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际

为了真实,痛恨欺诈
正文

北京奥运会使中国更精彩5

(2008-09-28 21:40:46) 下一个

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重申,本届奥运会最重要的遗产就是“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中国也更多地了解了世界”。和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的异曲同工,人文奥运就是要让外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国人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化。而北京奥组委把这样的文化精神浓缩成了一句口号: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

结果十六天后,代表着西方世界视角的外国媒体通过体育比赛对中国,对中国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将他们新的认识介绍给了各自国家的人们。奥运会开幕式,当体操王子李宁点燃主火炬,美国 《时代》周刊评价说:“中国回来了——在荣誉的光环下”。英国《经济学家》发出感叹,“当游客们成群结队地步入雄伟壮观的新体育场时,许多人都会屏住呼吸。”俄塔社则以肯定地态度描绘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来自世界各地的考官可能在奥运会后有不同的评语,但无法不对30年里成就飞跃的中国及其人民表示尊敬。 

广为流传的外媒评价北京奥运会“8句话”中,美联社说:“在很大程度上,这个新兴的超级大国获得了曾热切希望从这届期盼已久的奥运会中得到的东西。 ”法新社评价:“北京奥运是现代中国的精彩广告! ”路透社评价:“北京奥运绿色规划,助力城市长远发展,并给北京市民留下环境改善的遗产。 ”德新社则认为,“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就像刚刚开始一样,中国充分利用最后一个机会向世界的观众展示自我。 ”法国《费加罗报》评价说:“中国刚刚证明自己有能力组织一场带有‘西方和现代’性质的盛大赛事。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中国因为成功举办奥运会而赢得了国际尊重。 ”日本《每日新闻》:“北京奥运的开幕式中出现了一个‘和’字,中国走向与大国相称的‘和谐社会’之际,就是国际社会消除‘中国威胁论’之时。 ”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北京奥运是中国更加开放的历史起点,一个在开放的道路上继续行走的中国,虽然并不完美,但却很真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