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762)
2009 (1498)
2010 (796)
2011 (759)
2012 (633)
2013 (449)
2014 (575)
2015 (323)
2016 (276)
2017 (470)
2018 (127)
2023 (1)
Naomi Shemer (Hebrew: נעמי שמר; July 13, 1930 - June 26, 2004) was a leading Israeli songwriter hailed as the "first lady of Israeli song."
Biography
Naomi Shemer (Sapir) was born on Kvutzat Kinneret, a kibbutz her parents had helped found, on the shores of the Sea of Galilee. In the 1950s she served in the Israeli Defense Force's Nahal entertainment troupe, and studied music at the Rubin Academy in Jerusalem. She first married actor Gideon Shemer and had a daughter, Lali. They were later divorced; she went on to marry attorney Mordechai Horowitz, with whom she had a son, Ariel.[1]
Shemer contin
ued to write and perform until her death. She died of cancer in 2004 at the age of 73.
Shemer did her own songwriting and composing, set famous poems to music, such as those of the Israeli poet, Rachel, and adapted well-known songs into Hebrew, such as the Beatles songs "Hey Jude" and "Let it Be" ("Lu Yehi"). Shemer's songs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Israeli culture. Several of Shemer's songs have the quality of anthems, striking deep national and emotional chords in the hearts of Israelis.[original research?]
She composed in 1963 Hurshat Ha'Eucalyptus (The Eucalyptus Grove), a song that evokes Kvutzat Kinneret where she was born [2].
Her most famous song is "Yerushalayim shel zahav" ("Jerusalem of Gold"). She wrote it in 1967, before the Six Day War, and added another stanza after Israel captured East Jerusalem and regained access to the Western Wall. In 1968, Uri Avnery, then a member of the Israeli parliament, proposed that "Jerusalem of Gold" became the second Israeli anthem. The proposal was rejected, but the nomination itself says something about the power of Shemer's songs.
拿俄米·舍莫尔和《金色的耶路撒冷》
2004年6月30日
发表于2004年7月2日《东方早报》
6 月 26 日,以色列著名音乐家拿俄米·舍莫尔( Naomi Shemer )在与病魔进行了长期斗争后,与世长辞,享年 74 岁。消息传出,以色列举国悲痛。《国土报》网站为其开设了悼念专版;词作家埃胡德·玛诺尔更盛赞她是“希伯来歌曲史上最重要的人物”。
拿俄米·舍莫尔和以色列音乐
以色列是世界上音乐活动最频繁的中心之一。这里既有以作曲家和成千上万专业音乐家的才华为基础的多样化古典音乐生活,又有来源于其移民社会的风格独特、充满活力的民间音乐流派。以色列交响乐团、新以色列歌剧团在国际上都享有盛名。
事实上,音乐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犹太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直到拿俄米·舍莫尔出生的 1930 年之后,由于大量音乐人才和爱好者迫于欧洲纳粹的威胁涌入巴勒斯坦地区,犹太社会音乐活动才走上专业化的道路。 1948 年以色列建国前后,专业作曲也开始出现。原创的以色列音乐特点鲜明,其中既有俄国和法国的传统,也受到德国浪漫主义和后浪漫主义的影响;同时,它把传统的东方旋律和古代祈祷者的吟诵融为一体,形成了人称“地中海”风格的现代音乐风格。拿俄米·舍莫尔就在这一时期接受了正规的音乐教育,并开始自己的创作生涯。直到 60 年代,她主要都是为各个节日创作歌曲,包括后来传世的那首《金色的耶路撒冷》。
《金色的耶路撒冷》
很多中国人对这首歌相当熟悉。奥斯卡奖得主《辛德勒名单》中,就有一群犹太人聚会唱《金色的耶路撒冷》的情节。三年前我和朋友曾尝试将歌词翻译成中文:
第一段:
山林的气息美酒般清爽 /钟声和松柏的芳香在风尘中弥荡/沉睡的树丛和石垣/还有那横亘的城墙/把这孤独的城市/送入梦乡
(合唱:黄金之城,青铜之城 /耶路撒冷,到处充满光芒/我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注1]
第二段:
我们坐在干涸的水井旁 /眼看着喧闹的市集渐渐空旷/再没有人登上老城的圣殿山/拜倒在神圣的哭墙旁/风在石缝间吼叫得无比疯狂/再没有人沿着杰里科的小道/去观赏死海的波浪
(合唱:黄金之城……)
第三段:
今天我为你幸福地歌唱 /时代也向你颁发最高的奖赏/你最卑微的诗人也比我伟大/你最年幼的儿子都比我强壮/你的名字在我的唇边上/就像天使的吻一样/我怎么能够忘记你呢,耶路撒冷/你这黄金之城是多么荣光
(合唱:黄金之城……)
(站长注:2006年秋天重译了歌词,请参考修订版歌词。)
这首歌的历史并不简单。 1967 年,时任耶路撒冷市长的科勒克邀请拿俄米·舍莫尔为当年的以色列独立日谱写一首有关耶路撒冷的歌曲。她便写下了第一段和第三段歌词。可是,她的一位朋友看了之后问她,歌里为何没有提到耶路撒冷老城。老城里有犹太教的圣地哭墙。但 1948 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老城为约旦人占领,与以色列控制的新城分离开来;犹太人也被禁止前往哭墙祈祷。拿俄米于是写下了第二段歌词。在她之前,以色列的文学和音乐作品几乎还没有反映耶路撒冷被分割这一题材的——这是一个令犹太人伤心不已的话题。
1967 年 5 月,《金色的耶路撒冷》由女兵舒莉·拿单首唱。尽管舒莉并不是一名专业歌手,但她哀婉动人的嗓音把歌中犹太人内心深处的愁怨表达得淋漓尽致。一个月后,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舒莉和拿俄米前往前线各地为士兵巡回演出。 6 月 7 日,当她们在西奈半岛首府阿里什演唱时,另一条战线传来捷报:以色列打败约旦军队,占领了耶路撒冷老城。犹太圣地重新回到犹太人的手中。激动万分的拿俄米当即提笔又加上一段歌词:
如今我们重新坐到了水井旁 /眺望远处喧嚣的市集和广场/古老的旧城区/又传来圣殿山羊角号动人的声响/天空中仿佛闪耀着千百个太阳/连石缝里也沐浴着金光/我们又一次沿着杰里科的小道/去观赏死海的波浪
并在当晚为官兵演唱。修改后的歌曲迅速在整个以色列被传唱,成为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标志性歌曲。之后,拿俄米又用新加上的这段歌词替换了原来的第二段歌词。但是,仍有很多以色列人选择听最初的版本。
第二国歌
《金色的耶路撒冷》既包含犹太经典的典故,又充分表达了犹太人对耶路撒冷深厚的感情,旋律优美而又婉转动听,在以色列经久不衰。它被评为以色列建国后五十年中最优秀的歌曲和 20 世纪最佳犹太歌曲,堪称以色列第二国歌。事实上,这首歌流传后不久,国会议员乌里·阿维纳里就约见拿俄米,希望用它取代《希望之歌》成为以色列国歌。但拿俄米表示,她很喜欢《希望之歌》,不愿更改。于是这一动议也就此作罢。
但阿维纳里仍然坚持认为《金色的耶路撒冷》比《希望之歌》更适合当国歌。《希望之歌》本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歌曲,歌词为:
只要我们心中,还藏着犹太人的灵魂;朝着东方的眼睛,还注视着锡安山顶;两千年的希望,不会化为泡影;我们将成为自由的人民,立足在锡安和耶路撒冷。
在阿维纳里看来,《希望之歌》表达的是犹太人对故土的眷恋,但并没有关于这个国家本身的东西,而且不易为以色列阿拉伯人所接受。对于两个都深爱耶路撒冷的民族来说,《金色的耶路撒冷》更适合作为共同的国歌。
然而,当阿拉伯人听到《金色的耶路撒冷》时,难保不会回忆起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遭受的耻辱。也许歌曲翻译成阿拉伯文后同样优美,但说到底这首歌还是站在犹太人的立场上表达感情的,多少流露出一些胜利者的傲慢。它也并非没有遭受过批评。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就曾指出,原作第二段所说的“空旷”等词语明显忽视了阿拉伯人的存在。其实,拿俄米·舍莫尔并不是一个狂热的大以色列主义者,但显然她更关心犹太人的感情和生存状态。无论如何,现在她本人已经去世,争论应当可以告一段落。而《金色的耶路撒冷》还将继续流传下去。
张平老师关于《金色的耶路撒冷》的补充:那曲子也是取自西班牙犹太民歌。作者死后的相关材料表明这是一次“无意袭用”,也就是那音乐是作曲者很多年以前听的,忘了是现成的音乐,当成自己的创作了。犹太民族拥有大量音乐大师,有意思的是以色列的国歌和副国歌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