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闻横生,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个人资料
雕塑佛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1993年“黑色十月事件”中叶利钦的近卫军(组图)

(2010-11-23 12:25:08) 下一个


有关1993年莫斯科“黑色十月事件”许多媒体进行过详细报道,但莫斯科市人民纠察队在这一事件的作用,却一直鲜为人知。这支纠察队在1993年“黑色十月事件”中成了叶利钦手中的王牌,成为叶利钦的近卫军。
曾任人民纠察队城市司令部参谋长的崔卡诺克撰文回顾了人民纠察队当年保卫叶利钦的作为。

苏联解体后,1992年,根据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发布的“改组莫斯科市人民纠察队行动和机构”的命令,成立了莫斯科人民纠察队,共有1.6万人,其中包括2500名前苏军各兵种的军官。当时,纠察队在莫斯科周围和市内的每个区都设立了自己的司令部,在司令部工作的,大部分都是前苏联军队退役的中高级军官。

1993年10月,积怨已久的叶利钦与俄罗斯议长哈斯布拉托夫终于爆发了公开冲突。叶利钦调动政府军,用坦克包围议会大厦,酿成了震惊世界的“黑色十月事件”。此时,人民纠察队立刻被调动起来。10月3日早上,当斯摩棱斯克广场出现伤亡后,人民纠察队很快集结了2000多人。当时纠察队的主要任务:一是迅速向莫斯科市政府通报市内发生的情况;二是组织可靠人员尽量阻止冲突;三是尽量不让闲散人员进入市中心。

由于市内局势越来越复杂,为了弄清具体情况,纠察队派出了由3~5人组成的若干侦察小组。这些侦察小组很快就把局势的严重性报告了市政府:到晚上8时,在白宫(叶利钦办公地点)门前集会的人已占莫斯科市民总人数的0.1~0.15%,而在市政府门前的人则占莫斯科市民的0.5~0.6%。而且警察和国家安全部门也产生内讧,许多人主张倒戈----把叶利钦拉下马。



1993年10月,叶利钦下令军队包围俄罗斯杜马所在的议会大楼,随后进行了炮轰,以武力强行解散杜马
 



1993年10月,一群俄罗斯士兵准备在装甲车的掩护下进攻俄罗斯杜马所在的议会大楼



1993年9月25日,莫斯科发生流血事件,俄罗斯叶利钦下令内务部接管议会警卫局


由于忠于议会的部队有进攻市政大楼的迹象,人民纠察队立刻在莫斯科市中心设置了25个街垒,以阻止议会部队进入市政大楼。

人民纠察队令哈斯布拉托夫非常头痛,他派最高苏维埃代表乌拉日采夫找崔卡诺克,对他说:“鲁茨克伊总统(哈斯布拉托夫任命的代总统)需要你的帮助。”崔卡诺克拒绝了他,表示:“我是叶利钦总统的支持者,我将履行自己的职责。”

由于局势混乱,10月3~4日纠察队开始派人保护各个重要目标,如《消息报》报社、莫斯科电台等。当时纠察队没有佩枪,他们只能组成人墙用自己的身体来保护这些目标。

随着局势日益紧张,叶利钦决定关闭苏共的所有报社,这个任务自然由人民纠察队负责。半夜时分,人民纠察队四下出动,将《真理报》、《苏维埃俄罗斯》、《俄罗斯文学》等报社全部关闭。叶利钦还不放心,为了防止苏维埃基层组织的反扑,他下达了停止各级苏维埃活动的命令,在莫斯科,这一任务仍由人民纠察队负责执行。

10月4日傍晚,在经过了近10个小时的战斗后,议会大厦被政府军攻占,以议长哈斯布拉托夫为首的叛乱集团全部被捕,“黑色十月事件”宣告结束。应当说,这是一件很不幸的事件,据官方宣布,这场流血冲突造成142人死亡,744人受伤,那么谁该为他们的死亡负责呢?恐怕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一问题。

在这场风波中,莫斯科人民纠察队为保卫叶利钦起了重要的作用。事件平息后,纠察队中的一些人获得了国家勋章,但大多数人,包括那些与纠察队一起战斗的军官们没有得到任何奖励。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在履行职责。

参考资料:莫斯科“黑色十月事件”始末

这次事件是俄罗斯最高执行权力机构和最高立法权力机构持续激烈斗争的结果。从1992年初叶利钦推行激进的改革政策以来,以叶利钦为首的一方和以议长哈斯布拉托夫、副总统鲁茨科伊为首的另一方,在改革政策、国内经济形势评估、新宪法内容、俄罗斯政体以及对外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以致发展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993年9月,两派权力斗争进一步升级。9月1日,叶利钦宣布解除鲁茨科伊副总统职务。9月18日,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宣告成立,准备取代最高苏维埃。9月21日,叶利钦发布命令,中止俄罗斯人代会和最高苏维埃的全部权力,并宣布俄罗斯联邦新的立法权利机关----联邦大会的选举将在12月11~12日举行。

9月21日,俄议会主席团通过致俄罗斯公民书,废止叶利钦中止议会权力的命令,停止叶利钦的总统职务,并宣布由鲁茨科伊任代总统。同日,鲁茨科伊宣布接任俄罗斯总统。

从9月24日开始,议会大厦被政府军警包围,与外界联系被切断。接着,政府停止了对议会大厦的供电、供水。

10月3~4日,局势进一步尖锐化。在谈判破裂、局势恶化的情况下,叶利钦下令政府军进攻议会大厦,从而结束了在俄罗斯政坛上持续了一年多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