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妮的咖啡屋

这里的咖啡杯杯用心而来,货真无价。新浪同名博客:http://blog.sina.com.cn/caizhenni
个人资料
正文

食物银行做义工之六——来领食物的外国人

(2011-03-14 11:22:58) 下一个



食物银行的副头玛丽曾跟我提起过,说我是她在这食物银行工作的六年间见到的第二个亚裔,第一个是一个韩国人家庭,男的在读医学院,女的在家里带两个小孩,因为老公读书期间没有收入,所以到食物银行来领食物补贴家用,后来男的毕业在外州找到住院医位置,他们就搬离了这里。

我最近在食物银行里见到了新移民外国人。

上个月的一天,我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发放食物,玛丽进来了,挤在我们两组人中间,给一个穿着黑色连头大褂的中年女人拿东西,她后面还有一个五十几岁的男士,似乎是一起来的,但不是一家人,因为他们各自推了一辆超级市场的购物车。

他们两家的人口数都在五口以上,从玛丽拿的东西数量就看得出来,他们最后走的时候购物车都堆的满满的。

 窗口地方不大,玛丽来回地忙乎,捧着满抱的东西,她一近身,我们都得赶紧给她让地方。问她是否需要帮忙,她嘴里念念有词头摇得像拨浪鼓。

就看她连比划带讲地问,那个女的一边yesno,一边摇头点头,她只会讲很有限的英语,还带口音,很难听懂。

玛丽一直都是笑容可掬地很热情地接待他们,一遍一遍地把拿来的但是对方说不要的东西放回去,重新再换一样拿给他们看,问他们可以不可以。

有一个瞬间我正站在她身后侧面,她转过身来脸上笑容消失,忍不住地翻了个白眼,正好被我看到了。

她穿了个高跟鞋来回走,很不容易,反复几次,耐心就耗尽了,本来一般人都不用她亲自出马的。

我悄声问和我一组的同伴:“他们是哪里人?”她悄悄回答我:“是埃及人。”又补充了一句:“是穆斯林”。

原来如此。因为他们特殊的饮食习惯,所以很多东西不能吃,而他们的英语又不好,沟通不良,所以玛丽才亲自接待他们,不假我们这些普通义工之手。

后来的每一周他们两家都来领食物,都是玛丽亲自接待。玛丽摸到规律以后,就把发给他们的东西以及数量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墙上,题目是:发给埃及家庭的食物一览表

我们就专门根据这张表来发放食物给他们。

但还是有搞不明白的时候,比如,他们可以吃意大利面条,但是吃哪一种那个女士不会讲,就用手比划切菜的动作,可把那个接待她的义工难坏了,拿来一种不对,再换一种还不对。我猜她可能是想要切成斜面的短短的那种,就找出来问她,她连连点头。

在自由选项的时候,她想要洗衣液,这是玛丽以前特意给他们的,不在我们正常的货物清单上,她又不会讲“detergent”这个词,就用手在自己的衣领搓几下比划洗衣服的动作,那个接待她的义工怎么也不明白,又叫我问她。我想起来玛丽给过她洗衣液,所以就问她是不是想要detergent,自己也在衣服边上揉不几下,她又点头。

几次下来,别的义工就让我接待她,说我懂她的意思。她说的可是英语,怎么也连不到中文上,我怎么会更懂呢?大概都是外国人,表达不清楚的时候用身体语言动作表达有共通之处吧。

他们来的时候,所有的义工都注意他们,看他们选什么东西,对于他们都很好奇,可是碍于他们的英语水平又无法和他们聊天。那位女士每次都要十斤装的白糖,有的选项她不要,她会指着白糖袋子说,moremore。我们就解释,每类东西不能替换,她也就作罢。

有一次空闲下来,负责接待的琳达过来问我:“我很好奇,那个埃及女人为什么每次都要那么一大包糖,还嫌不够,她家一个星期要吃多少糖?你能不能告诉我?”我说我和他们的饮食习惯完全不同,哪里会知道这些,你如果想知道,下一次那个男士来你可以问问他,他的英语要好些。

在有些美国人眼里,是不是所有的外国人都属于一个国家,它的名字叫外国?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masterfox 回复 悄悄话 难怪那么肥
北漂的精灵 回复 悄悄话 回复piggysummer的评论:
嗯,那真是他们的文化,他们的点心基本上就是糖堆,我妈有不少中年的中东病人,个个都有糖尿病
huahualan 回复 悄悄话 他们进入中年就会暴肥,是否跟吃糖多有关系?
piggysummer 回复 悄悄话 关于那个糖的问题。以前有摩洛哥同学,他们也是穆斯林,喝茶的时候,一杯茶能放半杯糖,甚至更多。阿尔及利亚同学也是差不多。
我觉得可能埃及和他们是邻国,文化宗教也差不多,所以吃糖特别多,他们喝饮料的时候那个没命的放糖啊,看得我目瞪口呆,当时很好奇他们有没有糖尿病,没敢问。呵呵
北漂的精灵 回复 悄悄话 呵呵,可能觉得亚洲人都差不多吧~就像美国和加拿大语言相同,和墨西哥也能大概听懂一点,所以觉得中国话跟埃及话就像英语和西班牙语一样。好有爱的食物银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