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法国薰衣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贝多芬: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 柏林爱乐乐团- Claudio Abbado指挥

(2010-02-22 04:43:40) 下一个





贝多芬: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



  本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由作曲者亲自命名为《田园交响曲》,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

  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

  这部作品于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在首演节目单上,他写到:“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第五号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

  作品共分五个乐章,其中第三、四、五乐章连续演奏: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表达了“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F大调,2/4拍子,奏鸣曲式。由双簧管呈现出明亮的第一主题,充满着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

  第二乐章,很快的行板,描写的是“溪边小景”,降B大调,12/8 拍子,奏鸣曲式。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的伴奏下,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

  第三乐章,快板,“乡村欢乐的集会”,F大调,3/4拍子,诙谐曲。这个乐章的主题是如牧笛风格的旋律,单纯活泼,表现了欢笑的乡民来自四面八方,并跳起了快乐的舞蹈。

  第四乐章,快板,“暴风雨”,f小调,4/4拍子。在这一乐章中,雷雨由远而近,狂风骤起、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整个大自然笼罩在恐怖的气氛中。接着,暴风雨很快停息,直接进入下一乐章。

  第五乐章,小快板,“牧歌,暴风雨过后欢乐和感激的心情”,F大调,6/8拍子,回旋的奏鸣曲式。乐章的主题恬静开阔,象是牧人在田野中歌唱,表现了雨过天晴之后的美景。

  第六交响曲,这首以“田园”命名的交响曲是标题性的,作者对所有五个乐章(从第二乐章起一气呵成,连续演奏而不间断)都作了简短的文字说明,这种做法在贝多芬的交响曲中是唯一的一例。但正如贝多芬同时又强调的那样,它并不是用音符去描绘田园风光,而更主要的是将自己在大自然中的愉快心境表达出来。
  
  第二乐章是有些写景的,有流水潺潺,有鸟儿啾啾。谐谑曲乐章“村民欢聚”表现民间生活的热闹,但接着被一场暴风雨打断。低音弦乐器造成雷声般的轰鸣,风声则在短笛的高音区呼啸而过……等到雨过天睛,一切都豁然开朗。牧人怀着感恩的心情吹起牧笛,赞美太阳和人、自然生灵的蓬勃、茁壮……

  贝多芬的交响曲尾奏一般都有着极其辉煌的高潮提升,“反复主题”成为其固定的格式,而他在缓慢乐章的表现上更传达出一种神秘的飘扬。第6号交响曲《田园》,就是上述音乐特征的绝对体现。这是贝多芬在完全失聪的情况下对大自然依恋的表达,被誉为“生命乐章的伟大漫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1958年创建干洛杉矶郊区,当时82岁高龄的大指挥家瓦尔特为表达他对新兴录音工业的支持,他与这个他一手筹建的乐团一起为 CBS公司录下了一系列极其珍贵的立体声唱片。

  瓦尔特对《田园》的诠释鲜活、机智、富有想像力,舒缓乐章的经营极为细腻,精美无比。简单朴素的主题在优美乐句上的反复留连,能使人从宁静安谧中感受到天使缓缓拍动的翅膀,第 1乐章漫步主题的几十次的巧妙变化,犹如光影在不断变幻,而第4章(暴风雨)则充满戏剧性的铺陈和幽默的玄机,高潮之处充满力度。至于第2乐章稍快板疾入诙谐曲的过程和第 3乐章小步舞曲开阔的抒情,也都有令人欢愉的演绎。总之,瓦尔特所把握的《田园》是一种没有阴影的愉悦,一切都像沐沿在明净的阳光之下。


http://www.artsbird.com/newweb11/artsnews.php?idx=5&db=10&thisid=10156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