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叶剑英担心毛泽东的安全,跟汪东兴说要给毛主席做一套防弹衣。汪东兴说:「叶帅,你还不知道毛主席的脾气,我劝你还是别做。」但叶剑英说一定要做。
不久,汪东兴抱着做好的防弹衣到中南海游泳池毛的住处,毛正在书房里看书,就问:「你今天又送什么东西来了?」汪东兴说是防弹衣。毛把书放下,很严肃地说:「你们是怕人民群众,你们拿去穿,我毛泽东不穿。坏人想搞我搞不了,人民是不会搞我的。」
最后一个生日:面条全碎在锅里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毛泽东八十二岁生日,也是他最后一个生日,但这是个凄凉的生日。那天,陪毛吃饭的只有张玉凤等两、三个人。
田树滨是中南海的面点师傅,面食点心做得特别好,毛生日的长寿面,每年都是他负责。当天田师傅拿着工具到厨房做面条。没多久,毛说要吃饭。田师傅把面条下锅,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面条碎了,一截一截的,没有一根整的。这一幕惊呆了毛厨房的多位师傅与随扈。田师傅当场流泪说,不得了了,从来没有这样的事,他这辈子从来没做过这样的面条。
其实,当时毛的身体已经逐渐衰弱了,时常痛苦地咳嗽,吃饭时容易呛着,也开始吸氧。毛的管家吴连登说,「面条碎在锅里,这是天意,还是巧合,真的说不上是什么道理,但那的确是主席最后一个生日。」
毛吃饭的时间短,菜又少,再做面条肯定来不及。吴连登说,那就煮挂面吧。厨房里的挂面是师傅们自备的,没想到这时候竟派上用场。而毛临终前都不知道这件事。
晚年曾患白内障失明
毛泽东过世的前一年,因为患老年性白内障,双目失明,必须依靠工作人员读文件来处理党和国家大事,这在当时是国家高度机密。周恩来特别找了北京广安门中医院眼科主治大夫唐由之来治疗。
唐由之最近接受大陆媒体访问时回忆道:「去见了,大家都很难受,报纸上都讲神采奕奕,身材高大,嗓门又响亮,见到他这个病态,头发蓬乱,躺在沙发里。」
唐由之奉命到杭州出诊,而手术室就选在毛泽东接待外宾的书房里。唐由之表示,当时他很紧张,护士为他把脉搏,高达一百二十下。
毛在手术后很快就能够自己看文件了。为了感谢唐由之,手术后的毛泽东,还没有拆下纱布,就亲手写下一首鲁迅的诗,送给唐由之。他至今把毛的诗和当时为毛泽东手术的器具,全部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