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际

为了真实,痛恨欺诈
正文

神州七号中国的骄傲3

(2008-09-29 02:09:32) 下一个

新华网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 张毅)自1956年以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仿制到自行研制,走过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阶段。50年来,中国航天不仅研制成功了多种导弹武器系统、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还成功地发射了载人飞船,实现了中华飞天梦,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科学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突出贡献,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回顾中国航天所走过的50个春秋,中央做出的一系列重大规划和决策,在中国航天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50年代做出发展“两弹一星”的决策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国家长远发展战略考虑,毅然做出了两弹为主、导弹第一的决策。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诞生。为了加强对两弹事业的统一领导和决策,1962年12月14日成立了中共中央专门委员会。正是由于这一英明而伟大的决策,才有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后,随即仿制成功了从苏联引进的P-2近程液体弹道导弹、“543”地空导弹、“544”海防(岸舰、舰舰)导弹,还相继研制成功了自行设计的中近程液体弹道导弹、中高空地空导弹、岸舰和舰舰飞航导弹等,迈出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第一步。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届二次会议上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号召,随即在1958年7月,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专门研究人造卫星的581组,将其作为1958年的头等任务,组织专家制订《发展人造卫星规划(草案)》,并开始进行人造卫星方案及其预先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还进行了探空火箭的研制与发射。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副总理等,面对当时封锁、包围和威胁的形势,亲自为国防部五院确立了“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建院方针。在这个方针指引下,中国航天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由仿制跨入了自行研制,不断战胜重重困难,自主创新,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60年代做出“八年四弹”的决策

 1965年3月20日,中央专委会议原则批准了七机部《地地导弹发展规划》(“八年四弹”规划)。即在1965年至1972年的八年时间内,研制成功用于“两弹结合”的增程的中近程液体弹道导弹,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导弹。这个规划在执行中虽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有所拖延,但“四弹”的目标都已完成,不仅使我国国防实力得到了实质性增强,而且使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基本形成体系,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与物质基础。

   “四弹”的研制成果,还衍生出长征一号、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促进和带动了我国人造地球卫星技术的发展。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拉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1975年11月26日,我国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并于11月29日成功回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尔后发展出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和系列返回式遥感卫星。“八年四弹”规划与决策功不可没。

   70年代做出开展“三抓”任务的决策

1975年,在当时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将军的主持下,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反复的讨论,制订了我国战略导弹和航天技术新的发展规划,确定了我国80年代前期主要的发展目标(即“三抓”任务):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液体远程弹道导弹、发射地球同步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从水下发射固体推进剂的战略导弹。1977年9月党中央正式批准这一规划。

1980年5月18日,由我国本土向南太平洋发射的远程运载火箭准确落于预定海域,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1982年10月12日,我国首次成功地进行了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飞行试验。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4月16日,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并成功地进行了通信、广播、电视传输试验。至此,我国80年代前期的战略导弹和航天技术三项重点任务圆满完成,使我国战略核导弹和航天技术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些技术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如多级火箭技术、一箭多星技术、低温高能发动机技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卫星控制技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测控技术等。

 80年代做出了“新三星一箭一论证”的决策

1984年,当时的航天工业部组织科技专家和管理人员,开始进行中国航天新规划的酝酿工作,经过反复研究讨论,最后形成了“新三星一箭一论证”的规划,即在90年代前期研制成功东方红三号中容量通信卫星、风云二号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资源一号卫星,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开展载人航天技术方案论证和关键技术预先研究。1986年,国务院批准了这一规划。与此同时,也制订了其他航天型号的发展规划。90年代以后,中国航天所取得的一系列新成就正是贯彻执行这些规划和决策的结果,使我国航天技术在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尤其是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论证及关键技术预先研究工作为后来的载人飞船工程的立项和研制工作奠定了基础。

   90年代做出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1992年,中央专委会议同意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党中央从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从凝聚民心的高度,决定发展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

从1999年至2002年,我国成功地进行了4次无人飞船的发射和回收试验。2003年10月15日,长征2号F运载火箭腾空而起,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升空,将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遨游,并按计划从太空平安归来。2005年10月12日,神舟6号飞船载着费俊龙、聂海胜两位航天员发射升空,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双人五天的太空飞行,航天员首次进入轨道舱生活并开展科学试验活动。10月17日飞船顺利返回地面,载人航天再奏凯歌。

   21世纪初做出实施探月工程的决策

 2003年9月,国防科工委向中央专委汇报了《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具体思路》,2004年1月,国家正式批准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将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一号”工程。探月工程将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继“两弹一星”、载人飞船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5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下,制订了一系列规划,并适时地做出了开展多项重大航天科技工程的决策,正是由于这些航天重大科技工程研制工作的开展和完成,才使我国航天成为自主创新的先进行业之一,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军事效益

(四)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一、中国航天事业的进程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古籍中记载了许多与飞行有关的神话传说和绘画,“嫦娥奔月”是人类最古老的登月幻想。现在仍在使用的帆、舵、风筝等是古人在长期生产活动中利用风力和水力制造的生产工具。中国的风筝和火箭是世界共认的最古老的飞行器,这些发明和创造都显示了古代中国人民出众的智慧和才能。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和其他国家的古代文明共同孕育了现代航天技术的萌芽。

 在近代,中国人民也为航空航天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之后,中国许多的仁人志士为振兴中华而热心发展航天事业。从1887年,华蘅芳制造中国第一个氢气气球到1949年这一段时间里。尽管条件极端困难,中国的航空事业还是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50年代中期开始的,1956年,中国制定了12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把火箭和喷气技术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同年建立了第一个导弹,火箭研究机构,1958年把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列入国家科学规划,组建机构开展空间物理学研究和探空火箭研制工作,并开展星际航行的学术活动和实验设备的筹建工作。中国航天事业在创业之初经历了经济上,技术上的种种困难。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19602月发射成功第一枚探空试验火箭,同年11月又发射成功第一枚自制的运载火箭。19646月发射成功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在60年代后期又研制成功中程和中远程运载火箭,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于60年代中期制定了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空间计划。1968年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19704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用制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卫星的国家。197133日发射成功的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向地面发回了各项科学实验数据,正常工作了8年。19751126日首次发射成功返回式样人造地球卫星中国成了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05月,向南太平洋发展大型运载火箭取得成功。1981920日首次用一枚大型运载火箭把三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送入地球轨道,198210月从水下潜艇发射运载火箭成功。198448日,发射了一颗对地静生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416日卫星定点于东经125°赤道上空。

 198510月,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共发射了17题不同类型的人造地球卫星。这些卫星为地质、测绘、地震、海洋、农村、环境保护等国民经济部门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已用于国内通信广播和电视节目传输,对改善边远地区的通信和广播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航天活动,中国已经建立了各类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发射设备和测量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试验和生产的基地,建成了能发射近地卫星和对地静止轨道卫星,拥有光测,遥测和雷达等多种跟踪测量手段的洒泉和西昌航天器发射场;组成了由控制中心,地面台站和测量船构成的卫星测控网,造就了一支富有经验的航天科学技术队伍,从而有能力不断开拓航天活动的新领域。

 中国航空航天工业在国防,国民经济和科学研究直接服务的同时,还努力 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推广和转移先进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