   6. Yume (1990) 梦 【日本 / 美国】

   7. Runaway Train (1985) 暴走列车 【美国】 亡命列车

   8. Ran (1985) 乱 【日本 / 法国】

   9. Kagemusha (1980) 影武者 【日本】

   10. Dersu Uzala (1974) 德苏乌札拉 【日本 / 苏联】 德尔苏乌扎拉 / 德尔苏.乌扎拉 /

   11. Dodesukaden (1970) 电车狂 【日本】 没有季节的小墟

   12. Akahige (1964) 红胡子 【日本】

   13. Per un pugno di dollari (1964) 独行侠边环夺命枪 【西德 / 西班牙 / 意大利】 荒野大镖客

   14. Outrage, The (1964) 西方罗生门 【美国】 雨打梨花 / 暴行

   15. Tengoku to jigoku (1963) 天国与地狱 【日本】

   16. Tsubaki Sanj?r? (1962) 大剑客 【日本】 穿心剑

   17. Yojimbo (1961) 大镖客 【日本】 用心棒 / 保镖

   18. Warui yatsu hodo yoku nemuru (1960) 懒汉睡夫 【日本】 恶汉甜梦 / 懒夫睡汉

   19. Magnificent Seven, The (1960) 七侠荡寇志 【美国】 豪勇七蛟龙

   20. Kakushi toride no san akunin (1958) 战国英豪 【日本】 武士勤王记

   21. Kumonosu jo (1957) 蜘蛛巢城 【日本】

   22. Donzoko (1957) 低下层 【日本】 深渊

   23. Ikimono no kiroku (1955) 活人的记录 【日本】 生物的记录

   24. 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 七武士 【日本】 七侠四义

   25. Nichiro sens shrinohishi Tekichdan sanbyaku-ri (1953) 敌中横断三百里 【日本】

26. Ikiru (1952) 生之欲 【日本】 留芳颂

   27. Hakuchi (1951) 白痴 【日本】

   28. Shubun (1950) 丑闻 【日本】

   29. Rash?mon (1950) 罗生门 【日本】

   30. Nora inu (1949) 野良犬 【日本】 野犬 / 野狗 /

   31. Shizukanaru ketto (1949) 静夜之决斗 【日本】 静静的决斗

   32. Yoidore tenshi (1948) 酩酊天使 【日本】

   33. Subarashiki nichiyobi (1947) 那个辉煌的星期天 【日本】 美好星期天

   34. Waga seishun ni kuinashi (1946) 我于青春无悔 【日本】 无悔的青春

   35. Tora no o wo fumu otokotachi (1945) 踩虎尾的男人 【日本】 踏虎尾

   36. Zoku Sugata Sanshiro (1945) 姿三四郎续集 【日本】

   37. Ichiban utsukushiku (1944) 最美 【日本】 美的寻求 /

   38. Sugata Sanshiro (1943) 姿三四郎 【日本】

作为导演

   1. Madadayo (1993) 一代鲜师 【日本】 袅袅夕阳情 /

   2. Hachigatsu no rapusod (1991) 八月狂想曲 【日本】

   3. Yume (1990) 梦 【日本 / 美国】

   4. Ran (1985) 乱 【日本 / 法国】

   5. Kagemusha (1980) 影武者 【日本】

   6. Dersu Uzala (1974) 德苏乌札拉 【日本 / 苏联】 德尔苏乌扎拉 / 德尔苏.乌扎拉 /

   7. Tora! Tora! Tora! (1970) 偷袭珍珠港 【美国 / 日本】 虎 ! 虎 ! 虎 !/

   8. Dodesukaden (1970) 电车狂 【日本】 没有季节的小墟 /

   9. Akahige (1964) 红胡子 【日本】

   10. Tengoku to jigoku (1963) 天国与地狱 【日本】

   11. Tsubaki Sanj?r? (1962) 大剑客 【日本】 穿心剑 /

   12. Yojimbo (1961) 大镖客 【日本】 用心棒 / 保镖 /

   13. Warui yatsu hodo yoku nemuru (1960) 懒汉睡夫 【日本】 恶汉甜梦 / 懒夫睡汉 /

   14. Kakushi toride no san akunin (1958) 战国英豪 【日本】 武士勤王记 /

   15. Kumonosu jo (1957) 蜘蛛巢城 【日本】

   16. Donzoko (1957) 低下层 【日本】 深渊 /

   17. Ikimono no kiroku (1955) 活人的记录 【日本】 生物的记录 /

   18. 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 七武士 【日本】 七侠四义 /

   19. Ikiru (1952) 生之欲 【日本】 留芳颂 /

   20. Hakuchi (1951) 白痴 【日本】

   21. Shubun (1950) 丑闻 【日本】

   22. Rash?mon (1950) 罗生门 【日本】

   23. Nora inu (1949) 野良犬 【日本】 野犬 / 野狗 /

   24. Shizukanaru ketto (1949) 静夜之决斗 【日本】 静静的决斗 /

   25. Yoidore tenshi (1948) 酩酊天使 【日本】

   26. Subarashiki nichiyobi (1947) 那个辉煌的星期天 【日本】 美好星期天 /

   27. Waga seishun ni kuinashi (1946) 我于青春无悔 【日本】 无悔的青春 /

   28. Tora no o wo fumu otokotachi (1945) 踩虎尾的男人 【日本】 踏虎尾 /

   29. Zoku Sugata Sanshiro (1945) 姿三四郎续集 【日本】

   30. Ichiban utsukushiku (1944) 最美 【日本】 美的寻求 /

   31. Sugata Sanshiro (1943) 姿三四郎 【日本】

   32.Uma (1941) 马

作为剪辑

   1. Madadayo (1993) 一代鲜师 【日本】 袅袅夕阳情 /

   2. Hachigatsu no rapusod? (1991) 八月狂想曲 【日本】

   3. Ran (1985) 乱 【日本 / 法国】

   4. Tsubaki Sanj?r? (1962) 大剑客 【日本】 穿心剑 /

   5. Yojimbo (1961) 大镖客 【日本】 用心棒 / 保镖 /

   6. Warui yatsu hodo yoku nemuru (1960) 懒汉睡夫 【日本】 恶汉甜梦 / 懒夫睡汉 /

   7. Kakushi toride no san akunin (1958) 战国英豪 【日本】 武士勤王记 /

   8. Kumonosu jo (1957) 蜘蛛巢城 【日本】

   9. Donzoko (1957) 低下层 【日本】 深渊 /

   10. 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 七武士 【日本】 七侠四义 /

   11. Hakuchi (1951) 白痴 【日本】

   12. Rash?mon (1950) 罗生门 【日本】

   13. Sugata Sanshiro (1943) 姿三四郎 【日本】

作为制片

   1. Kagemusha (1980) 影武者 【日本】

   2. Dodesukaden (1970) 电车狂 【日本】 没有季节的小墟 /

   3. Akahige (1964) 红胡子 【日本】

   4. Tengoku to jigoku (1963) 天国与地狱 【日本】

   5. Yojimbo (1961) 大镖客 【日本】 用心棒 / 保镖 /

   6. Warui yatsu hodo yoku nemuru (1960) 懒汉睡夫 【日本】 恶汉甜梦 / 懒夫睡汉 /

   7. Kakushi toride no san akunin (1958) 战国英豪 【日本】 武士勤王记 /

   8. Kumonosu jo (1957) 蜘蛛巢城 【日本】

   9. Donzoko (1957) 低下层 【日本】 深渊 /

   10. Nora inu (1949) 野良犬 【日本】 野犬 / 野狗 /

相关自传

   蛤蟆的油 (黑泽明自传)

  

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晚年回首往事,黑泽明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 —— 这油的结晶就是这部《蛤蟆的油》。

  从孩提时代一个孱弱的 “ 夜哭郎 ” ,如何痴迷于绘画和电影,如何幸得启蒙而踏入电影界,最后如何执导《罗生门》等影片而成为世界级的导演黑泽明坦然直面过往的一切,人生的甘苦,艺术的感悟,流露于字里行间。如同一个智者和达人,黑泽明在淡淡的叙述中留给了我们诸多的感受和启示,给我们年青一代导演做出的榜样 ……

(文字来自百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