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86)
2009 (154)
2010 (123)
2011 (111)
1912 年有一位女婴出生在广东新会,她一来到人世就咧着嘴笑,父母因此给她起名叫黄欢笑。 1916 年黄家移居澳门,黄欢笑后来就读于香港玛丽医院高等护士学校,毕业后成为 “ 英国皇家护士协会 ” 的会员。
1941 年 12 月,香港被日本人攻陷。黄欢笑当时在九龙医院工作, 那时,震耳的炮弹爆炸声不断,医院布满了伤员和被强奸的妇女,整个香港都笼罩在极度的恐怖之中。
黄欢笑在手术台上看着同胞身上的枪眼和刺刀伤口,深刻体验到亡国的惨痛。
而每次为那些惨遭日本兵强暴的女孩子做护理时,同为女人,她的手在颤抖,心在流血,心中充满了对侵略者的仇恨。
很快日军就占领了医院,将所有外籍医护人员赶进了集中营,将港澳医护人员赶出了医院大门。
黄欢笑回到香港,见到护士学校的同学陈香菊(陈香梅的姐姐),她说内地美军医院急需会讲英文的护士,她们同学中已有部分人在宋庆龄组织的 " 中国同盟救护 " 的安排下 偷偷地奔赴内地了。
黄欢笑听了,立即决定到内地参加抗战去。可是她错过了时机,已没有人可以为她联系飞机和接头的人了。
她决心想办法一个人去。
她打算先从香港坐船到澳门,然后再从澳门到内地。
在开往澳门的轮船码头上,日本兵从她身上搜出了护士服,舞着刺刀在她脸上晃来晃去的厉声警告她,不许她离开香港。
命系一线,把她吓坏了。
回到家,她将所有和身份有关的东西:证件、服装等都留下来,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普通的香港妇女的样子,再次闯关。
她紧张的手心冒汗,小腿颤抖,终于通过了日本人的检查,踏上了回祖国的路途。
在父亲的陪伴下,她从澳门辗转 梧州、柳州最后终于到达了美军医院总部所在地重庆。医院负责人告诉她,最需要人手的是靠近“驼峰航线”的十四空军云南驿基地医院,那里海拔高,条件艰苦,曾有女护士到那里工作不久就离开了。
黄欢笑二话未说,第三天就搭坐军机来到基地医院报到。
她在美军医院作“驼峰天使”
医院的条件非常简陋,只有几间平房作为抢救室和病房,医务人员则大多住在简易帐篷里。
三十多位医护人员全部都是美国人,而且都是男的。黄欢笑成为这个医院里唯一的中国人,而且是唯一的女性 。
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前沿,每天都有战斗机、运输机飞行员受伤,当飞虎队员血肉模糊、缺胳膊少腿的从前线被抬到医院时,他们通常问的问题是“我还能飞吗?”为他们擦洗伤口的黄欢笑听了就忍不住落泪。
有一位受伤的战士被锯掉了一条腿,他才仅仅 21 岁。每一次为他打针,黄欢笑都忍不住伤心。这个美军小战士反过来安慰她,说自己的腿没有白白失去,他击落了 3 架日军飞机,等战争结束,他会回到美国做一个残疾小提琴手。
伤势稍有好转,他就拿出从美国带来的小提琴拉给善良的像天使一样的姐姐听,听得黄欢笑抱着这个小战士痛哭不止。
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黄欢笑的美丽、善良、刻苦耐劳给伤员们以及美国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 为 “ 驼峰天使 ” 。
一位叫潘尼的飞行员深深爱上了她。不巧在日本投降前夕,他接到了来自美国的电报,他的父亲去世了,他必须马上回去。走之前,他向黄欢笑表示,战争结束后一定要接她到美国生活。
美丽端庄的黄欢笑和手搭在她肩上的英俊热情的潘尼
抗战胜利后,黄欢笑回到澳门探望父母,装有潘尼地址的那个钱包被人偷走,从此她和潘尼失去了联系。
黄欢笑她们这批回国参加抗战的护士同学,因为最适合谈婚论嫁的青春岁月都在紧张的战争岁月中度过,等到抗战胜利她们都过了三十岁,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终生未婚,晚年在香港的老人院里度过。
当时黄欢笑所在的美军医院的院长亲自当红娘,给她介绍了 年轻有为的中国远征军军医高生道,两个人在 1947 年结为伉俪,她从此留在了第二故乡昆明。
黄欢笑的丈夫高生道
他们夫妇相濡以沫五十九年,养育了四个孩子。
文革中,黄欢笑因为那段抗日的经历被戴上美国特务的帽子,遭到红卫兵的毒打,致使脊骨断裂,她变成了驼背,其中的伤痛曲折一言难尽。
老人自己极少提起这段被迫害的经历,她的座右铭是:“用知足和感恩的心来对待人生。”
2002 年,黄欢笑的大哥在加拿大去世,家属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摞发黄了的信件,收信人都是“ Rita Wong ”,这是黄欢笑的英文名字。
原来潘尼回国后一直给黄欢笑写信、寄照片,有些信件因为战乱无法投递被退了回去,邮寄到黄欢笑家中的信件,因为她家里人的诸多考量,这些信并没有送达到她的手上,辗转保存在加拿大大哥那里。
五十年后,黄欢笑才见到这些饱含着思念和深情的信。
跨越了 50 多年,现在无法给他回信了,老人对老友的挂念只能埋藏在心底。
这件事仿佛是个按钮,打开了她封存了半个多世纪的记忆,她向儿女及媒体讲述了自己年轻时的传奇经历,开始撰写回忆录,并参加了许多纪念抗战及飞虎队的活动。
飞虎队成员旧地重游和黄欢笑相见欢
她说“在美军医院工作的那几年,虽然非常危险、劳累和艰苦,但我们每天都在救护前线下来的受伤英雄,每天都在等待着打胜仗的好消息,那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
老人九十二岁时去给飞虎队烈士扫墓献花
2007 年 6 月 5 日黄欢笑老人安详地在家中离去,走完了自己平凡又传奇的一生,享年 96 岁。
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成千上万的普通中国人舍生忘死,筑起了一道血肉长城,这是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根本所在。黄欢笑就是普通中国人的代表和典范,她的精神会永远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
此文是《世界华人周刊》“二战风云”栏目的特约稿,已发在该刊的十七期上,平面媒体的朋友如要转载,请与该刊联系。网址:http://www.chineseweekly.org/chinese.htm
http://www.worldchineseweekly.com/weekly_cn/
美国在日本本土投下两颗原子弹,杀死,致残平民无数,什么战俘的仇都报了,所以当然不必在有仇日情节。没有负罪情结就不错了。
多谢分享. Will check out the book you mentioned.
当年,中国的老百姓为了营救轰炸东京后在中国沿海着陆的美国飞行员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的。蒋介石在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中说,日军为了报复,在中国沿海的城乡屠杀了近25 万的中国人。见 [Flyboys: A True Story of Courage ]一书。书的作者是电影“Flags of Our Fathers" 的剧本作者。这是一本很不寻常的书,美国政府对书中所涉及的几个被日本军队杀害的飞行员的真实情况在战后的几十年中都一直没有向家属如实报告。作者从一个很不寻常的角度来分析日本在第二次大战中侵略的原因/背景,涉及美国对印第安人所犯的罪行,美国对墨西哥的战争和对新加坡的占领及罪行,对日本早期侵华战争的容忍。我自认是个很坚强的人,但没有能读完这本书,因书中对日军所犯的罪行的描述,包括对被俘美军,是我从未想象到的。也奇怪在别的历史书籍中都没有提到类似的事件。
南京大屠杀我也是很艰难地看完的. 好几年了, 那些图片还是历历在目, 让人难受. Chinese in America 用叙述的方式记载了华人在美的历史, 很多情节也颇为感人, 要预备纸巾的. 身在北美, 不能不看啊.
岁月真无情,历史更无情,只有人心,如果未染,还会有情。
谢谢你推荐她的其它的书,我会去看。
你的关于老公外遇、老婆外遇系列,怕是天下的老婆老公都要读读:)
来自于生活的东西,才有魅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