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戴 旭:警惕美国谋划信息化闪电战!

(2007-10-18 16:32:17) 下一个
最近,随着伊朗核问题的持续升温,美国国内动武呼声又起。西方媒体爆料:美空军已经专门成立了一个为“打下一场战争”做准备的绝密级战略计划组,代号为“将死计划”(ProjectCheckmate 英文意思是国际象棋中进攻对方的“王”,使之无法逃脱或抵抗,从而结束游戏)。据称,“将死计划”战略计划组将提出新创新性的作战战略和评估未来战争对空战、空间战和网络战的需求程度,以此来丰富美国空军的作战思想。海湾战争中,美国曾经成立了一个这样的战略计划组,提出并在战争中应用了 “五环打击”理论,名噪一时。与此同时,伊朗威胁一旦遭受入侵,将对美国、以色列进行导弹打击。对美、伊当前局势的无限想像,又勾起了人们对于下一场战争的好奇心。联想到几个月前美国众议院单独拨款1亿美元用于研究实施酝酿已久的“全球快速打击计划”,和以百颗卫星掌控全球的构想,如果把俄罗斯针对突破美国全球导弹防御系统而研制的新式变轨弹道导弹的实验成功,也算作这场紧锣密鼓军事大剧中一幕的话,根据种种迹象,可以预言以各式导弹和太空系统为核心的新战争样式——我称之为“信息化时代的闪电战”即将到来。


一、历史规律:新型战争二十年孕育一代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战”结束前的1917年,为了超越阵地战的军事困境,坦克和飞机作为新式作战平台大规模应用;到1939年,令人恐怖的闪电战样式首次出现在波兰战场,战争的性质改变了。回想起来,这一机械化时代登峰造极的战争样式,从新式兵器问世、理论萌芽诞生(法国戴高乐、英国富勒的装甲战和机械化制胜论)和局部战争检验(西班牙内战),到战略战术孕育成熟作为一种新军事体系投入下一场战争,只用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巧合的是,为了超越遭遇战的血腥模式,越南战争后期美国实验了激光制导炸弹的空袭战术。1991年美国和多国联军发起海湾战争,拉开以空袭和精确制导武器非接触、非线性非对称为特点的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序幕,两场划时代战争的时间跨度也近二十年。“二十年”是不是现代新型战争魔鬼的诞生发育期,固可存疑,但下一个关于“二十年”的魔咒,的确又一次出现在我们和世界的面前:从海湾战争到今天,经过各国军界热烈的学术探讨,特别是始作俑者美国不断以新的战争实践完善、改进、提高、否定之否定,历经近二十年的量变,信息化战争的样式即将发生惊天动地的质变:一种以大范围、短时间、快速度、强威力、软杀伤为基本特征的新型闪电战呼之欲出。

二、一系列高技术战争为信息化闪电战的孕育奠定了实践和理论基础

1964—1975年的越南战争打了12年,但同等规模的海湾战争只进行了42天;到了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大规模军事行动只用了21天。很显然,战争的速度是越打越快了。战略指导上“打脑袋不打四肢”,以整体国家瘫痪为最高目标,斩首政府首脑、肢解行政运行体系,次要打击其他战略目标,军队不再作为主要打击对象。隐藏在这一战略战术空前巨变大趋势背后的核心因素,是高新技术的决定作用:据有关资料,凭借强大的C4ISR即指挥、控制、通信、情报、计算机、侦察、监视系统),美军完成一个“发现—定位—瞄准—攻击—评估”打击链所需的时间,海湾战争时是100分钟,科索沃战争时为40分钟,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平均在30分钟以内,几乎是发现即摧毁。这种超级战争能力,刺激着美国和西方军事理论家,对现代战争中一些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战术、战役实践,升华到学术层面进行战略放大,使之成为引领当代军事发展的一种思想和潮流。

三、美国“一小时打遍全球”计划和全球快速作战体系

2003年4月,伊拉克战争的硝烟还没有散尽,美空军参谋部便秘密进行了一项名为“远程全球精确交战”的研究,认为具有实施全球瞬时打击的能力将具有比伊拉克战争更强大的“震慑”效果。让敌方清楚地知道美国“能够在任何时间将在全球任何地方的高价值目标陷于险境或对其实施打击”,就可以阻止敌方行动。2006年底,美国国防部正式提出了“1小时之内打击全球任何目标”的构想。

支撑新战争构想的第一大武器系统是洲际导弹。美国人的想法是首先是走捷径,为其目前数量巨大的空射、陆射和潜射战略核导弹换上常规弹头,利用其庞大而完备的核战争体系,为其提供全球预警、目标锁定和多种平台的立体快速打击。目前,美国防部对这陆海空“三位一体”的远程常规打击方案十分感兴趣,并认为在执行常规全球打击任务时,相互补充的陆海空作战能力将同冷战时期的核“三位一体”威慑能力一样有效。

第二大武器系统是超高速空天轰炸机。据美空军官员披露,当前美国飞机研制专家正在精心设计一种能以5倍音速飞行、载弹12,000磅的高超音速隐形战略轰炸机B-3。该机可以从美国本土的普通军用跑道上起飞,然后进入太空以第一宇宙速度飞行,抵达目标后再进入大气层,可在2小时内打击全球任何地方的目标。该机预计在2037年替代B-2,但有消息说美国可能提前19年于2018年部署。

第三大武器系统是太空武器。根据新战争构想,美军将在2015—2020年太空部署激光和动能武器等,以实现在一小时内打击地球表面的任何目标,并力争将打击时间缩短到45至30分钟。

“一小时打遍全球”的前提是精确性。因此首先必须建立全球地理信息数据库。美国早就凭借强大的侦察卫星和商业卫星,把地球照了无数遍,然后利用信息栅格技术,将整个地球数字化。著名的Google earth软件,就反映了美国人透视地球能力的冰山一角。有消息说,美国军方还利用数目庞大的美国公民到世界旅游的机会,实地拍下某些地区的照片,作为对卫星侦察的补充。一旦美军决定在某一地区展开军事行动,只需要轻点鼠标,该地的基本概貌便即可浮现。在以往历次局部战争中,美国对攻击目标的精确度就已经要求到“米”,未来的全球打击虽然距离加大,但也不会在精度上有太大的放宽——如得到国防部资金支持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合作研制中的潜射中程弹道导弹(SLIRBM),可在12分钟内将454公斤重的战斗部投送到8千-1万千米远的地点,打击精度20米。

美国一直以来在紧锣密鼓构建、已进入实战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而“一小时全球打击”计划则完全是进攻性的。其实,可以把“一小时全球打击”计划看作是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后续配套工程。一盾一矛,一攻一防,与之相应的将整个美军改造为战略进攻和战略防御力量的理论构想,也已经出台。美国全球快速作战体系事实上已初露端倪。

四、信息化闪电战的总体套路和信息化时代全球帝国的雏形

全世界因为被美国深陷伊拉克泥沼所迷惑,因此对美国的军事雄心也不以为然。其实,政治上的困境不仅不等于军事上的停滞,往往还暗伏着更大的军事跃进。当年美国在越南战争的失败,就从技术和军事理论上孕育了海湾战争的军事辉煌;今天亦然,伊拉克战争的困境将促使美国思考未来战争的样式。

美国全球快速作战体系的建设,其实就是信息化闪电战即将孕育成熟的一个标志。从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就一直在引领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潮流,所以,从美军最新的军事理论、近年来一系列战争实践和大规模军事演习,已可以清晰地看出未来美国进行信息化闪电战的总体轮廓:

第一波:先以太空战和网络战,捣毁对方的“头颅”、“眼睛”。为对付实力强大的对手,与“一小时打遍全球”计划相匹配,美国还有着太空战和网络战的高端样式。美国2001年已经进行过“太空战”的大规模演习;2006年又进行了由众多国家、军方、民间单位参加的“网络风暴”演习。

第二波:以空天轰炸机、三位一体的常规洲际导弹,集中轰击对方的政府首脑、金融、交通、电力、军事枢纽,全面瘫痪对方的“神经系统”(战争动员能力、军队指挥调动能力和国家重要功能体系),使之社会陷入全面的混乱;同时启动全球导弹防御系统拦截敌方零星导弹的反击;

第三波:以隐形空军机群突防,携带电脑逻辑炸弹、电磁脉冲炸弹进行补充式的面状打击,以消灭敌之残余防空力量和其他反击力量;

第四波:以航空母舰和其他空中力量,以普通大威力炸弹,掩护机降、空降兵实施登陆和地面军事行动。

由于高级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应用,这一切复杂的多维空间兵力、火力协同会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对于防守一方,如果不能在第一或第二个步骤有效地中断进攻者的行动,之后将很难有效地使用自己的主要反击力量,从而也难以避免被重创的结果。

毫无疑问,美国要在“一小时打遍全球”,快速实现自己的战争目的,必然将攻击矛头直接指向对方政府首脑,而不与对方的军事力量纠缠。美国的这种信息化闪电战套路是“通用性”的。如果对方是重量级的有核国家而且有迹象准备使用核武器,则美国的超级核武库在这一“闪电”过程中将会随时启动。如果是对付一些中小国家,则这一模式中开始阶段的太空战步骤可能省略。这种模式最大的威胁在于,它不再有以往战争那样的兵力调动和准备阶段,美国的一切兵力兵器都可以从美国本土和自己的海外军事基地上直接调用,战争突然性因此急剧增大,而而这种突然性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威慑。2006年,围绕朝鲜核问题,美国媒体曾经报道美国军方准备以8000枚导弹攻击朝鲜的计划。

必须指出,美国提出“一小时打遍全球”的构想,并不仅仅是美国右翼政客一时的军事冲动。它是美国军事实力登峰造极后更上一层楼的必然走向,同时从政治上说,也是美国追求信息化时代全球帝国目标的军事需要。20世纪末,美国国内就涌动着一股强劲的新帝国主义思潮,“9·11”事件的发生,使这一思潮有了政策化的最好借口,反恐成为美国推行世界帝国主义的天然掩护。就是“一小时打遍全球”的构想也是在堂而皇之的“反恐”旗号下提出的。美国一些右翼狂妄地以为美国现在是一超独大,已具备世界帝国的雏形,美国军事力量目前事实上享有整个世界公用空间的控制权——即控制着公海、大气层空间和太空。美国现在敢提出“一小时打遍全球”的自信,就是利用这一全球公共空间制权,争取实现对全球地面的控制,最后达成以军事手段实现政治目标的战略目的。

顺便说一下,信息化全球帝国的建立是通过国家意志的控制来达成,与机械化时代以前掠夺领土、控制势力范围的做法完全不同。美国“一小时打遍全球”的闪电战战略,最大的威力是在心理层面的震慑上,类似于核武器。区别在于实施的门槛很低,因此威慑性更大。当然,这都是美国自己的如意算盘。战略是互动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像希特勒曾经不可一世的机械化闪电战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一样,没有正义的灵魂引导和支撑,任何一种貌似强大的力量都不是不可战胜的。而且眼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事实也证明,仅仅凭借军事力量的强大解决复杂的全球事务,作用十分有限。但是,当年德军机械化闪电战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的历史证明,一种新战争样式的诞生,往往带来超出想象的冲击。信息化闪电战无论是外观还是实质,都与机械化时代闪电战不可同日而语,甚至作为终结机械化时代的核武器,由于越来越依赖各种信息化技术支援系统,其战略地位也将趋于下降,不能再作为今天一些国家高枕无忧的护身符。杜黑说:胜利总是向那些能预见战争特性变化的人微笑。因此,及早认识信息化闪电战样式的特点,准备应对之策,在当下应该不是杞人忧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