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生涯杂忆

周友漁 紐約市立大學皇後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 作者採訪﹑參加各種學術研討會﹐足跡遍及歐亞非南美洲近30 國家與地區
正文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艾森豪總統

(2007-09-11 13:45:54) 下一个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艾森豪總統

在美國總統中﹐軍人出身的艾森豪畢業於西點軍校﹐是美國歷史上僅有的幾位五星上將之一﹐而且在當選總統之前﹐還當過長春藤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的校長。美國的人民和歷史學家對他的評價不差。

艾森豪 1890 年 10 月 14 日出生在德州﹐父母是德國的移民﹐除了在乳酪廠工作外﹐還買了十畝田﹐五個兒子全部下田工作﹐幾乎可以供應全家的糧食。艾森豪上高中時就在乳酪場的鍋爐間上夜班﹐利用空檔時唸書﹐暑假並擔任全職﹐以收入幫助哥哥上大學。

高中畢業後﹐他知道唯有得到免費的機會才能夠上大學﹐於是他同時報考海軍官校和西點軍校﹐他的第一志願其實是海軍官校﹐但是當年他已經二十歲﹐進海軍官校超齡﹐西點軍校的年齡限制是二十一歲﹐於是他進了西點。

他原來的名字是 David Dwight Eisenhower ﹐但進西點軍校時﹐校方誤寫為 Dwight David Eisenhower 。而艾森豪也很喜歡 Dwight 這個名字﹐於是將錯就錯﹐不改了。 1915 年 6 月 12 日從西點畢業﹐在 164 人中﹐名列第 61 ﹐派到德州第 19 步兵團服役。

1916 年 7 月 1 日晉升中尉﹐當天在丹佛和富家美女瑪咪 (Mamie Doud) 結婚﹐女方鄰居為她嫁給一個窮軍官感到不值。

艾森豪曾經長時間追隨名將麥克阿瑟 (Douglas MacArthur), 擔任他的參謀。麥克阿色當助理國防部長﹑陸軍參謀長﹐以及到菲律賓建軍時﹐都借重於艾森豪。但是艾森豪深深了解﹐軍人的事業在戰場﹐歐戰爆發後﹐他預見美國必然參戰﹐但他的官運並不亨通﹐一直到 1939 年都還是中校﹐他從不敢指望會當上將軍。

然而時來運轉﹐德國在 1940 年 6 月擊敗法國後﹐羅斯福總統決定大量擴張陸軍﹐艾森豪於是晉升為上校﹐擔任第三軍參謀長﹐這時艾森豪顯示了他的才華﹐並且開始了飛速的晉升。先是在一次演習中﹐他以周詳的計劃『擊敗』了第二軍﹐於是在當年秋天晉升為准將 (Brigadier General) 。日本在 1941 年 12 月 7 日偷襲珍珠港﹐同月 12 日艾森豪被調到華府﹐並在 1942 年三月晉升為少將。

受知於陸軍參謀長馬歇爾 (George Marshall) 是他一生中重要的轉折。三月剛升為少將﹐五月即被調往英國指揮美﹑英聯軍﹐並在六月晉升中將﹐不到一年﹐又在 1943 年的二月升為四星上將。

諾曼地半島登陸﹐是他一生事業永垂青史的功業。登陸本來預訂的時間是 1944 年六月五日﹐因為天候原因﹐改為六日。也就在這一天﹐他晉升為美國歷史上僅有的幾位五星上將 (General of the Army) ﹐從 1940 年六月的上校﹐短短四年之內升到軍人的最高階﹐這種速度不僅空前﹐而且極可能絕後﹐因為五星上將是二次大戰時美國的特殊安排﹐以後極可能不再出現。

這固然與他過人的才華和機遇有關﹐另一原因是美國參戰後﹐以美國國力之強﹐美國要求最高統帥由美國將領擔任﹐但英﹑法將領實際上不但軍階高於艾森豪﹐資歷也較深﹐尤其是英國的蒙哥馬利﹐早已是元帥﹐接受低階的指揮也不符軍中倫理﹐於是杜魯門總統提升艾森豪的軍階﹐便於他的指揮。

戰爭結束後﹐在歐洲的美軍心急如焚的急著回家。艾森豪的辦法是讓大兵在回國的船上﹐分班睡覺﹐以加速運量。艾森豪本人則繼老長官馬歇爾出任陸軍參謀長。艾森豪成了舉世聞名的英雄﹐這時民主與共和兩黨都在 1947 年希望他擔任總統候選人﹐但艾森豪以自己是職業軍人﹐從未參與過政治而堅拒﹐反而在 1948 年辭卸軍職﹐擔任了哥倫比亞大學校長。

那時美國許多青年人﹐高中畢業之後就急著去賺錢﹐不再升學。艾森豪以哥大校長的身分﹐寫了一篇文章﹕『為什麼要上大學』﹐力勸青年學子追求高深的學問﹐提升美國的國力﹐負起領導世界的責任。

 他的另一本名著『歐洲十字軍』 (European Crusade) ﹐顧名思義是二次大戰的經過﹔他的自傳書名是『稍息』 (At Ease) 。

  大戰雖然結束﹐但美蘇兩強立刻開始了冷戰﹐蘇聯共產集體成立了華沙公約組織 (Warsaw Pact) ﹐以美國為首的 12 個西方國家在 1949 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NATO) 以為對抗。杜魯門總統徵召艾森豪出任北約盟軍最高統帥。

到了 1952 年﹐艾森豪認同共和黨﹐接受了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以 I Like Ike( 我愛艾克 ) 和結束韓戰為競選口號﹐結果連續兩次擊敗民主黨的對手史蒂文森 (Adlai Stevenson) 。 (Ike 是他的小名)

 艾森豪在總統任內曾訪問台北﹐與蔣介石見面。艾森豪任內也發生了中共在 1958 年炮擊金門的八.二三炮戰﹐當時美國是否將金門﹑馬祖列入協防﹐成為兩岸關注的焦點﹐艾森豪下令第 7 艦隊進入台灣海峽﹐化解了危機。

退休之後的艾森豪﹐在賓州蓋茲堡 (Gettysburg) 的農莊頤養天年﹐並請求國會通過﹐恢復他五星上將的軍階。艾森豪的孫子大衛﹐娶了當過他副手尼克森的女兒。

經過幾次的心臟病復發﹐艾森豪於 1969 年 3 月 28 日逝於華盛頓華特里德醫院 (Walter Reed Hospital)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