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妮的咖啡屋

这里的咖啡杯杯用心而来,货真无价。新浪同名博客:http://blog.sina.com.cn/caizhenni
个人资料
正文

让孩子懂得尊重和鼓励别人更重要

(2015-01-20 21:02:40) 下一个

朋友的父母从国内到美国探亲,看到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子德智体全面发展,满心欢喜,孩子在学校做了很多手工还有绘画,奶奶看了赞不绝口。她在和国内的女儿及外孙视频聊天时提起了这事,告诉他们:“我孙子真是有才,那画儿画的真叫好。”

?外孙在国内也上小学三年级,听姥姥不住口地夸表弟,就说:“姥姥你拿来给我们看看到底有多好。”奶奶把孙子的画作拿到了镜头前,外孙发出一声怪叫说:“哎呀,这就叫有才啊?姥姥,我都无语了!”

?老太太又拿来一个手工,外孙再一次大叫起来:“姥姥啊,您这都什么眼光啊,我都要去撞墙了!”

?奶奶在聚会时当笑话讲给朋友们听,大家在笑过之后讨论起来,都觉得这件事如果反过来,在美国的孙子绝对不会用这种方式去评价表兄的作品。这个反应与两个孩子的性格无关,而是因为他们接受的是不同的小学教育。

?在美国,从幼儿园起老师就教孩子要与人为善,要鼓励赞赏别人,要有同情心,要让别人感觉好。你如果对人说不出鼓励的、正面的话,那就什么都不要说。

?有个笑话说在美国“good means bad”(好就意味着不好),如果美国人评价你的工作是“good”(好),那意思就是你做得很一般,甚至是不怎么样,因为他们不说不好。假如他们说“Awesome”“Fantastic!”“Excellent!”才表达的是做得不错的意思。

?我在儿子的幼儿园做义工时看到一个小孩说另一个小孩的手工“很丑”,当即被老师批评了,那孩子辩解说自己实话实说,不想说谎,老师严厉地教育她:如果你的实话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那就免开尊口。这还不算完,老师在下午家长来接孩子时特意告诉了家长这件事,让她回去注意教育孩子说话的方式,注意维护别人的自尊心,不能说伤害别人感情的话。

?一个中国妈妈在论坛上讲起她儿子刚到美国时的故事。那时孩子只会说几句简单的英语,上课听不懂,在学校里呆头呆脑的,妈妈非常担心他适应不了,受人欺负。有一天带儿子去小区公园,看见一群孩子们在那儿玩,其中一个小男孩看见他们,跑了过来大声地喊她儿子的名字跟他们打招呼。儿子告诉妈妈这个男孩是他的同学。妈妈对男孩说:“尚文刚从中国来,不会说英语,请你多多帮助他。”小男孩认真地对妈妈说:“尚文很棒,他的英语进步很快,真的!我们体育课赛跑,他是第一名呢。

还有,他的数学很厉害,做得又快又准确。”妈妈说,那时候儿子根本看不懂有文字的数学题,只会做算式,有了答案也不会说,老师只能让他到黑板上写出来答案。体育课,大家跑他也跟着跑而已,可在小男孩嘴里儿子却是那么棒。

小男孩邀请儿子和他们一起玩,他们在玩捉迷藏,当同伴喊“跑”的时候,大家就要快跑开藏起来。小男孩怕中国孩子听不懂英文“跑”这个词,问中文的“跑”怎么说,妈妈告诉他是“快跑!”,小男孩转过身去教会了所有的孩子说“快跑”。妈妈坐在台阶上,看着孩子们玩,听见一阵阵“快跑,快跑!”的喊声传来,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这样一个普通的小男孩,能够看见一个初来乍到的呆头呆脑的同学的优点,能够这样鼓励他人,为他人着想;这一群孩子,为了一个不懂英语的同伴,用另一种语言来玩游戏,他们一定受到过很好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

?我在美国小学初中都做过义工,看到美国的老师对待学生从来都是用正面的话去鼓励,永远不会拿一个孩子去跟其他孩子比较。

小学一年级时,我做义工的班上有个弱智孩子,1+1=2学了一周了才学会,老师让他到黑板上写下算式和答案,跟同学说,菲尼从不会计算,现在会做1+1=2了,他是今天班上进步最大的人,我们大家给他鼓励一下!全班同学都为他鼓掌欢呼,那个孩子咧着大嘴乐,举着两只手使劲扭腰摆臀像个明星一样在讲台上跳起舞来。

?很多人说美国的小学学的东西很浅显,孩子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其实美国小学的教学重点并不在“知识”上,而是重在教孩子做人的基本原则上,在小学的几年里逐渐搭起了孩子为人处世、认识世界的框架。这包括怎么与其他人相处、与人合作,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对自然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对生活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和肯定、如何遵守社会规范……大多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却很难在成年后再去培养的东西。比如自我肯定、自我认同感,一个人在成年之后,就很难改变对自己的认知了。还有像合作精神,爱心、独立精神等,这些都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中国古时的教育,其实也重视这些。比如弟子规中教孩子要“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说的就是先要孝顺父母,兄弟友爱,其次要谨慎做人,讲信用,然后对他人有爱心,向有仁德的人学习,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那么可以去学习六艺等才能和文化知识。品德教育是主要的、必需的,文化知识是在有余力的情况下才去学的。现在的教育把这些精华都摒弃了,重点全放在了学习知识上,本末倒置了。知识日新月异,真正决定孩子的未来的不是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他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处世、如何做人。

现在?国内的学校鼓励孩子们竞争,学习成绩要排名次,对同学之间的彼此尊重、看他人长处,鼓励赞赏别人的教育相对较少,做父母的要在家里适时补上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已经对学业抓得很紧了,父母就不用再盯着孩子的学习,把学校不教的对孩子又特别重要的一些做人道理,一些最基本的做人准则,在家里教给孩子。

选自拙作《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一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ZTM 回复 悄悄话 很受启发!不光是孩子,中国的大人也要学学。建议把此文放进教材里,世世代代传下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