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燕莎-一艘陈旧的泰坦尼克

(2025-02-19 22:04:21) 下一个
重游燕莎,如同参观一艘陈旧的泰坦尼克号。当年号称是由全部德国进口的建筑材料建成的燕莎中心包括燕莎商城,凯宾斯基饭店,写字楼和公寓。 十年前来的时候还感叹德国高级建材质量可靠,经过这么多年还外观如新。如今深棕色的楼面颜色已经全部褪去,再好的材料也经不住岁月的侵蚀。曾经是商贾名流才消费得起的高大上的燕莎商城也显得陈旧破落,可以说人前冷落车马稀。那个残存的萨拉伯尔招牌还在,曾经在这里大块朵颐的萨拉伯尔饭馆唤起了30前的回忆。想当年获聘在跨国公司燕莎中心上班, 写字楼内一尘不染,楼内的秘书前台各个都是王菲赵薇,男员工全长着一张刘德华梁朝伟一样的明星脸。公司当时都是一帮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男的西装革履,女的时尚优雅,办公室内咖啡飘香,打情骂俏,生机勃勃。 还见到宋丹丹来楼内找她的朋友,当年阿里巴巴的创始人Savio Kwan 就在7 楼的公司当个部门经理。 新工作工资定的是1000块,和原来的国营单位的200 元工资比已心满意足, 刚开始不知道有切汇这么一说, 第一次和两个同事坐出租车,下车后都推脱着让对方付钱,我和出租车司机面面相觑,这公司的人怎么这么操蛋啊。 后来知道这哥俩儿倍仗义,都把挣钱的机会让给对方。 当时工资和出差报销发的是外汇券,一元外汇券能换人一块六民币, 出差到乌鲁木齐单程900 块人民币的机票, 报销900 元外汇券,坐几个小时飞机就掙原来的两个月工资。 公司老油条出差带个沉箱子,指责办登机牌的人为什么不收超重费,为此还用脚悄悄踩着秤。上班一个月收入4-5 千块,有点不知所措。 出门办事打的,出差坐飞机软卧住五星宾馆, 去没星级宾馆的小地方要求旅馆把被褥枕头床单全部换新打在房费里。 一年去美国培训一两次,除了当年北京的三刀一斧, 出去吃饭从不问价,陪女朋友买衣服,一条裙子800 块掏钱毫不犹豫, 看那售货员嫉妒的眼神,恨不得把我抢过来。 从此后女友他妈天天催婚,结婚后天天催着生子,对闺女私下说有了孩子家就稳定了。哪像现在后悔找个这把年纪了还在美国打工的不争气的女婿。好日子到外汇券取消时戛然而止,虽然公司为了补偿把工资提上去了,但还是无济于事,帅哥美女纷纷辞职,明显感到新进的女秘书颜值下去了,吨位上来了,唉,咱也走吧,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