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毛主席评古论今的女人
(2010-06-14 12:15:42)
下一个
芦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1974年春因毛泽东视力减弱,无法看书,芦荻专门为毛泽东侍讲古文。本文披露了芦荻如何进入中南海与为何离开中南海的故事......
毛泽东为何选中芦荻
1974年春开始,毛泽东视力明显减弱,看东西模糊不清。向来自己看文件、批文件的他,不得不叫机要秘书代读,照他的意见代签文件。毛泽东素来手不释卷,他尤爱古代诗、文、史。机要秘书可以为他读文件,可是要侍讲古文,就勉为其难了。1975年,毛泽东委托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和副主任张耀祠着手寻觅"侍讲学士"。
汪东兴、张耀祠委托当时的北京市委书记谢静宜,从北京大学中文系物色人选。没几天,谢静宜就送来北京大学中文系几位教师的档案。机要秘书张玉凤把这些档案一一念给毛泽东听。听罢,毛泽东说:"就让芦荻来试试看吧!"
芦荻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年教师,并非名流。毛泽东选中她,原因很简单:毛泽东读过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历代文选》一书。这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语言系文学史教研室冯其庸、刘乙萱、芦荻(后来调入北大中文系)等人选注。毛泽东很喜欢其中的《触龙说赵太后》、《别赋》、《滕王阁序》,很巧,这几篇文章的选注者正是芦荻。记忆力甚强的毛泽东,当时便记住了芦荻这名字。这时,44岁的芦荻本人对此毫无所知......
关于《水浒传》的评论
1975年5月,芦荻在谢静宜的带领下,进入中南海。对于她的到来,毛泽东显得非常高兴。毛泽东握着芦荻的手,慢慢地用铿锵之声吟诵起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吟罢,毛泽东笑问芦荻:"你的名字,是不是从这首诗里来的?"芦荻笑了,紧张的神经松弛了下来。毛泽东指了指自己的双眼,说是患眼疾,要请她代读中国古文。芦荻这才明白了自己的任务。芦荻在中南海住了下来。
1975年8月14日凌晨,芦荻接到毛泽东秘书的电话,说是要她过来读书,芦荻迅即前往毛泽东住处。像往常一样,毛泽东又跟芦荻聊起了古典文学问题。当毛泽东提及《水浒传》时,芦荻猛然记起一桩往事:1974年,《北京日报》一位负责人,忽地来到了北大,向中文系约写一篇评论《水浒传》的文章。约稿时,定下了调子,说《水浒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芦荻感到不可理解,因为学术界向来对《水浒传》评价颇高。如今怎么变成"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了呢......后来风闻,那8个字是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及的......
既然毛泽东鼓励她提问,这时,芦荻就问道:"主席,听说你讲过《水浒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毛泽东点了点头说:"那是我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的。"于是,芦荻请毛泽东详细谈谈应当怎样读《水浒传》。这样,也就引发出毛泽东的一大段议论。毛泽东说,应该出全本---百回本,叫出版部门印行。让读者了解故事的始末,了解全貌,知道梁山好汉们怎样胜而又怎样败,还其本来面目,让读者知道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芦荻忙于记录。她觉得毛泽东的见解,颇为深刻。她只是从学术的角度,理解毛泽东的话。张玉凤毕竟是秘书,她从秘书的角度考虑问题。她以为,毛泽东的话就是指示。于是,她问毛泽东:"主席,要不要通知出版界,把百回本的《水浒传》印出来?"毛泽东答道:"好"。这时,张玉凤便对芦荻说:"芦老师,你把主席的指示,写一下吧。"
芦荻便在书房里,整理毛泽东刚才的谈话记录---她压根儿没有想到,这份谈话记录在全国"掀起"了一场"运动"。
姚文元居心叵测借题发挥
芦荻把毛泽东关于《水浒传》的谈话,择其主要观点,按照记录原文整理出来:"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摒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这支农民起义队伍的领袖不好,投降。李逵、吴用、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是好的,不愿意投降。鲁迅评"水浒"评得好,他说:"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三闲集流氓的变迁》)......《水浒》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一回本,三种都要出。把鲁迅的那段评语印在前面。整理完毕,毛泽东看后表示"可以"。
两个小时后,芦荻便看到了由她整理的毛泽东评《水浒传》已形成文件,更惊异的是,姚文元还就如何贯彻毛泽东的这些指示写了一封给毛泽东的信。毛泽东已看了姚文元的信,批示:"同意。"原来,毛泽东的关于评《水浒传》的谈话,要交宣传出版部门执行。于是,便送到姚文元那里。姚文元这位当时的"舆论总管"一看,如获至宝!他要利用毛泽东的这一番"最高指示",别有用心地做一番文章。为此,姚文元提出三条建议:一、将主席的批示印发政治局在京同志,增发出版局、《人民日报》、《红旗》、《光明日报》及北京批判组谢静宜同志,上海市委写作组。二、做好三种版本印刷和评论的工作。我看要改写前言,增印鲁迅的话,否则会毒害青少年。三、组织或转载评论文章。
此后,"评《水浒传》运动"席卷全国。
江青借评《水浒传》整人
8月下旬,江青在召集"文化部长"于会泳等开会时,透露了"天机":"主席对《水浒传》的指示有现实意义。评论《水浒传》的要害是架空主席。"江青的攻击矛头,指向周恩来、邓小平。1975年9月,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召开。江青在各种场合作关于"评《水浒传》"的讲话,一次又一次说什么"宋江要架空晁盖"、"党内就有宋江"......
由于目疾渐愈,毛泽东已能自己看书,芦荻虽仍住在中南海,但工作任务已大为减轻。她可以常常回家。9月11日,芦荻在家里,忽接通知,说是毛泽东派她前往山西大寨。在谢静宜的带领下,她前往大寨。终于,芦荻在大寨跟江青相遇了。江青一见到她,用颇为傲慢的口气说道:"你叫芦荻,我知道你在主席那里......"当时,江青难得见毛泽东一面,她在大寨长篇大评《水浒传》,"阐述"毛泽东的"最新最高指示",可以胡弄老百姓,却瞒不过芦荻。江青对芦荻,时而飞扬跋扈,不屑一顾;时而挑剔,说她的衣服太旧;时而又很"亲热",拉着她合影。江青在大寨给毛泽东挂了两次长途电话,内中提及芦荻......
从大寨回到中南海,不知什么缘故,芦荻不能再见毛泽东了,并提前让她离开了中南海。中共中央办公厅一位负责同志在送她回校时,只是含混地对芦荻说了一句:"你呀,知识分子,缺乏实际锻炼!"他只讲了这么一句,并未说明"缺乏实际锻炼"的具体含义---也就是离开中南海的原因。
芦荻回到了学校,把在中南海工作的情况,都深深地埋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