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毛毒毒透.

(2010-12-05 14:57:11) 下一个

 

林海仙姑2008-08-05 01:40:30 [举报]

也许人们说的那句话也有道理,就是“性格决定命运”。当然,我们这些卑微的小民,有时候命运是被历史风云走向所注定的,那是大势所趋,似乎和个人的性格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在每个细节的转折点,还是你自己决定的。这些决定的行为,的确受到性格影响。"

所见略同...历史风云大势所趋,白邦红邦血红雪白...白邦未被血手玩弄,千姿百态,千奇百怪,人类社会...马恩异想天开,红邦开天辟地,列斯撕裂开炼,玩红半红地球...

刚瞄快手刘水网发: 伟大的 红邦 制度扒粪者——悼念索尔仁尼琴...
俺以红邦置换共X,恰如其分..."列宁在1918",电影胡编乱造...
索爷生1918,完全千真万确...红邦1917,索爷1918,生年臭大粪,
先沤粪后扒粪...投生高加索低加索,索爷赤命枷锁...
索爷那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哪有张郎郎(死刑号中)的一天血光糁人???
郎郎生于延安整风,延河泛红风水赤逆...张娃根红苗正,命栽红死刑号...
虎毒不食子,人毒毒幼,党毒毒够,毛毒毒透......
  •  

    林海仙姑2008-08-05 02:03:08 [举报]

    刘水行文流水:

    不朽的异议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3日在莫斯科家中因脑中风(一说心脏病)去世,享年89岁。他于197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以揭露前苏联的劳改制度而知名,代表作有《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第一圈》、《癌症病房》、《古拉格群岛》等等。如果仅用异议作家来概括索尔仁尼琴的一生,难免偏颇。他有从专制制度的不自觉者到自觉者、从顺从者到反抗者的过程。从人性良知角度理解,索尔仁尼琴一生是完整的。
        索尔仁尼琴是前苏联共产制度的受害者和记录者,其父在一战中丧命,他作为遗腹子与当中学老师的母亲相依为命。二战爆发,他从安分守己的中学教师成为苏联红军炮兵大尉,因在与友人通信时“批评斯大林”,而被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罪名在战壕被逮捕,判处8年劳改,刑满后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后在1958年获得平反,从此开始他的业余写作。1974年开始相继出版的140万字三卷本巨著《古拉格群岛》,全面记录了斯大林劳改制度的罪恶,也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他其实告诉人们一个简单事实:在苏联大清洗时期,10个苏联人中即有一个被投进劳改营。只有他说出来了,或者说他比别人说得更多,哪怕被报复迫害。这正是他伟大之处。
        他的伟大在于他在苏共制造的恐怖社会,以一个卑微者身份、毫不屈从地记录下制度之恶——他在战前的“中学教师”身份获得平反,却以业余的、异议的 “作家”开始写作历程,不断地揭黑幕,再次受到迫害——剥夺作家身份,驱逐出境,在西方流亡达20年。是异议作家造就了以索尔仁尼琴为代表的前苏联异议知识分子高贵灵魂所抵达的高度。在这个过程,也完成他从业余写作向专业作家的转换。在专制制度下,这不是单纯的身份转换,而表明了异议知识分子对抗专制制度姿态的持续性。他是中国异议知识分子不可企及的其中一个目标,还可以有许多解读,不再赘述。
        索尔仁尼琴以文学呈现出的魅力,不仅是现实主义写作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更在于用文学记录了恶制度的真相。他带给世界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个有关制度的记述。那些有名有姓的被制度阉割者、被消灭者,不是作家凭想象虚构的,而是实地采访和亲身经历的真实记录。用文学有效干预了制度,这是他的最大价值。也同时表明,索尔仁尼琴不单是一个作家,也是揭开铁幕秘密的思想家,也是名符其实的公民记者。
        
  •  

    林海仙姑2008-08-05 02:04:22 [举报]

    萨伊德说“知识分子是业余者”,一直没能闹明白意思,直到我今天再次阅读索尔仁尼琴的履历,恍然有些明白了。这在索尔仁尼琴身上得到很好的验证。索在大学读的是数理专业,职业曾是教师、军人、囚犯,从没受过文学和写作训练,但就是他这个“业余作家”,打破了共产意识形态与软骨作家合谋编造的制度骗局,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而这个声音才是真实的。索尔仁尼琴敢于向独裁者斯大林及其继任者说不,给了这个世界一份惊醒。社会主义制度的恶,只有用无法统计的、有名有姓的血淋淋受害者,才能被证明这是一个毫无人性的“绞肉机“——人人都是害人者,人人都是受害者,否则会被独裁者口中喷出的国家、民族宏大话语蒙骗。
        苏联革命文学曾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许多人的少年“处女读”,都是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前苏联文学开始的,那都是被漂白的社会主义谎言,我们都曾受到多么可耻地欺骗和愚弄,索尔仁尼琴揭穿了被遮蔽的制度性谎言,虽然来得太晚,虽然许多中国读者至今不能读到“内部发行”的索氏作品。在专制国度,往往那些职业写作者或被政府豢养的作家,高度自律顺从权力,整个写作态度与邪恶意识形态意识同调,只以技术性和技巧性写作游刃于权力游戏规则之中,60年来的中国作家都是如此。现在中国有些鱼龙混杂的所谓知识分子,持官方立场却以民间姿态出现,很能迷惑人。
        那些中国业余写作者凭个人体验、经历,更容易打破制度壁垒,藐视意识形态高压。这不是他们故意挑战规则,而是他们的表达欲被法律、意识形态释放的 “自由”假象迷惑,所谓无“知”者无畏;另外一种业余写作者,因为他们不用取悦讨好权势者,也不把写作当饭碗,完全出于人际和观点交流需要。这两种业余写作者都共同面临潜在的危险,那就是互联网为写作、人际交流提供了最大的便利,从而模糊了主流与异议的严格界限,但政府对言论控制的界限并不因互联网而弱化,相反大大得到强化,因此,他们很容易被“网特”抓住把柄,因言治罪。
       
  •  

    林海仙姑2008-08-05 02:04:51 [举报]

     多年来,我曾随意做过一个调查,我接触的大学中文系99.9%的毕业生,没听说过《古拉格群岛》,个别人仅知道索尔仁尼琴的名字。这证明教育的失败,更说明意识形态禁锢的可怕。我们曾经、正在走前苏联通往灭绝人性、自掘坟墓的路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一个巨大的、可怕的怪兽,在本质上是反人性、反自由的,它游荡在欧洲、亚洲和美洲大陆100年,吞噬了数以亿计的生命,好在它正在走向衰亡。
        作为一个非中文专业者,我迟至1990年代才听说索尔仁尼琴的名字,原先以为自己青少年时期阅读前苏联有关战争、农庄和工厂文学,就是苏联和布尔什维克的全部——辽阔、美丽、无私、献身,却被欺骗得离谱,别人又何尝不是如此。2001年,有幸通过成都一位朋友,购得一套内部出版的《古拉格群岛》。天南海北,我都随身带着。我曾写有“制度的力量——重读《古拉格群岛》”,表达我对索尔仁尼琴的敬意,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感。
        我们处在相似的制度之下,有相似的命运,是否有相同的结局?
        索尔仁尼琴去世,给它国仍然生活在“群岛”中的不自由的人,留下太多太多的孤独。
        以一个异议者名义,向索尔仁尼琴先生献上最尊崇的敬意和爱!
        安息吧,高贵的灵魂在天堂是不会孤独的。
        
        2008年8月4日"
        
  •  

    火羊2008-08-05 12:00:54 [举报]

    "多年来,我曾随意做过一个调查,我接触的大学中文系99.9%的毕业生,没听说过《古拉格群岛》" ???
    刘先生为论证‘教育的失败,更说明意识形态禁锢的可怕’真是极尽其夸张之能事。早在80年代,别说中文系学生,但凡大学生、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谈论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很时髦,如诬毛一般‘领风骚’。
    老想靠哗众取宠获得知名度,兔子尾巴--长不了!
  •  

    林海仙姑2008-08-05 18:44:33 [举报]



    古拉格劳改营的但丁:索忍尼辛


    (中央社莫斯科三日法新电)今天以八十九高龄辞世的俄罗斯文豪索忍尼辛,是一位与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同样具有崇高道德影响力的人物,一个世代以来,将同胞渴望美好未来的希望化为具体文字,成功破坏苏联政权的道德基础,间接带动苏联崩解。

    一九一八年十月革命过后两个月出生的索忍尼辛,以果戈里及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传统先知定位自己,一生孜孜不倦地致力为俄罗斯良心发声,反对苏联极权压迫与后共产时代的俄罗斯黑手党、以及麦当劳式的物质主义。

    除此之外,他以自我投射的角色回忆古拉格,以俄罗斯诗人乔科夫卡亚的话来说,他成了“从地底带来活生生文字的但丁再世”。

    索忍尼辛生于布尔什维克掌权、苏联发生内乱之后,一九四五年被判劳改八年,后来战胜癌症与国家安全委员会(KGB)的暗杀企图,二十年的流放生活中自我选择与外界隔离,晚年以他在后苏联俄罗斯看到的道德沦丧书写痛苦的故事。

    青少年时期的索忍尼辛虔诚信奉列宁主义,甚至到他赴前线当炮兵军官时,都还曾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我会很高兴地把生命奉献给列宁。”不久后,他就因为在给同僚的信中批评史达林被捕。

    一九四五年,一切都变了。他被发放到位于莫斯科附近的劳改营,以古拉格标准看来,这里的条件相对来说还算可以忍受,但他故意换成哈萨克劳改营痛苦的劳动,并分摊普通囚犯的工作量,这种典型的自我苦行,差点让他送命。

    一九五三年二月,史达林死前几个月,折磨得不成人形的索忍尼辛获释,花了三年时间自我精神放逐,一度罹患癌症而后痊愈,后来屈就利珊一所学校教书;一九六一年,他以“伊凡生命中之一日”一书崛起文坛。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很难打从心底欣赏索忍尼辛披露劳改营世界带来的爆炸性冲击,他的友人就曾对着此书手稿哭泣说,“世界上有三颗原子弹,甘迺迪有一颗,赫鲁雪夫有另一颗,而你拥有第三颗”。

    “伊凡生命中之一日”在俄罗斯“新世界”杂志刊登后,两刷八十五万本一推出随即售罄,后来的估计显示,如果苏联允许民众买书,约有八百五十万人会购买此书。

     
  •  

    林海仙姑2008-08-05 18:45:33 [举报]

    苏联当局当时不知该如何处置索忍尼辛,一九七一年,索忍尼辛突然“中暑”,后来根据参与者表示,那是因为索忍尼辛在一间拥挤商店被偷偷注射蓖麻毒素,意图致他于死而起。

    一九七四年KGB终于决定流放索忍尼辛,他待在瑞士两年后,移居美国佛蒙特州偏远村庄,撰写以俄国革命前的事件为基础的虚构小说“红轮”(Red Wheel)。

    世界开始发现另一个索忍尼辛,一个强烈抨击西式作风与制度、呼吁以基督价值重整道德的人,这让他在东西方都渐渐失去朋友,最后只能隐世过活。

    索忍尼辛一九九四年的衣锦荣归,预告着“反高潮”的结局,新建立的俄罗斯对他来说,就像过去的美国一样疏离,他在俄罗斯“ORF”电视台节目中固定与观众分享这个观点,直到这段节目后来被电视台抽掉为止。

    他的著作销售量就像苏联崩解一样地快速下滑,一九九八年短篇作品集“崩解的俄罗斯”出版一刷仅卖出五千本。

    索忍尼辛之后继续在俄罗斯各地旅游,对小众演讲,偶尔会出现在电视节目,但由于观众骤减,多数时间淡出国家舞台。

    书店里也越来越难找到他的书,对富裕的“新俄罗斯人”子女来说,索忍尼辛的世界就像哥德与拉辛一样遥远。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