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法国薰衣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一个美丽的夏日聆听《卡农 》- 介绍德国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的《Canon and Gigue in D

(2008-05-15 22:21:02) 下一个
平常也常从FM传来此曲,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几年前的一个舒适的夏天去伦敦, 在闹市中心Covent Garden,那儿常有许多画家,音乐家买艺。正当我正饶有兴趣地观赏着一位来自中国浙江的画家为一位小孩素描肖像时,突然不远处传来一阵优美的旋律,顺着旋律找去:四个年轻的音乐家, 像是音乐学院的大学生,正在Covent Garden的一小酒吧前为客人和行人演奏,当时我不知道该曲名,直到我买了一CD 《Baroque》才知道是叫:Johann Pachelbel - Canon in D, fantastic version

每次听到这个曲子,就好感动,好温馨,就会想起那个美丽悠闲的夏日,在伦敦的Covent Garden, 记得这四位音乐家其中一位是女孩,满头棕发,被下午的斜阳照射着,那一美图永远在印在我的脑海。 四位音乐家在观众们的观注下忘情地演奏着,旋律是那般恬静又略带丝丝忧伤, 与这些游人的心境不约而吻,也许是下午近傍晚的阳光让人有些惆怅?也许不少游人明日要离开伦敦,也许。。。


Johann Pachelbel - Canon in D, fantastic version
(From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Play Great Classics")

我总是很尊敬音乐家,他们谱写乐曲和尽心演奏不知给世人带来多少愉悦和抚慰,而他们中不少人过的清苦的日子却不为人知,每日还得练琴, 还得。。。。我们是音乐的享受者,没说的,音乐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无法言喻的快乐和安慰;而音乐家们是音乐的制造者,灵感的寻觅,旋律的创作和完美的演绎既是他们的快乐也是他们的困惑。 每当我在音乐会上目睹音乐家们的忘情演奏,不由地羡慕他们那份忘我的超脱和陶醉,仅在音乐这点上他们可谓是音乐富翁,精神贵族, 并不输给一个亿万富翁。

我很迷恋Pachelbel(帕海贝尔)的Canon, 因为它总是陪伴我, 无论我是快乐还是忧伤, 我深爱Canon。

Pachelbel: Canon in D 在听众最喜爱的古典音乐中排名第11位。


介绍复调音乐卡农Canon 和德国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极至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
    卡农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後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後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廿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能御简如繁,作者可说已臻化境。作者是德国人 Johann Pachelbel (1653 ~ 1706),曾是巴哈的老师。不过有人说是当时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为了售出此曲而冒称是当时享有盛名的帕卡贝尔的作品。
    最出名的卡农是十七世纪德国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帕海贝尔, 1653-1706)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D大调卡农)。因为有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电影配乐,这首曲子便广为人知,《我的野蛮女友》同样也在场景中运用了这首作品。
    这是个德国作曲家,但德国实在很难让他产生如此美丽的灵感。这是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音乐,用了回旋曲曲式,有无穷动音乐的元素在里面。而这个音乐之所以在所有卡侬里面特别有名,因为它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甜蜜宁静的忧伤。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