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随笔]成败源于一身的唐庄宗
(2007-10-09 17:52:09)
下一个
[历史随笔]成败源于一身的唐庄宗
纵观中国历史,一朝一代的兴废,大多不脱祖辈创业艰难,子孙随意妄为这一规律,最后弄的民怨四起,终于将祖辈费尽翻江倒海之力得来的江山,弄得片瓦无存。
但有一人,他的前半生和后半生,这中间表现的巨大差异,成功和失败竟都源于一身,某种意义上,他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出绝无仅有的绝唱。
李存勖字亚子,其父李克用是唐末河东(今山西一带)节度使,本姓朱,是沙陀人,后被唐赐姓李。
当时唐朝虽然扑灭了黄巢起义,但国势大衰,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各处藩镇互相吞并。后来朱温杀了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宣帝,自立为帝,是为梁太祖。李克用不愿听命于朱温,于是奋起抗争。未几,李克用背发毒疽,临死的时候,令人从箭袋里拿出三支箭,叮嘱:“朱温受唐朝大恩,敢弑帝灭唐,北方燕地背唐降朱温,契丹国王与我约为兄弟,转眼即助梁攻我,这三件事是我一生大恨,你若有志气,一定要为我报此三恨,到时拿了这三支箭来祭我。”李存勖痛哭流涕,誓言不忘。
李存勖受父命于危难之中,当时他仅仅十八岁,但一出手就已不凡。他的叔父在他接位后的第三天,即阴谋取而代之,李存勖伏兵府署,请叔父来饮宴,一举擒住叔父,一场内斗顷刻冰消雪融。当时梁太祖朱温听说李克用已死,而李存勖年方弱冠,于是大举兵戈,扬言此战必可一举扫灭河东。
李存勖对部将说:“朱温欺我年少,以为我不识兵戎,我若精兵简装,倍道进袭,必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事后证明李存勖的见识确是高人一等,朱温戎马一死,乃是大奸大恶之人,却真被李存勖料中,梁军果然毫无防备,被杀的东逃西窜。这一战之后,令到朱温惊叹万分:“生子当如李亚子,若似我诸子,简直与猪犬相似。”
其后,李存勖与朱温角逐天下,大小数百战,朱温未尝赢过一仗,直到他临死前一年还说:“我经营天下三十年,不意河东猖狂如此,我一死之后,诸子都不是敌手,想将来天下非我朱氏所有了。”
果然,朱温的儿子朱友贞继位,十一年后,李存勖灭梁,在此期间,李存勖灭燕,北拒契丹,父亲李克用终身抱憾之事,在李存勖手中一一实现。当李存勖拿着父亲遗留的三支箭到太庙祭祀时,真的是扬眉吐气,风光无限啊!
李存勖的前半生和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像,无论是临阵对敌还是运筹取策,其敢为敢当,身先士卒,料敌如神,都可以说是一等一的人物。
然而,当李存勖终于实现了父亲遗言的那一天,也是他与前半生判若两人的开始。
那时李存勖已经成了皇帝,史称唐庄宗。与前半生创业不同,唐庄宗的后半生迷于酒色歌舞,国家事由皇后刘氏主持,各州地方官的任免都由皇后说了算。期间扰民害政事多不胜举,大家都知道只要讨好皇后,就有官做。英武过人的李存勖此时却全然毫不理会,连各处的节度使都看出来了,这样下去天下“离乱不远”。
李存勖喜歌舞,平日的心腹之人也多是伶人,大家都称呼他为“李天下”,一次李存勖无聊乱呼 “李天下,李天下”,伶人敬新磨走上前打了李存勖两耳光:“李天下就是你自己,你还叫谁?”李存勖失色之余,转眼又转怒为喜,这种事若在李存勖的前半生当然是无法想象的,唯一的解释是李存勖志得意满后,性情已大变。
李存勖最后死于叛兵围攻。起因是皇后刘氏欲陷害功臣李嗣源,李存勖听任所为。同光四年四月,叛乱发生,带头者为平日宠信的伶人郭从谦,李存勖被乱箭射中面颊,退入宫中,血流满身,口渴求饮,才喝了一口米水即已毙命。侍者用乐器盖住他的尸体,纵火焚烧后逃去,李存勖死时才四十二岁。
关于李存勖的平生,即使是史书上也对他的前后作为也大为不解,欧阳修所撰《五代史》里,对于李存勖的总结是“因骄生祸”。但半生何其英明,半生何其糊涂,堂堂开国之君死于伶人之手,读史之人每看到这一节,难免一声叹息后都会陷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