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俄学者分析:美国将在未来20年“高速衰落”

(2007-10-28 17:20:14) 下一个
美国打击伊朗的喊声又起,俄罗斯学者分析指出,如果美国真有此举,那么此事必将成为其走向衰落的分水岭。这是因为盛极一时的美国其实在国家文化、战略思维和国家管理等方面已经显现出了诸多劣势,与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已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深陷战争泥潭,如果再对伊朗开战,根本不可能取胜。这一战略失误,将使美国在未来20年进入“高速衰落期”。

                             把全世界都“拖下水”

    俄罗斯军事专家警告说,美国的武力打击也许能给伊朗军队和工业设施造成一定的破坏,但不可能赢得战争。伊朗不可能束手就范,势必发动猛烈的报复。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司令拉希姆•萨法维曾表示,伊朗军方早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投入捍卫国家的战斗。美军孤注一掷的后果是,全世界都将被“拖下水”,受到这场战争的负面影响。
    俄专家称,五角大楼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们在中东和伊拉克的军队很容易遭到攻击,因此不应该犯这种战略性错误。在过去的两年里,伊朗已经准备好应付一切情况,无论是经济制裁还是武力进攻。美国领导人在就伊朗问题做出决策前,应该多想想在中东其他国家得到的反面经验。美国已经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泥潭,如果再执意向伊朗开战、全世界人都将看到这个“全球第一强国”开始走向衰落。

                              智库能力大不如前

    俄学者认为,现在的美国人跟古罗马人很相似,有大量的外来资源供其挥霍,自身的劳动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在减弱。不劳动、少创造就没有了智慧,尤其是缺乏政治智慧。美国现在每4年一次的总统大选。热闹犹如一场盛大的派对,但整个过程重表现而轻实绩,选出来的多是政治表演家而非政治战略家,这说明美国的国家战略文化正在日趋衰落。
    从国家战略思维看,以兰德公司为代表的美国智库,是美国战略思维发育水平的标志,但其能力与上世纪50年代时已不可同日而语。现在兰德公司的报告常给人一种大而无当的感觉,有时甚至不着边际,例如对中国威胁的不断夸大。这说明美国智库的研究人员越来越脱离实际,仅凭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和逻辑来推论所谓“美国的战略目标”。
    布什担任美国总统后,将伊朗、叙利亚、朝鲜等“7个邪恶轴心”作为美国的战略对手,但几年下来,美国政治可以说已经被折腾得疲惫不堪。这说明美国的国家战略思维在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局势时,应对手段匮乏,完全处于下风。

                               政坛领袖经验不足

    在国家战略管理方面,以布什为代表的这一代美国政坛领袖人物,政治经验明显不足,其提出的国家战略目标铺天盖地,远远超出了美国资源可承受的底线。
    从历史上看,罗斯福、尼克松等人是美国比较有战略思维的政治家,堪称治理国家的高手。他们明白,美国必须学会维持各种各样的制衡关系才能从中获利,并“治理世界”。
    布什显然没有领悟制衡策略的真谛。他已经进行了诸多尝试,但显然无法在军事上解决中东问题,此时还要贸然攻击伊朗,很可能使局面变得更加不可收拾。俄罗斯学者预见,5年之后,“尼克松主义”将在中东地区出现。“尼克松主义”是“美国势力真空状态”的另一种说法。单极霸权的过度扩张容易造成地区性反霸权力量的高度联合,接下来霸权必将撤出,留下“真空地带”。美国如果在中东地区撑不下去了,这里必将出现短时期的权力真空。对于美国来说,这是其强权在全球逐步走向衰落的开始——5年失去中东,20年则将失去世界。

                             与中国崛起成鲜明对比

    俄罗斯学者认为,与美国国家战略能力走向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正在迅速崛起。
    在历史上的四大文明中,中华文明的主导作用持续最久,这得益于它存在于一个洲际主体板块——东面是大洋,西面是高山,最不易受外界影响。古中国还有相对比较先进的生产方式,能够最快地汲取地区资源,最大限度地容纳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相比之下,美国的地缘政治有其不利的地方,“绝对主体板块”的特点使美国版图“无遮无挡”,必须将对手“逼得远远的”,这就加大了其防务成本。
    从近代来看,中国从19世纪末的衰落到新中国的复兴,速度是非常快的。如果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胜中国在于力,那么中国其后迅速击败日本则在于智。当下中国国力不断增强,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就很能说明问题。中国人思维中有着浓厚的辩证法积淀,善候天时,善守力量边界,能准确地把握“翻牌”的时机。中国从一个“不堪一击”的弱国变成了举世瞩目的强国,究其原因,不外乎中国人有那种基于哲学观和历史观且充满辩证思维的文化素养。这也是确保未来中国继续崛起的文化原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