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揭秘美国大选初选格局

(2008-02-14 03:32:32) 下一个
 

揭秘美国大选初选格局
 
作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  
--------------------------------------------------------------------------------

  一周之内,两次意外

  这是美国政治史上最令人吃惊和最富戏剧性的一周之一。

  1月3日,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奥巴马,在艾奥瓦州的党内初选中创造了历史:他出奇制胜,成为美国第一位真正向总统宝座发起冲击的非洲裔参选人。

  这一结果立即影响到随后进行初选的新罕布什尔州的民意――一直在该州拥有明显优势的希拉里,支持率骤跌,落后奥巴马10个百分点。许多评论家因此断言:前“第一夫人”竞选无望了。

  然而,5天之后,新罕布什尔州初选结果揭晓,人们再次大呼“意外”――希拉里戏剧性地夺得胜利。

  前一天还预测希拉里可能被迫退出竞选的政治评论家们,只好咽下自己说过的话。他们撰写文章时使用了类似的标题:《她还活着!》《她从政治死亡中复活》……

  年轻一代支持奥巴马

  奥巴马能在艾奥瓦州取胜,最令人吃惊之处,并不是该州白人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而是他席卷了40岁、甚至30岁以下民主党选民的选票。人们原来认为,奥巴马将不得不和种族分裂作艰苦斗争,因为这是表面上看不到而事实上存在的问题,它将在投票中直接显露出来。但奥巴马在艾奥瓦州的胜利显示,这是一场年轻人的胜利。

  长期以来,党团会议选举进程都由年龄稍大的党员所主导,但今年,党团会议中30岁以下选民的人数和65岁以上选民的人数,都各占22%。30岁以下选民支持奥巴马的比例高达57%。这在起初是难以想象的,它预示着美国政治舞台上正在崛起一股新的、年轻的力量。

  与2004年的艾奥瓦州相比,参加民主党党团会议的30岁以下选民的人数增加了2倍,这其中的57%意味着什么呢?57%是希拉里支持率11%的5倍多。 理由很简单。奥巴马是一位资历很浅的参议员,几乎没有全国性的从政经验。但民主党中更年轻、思想更开放的人喜欢这一点。

  分析家和政治活动家们认为,最近一段时间,年轻人对国际大事的关心增强了,候选人也加大了争取年轻选民的努力。在以往的选举中,年轻选民通常对政治不感兴趣,因为觉得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现在,互联网成了重要的竞选工具,吸引了更多年轻选民参加投票。

  几个月来,来自美国各地的数千名年轻人――大多是学生――响应奥巴马发出的谋求变革的号召,前来参加奥巴马的竞选活动,服务1-6个月的时间。报名为奥巴马在艾奥瓦州竞选提供服务的志愿者人数太多了,甚至有数千人被提前派往新罕布什尔州,因为奥巴马阵营已无法为他们在艾奥瓦州安排住所。

  这些基层竞选志愿者,年龄大多不超过20岁,但他们对竞选策略却有着巨大影响。他们的拉票方向十分明确:17岁和18岁的首次投票者。许多人认为,这是帮助奥巴马赢得艾奥瓦州选举的主要战术。奥巴马还利用年轻志愿者娴熟的互联网技能,来争取选民的支持。

  艾奥瓦州选举的另一个意外,就是奥巴马在女性选民中击败了希拉里。尽管希拉里阵营为争取女性选民进行了艰苦的努力,但奥巴马在那些未婚、单身和离婚的女性中,支持率领先希拉里13个百分点。

  “变革”的胜利,“经验”的失败

  有人说,希拉里在艾奥瓦州败北,是因为她和她的竞选班子未能像奥巴马阵营那样,发出给美国巨大变革的信息。

  让克林顿家族重掌白宫的想法,对美国大众来说没有多大吸引力。政治评论家注意到,当希拉里在丈夫克林顿及他的一些老助手的陪同下,到处宣扬她了无新意的竞选纲领时,她是在失去选票。

  奥巴马则相反,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至少他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前景。他在艾奥瓦州发表的胜利演说非常具有感染力。他是希望的象征,他的竞选是真正的竞选。

  奥巴马无疑是年轻而缺乏经验的。每个人都知道,他的竞选纲领缺乏细节。但在今年的选举季节,这好像并不重要。与希拉里代表的维持现状相比,奥巴马显然代表着大变革。现在的美国人渴望求变,而不在乎种族和年龄了。

  如果希拉里认为她在艾奥瓦州的失利只是一个意外,那她是在为自己挖掘政治坟墓。那不是一个意外。艾奥瓦州发生的情况随时可能在其他州重演。美国媒体给了希拉里一些免费忠告:不要那么精明和按部就班;要大胆从克林顿身后走出来;若想成为总统,就不要以名人自居……

  希拉里听到了这些忠告,也听进去了。短短数天后,她在新罕布什尔州就把政治舞台倒转过来。美国政治不讲究逻辑,更讲究冲动。政治风向在短短几天内就改变了――在艾奥瓦州失利的希拉里,在新罕布什尔州却赢了。

  中老年选民,希拉里的后盾

  那么,新罕布什尔州究竟发生了什么?

  人们看到,希拉里阵营动员了大批志愿者,鼓动年长的投票者积极投票,而这正是希拉里的票仓。在这个州,年长选民的数量超过年轻选民,40岁以上的选民高达67%。这个比例对希拉里十分有利。

  希拉里自己也功不可没。她没有屈服。她作了深刻反思,以诚感人。当奥巴马和爱德华兹在新罕布什尔州联合起来攻击她的时候,她抖擞精神,进行回击。投票前夜,当一个记者问她付出了多大努力时,她含着眼泪说:“非常艰难的努力!”这展示了她柔弱和更加人性的一面,引起了女性选民的共鸣。

  她揪住奥巴马不放,指责他的政治纪录,称他现在的讲话,与他过去的投票纪录自相矛盾――奥巴马曾投票反对布什政府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后来却又投票支持为这场战争拨款3000亿美元的法案。

  希拉里讽刺奥巴马时,说过一句经典名言:“纵使你竞选时巧舌如簧,但你若执政定是腹内空空。”这显然是对奥巴马缺乏政治经验的一针见血之语。奥巴马擅长发表演讲,但缺乏实际本领。而希拉里只要愿意,就可以做一个变革者。

  奥巴马在新罕布什尔州失利后发表讲话说,希拉里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惊人进步。而希拉里在获胜感言中说:“我在听取你们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心声。”她言辞恳切。也许这是她第一次在这种场合有了真正动人的恳切。

  但是,希拉里仍然要注意,艾奥瓦州的开局不利,最大负面影响不在于拉低她的人气,而在于打破了她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意味着,她正在面临一场从未预料到的、也不愿看到的艰难抗争。

  共和党可能渔翁得利

  许多人都在提出一个可能的结局:奥巴马拥有年轻一代的选票,希拉里――不,克林顿夫妇――最终拥有民主党精英的青睐。民主党人需要考虑:谁能打败共和党人?

  所以,谁将赢得民主党的提名仍是一个谜。

  起初,由于受布什支持率极其低下的影响,共和党涌现出的许多参选人,一开始就落后于民主党一大截。但现在,奥巴马和希拉里的激烈竞争,只会对共和党有利。

  此外,民主党内的一些年轻人和非洲裔党员,对克林顿夫妇“排挤”奥巴马的态度不满。即使希拉里最终获得总统候选人提名,他们也很可能不愿为她参加大选真正出力。这还是对共和党有利。

  在共和党方面,参选人之间的竞争似乎是20多年来最难预测的一次。赫卡比取得艾奥瓦州的胜利,麦凯恩又在新罕布什尔州胜出。朱利安尼的目标在佛罗里达州,罗姆尼则决心继续努力。多个人选和多种可能,使得今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成为多年来最为活跃和激动人心的一次。

  但在所有这些喧哗的背后,我有一个切实的忧虑:参选人的政治命运和选民的政治热情,为何能出现如此快速的转变?在过去的选举中,这种改弦易辙几乎是不可能的。现在和过去有何不同呢?答案是,新闻与信息传播的加快。24小时不间断的电视新闻、每一秒都在更新的互联网新闻,让所有美国人都联网了,这使得民意在情感的推动下出现快速变化成为可能。美国的体制缺乏定力,任何影响都能促成它的变化。

  这种政治游戏可能看起来很有趣、很耐看。但选举事关重大,人们的选择却过于随意,这对美国的未来并非幸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