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的国力对比和蜀攻魏守的形成
(2007-09-28 12:09:30)
下一个
诸葛亮以一州之地,与曹魏九州相抗,看起来实在是众寡悬殊。然而蜀军在祁山上自来自去,始终采取战斗攻势。对此现象,历来争论很多,本文将阐述曹魏和蜀汉的国力对比,并就此对蜀攻魏守的现象作出解释。
曹魏的国力,并没有一眼看去那么强大。汉末战乱频繁,人口锐减,甚至百不余一,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地广民稀的情况。比较而言,中国北方战乱最为频繁,人口死亡也最为严重;而南部(吴国),西南部(蜀汉),东北部(公孙渊)受战乱之害较轻。同时,大量逃避战乱的人口自北方南迁或者避入辽东,也加剧了三国人口分布密度的不均衡。北方地广民稀的恐慌,到三国结束也没有缓解,司马懿平辽东,“中国人欲还旧乡恣听之”;司马昭灭蜀,“劝募蜀人能内移者,给廪二年,复除二十岁”,司马炎灭吴,“将吏渡江复十年,百姓及百工复二十年”都是很好的证据。而孙权屡次出兵,都以掳掠人口为重要目标;诸葛亮从祁山撤退,也拔西县千家以实汉中。足证在人口耗减相对较轻的蜀和吴,同样存在地广民稀,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以致于要通过强行迁徙来掠夺敌国劳动力。
因此,汉末至于三国的割据势力真正缺乏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口。国力的大小,既不在割据了几州,也不在占领的土地广狭。关键在于各自占有多少劳动力。曹操初得冀州,即翻录户口簿查人口数量,正是为此。
蜀汉景耀六年(263年),有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同年,曹魏有户六十六万,口四百四十万。以户计,曹魏户数仅为蜀汉两点三倍。鉴于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治不如前时清明,而曹魏则在司马父子当政后节用兴利,民众负担较前代为轻,因此推定诸葛亮当政期间魏蜀的户比例不会高于这里的二点三倍。(取户数而不取口数对比的原因:蜀汉263年上交的户口簿,平均每户只有三点三人,律以东汉以来的大家族很不合理,只能解释为农民隐瞒人口,逃避赋役。诸葛亮执政时,事必躬亲,脱漏户籍尚不容易,后期宦官弄权,这种现象就严重了。但隐瞒人丁容易,隐瞒户口难。所以取户数对比更能得其真实)如果认为蜀汉百姓的平均生产能力与曹魏相若,则曹魏总国力当在蜀汉二点三倍左右。更何况蜀汉民众本比中原富庶,益州本天府之国,所经战乱,又远较北方为轻,刘璋时,益州丰实,时俗奢侈,富户至侯服玉食。刘备取蜀,还能取民间金银财物赏赐功臣,足见其富实。诸葛亮将蜀锦收归国家经营,也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曹魏以蜀汉两倍多的国力,要守卫数倍于蜀汉的边境线。要在襄阳,合肥和吴对峙,此外还得防卫乌桓,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和辽东的公孙渊,这都要求有数量庞大的军队。曹魏全国的兵力,较曹操时期大大增加了,极盛时不下六十余万(司马昭上书:“今诸军可五十万,以众击寡,蔑不克矣”,合内外居留,不下六十万)
为了保证国防,这支数量强大的军队不能不维持下去,但国力不够,全国劳动力太少,只有蜀汉两倍多(军队却接近四倍)军费就成了问题,怎么解决?一个办法是开源,大兴军屯,让这支军队自己解决部分粮食问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兵户负担加重,经济地位日益低于郡县编户民,战斗力随之下降,这也导致了从曹魏到东晋世兵制度的逐渐瓦解。
另一个办法是节流,从各方面削减财政的支出,曹魏的大臣除了极力谏阻皇帝奢侈浪费外,在对外政策上也一再强调慎重用兵。曹魏几乎每次主动出击,都遭到多人反对。这种景象,在蜀汉和吴国是见不到的。他们要求偃武务农,要求削减军队数量,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种说法,看起来迂腐得可笑,实际上是与曹魏在国力上的困境是相适应的。杜恕在明帝太和年间的上言反对使用掌管军事,因此无法专心农事的镇北将军吕昭领冀州,对曹魏现状的议论颇具代表性,录在后面:
帝王之道,莫尚乎安民;安民之术,在於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方今二贼未灭。戎车亟驾,此自熊虎之士展力之秋也。然?#124;绅之儒,横加荣慕,搤腕抗论,以孙、吴为首,州郡牧守,咸共忽恤民之术,脩将率之事。农桑之民,竞干戈之业,不可谓务本。帑藏岁虚而制度岁广,民力岁衰而赋役岁兴,不可谓节用。今大魏奄有十州之地,而承丧乱之弊,计其户口不如往昔一州之民,然而二方僭逆,北虏未宾,三边遘难,绕天略匝;所以统一州之民,经营九州之地,其为艰难,譬策羸马以取道里,岂可不加意爱惜其力哉?以武皇帝之节俭,府藏充实,犹不能十州拥兵;郡且二十也。今荆、扬、青、徐、幽、并、雍、凉缘边诸州皆有兵矣,其所恃内充府库外制四夷者,惟兗、豫、司、冀而已。臣前以州郡典兵,则专心军功,不勤民事,宜别置将守,以尽治理之务;而陛下复以冀州宠秩吕昭。冀州户口最多,田多垦辟,又有桑枣之饶,国家徵求之府,诚不当复任以兵事也……往年牛死,通率天下十能损二;麦不半收,秋种未下。若二贼游魂於疆埸,飞刍輓粟,千里不及。究此之术,岂在强兵乎?武士劲卒愈多,愈多愈病耳。夫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今兗、豫、司、冀亦天下之腹心也……
曹魏的兵民比例最高的时候,接近蜀汉的两倍,虽然采取了开源节流的手段,如此高的兵民比例还是不可避免的给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尽管统治者一再通过巡行各地,问民疾苦,赈济贫民来收买民心,各地的农民起义还是先后发生了十多次。而镇压起义,又构成了新的军费开支。
不难理解,为何司马懿伐辽东,发卒四万人,而大臣却以“役费难供”不赞同;为何稍后的曹爽伐蜀,也仅仅调发了六七万军队。一言以弊之,穷!可以相互对比的,诸葛亮北伐,却往往能出动十余万。
经过司马父子修养生息,节用兴利数十年,然后兴伐蜀之役,可谓志在必得,然而军队总数,还是只有二十万。据此推究,终曹魏一代,用于西线的兵力最高也不可能超过二十万了。
为何诸葛亮能以一州之众以抗曹魏九州,而屡次出师不已。为何诸葛亮屡出汉中,都尽力寻找和魏军主力的决战。并非诸葛亮穷兵黩武,也并非是以攻为守。只是因为此时曹魏国力非但没有很多人认为的那么强大,反而因为战线过长显得国力不足。诸葛亮之意,不过也是因其困弊而伐之。而曹魏君臣坚壁避战,以致于演出千里请战,执节入营把戏也不过是出于同样的原因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