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USAF B-2 Spirit in flight
Role 	Stealth bomber
National origin 	United States
Manufacturer 	Northrop Corporation
Northrop Grumman
First flight 	17 July 1989
Introduction 	April 1997
Status 	Active service: 20 aircraft
Primary user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Number built 	21[1][2]
Program cost 	US$44.75 billion (projected through 2004)[3]
Unit cost 	$737 million (1997 cost for each aircraft only, $1.01 billion today)[3][4]
概觀
類型 	匿蹤戰略轟炸機
乘員 	2人
首飛 	1989年7月17日
服役 	1997年4月
生產 	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
產量 	21架
單位造價 	24億美元(2009年幣值)
現況 	现役
主要用戶 	美国
技术数据(B-2A Block 30)
長度 	21.0米
翼展 	52.4米
高度 	5.18米
翼面積 	478平方米
空重 	71,700公斤
負載重量 	152,200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 	170,600公斤(376,000磅)
發動機 	4具通用動力F118-GE-100型无后燃器渦扇發動機
- 推力 	4×17,300磅(77kN)
性能數據(B-2A Block 30)
最大速度 	764公里/小时(410節,475哩/小时)
最大升限 	50,000呎(15,000公尺)
最大航程 	10,400公里(5,600海浬,6,500哩)
翼負荷 	67.3磅/平方呎(329公斤/平方公尺)
推重比 	0.205
武器装备(B-2A Block 30)
炸彈 	80枚500磅Mk-82低阻力通用炸彈
36枚750磅集束炸彈
16枚2,000磅等級炸彈
16枚B61或B83型核武器

A U.S. Marine Corps F/A-18C
Role 	Multirole fighter
National origin 	United States
Manufacturer 	McDonnell Douglas / Boeing
Northrop
First flight 	18 November 1978
Introduction 	7 January 1983
Status 	Active
Primary users 	United States Navy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Royal Australian Air Force
Spanish Air Force
Number built 	F/A-18A–D: 1,480[1]
Unit cost 	US$29–57 million (2006)[2]
Developed from 	Northrop YF-17
Variants 	McDonnell Douglas CF-18 Hornet
High Alpha Research Vehicle
X-53 Active Aeroelastic Wing
Developed into 	Boeing F/A-18E/F Super Hornet
概觀
類型 	戰鬥攻擊機/多用途战斗机
乘員 	F/A-18A/C:1人
F/A-18B/D:2人
首飛 	1978年11月18日
服役 	1983年1月7日
生產 	麥道/波音/諾斯洛普公司
產量 	1,458架以上
單位造價 	約9,400萬美元(E/F型,2009年)
約1.02億美元(G型,2009年)
現況 	现役
主要用戶 	美国
澳大利亚
Flag of Spain.svg 西班牙
衍生機型 	F/A-18E/F超級大黃蜂
EA-18G咆哮者
技术数据
長度 	56呎(17.1公尺)
翼展 	展开:37呎6吋(11.43公尺)
收折:27呎6吋(8.38公尺)
高度 	15呎4吋(4.7公尺)
翼面積 	400平方呎(38平方公尺)
空重 	24,700磅(11,200公斤)
正常起飛重量 	37,150磅(16,850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 	51,550磅(23,400公斤)
發動機 	2具奇異F404-GE-402渦扇發動機
- 推力 	2×17,751磅(79.2kN)(后燃器开)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 	1.8馬赫(1,127哩/時,1,814公里/時)
高度36,100呎时(11,000公尺)
爬升率 	50,000呎/分(254公尺/秒)
最大升限 	50,000呎(15,000公尺)
最大航程 	2,070哩(1,800海浬,3,330公里)
作戰半徑 	330哩(290海浬,537公里)
執行高-低-低-高任務
翼負荷 	93磅/平方呎(450公斤/平方公尺)
推重比 	>0.95
武器装备
機炮 	1门M61A1/A2 20毫米火神砲
飛彈 	對空:AIM-7、AIM-9、AIM-120
對地:AGM-62、AGM-65、B-57、B-61
對艦:AGM-84
反雷達:AGM-88
炸彈 	GBU-10、GBU-12、GBU-16
CBU-59、Mk-80s

USAF F-15C over Washington, D.C
Role 	Air superiority fighter
Manufacturer 	McDonnell Douglas
Boeing IDS
First flight 	27 July 1972
Introduction 	9 January 1976
Status 	Active
Primary users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Japan Air Self-Defense Force
Royal Saudi Air Force
Israeli Air Force
Number built 	F-15A/B/C/D/J/DJ: 1,198[1]
Unit cost 	F-15A/B: US$27.9 million (1998)
F-15C/D: US$29.9 million (1998)[2]
Variants 	McDonnell Douglas F-15E Strike Eagle
McDonnell Douglas F-15 STOL/MTD
Boeing F-15SE Silent Eagle
美軍F-15C
類型 	空優戰機
生產公司 	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Boeing 防衛系統
首次飛行 	1972/7/27
使用狀態 	現役
主要用戶 	美國空軍
以色列空軍
日本航空自衛隊
沙烏地阿拉伯皇家空軍
單位造價 	F-15A/B: US$2790萬 (1998)
F-15C/D: US$2990萬(1998)
衍生機型 	F-15E打擊鷹式戰鬥轟炸機
F-15 S/MTD
F-15I
F-15J

A USAF F-16C over Iraq in 2008
Role 	Multirole Fighter
National origin 	United States
Manufacturer 	General Dynamics
Lockheed Martin
First flight 	2 February 1974
Introduction 	17 August 1978
Status 	Active, in production
Primary users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25 other users (see operators page)
http://en.wikipedia.org/wiki/F-16_Fighting_Falcon_operators
Number built 	4,450+[1]
Unit cost 	F-16A/B: US$14.6 million (1998 dollars)[2]
F-16C/D: US$18.8 million (1998 dollars)[2]
Variants 	General Dynamics F-16 VISTA
Developed into 	General Dynamics F-16XL
Mitsubishi F-2
USAF F-16C
類型 	多功能戰機
生產公司 	通用動力
洛克希德
首次飛行 	1974/2/2
使用狀態 	現役
主要用戶 	美國空軍
其他25國 (如下介紹)
生產數量 	4,200架以上
單位造價 	F-16A/B: US$1460萬美金
F-16C/D: US$1880萬美金(1998)[1]
衍生機型 	F-16XL
F-16 VISTA
三菱F-2

Su-27UB of the Russian Knights aerobatic team
Role 	Air superiority fighter
National origin 	Soviet Union / Russia
Manufacturer 	Sukhoi Design Bureau
First flight 	20 May 1977
Introduced 	December 1984
Status 	In production / In service
Primary users 	Russian Air Force
Chinese Air Force
Ukrainian Air Force
See Operators for others
Produced 	1984-current
Number built 	680
Unit cost 	US$30 million
Variants 	Sukhoi Su-30
Sukhoi Su-33
Sukhoi Su-34
Sukhoi Su-35
Sukhoi Su-37
Shenyang J-11
基本資料
機長: 	21.49公尺
翼展: 	14.70公尺
全高: 	5.93公尺
戰鬥重量: 	20.3吨
最大起飛重量: 	33吨
效能
最大平飞速度(高空): 	2.35馬赫
最大平飞速度(海平面): 	1.1马赫
實用升限: 	18000公尺
作戰半徑: 	1500公里
發動機: 	АL-31F渦輪扇葉發動機x2
最大後然推力: 	123.85 knt(123.85knt x 2)
武器
機槍: 	GSh-301型30毫米机炮x1(备弹149发)
空對空: 	R-60(AA-8)R-27(AA-10)R-73(AA-11)
火箭及炸弹 	俄制常规通用炸弹火箭

F-117 Nighthawk
Role 	Stealth attack aircraft[1]
National origin 	United States
Manufacturer 	Lockheed Corporation
Lockheed Martin
First flight 	18 June 1981
Introduced 	15 October 1983
Retired 	22 April 2008[2]
Primary user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Number built 	64 (5 YF-117A, 59 F-117A)
Unit cost 	US$42.6 M (flyaway cost)
US$111.2 M (total program)[3]
Developed from 	Lockheed Have Blue
概觀
類型 	隐身攻击机 [1]
乘員 	1人
首飛 	1981年6月18日
服役 	1983年10月
退役 	2008年4月22日
生產 	洛克希德·马丁
產量 	59架
單位造價 	4260万美元[2]
現況 	退役
主要用戶 	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svg美国空军
技术数据
長度 	20.09米
翼展 	13.20米
高度 	3.78米
翼面積 	73平方米
空重 	13,380公斤(29,500磅)
負載重量 	23,814公斤(52,500磅)
發動機 	2具通用電氣F404-F1D2渦扇發動機
- 推力 	2×10,600lbf(48.0kN)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 	1,130公里/小時(700 mph)
實用升限 	10,000米(33,000尺)
最大航程 	860公里(535英里)
推重比 	0.40
武器装备
飛彈 	AGM-65小牛空對地导弹
AGM-88HARM空對地导弹
炸彈 	BLU-109強化型穿透器
GBU-10 Paveway II雷射導引炸弹
GBU-27雷射導引炸弹
其他 	2個內部武器艙,各有一個武器掛載點

J-10A photo showcasing the takeoff of the fighter.
Role 	Multi-role combat aircraft
National origin 	China
Manufacturer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y Corporation
Designed by 	Chengdu Aircraft Design Institute
First flight 	23 March 1998[1]
Introduced 	2005[2]
Status 	In service
Primary user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ir Force
Pakistan Air Force
Produced 	2002-Present[3]
Number built 	168-196 [4][5]
Program cost 	500 million RMB allocated in 1982[1] (Project #10)
Unit cost 	190 million RMB (27.84 million USD; 2010)[6]
Developed from 	Chengdu J-9[7]
J-10A
類型 	多用途戰機
生產公司 	成都飛機公司
設計者 	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
首次飛行 	1997年3月23日
服役 	2006年12月29日
使用狀態 	現役
主要用戶 	中國人民解放軍
生產數量 	至少80架以上
單位造價 	2億人民幣 (出口價,含維修和後備料件)
发展自 	
以色列IAI—獅[1]、歼-9、枭龙、

日本人弄的..
A Mitsubishi F-2A
Role 	Multirole fighter
National origin 	Japan, United States
Manufacturer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ockheed Martin
First flight 	7 October 1995
Introduced 	2000
Primary user 	Japan Air Self-Defense Force
Number built 	94+4 prototype[1]
Unit cost 	¥12 billion yen; $127 million (constant 2009 USD)[2]
Developed from 	F-16 Block 40
類型 	支援戰鬥機
生產公司 	三菱重工
洛克希德·馬丁
首次飛行 	1995年10月7日
服役 	2000年
主要用戶 	日本航空自衛隊
生產數量 	94架+4架原型機
單位造價 	$1億8百萬美元 (2004年)
发展自 	F-16

An F-35A Lightning II, marked AA-1, lands at Edwards Air Force Base, California
Role 	Stealth multirole fighter
First flight 	15 December 2006[1]
Introduction 	2016[2][3]
Status 	Under development, in flight testing
Produced 	2003–present
Number built 	13 flight-test aircraft;[N 1]
Unit cost 	US$130 million (flyaway cost for LRIP IV F35A + LRIP III F135 engine)[6]
Developed from 	Lockheed Martin X-35
概观
类型 	战斗攻击机
乘员 	1人
首飞 	2006年12月15日
生产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单位造价 	F-35A: 1.116亿美元
F-35B: 1.094亿美元
F-35C: 1.429亿美元
主要用户 	美国
技术数据
长度 	15.37米(50呎6吋)
翼展 	10.65米(35呎0吋)
高度 	5.28米(17呎4吋)
空重 	12,000公斤(26,000磅)
负载重量 	20,100公斤(44,400磅)
最大起飞重量 	27,200公斤(60,000磅)
发动机 	1具普惠公司F135/F136型后燃涡扇发动机
- 推力 	43,000磅(191千牛顿)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 	1,931公里/小时(1,200英里/小时)(不能超音速巡航)
作战半径 	1,110公里(690英里,无空中加油)
巡航半径 	2,200公里(1,400英里)(无空中加油)
武器装备
机炮 	1具GAU-12/U 25毫米机炮
导弹 	对空:
AIM-120、AIM-9X
AIM-132、MBDA Meteor
对地:JDAM、JSOW、SDB
WCMD、HARM

F-22 Raptor
Role 	Stealth air superiority fighter, multirole fighter
National origin 	United States
Manufacturer 	Lockheed Martin Aeronautics
Boeing Integrated Defense Systems
First flight 	YF-22: 29 September 1990[1]
F-22: 7 September 1997[1]
Introduced 	15 December 2005
Status 	In service[2]
Primary user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Number built 	168 as of October 2010 (187 planned)[3]
Program cost 	US$65 billion[4]
Unit cost 	US$150 million (flyaway cost for FY2009)[5]
Developed from 	Lockheed YF-22
Developed into 	X-44 MANTA
FB-22
概觀
類型 	隱形戰鬥機
乘員 	1人
首飛 	YF-22:1990年9月29日
F-22:1997年9月7日
服役 	2005年12月15日
生產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波音公司
通用動力
單位造價 	3.5億美元
現況 	现役
主要用戶 	美国
衍生機型 	X-44、FB-22
技术数据
長度 	18.92米(62呎1吋)
翼展 	13.56米(44呎6吋)
高度 	5.08米(16呎8吋)
翼面積 	78.04平方米(840平方呎)
空重 	19,700公斤(43,430磅)
正常起飛重量 	29,300公斤(64,460磅)
最大起飛重量 	38,000公斤(83,500磅)
發動機 	2具普惠公司F119-PW-100渦扇發動機
- 推力 	2x 156千牛頓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 	2,410公里/小時(2.25馬赫)
1480公里/小時(1.21馬赫)(海平面)
巡航速度 	1,963公里/小時(1.82馬赫)
實用升限 	18,000公尺
最大升限 	19,812公尺(65,000呎)
最大航程 	3,219公里(1,600哩、1,840海浬)
(加掛2個外部燃料箱)
翼負荷 	375公斤/平方公尺(77磅/平方呎)
推重比 	滿載內載燃料:1.08(18,000磅)
50%內載燃料:1.26(9,000磅)
最大過載 	−3.0/+9.0 G
武器装备
機炮 	1门M61A1/A2 20毫米火神砲
配有480發砲彈
飛彈 	對空:2枚AIM-9,6枚AIM-120
對地:2枚JDAM,2枚WCMDs,8枚GBU-39 SDB
炸彈 	GBU-10、GBU-12、GBU-16
CBU-59、Mk-80

Chengdu J-20
Role 	Stealth air superiority, multirole fighter
Strike fighter
National orig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anufacturer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y Group
First flight 	January 11, 2011[1][2][3]
Introduced 	2017–19 (planned)[3]
Status 	In development/flight testing[3]
Primary user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ir Force
Number built 	2[1]
概觀
類型 	隱形戰機
乘員 	1人
首飛 	2011年1月11日12点50分[2][3][4][5]
服役 	預計:2017年至2019年[4]
生產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
產量 	已至少生產兩架[2]
現況 	原型機首飛成功[4]
主要用戶 	中國人民解放軍
技术数据
長度 	約20-23米
翼展 	約13-14米
發動機 	預計:WS-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