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法国薰衣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荣获4项奥斯卡金奖英国电影《烈火战车Chariots Of Fire》(1981)

(2010-07-27 04:09:51) 下一个






Chariots of Fire: Eric Liddell the Muscular Christian Eric Liddell Remembered

[观后感想]

上个世纪20年代英国出了两位短跑天才:

Eric Liddell :在中国出生,一位苏格兰传教士的儿子,他志在传播上帝的福音,而且要回中国传教,他也不辜负上帝给他的飞腿而竞赛跑步, 对他来说,跑步是一种享受,他能飞跑的双腿是上帝给他的恩赐, 我们可以在影片中看到他如此享受跑步: 每当Eric跑步时, 他总是上身挺直,仰望天空,张大嘴巴, 这也是他的真实写照。

Harold Abraham: 一位在英国剑桥大学学法律的犹太裔精英,一位为了犹太民族在世人面前站起来而战的斗士

两者都是具有领导气质的年轻精英,Abraham肩负民族的责任感,而Eric 深感上帝赋予的使命,1924年奥运会,100短跑比赛在一个星期日举行,为了不耽误周日礼拜, Eric Liddell放弃参加比赛,放弃很可能获得的奥运100米短跑金牌的荣誉, 因为对他来说还有比奥运金牌更崇高的荣誉,为上帝奉献在所不惜一切荣誉, 就是英国王子来劝阻也不能改变他的决定;而Harold Abraham 在Liddell缺席的情况下击败其他短跑名将,终于如愿获得了100米短跑金牌, 可最后当人们谈起1924年奥运会100米冲刺时,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位未到场的冠军吧。

对Eric Liddell 来说,信仰高于一切, 是上帝创造了民族,创造了国家和国王, 金牌在他的信仰面前是苍白的,Eric Liddell 用他的一生都在为他的信仰, 为上帝奉献,奥运会之后他又回中国传教,最后Eric Liddell 与白求恩, 柯棣华等国际友人长眠在异国他乡- 中国河北石家庄的烈士陵园里,白求恩在中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而这位苏格兰人引以骄傲的儿子Eric Liddell 可能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他,说实话,如果我没看这部电影,我就不会知道这位伟大的奥运冠军。

或者准确地说:如果那天我偷懒没送孩子去中文学校,也不去中文学校旁边的图书馆转转,我也不会碰到这部DVD啦,因为这部DVD是另外一个图书馆的,只是来这短暂停留的, 另外也因为我最近喜欢跑步锻炼,所以当时我当时看到这部DVD的介绍是跑步的,还获奥斯卡奖的电影,我说海那就看看吧,看看跑步要注意什么,有什么诀窍, 海, 谁知俺却碰到了一部伟大经典体育影片,我很感激自己能有机会完整地看到这部电影,特别是知道Eric Liddell这位勇于奉献的勇士, 这也让我想起中国历史上的高僧玄奘曾赤手空拳,不远万里,历经艰难历时数年去印度取佛经, 而Eric Liddell也是不远万里来中国传福音,信仰信念让人强大,内心宽广。 这是一部非常值得看的经典电影佳作,让我 非常感动,我也喜欢感动,Eric Liddell 就是我心中永远的冠军!有机会去石家庄我一定要去烈士陵园去敬仰我心中的冠军!

《一部在第二年(1981年)荣获了当年的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内四项大奖的影片。一部颇具英国古典主义气质的电影。一部史上最伟大的体育电影。一部关于理想与奋斗与信念乃至信仰的励志电影。一部没有多少人完整看过但几乎没有人不曾为它的主题音乐感动过的电影。》(见下)




埃里克·亨利·利德爾(又译伊利克·里达尔, 英语  Eric Henry Liddell  1902  1 16   1945  2 21  ), 苏格兰 运动员, 基督教 传教士  中文 名字李爱锐。 

从天津到苏格兰 

埃里克·利德爾出生于 中国 天津 。他的父亲是正在中国传教的英国 伦敦会 传教士詹姆士·丹露帕·利德爾 牧师 。埃里克在中国长到 5 岁。 6 岁时和 8 岁的哥哥罗伯特回到英国,进入专收传教士儿子的寄宿学校 伊尔撒姆学院 ,而父母和他的妹妹珍妮都回到中国传教。 

在伊尔撒姆学院时埃里克显示出运动天赋,曾当选学校年度最佳运动员,并且是学院的 板球  橄欖球 队长。他的短跑成绩惊人,很多媒体认为他在未来可以实现英国 奥运会 金牌零的突破。 

1920  ,埃里克跟他哥哥一樣,加入 爱丁堡大学 科学 专业。他在学校里参加 100   220 码短跑,并是橄榄球队的主力。在 1924 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之后他大学毕业,取得科学 学士 学位。 

巴黎奥运会·烈火战车 

 巴黎 举办的 1924 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预先安排的日程把男子 100 米跑定在一个 星期日 举行,而埃里克是虔诚的 基督徒 ,星期日应该是敬拜上帝的,所以他没有参加比赛。于是他改为练习没人看好的 400 米跑。经过几个星期的苦练,他终于出人意料地取得了巴黎奥运会 400 米跑的金牌。他还获得了 200 米跑的铜牌。而 100 米跑金牌被另外一位英国运动员哈罗德·亚伯拉罕获得。 

他的这个故事,以及哈罗德·亚伯拉罕做为 犹太人 运动员顶着 反犹主义 的压力参赛的故事,被改编到 1981  电影《烈火战车》( 英文 )中。该片夺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四项大奖。影片中埃里克上身直挺、嘴巴大张的奔跑姿势被认为是真实的写照。  

战俘营中的传教士 

奥运会之后埃里克像他的父亲一样到 华北 传教。他在 1925  先到 天津 。他在一所教会学校(今 天津市第十七中学 )教体育,还管理一所 主日學  1932  被正式按立为 牧师  1934  他和一位来自 加拿大 的传教士的女儿弗洛伦丝·马肯兹结婚。他们两人育有三个女儿。 

1937  ,全面 中日战争 爆发。埃里克则到了贫困的河北农村 衡水市 枣强县 肖张镇( 伦敦会 在河北省的 2 个传教站之一)工作,去帮助在那里病倒了的他的哥哥罗伯特。罗伯特是一名传教医生。当时战乱、灾荒造成极度物资匮乏,病人很多。那里是日军占领区。 

1941  ,局势十分险恶。弗洛伦丝带着女儿回到加拿大。 1943  埃里克被日本军队抓获,和 芝罘学校 的宗教人士一起被关押在 山东 潍坊  乐道院 集中营  1945  由于被迫过度劳动和 营养不良 ,埃里克·利德爾因 脑肿瘤 病死在集中营。 

纪念 

埃里克在战后被安葬于 河北省 石家庄市  华北烈士陵园 ,那里还长眠着 白求恩  柯棣华 等人。 

1991  爱丁堡大学用苏格兰的 花岗岩 为他树立的一座纪念碑,纪念碑上镌刻着《 圣经 · 以賽亞書 》中的一句话: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潍坊市政府在 2005  纪念潍坊集中营解放 60 周年的活动中为埃里克·利德爾的纪念碑献花环。 

2008  8 8   2008 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开幕的日子,英国《 苏格兰人报 》把埃里克评为苏格兰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运动员。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1919年。英国贵族化的剑桥大学凯阿斯学院考进了一位犹太学生亚伯拉罕。这位青年深受种族偏见之苦,一心想成为赢得奥运会百米赛金牌得第一个犹太人,以此来对抗种族偏见,为同胞争光。苏格兰高地也有一个决心夺取奥运会百米金牌得青年利德尔。他父亲是传教士,本人是个虔诚的教徒。他认为,运动员应具备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这和基督的教义是一致的,既然天赐他一双快腿,就是要他为上帝争光。1920年,苏格兰和法国举行田径比赛,利德尔代表苏格兰参加。正当竞争激烈的时候,利德尔忽然摔倒,但他毫不气馁,急起直追,终于抢先到达了终点。亚伯拉罕在看台上目睹这场意志创造奇迹的比赛,十分激动。他热切地请求意大利职业教练穆萨比尼指导他练习。穆萨比尼没有答应。一九二三年,伦敦举行全国性运动会,利德尔和亚伯拉罕在跑道上相会。利德尔获得冠军,亚伯拉罕落后了两码。他的女友、歌剧演员西比尔安慰他下次定能超过利德尔,但亚伯拉罕痛苦地说,他的速度似乎已达到了极限,再也无法提高了。在场的意大利教练看到在这个失败者身上有一种渴望拼搏的精神,决定助他一臂之力,便对他说:“那两码包在我身上!穆萨比尼教练针对亚伯拉罕训练不足的弱点,指导他从基本动作开始系统地进行训练。失去自信的亚伯拉罕渐渐恢复了信心。1924年,第8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英国队起程赴法时,利德尔才知道百米预赛将在星期天举行。按基督教规定,星期天是安息日,不得工作。他考虑再三,最后决定遵守教义,退出比赛。各国健儿云集巴黎。英国王子威尔斯亲王赴巴黎督战。然而最有希望获胜得百米选手利德尔却临时放弃了比赛,领队恳切得要求他为国王的荣誉参加比赛。利德尔只回答:“国家、国王也都是上帝所造。”正在双方相持不下之际,英国队四百米选手林赛勋爵主动把自己参加四百米赛的权利让给了利德尔,因为那场比赛不在安息日举行。利德尔在最短时间内刻苦锻炼耐力。比赛时,利德尔不仅夺得四百米赛冠军,而且打破了这个项目的世界纪录。观众向他欢呼,同伴把他抬在肩上。利德尔高举起紧握的双手,向无私地成全了他的林赛勋爵致敬。参加短跑的亚伯拉罕虽然没有遭遇上利德尔,但和他角逐的对手全是美国短跑名将。不过亚伯拉罕这时已经领悟到,面前的障碍不是对手,而是自己的信心不足。他克服了这个心理障碍,信心百倍地参加了百米决赛,终于夺得了冠军。

这是一部与我们同龄的影片。一部在第二年(1981年)荣获了当年的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内四项大奖的影片。一部颇具英国古典主义气质的电影。一部史上最伟大的体育电影。一部关于理想与奋斗与信念乃至信仰的励志电影。一部没有多少人完整看过但几乎没有人不曾为它的主题音乐感动过的电影。    在这个没有信仰的或者信仰迷失的时代,在这个理想主义被看作幼稚和笑谈的时代,在这个甚至也没有什么理想无需多少奋斗的时代,深夜里一个人静静地看完《火的战车》,不啻于一种洗礼。    这不过是讲述英国两个年轻人最终分别夺取1924年巴黎奥运会100米、400米冠军的故事,一个为了让犹太人在世界面前扬眉吐气,一个为了不辜负上帝赐予自己双腿的速度,他们的胜利是体育比赛的胜利,更是意志的胜利,信念的胜利,信仰的胜利。其实我之所以喜欢体育,喜欢足球,就是觉得Sports是一种精神,比赛从来都不止是身体的碰撞、情绪的宣泄,更是意志的较量。    在这部电影里,理想与信仰被清晰地从镜头之外拉了回来,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它们的存在对于人的生活和生命有着什么样的作用。我一直认为人是不能没有理想的,虽然你可以不是理想主义;人也是最好有些信仰的,当然你也完全可以不相信宗教或者政党,毕竟信仰可以是很多形而上的东西,比如一种信念,一种爱,甚至相信真真实实的一个自己。所以尽管总是有人说着类似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现实是理想的葬礼这样的警句,我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依然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矢志不渝。

1982年第54届奥斯卡金项奖最佳原著电影音乐 很多音乐,对我们而言是陌生而熟悉的,当你看到封面,不一定会想起作品的内容,而音乐的聆听却让你刹那间仿佛看到一位久远的故友,那番激动会让你的泪水不经意间滚热。对于Vangelis而言,是我们最熟悉和认知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和配乐家,他的作品为我们津津乐道,我们最喜欢的或许是《征服天堂》和《南极物语》而其中最为敬仰和谈论的却是那部《战火列车》。 不过不管你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或者是喜不喜欢这部电影,这部由范吉利斯作曲的电影配乐,绝对算得上是影史最具代表性的电影配乐之一,只要听到这个主题,大家不免就要自动做出慢动作,这个音乐在广告片,电视剧(特别是搞笑剧)中,几乎和慢动作跑步的镜头密不可分,形成一个十分鲜明强烈的音乐联想,这个主题不但日后成为奥运会的象征之一,也是电影音乐中,最普及且耳熟能详的作品之一,算是电影配乐的基本入门作品,因为即使不是乐迷或影迷,也有很多人因为这个音乐,而知道有《战火战车》这么一部电影,你能说它不成功吗?   除了这个优美的《火战车》主题之外,范吉利斯尚为剧中两名主人翁谱写了主题,Abraham's Theme是一个十分细腻唯美的主题,而Eric's Theme则呈现十分开阔的气质.100Meters与Jerusalem是融合在一起的音乐,前者是气质紧张,蓄势待发的电子音乐,描绘一触即发的百米决赛,后者则是童声演唱的圣诗,描写主角在宗教的信念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与荣耀,原声带中将这两段音乐合而为一,展现了两名主人翁的光荣时刻.   长达20分钟的《Chariots Of Fire并不能算是电影配乐,而是范吉利斯为这部电影所写的表演曲目,将配乐中主要的主题一一串连起来,成为一个十分微妙动人的乐章,也是这张原声带相当动人代表作,不过在电影中有不少音乐,包括范吉利斯的原著作品,以及许多其它的既成音乐,都没有收录在这张原声带中.其实象范吉利斯这样以前卫、虚幻、飘渺、空灵的电子音乐手法,来替一部以1926年的英国为背景的电影配乐,乍看之下实在有些超乎想象,然而不论在电影中或电影外,这张优美动人的原声,范吉利斯写出了来自灵魂深处的静谥与潜思。

http://www.sz-fb.net/bbs/redirect.php?tid=8742&goto=lastpost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