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法国薰衣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人物]著名意大利指挥慕提 ( Riccardo Muti )

(2009-09-10 07:09:30) 下一个

 





Dvorak Symphony 5 德沃夏克第五交响曲 - R.Muti 慕提指挥

慕提1941年生,義大利拿波里人。他父親是一位喜歡歌唱的醫生,堅持五個小孩都接受音樂教育以陶冶性情。慕提八歲學小提琴,12歲改學鋼琴,他的鋼琴老師是 AlfredCortot的學生,充分沐浴在健康的地中海氣息中的慕提,早上進正規學校上課,下午到拿波里音樂院研習,原先並沒有以音樂為業的計畫。18 歲那年慕提臨時進入指揮學校樂團,方才察覺自己的指揮天份,決定放棄拿波里大學的哲學課程,轉赴米蘭[威爾第音樂學院]專攻指揮及作曲。


義大利的作曲訓練非常繁複,通常需要10年才能修完--4年合聲,3年對位,3年管弦樂法,而慕提一共學了5年。他認為作曲背景和精通一種樂器演奏是指揮者的必要條件,不具作曲背景或許可以指揮,但一定無法詮釋。他在威爾第音樂院的第二年得到為歌劇班伴奏的獎學金,也因而充份領悟聲樂的奧秘。
1967年贏得「CuidoCante-lli指揮大賽」首獎,受到指揮家VittorioGui賞識,應邀指揮「佛羅倫斯市立歌劇院」的樂團,獨奏者是鋼琴大師Sivatoslav Richter (李希特),於是兩人結為好友,後來慕提迎娶次女高音時, Cristina Mazzavillani,Richter還擔任男儐相。
1969年出任 「佛羅倫斯五月音樂節」常任指揮,有一次費城管弦樂團來訪,奧曼第為測試音樂廳的音效提早到場,正好看到慕提在舞台上指揮樂隊排練,印象深刻,力邀慕提到費城客席,後來終於指定慕提為繼承人。奧曼第提拔的理由是:」他有優秀的耳朵,他的義大利老師跟我的匈牙利老師一樣都是古典主義者,非常華麗真正第一流!」大約同時(1972),慕提也被垂死的指揮大師克倫貝勒找去支援愛樂管弦樂團,在大師去世之後撐住士氣,重振旗鼓,直到1981年愛樂已經成為倫敦最賣座的樂團才功成身退,由辛諾波里接棒,這種同時被兩位大師指揮看上的際遇的確世所罕見,慕提自述:」反正它就這樣發生了。我覺得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後面推,或許是命甙桑 挂虼怂?浅OЦ#?粩嘧晕冶薏撸?獾霉钾撋咸斓暮褓n。
他的指揮生涯屬於卡拉揚、蕭提的正統模式,先在歌劇院歷練再接掌管弦樂團,然後悠遊於兩者之間。他指揮歌劇堅持作曲家至上,對於美國那種歌星至上的流風不以為然,因此他揚棄已經形成的慣例添加或刪節,一切以原譜為依歸。他很想錄製全部的威爾第歌劇,他說威爾第不停地成長發展,每一部作品都暗含下一部作品的種子,而且由於長壽之故,威爾第可謂主導了所有的義大利作曲家。
他還認為歌劇的演出,指揮者的地位比製作人或導演來得重要。 管弦樂方面,他對反覆部份非常熱中,像貝多芬「第七」或莫札特「Jupiter」,他把所有反覆--演奏,使演出時間延長不少。他喜歡聆聽往昔大師的唱片,尤其推崇托斯卡尼尼和福特萬格勒。他覺得托氏的旋律線精確完美,對音樂理念的信心令人折服,而福氏以其獨特的彈性速度用雙手塑造了一座山,兩人方向不但不同但予人的感動則一。關於作曲家,莫札特、貝多芬、孟德爾頌、舒曼、柴可夫斯基、史特拉汶斯基、龐德瑞基、Ligeti、Lutoslawski、Berio都是他的拿手好戲,此外他喜愛布魯克納甚於馬勒,他覺的前者比較「結實」。
一般而言慕提的詮釋介於托斯卡尼尼細瘦的濃烈與奧曼第的豐滿之間,他的柴可夫斯基「Manfred 交響曲」(愛樂/EMI) 和史克里亞賓「第一號交響曲」(費城/EMI),白熱化的熾烈情懷予聆聽者極大的滿足。 他也是一個愛家的人,夫妻倆和三個孩子住在小城Ravenna一棟十七世紀的兩層樓房裏,陪伴他們的還有一條狗和八百多個古玩偶。慕提在其他都市都不置產,只租房子或住旅館,因為他要像侯鳥一樣只有一個家作為撫慰心靈的泉源。
 
( http://blog.lib.pu.edu.tw/blog/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229&blogId=9)


Muti in Rehearsal: Debussy La Mer




Riccardo Muti 在谈音乐,指挥,很有趣,很有启发(Riccardo Muti conducting lesson)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