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法国薰衣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1.Wolfgang Amadeus Mozart(27/01/1756 - 05/12/1791)

(2008-04-03 07:05:36) 下一个

沃尔夫冈·阿瑪迪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斯堡,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根据当代的考证显示,在钢琴小提琴相关的创作,他无疑是一个天份极高的艺术家,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迁变。
 童年(1756年1772年

神童

幼年莫札特,1763年匿名的油畫作品,可能由 Pietro Antonio Lorenzoni所繪
幼年莫札特,1763年匿名的油画作品,可能由 Pietro Antonio Lorenzoni所绘

出生于萨尔斯堡,在当时这是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封邑的首都,父亲雷欧波得·莫札特1719年1787年)是一位身负宫廷乐师之名的作曲家,母亲为安娜·玛丽亚·波特尔(Anna Maria Pertl)(1720年1778年)。身为家中第七个小孩,在他姊姊玛利亚·安娜(Maria Anna )(昵称南妮儿(Nannerl))1751年出生之前,以及之后至他出生之间的这段时间,分别有三位及两位不幸夭于年幼。

出生受洗时,他被命名为 Joannes Chrysost[omus] Wolfgangus TheophilusTheophilus 意为“上帝之爱”,这个名字相当于德文Gottlieb义大利文 Amedeo以及拉丁文 Amadeus,但生前却从未有人以此名号称呼他。现在,我们所认识莫札特的名字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为莫札特在正式场合用的名字。

莫札特三岁便展现出他音乐奇特才能,他不仅具备绝对音准更有超出常人的记忆力,五岁时更请求父亲教授大键琴,随后亦猎及小提琴管风琴和乐曲创作,至此他的能力宛若平地一声雷响彻云霄,在学会阅读、书写或计算甚至能懂得乐谱视读、巧弄。六岁,时值1762年,已谱出三首《小步舞曲》(KV.2、4、5)和一曲快板(KV.3)。

乐行欧洲

鍵盤上的莫札特、小提琴手 Thomas Linley 與其他的天才兒童,為1770年私人收藏的匿名油畫
键盘上的莫札特、小提琴Thomas Linley 与其他的天才儿童,为1770年私人收藏的匿名油画

1762年1766年间,他开始与受聘于大主教施拉顿巴赫(Schrattenbach)的父亲连同姊姊玛利亚·安娜(Maria Anna )展开旅程,1763年6月9日之前先后经过慕尼黑,转往维也纳,随后便展开长时间的欧洲巡回演出,地点广布欧洲主要城市:慕尼黑奥格斯堡曼海姆法兰克福布鲁塞尔巴黎伦敦海牙阿姆斯特丹第戎里昂日内瓦洛桑。他的演出让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让他在音乐界的影响力更加响亮。途中还会晤了两位在他一生最具影响的音乐家:一位是巴黎萧伯特,另一位则是巴赫那住在伦敦的么子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这使他进一步认识了十八世纪初新发明的古钢琴义大利歌剧、并学到架构交响曲的技巧。

1767年,年方十一,他写出第一部歌剧《阿波罗与希亚钦杜斯》(Apollo et Hyacinthus,K.38)并由萨尔斯堡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的学生们演出这出拉丁喜剧。返回奥地利后,他定期往返维也纳,且于1768年夏天写出另外两部歌剧,名为《牧羊人与牧羊女》(Bastien et Bastienne, K.50)与《善意的谎言》(La finta semplice),当时莫札特年仅十二岁。隔年便受大主教提名为乐团首席。

他父亲为了使他能够与邻近义大利有所接触,特地申请留职停薪的假期。从1769年1773年,莫札特便规律地远赴他乡,并在当地研习歌剧,写出Mitridate re di PontoAscanio in AlbaLucio Silla三部歌剧。在义大利他结识了马蒂尼,并且破例成为波隆纳爱乐学院(Accademia Filarmonica de Bologne)的会员,该组织大致上只接受二十岁以上的成人加入。教宗克勉十四世甚至册封他为金马刺骑士(Cavaliere del lo speron d'oro)。

1771年12月16日和蔼可亲的大主教施拉顿巴赫辞世,随后由亲王柯罗雷多Colloredo继任该职位并成为莫札特的新雇主。

服侍亲王大主教(1773年1781年

莫札特肖像「Lorenz」
莫札特肖像“Lorenz”

莫札特在家乡的生活并不幸运,新的雇主柯罗雷多并不乐见他出游,并要求他的作品必须为了宗教仪式而写。十七岁,他心有不甘地接受这个限制,使得接下来的三年他与亲王大主教之间的关系持续恶化。所幸那段时间他在维也纳结识了海顿,并且和海顿通信,建立了彼此惺惺相惜的友谊。

海顿对雷欧波得·莫札特说道:
“在上帝面前、还有作为一个诚实的人,我告诉你,你的儿子是我个人或我的声望所知道最伟大的作曲家,他很有品味以及最伟大的谱曲学问。”

莫札特对海顿的描述:
“只有他具备了能使我欢笑并且深入我心灵的秘密。”

1776年莫札特二十岁,并决定离开萨尔斯堡,然而亲王大主教拒绝让他离开父亲并要解除他乐团首席的身分。经过一年的准备,他和母亲先到了慕尼黑,但并未找到工作,又经奥格斯堡辗转到了曼海姆建立为数不少音乐界的友谊。不过他寻求工做的脚步依然无所进展。同样在曼海姆,他疯狂地爱上了女歌唱家阿罗伊齐亚·韦伯尔,这引发了他父亲的怒火,他要求他不要忘记了自己的事业。负债累累后,莫札特明白了他必须重新寻找工作,并于1778年8月前往巴黎

他希望能够从梅勒西奥·格林处得到支援(他曾负责他七岁时的巡回演出),未果。 他没有找到工作,在危机中的法国他甚至难以找到人为他的作品付钱。他母亲在这段期间不幸病倒,并于7月3日离开人世。莫札特后来回到萨尔斯堡,他的父亲已说服亲王大主教重新聘用他。他途中经过韦伯尔一家生活的慕尼黑,但阿罗伊齐亚爱上了别人,沮丧的莫札特在1779年1月29日回到了萨尔斯堡重拾旧职。

這幅肖像被稱為「波隆納的莫札特」,由一位無名畫家成畫於1777年薩爾斯堡, 是波隆納的马蒂尼神父为他的 作曲家肖像画廊而订购的。這幅肖像现存于波隆納市音乐博物馆。 关于这幅肖像,雷歐波得·莫札特在1777年12月22日一封致马蒂尼神父的信中写道:「這件作品藝術創作的價值不怎麼吸引人,但以相似度的觀點來說我向你保證,它很完美」
这幅肖像被称为“波隆纳的莫札特”,由一位无名画家成画于1777年萨尔斯堡, 是波隆纳的马蒂尼神父为他的 作曲家肖像画廊而订购的。这幅肖像现存于波隆纳市音乐博物馆。 关于这幅肖像,雷欧波得·莫札特在1777年12月22日一封致马蒂尼神父的信中写道:“这件作品艺术创作的价值不怎么吸引人,但以相似度的观点来说我向你保证,它很完美”

1780年11月,他从慕尼黑收到一份歌剧的请求,这个创作名为“依多美尼欧,克里特之王”,在1781年1月29日首演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到萨尔斯堡,便意味着莫札特必须顺从维也纳的雇主,在那儿,亲王大主教解雇莫札特之前甚至还经常公开地以“饭桶、智障”揶揄他。莫札特后来便以独立作曲家的身分进驻奥地利首都,并接受韦伯尔女士的补助款。

[编辑] 维也纳(1782年1791年

[编辑] 独立

少了他父亲和雇主的牵制管束,莫札特终于能够更自由地作曲。1782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要求他完成一部歌剧。这便是后来的《后宫诱逃》(德文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使维也纳作曲家兼公众音乐会指挥克里斯托夫·维利巴尔德·冯·格鲁克非常感动,并对莫札特赞誉有加。

莫札特认识了 Franz Fridolin Weber 及其夫人Cäcilia Cordula的小女儿,康丝坦兹(Constanze),未等到父亲书面同意,便决定与她共结连理。婚礼于1782年8月4日 Saint-Étienne 教堂举行。后来,由于受到von Svieten 男爵的影响,莫札特开始认识巴赫韩德尔的作品。莫札特受到巴赫对位法的强烈吸引,进而直接影响后来《c小调大弥撒》(KV.427)以及数首相关作品。同一年,他开始谱曲一系列的六首弦乐四重奏献给海顿,并于1785年结束这一系列的创作。

1784年,莫札特加入共济会,并迅速地晋升为会长(1785年4月)。他创作许多作品献给共济会弟兄,其中有Maurerische Trauermusik (共济会葬礼音乐)(K.477)。

1786年,莫札特认识了剧本作者洛伦佐·达·彭特,维也纳剧场的官方诗人。后者说服了皇帝批准创作一部基于博马舍的《费加洛婚礼》(意大利文Le Nozze Di Figaro)的歌词。 但后来皇帝认为该剧具颠覆性,禁止其上演。莫扎特将达·彭特的歌词配上音乐,《费加洛婚礼》于1786年5月1日在维也纳展开首演,但该剧的成功并不能阻止其海报被迅速撤下。然后莫札特便前往了布拉格,在那里这个“婚礼”又成功博得满堂采。为了对这个城市致意,他写下了D大调第三十八号交响曲(K. 504)。

他随后收到布拉格剧院指挥的要求,希望他能够为接下来的一季再写一出歌剧。莫札特再次请达·彭特填写《唐·乔望尼》(Don Giovanni)的歌词。1787年5月28日他父亲雷欧波得过世。这个恶耗严重打击了莫札特,并接着影响他正在进行的歌剧的创作。首演于1787年10月28日布拉格的《唐‧乔望尼》一炮而红,但后来在维也纳并没有获得同样的成功。

困病交加而英年早逝

1789年的莫札特肖像,由 Doris Stock用银尖画法绘制 (76 x 62 mm).這幅肖像畫是世上罕見與莫札特本人高度相似的呈現
1789年的莫札特肖像,由 Doris Stock用银尖画法绘制 (76 x 62 mm).这幅肖像画是世上罕见与莫札特本人高度相似的呈现

在生命最后几年间,莫札特身体欠佳,尽管有不少酬金丰沛的成就,却越加陷入拮据的窘境。他创作许多的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歌剧(例如《女人皆如此》(Così Fan Tutte),他最后的与 Lorenzo da Ponte 合作的作品)。1790年时值约瑟夫二世驾崩(他的继位人利奥波德二世既不喜欢莫札特,也对共济会不怀好感)当时他的好友交响乐之父海顿也去了伦敦,使得这段时间的莫札特意志格外消沉。

1791年一位共济会弟兄兼维也纳一个知名小剧院导演Emanuel Schikaneder托他写一出歌剧。他提供了一本关于这本歌剧的小册子,而莫札特也为他谱出一折《魔笛》(德文Die Zauberflöte),这部作品于9月30日一炮而红,也是莫札特最后一出歌剧

7月,一位不知名人士要求他创作一首《安魂曲》,且必须匿名。今日我们知道是瓦尔塞根伯爵,人们猜想或许他想让他的朋友们猜作者的名字,又或许想将著作权据为己有。因疾病和贫穷而衰弱的莫札特,还必须面对工作的重负, 因为他在八月初收到一份关于为波希米亚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加冕创作歌剧的请求(狄托的仁慈 K.621),而且必须于三周内写完。三十五岁的莫札特于十二月辞世,留下未完成的《安魂曲》(Requiem K.626)(受其妻子康丝坦兹之托,后来这首曲子由他的学生完成,Franz Xavier Süssmayer而后又由Sigismund von Neukomm接手)。 Neukomm的集成版只于1819年里约热内卢演奏,之后就被人们忘记了。第二次演奏于2006年3月10日 在Liévin为纪念Courrières矿难而进行。

有个传奇故事说莫札特在《安魂曲》里见到了自己即将死去的先兆,这个传说被用在福尔曼的电影《阿玛迪斯》里,这其中浪漫的想象多过于事实。

莫札特的遗体,根据利奥波德二世皇帝下达之有关葬礼的法令,最后在维也纳郊区的圣马克思墓园,葬于莫札特家族与他朋友共有的灵位。与民间相传不同的是,莫札特其实并未被草率地葬在公共墓园的灵位。那一块共有的灵位则是事先购得,可容纳十具遗体(成人八位、小孩两位)。同年12月14日布拉格举办了一场追思会,参加者成千上万。Emanuel Schikaneder则在维也纳筹画了一场《安魂曲》的首演。

莫扎特的死亡之谜

莫扎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雨夜病故。但他死后不久就出现了神秘传言,说他死之前有一位“黑衣人”到访,托付他写《安魂曲》。而这个黑衣人就是他同时代的义大利作曲家萨列里。德国作家弗伦伯格的小说《莫扎特的故事》、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剧《莫扎特和萨列里》都强化了这一传说。甚至到了20世纪,英国当代剧作家彼德•谢弗的著名舞台剧本《上帝的宠儿》(Amadeus)将莫扎特描写为一个天性放纵,奢侈挥霍,满地乱爬的顽童天才,而更对安东尼奥·萨列里如何一步步厌恨莫扎特,直至假扮“黑衣人”将其杀死做了惊心动魄的描写。此剧后来由美国导演福尔曼翻拍成电影《莫札特传》(Amadeus),一举夺得了1984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但事实并非如此。历史学家指出,萨列里年纪较莫扎特长,当时已经是功成名就的老乐师,如著名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落成揭幕所演出的歌剧,就上演了他的作品。这样一位作曲家完全没有必要加害莫扎特。而这种谣传的形成,可能反映了当时义大利作曲家和奥地利作曲家之间的集体矛盾。

至少以下史实是清楚的:

  • 《安魂曲》并非“无名氏”或“黑衣人”所委托,而是瓦尔塞根伯爵委托莫扎特为悼念伯爵的亡妻所写,当时他刚刚完成《魔笛》的创作不久。
  • 莫扎特在给父亲的书信中倒屡次提到他对死亡的预感。如他在1787年4月4日给父亲的信中写道:“严格说来,死亡是人生的真正的终结目的,死亡是人类的忠实的、最好的朋友,这几年来我和这位朋友的关系变得亲密起来,他的形象不仅不再使我害怕,而且能使我感到安宁,获得安慰。感谢上帝使我认识到死亡能带来真正的幸福。我虽年轻,可是我每天上床都会想到也许我活不到明天;认识我的人谁也不能说我流露出过抑郁、忧伤的心情。”可见莫扎特对于死亡的态度甚至是相当达观的。

作品

风格

洛可可风格和学院派风格

莫札特连同海顿贝多芬都被视为“维也纳派”古典音乐风格的主要代表作曲家。但毫无疑问,这并不足以定义他。在一个由 洛可可 风格统治的时代,莫札特综合了晚些的巴洛克特有的复杂对位法,并以新颖的形式实现,该形式显然深受巴洛克派的巴赫海顿影响。如果莫札特是古典音乐风格的最佳代表,他的曲风却远远不止于此,他的曲风是最有个性的和最能立即入耳的曲风之一。

承袭了音乐世家的血统,很早便习惯旅行生活,并习于与演奏家和其他甚至不同国籍的作曲家交流相识,莫札特自小就变成天才的模仿家,他能捕捉住所有他听到的声音;在他一生中他一直遵循这种方法,尤其是当熟悉对位法时。当时是洛可可时代,他从小就沉浸其中,对位法这种“学者风格”(或“严肃风格”)是如此难以学习吸收。莫札特开始于转写几首巴赫赋格曲为弦乐三重奏,这些弦乐三重奏由 Van Swieten (K. 404a)定制,然后真正致力于创作赋格,期间遇到不少困难: 为小提琴奏鸣曲 K. 402创作的终曲没有完成;而作于1782年序曲赋格 K. 394、或韩德尔 K. 399风格的系列作品,则极度复杂,这反映了莫札特在学习对位法时遇到的困难。然而,对位法为他在同期开始创作的c小调弥撒K. 427提供了营养,puis dans les mois suivants on retrouve des fugues pour vents (sérénade K. 388), pour piano (Fugue en do mineur pour 2 pianos K. 426, par la suite transcrite pour orchestre dans l'adagio et fugue K. 546), et plus tard pour orgue (K. 594 et K. 608). 随后数年,莫札特放弃纯粹的模仿,但他的作品却从这样的练习中获取难以估计的灵感和提升:G大调四重奏终曲(K. 387)和 C大调第四十一号交响曲“朱彼得”的终曲(K. 551),deux mouvements où la superposition des lignes atteint une maîtrise inégalée.

多产又多变的天才

關於1786年在布拉格創作《費加洛婚禮》的一本書
关于1786年布拉格创作《费加洛婚礼》的一本

人们不能只用单一的种类来区分莫札特的作品。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宗教音乐……都是他涉猎的范围,莫札特全方位地尝试各种可能,每一种 音乐种类、每一种音乐形式、每种乐器,使得作品最终能更改完善或重新谱出更加完美的成果。

 影响

与天才莫札特同一时期却在维也纳成长的舒伯特,也在离世数年之后逐渐出名。其他比较不前卫、不领风骚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一般还可以发现有莫札特那一套古典主义精神的蛛丝马迹,尤其他的学生Johann Nepomuk HummelLouis Spohr更是明显。罗西尼的歌剧也托莫札特之福,而博马舍创作之塞维亚的理发师受此风影响恐怕也并非巧合, premier volet des frasques de 费加洛. 最后,孟德尔颂萧邦布拉姆斯以及Busoni都在作品中大量地延续了莫札特的风格传承,受重视的程度和巴赫的作品几乎同样崇高。

从莫扎特逝世到现在,维也纳还定期举行维也纳莫扎特音乐会

Köchel 作品目录

莫札特去世后数十年,许多人曾尝试统整他的作品希望制成列表,不过,直到1862年 Ludwig von Köchel 才接近完整地编写出依照时间顺序的目录,至今仍然使乐理相关资料的汇整受用不尽。这份目录名为 Köchel作品目录(德语 Köchel-Verzeichnis),直接以该整理者命名作纪念,这也是为什么莫札特的作品编号以KV(或再简写为K.)作为独一无二的标记,有别于一般作曲家的编号方式 Op. 或 Opus。

主要作品

一生创作20多部歌剧、40多篇交响曲、20首宗教音乐,以及为数众多的室内乐协奏曲和钢琴独奏作品,总计在短暂的35年中留下了六百多部作品,而编号K. 626为最后一部的作品也正好就是未完成的安魂曲

 宗教音乐

歌剧

而一般公认最杰出者的歌剧代表作的三剧为费加洛的婚礼、唐·乔望尼、魔笛

交响曲

  • g小调第二十五号交响曲 K. 183 1773年
  • C大调第二十八号交响曲 K. 200 1773年11月
  • A大调第二十九号交响曲 K. 201 1774年
  • D大调第三十五号交响曲“哈夫纳”K. 385 1782年7月8月
  • C大调第三十六号交响曲“林兹” K. 425 1783年11月
  • D大调第三十八号交响曲“布拉格” K. 504 1786年
  • 降E大调第三十九号交响曲 K. 543 1788年7月8月
  • g小调第四十号交响曲 K. 550 1788年7月8月
  • C大调第四十一号交响曲“朱彼得” K. 551 1788年7月8月

 其他弦乐曲

协奏曲

  • 钢琴协奏曲
    • 降E大调第九号钢琴协奏曲“年轻人”(Jeunehomme) K.271 1777年
    • 降E大调双钢琴协奏曲 K. 365 1778年
    • F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协奏曲 K.4131783年
    • A大调第十二号钢琴协奏曲 K. 414 1783年
    • C大调第十三号钢琴协奏曲 K. 415 (1783年
    • 降E大调第十四号钢琴协奏曲 K. 449 1783年
    • 降B大调第十五号钢琴协奏曲 K. 450 1784年
    • D大调第十六号钢琴协奏曲 K. 451 1784年
    • G大调第十七号钢琴协奏曲 K. 453
    • d小调第二十号钢琴协奏曲 K. 466 1785年维也纳
    • C大调第二十一号钢琴协奏曲“鸳鸯梦” K. 467 1785年维也纳
    • 降E大调第二十二号钢琴协奏曲 K. 482
    • A大调第二十三号钢琴协奏曲 K. 488
    • c小调第二十四号钢琴协奏曲 K. 491
    • C大调第二十五号钢琴协奏曲 K. 503
    • D大调第二十六号钢琴协奏曲“加冕” K. 537 1788年
    • 降B大调第二十七号钢琴协奏曲 K. 595
  • 小提琴协奏曲
    • 降B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 K. 207
    • G大调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 K. 216 1775年
    • A大调第五号小提琴协奏曲 K. 219 1775年
  • 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 K. 299 1778年巴黎
  •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K. 622 1791年维也纳
  • 其他协奏曲作品

 键盘音乐

  • 钢琴奏鸣曲:
    • a小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 K. 310 1778年巴黎
    • C大调第十号钢琴奏鸣曲 K. 330
    • 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 K. 331 1781年1783年慕尼黑维也纳,又称为Alla turca回旋曲
    • C大调第十五号钢琴奏鸣曲 K. 545 1799年
    • 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 K. 570
    • 钢琴奏鸣曲 K. 333, 457,544, 494, 576
    • 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K.448 1781年,莫札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首双钢琴奏鸣曲,相传是为了与一名有天份的学生合奏所作,曲风轻快,有浓厚的沙龙味。
  • 其他钢琴曲
  • 管风琴作品

室内乐

有关莫扎特效应的论文1993年发表于《自然期刊(NATURE 365, 6447, 611-611, 1993)),论文指实验证明每天聆听十分钟莫扎特奏鸣曲,可增长智力1998年佛罗里达州甚至通过立法,要求托儿所每天播放半个小时古典音乐

欧元头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