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2010-05-04 03:52:25)
下一个
---乱世面对“第三者”时诗人的艰难处境
元和年间,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下辖的东平。肃杀寒秋,白骨凄凄的原野上,一名传骑扬鞭疾驰,将一封徵书送往一间破败的草屋。
这间草屋的主人,是贞元十五年的进士,国子博士,张籍张文昌,天下名士。至于李师道,乃是辽西高句丽人李怀玉之子,关东割据藩镇之一。天宝年间,玄宗重用胡人,大批胡人成为藩镇镇将。然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自胡儿安禄山发动叛乱之后,关东的异族藩镇纷纷独立,不受朝廷节制。中央军屡屡讨伐,作战不力。而一度割据淄青十二镇的李怀玉李师道也是屡降屡叛,又主动出击,刺杀主战派朝臣,袭击江南漕运,朝廷莫可奈何。父子是以得以盘踞淄青五十余年。
李师道虽然是粗人,却很仰慕文化,附庸风雅。他的心腹谋士,蒲大姐,袁七娘,也支持徵聘一些名士过来装点一下门面---虽然李师道从来不相信自己的幕宾和大将,他只相信身边的丫鬟,如蒲大姐等人。他们合计之后,决定徵聘寓居东平的张籍为幕宾。是以才有了这次传骑送书之行。
而张籍呢,虽然飘零乱世,贫困孤苦,却以唐廷的忠臣自居。如果义正词严慷慨激昂地拒绝徵聘吧,肯定会激怒粗俗无谋的李师道,他恐怕会成为第二个颜真卿。如果俯首帖耳低眉顺眼地接受呢,那他这一辈子的清名就会付之东流了。该怎么回复呢?他凝眉沉思片刻,于是便有了这篇流芳千古的《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一个巧妙的暗喻,委婉地化解了两难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