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闻横生,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个人资料
雕塑佛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贾宝玉九岁初次性体验——《红楼梦》年龄小考

(2010-04-20 11:39:09) 下一个


原题目《贾宝玉的初次性体验年龄小考》

小女子我初探红楼,百无聊赖中竟发现宝玉的性体验是那么的早
——约莫七,八岁上下便与袭人有了关系,觉着不可思议,今天撰文与各位讨论一番,也不知此题目前人是否做过,权当班门弄斧。

根据《红楼梦》里前六回书有据可查的内容给出了本人推论的线索,真不知是古人性早熟还是作者曹氏雪芹挂万漏一出了时间上的误差,呵呵...本人看出了些许荒唐,也应了曹雪芹所言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原)文章资料系采用岳麓书社出版社(19874月第一版)之《红楼梦》。请各位指正。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其间说道那贾雨村受了甄士隐的资助,上京赶考,中得进士授了个知府职,未及一年便被上司参革,(雨村)交代过公事,将历年做官积的些资本并家小人属送至原籍,安排妥协,却是自己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原文,下同),又及,雨村偶遇冷子兴,与其人闲聊,从中可得知雨村此番游历大概两年有余——雨村道:正是这意。你还不知,我自革职以来,这两年遍游各省,也曾遇见两个异样孩子......这些闲叙看似平平,却详明的交代了时间经过。

转入论证宝玉是何时发生性行为的关键:考证林黛玉什么岁数入的贾府!从《红楼梦》之前三回,可以看出贾雨村是在短暂教授林女学业后,便因为诸多事故——林母病故,从一案参革的同僚的张如圭处得知可以起复原职因而没有诸多逗留,便在林女之父林如海的帮助下进京求官去也,那林黛玉是几岁时跟的雨村读书呢?且看文中这样说道那日,偶又游至维扬地面,因闻得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因闻得鹾政欲聘一西宾,雨村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遂又将辞馆别图。(闲极无聊才遇着冷子兴的)换句话说,林黛玉自五岁上的学,跟着贾雨村有一年多时间也,也从其后林女入贾府与宝玉的谈话中可以反证——(宝玉)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从而得知,实际上,雨村受林如海之托,携林黛玉进京时,林女最多七岁,保守些算实际也就六岁余。

那宝玉其时几岁?在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里冷子兴曾如此提及贾宝玉子兴冷笑道:万人皆如此说,因而乃祖母便先爱如珍宝......说来又奇,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其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林女在入贾府后与王夫人见面的一番对话也反映了此事实:(黛玉)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从而得知,以林黛玉入贾府时六岁计(保守估计),贾宝玉七岁林女七岁入贾府,宝玉也不过就八岁,与冷子兴所言两相应证。

这时关键点出现了——薛宝钗一家的到来!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如是描述: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因此宝玉要游走二者之间,不免有了倦怠...问题在于,薛宝钗来贾府有多长时间了?——这点看似无关,其实不然,因为薛家带来的丫环香菱可以印证宝玉“偷香的时间哦。

香菱(即甄士隐失散的女儿英莲)是薛家儿子薛蟠强买的,也为此惹上官司,主理此案之人恰恰是贾雨村。看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贾雨村带林黛玉入京后,书中交代,其人在贾府逗留了至多两个月——"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雨村卜一到任,便遇上了与薛家关联的案子,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如是说:"如今且说雨村,因补授了应天府,一下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乃是两家争买一婢,各不相让,以至殴伤人命。"在文中来算,这贾雨村的办事效率也颇是神速,呵呵...与原葫芦庙还俗的沙弥(门子)一番商议,次日便了解案件??!——"至次日坐堂,勾取一应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本人且看此说为"速描"吧,但应该是快在几日内便搞定摆平!有人会料他雨村就任应天知府,办些各项应酬(包括答谢故人甄士隐——虽然他早已遁世去也,纳甄家丫环"娇杏"为妾等)需时二三月吧,此时离贾雨村离开贾府满算也就半年。怎么就如此快就理案?这样分析是有道理的。但莫忘了雨村曾探访过甄士隐的岳父"封肃"。因为雨村再无良也不会在先行得知"香菱""英莲"的情况下,仍然让薛蟠把她带走,毕竟作为利益交换,他还是有那么些能力让薛家留下香菱好还给故人甄士隐,他之所以从门子处知道了香菱的情况仍无动于衷(实际上他本身也略有所闻)——"雨村笑道:"我如何得知。"门子冷笑道:"这人算来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芦庙旁住的甄老爷的小姐,名唤英莲的。"雨村罕然道:"原来就是他!闻得养至五岁被人拐去,却如今才来卖呢?",其解释只能是大概知道"英莲"被拐,但尚不了解甄家如何——因为还没空打听清楚,联系到古时的"重男轻女",也不好卯然留下香菱。免得开罪薛家!所以,其后见了封肃,不过敷衍了事,拿些银子算是安慰下人家同时也让自己心里减轻些负罪感——"只见封肃方回来,欢天喜地。众人忙问端的。他乃说道:"原来本府新升的太爷姓贾名化,本贯胡州人氏,曾与女婿旧日相交。方才在咱门前过去,因见娇杏那丫头买线,所以他只当女婿移住于此。我一一将原故回明,那太爷倒伤感叹息了一回,又问外孙女儿,我说看灯丢了。太爷说:`不妨,我自使番役务必探访回来。'说了一回话,临走倒送了我二两银子。"甄家娘子听了,不免心中伤感。一宿无话。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当然即便是其人昧着良心,先从封肃口中得知英莲之事,仍然让薛蟠带走香菱,时间上也只是半年大概。与整体要论证的基本事实——宝玉发生性行为无碍。

从上面断案的经过可以看出,薛家入京投靠贾家,也就是和林黛玉入贾府前后脚的事而已。快则三个月,慢则半年,因此宝玉其时仍在七,八岁这个阶段!

又回到第五回书,黛玉耍性子,宝玉去安慰,其中分明有"这日""是日"等词语(详见原文,不细摘),有人又会说了,这是不是作者的一些类似"蒙太奇"的手法,很难说黛玉与薛宝钗不是在贾府里待了很长一段时间了?非也。所以说香菱是印证此事的关键。

在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里,周瑞家的和金钏有一番对话,表明了香菱来贾府是很段的时间——"周瑞家的送了刘姥姥去后,便上来回王夫人话。谁知王夫人不在上房,问丫鬟们时,方知往薛姨妈那边闲话去了。周瑞家的听说,便转出东角门至东院,往梨香院来。刚至院门前,只见王夫人的丫鬟名金钏儿者,和一个才留了头的小女孩儿站在台阶坡上顽。见周瑞家的来了,便知有话回,因向内努嘴儿。(请注意对香菱的描写:一个才留了头的小女孩儿)......周瑞家的拿了匣子,走出房门,见金钏仍在那里晒日阳儿。周瑞家的因问他道:"那香菱小丫头子,可就是常说临上京时买的,为他打人命官司的那个小丫头子么?"金钏道:"可不就是他。"正说着,只见香菱笑嘻嘻的走来。周瑞家的便拉了他的手,细细的看了一会,因向金钏儿笑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金钏儿笑道:"我也是这们说呢。"周瑞家的又问香菱:"你几岁投身到这里?"又问:"你父母今在何处?今年十几岁了?本处是那里人?"香菱听问,都摇头说:"不记得了。"周瑞家的和金钏儿听了,倒反为叹息伤感一回。"————--虽然作者曹雪芹实际上也把香菱(英莲)的岁数搞混了(本人在其后的附录中将说明),但是这里已经很显然说明了香菱(亦即薛家人)才来不久。

首先,要了解周瑞家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大概读《红楼》的人都不需要我详加叙述了,以她多事的个性,不会在薛家人来贾府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再去"包打听"...

其次,香菱是"一个才留了头的小女孩儿",只要对古风俗有些了解,就知道说什么,实际上是说香菱已经"成人"了(即"及笈"),前后一印证,周瑞家的又问香菱:"你几岁投身到这里?"又问:"你父母今在何处?今年十几岁了?本处是那里人?"说明香菱也就是十四岁而已(古时大概以女子十四岁"几笈"),也切合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书,门子对香菱的阐述:"门子道:"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

说到这里可以说基本结案了(虽然香菱本身的年岁是错误的)香菱的作用是验证林,薛二人入贾府的时间而已,我且将错就错论,贾雨村断案时香菱"十二三岁光景",入了贾家"才留了头",满算是十三岁,也就一年时间...何况几笈本身未必以岁数做实。而周瑞家的与香菱的见面是在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之后。

所以根据事件发生时间的顺序,可看出。宝玉在秦可卿房中梦游太虚,与秦有"亲密接触"引发性冲动,被袭人撞破"机关",遂与袭人发生性行为,都是在薛家来贾府后不久的事,与刘姥姥一进贾府也就前后脚而已,一个是刘姥姥秋尽冬初"打秋风";一个是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在秦房接受了性教育。

这时,按香菱入府一年算,加上贾雨村离开贾府的(最多)半年,可得出结论,其时贾宝玉约九岁半(林黛玉入府时他八岁),满算就十岁而已!!!而袭人因为大宝玉两岁,故初次献身时年仅十二岁!

幼奸啊!可以从中看出曹的描述给了未成年人性行为一个绝佳的注解:未成年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不算犯罪!

本人从未想过也没有能力对曹雪芹作品提出批评,因为我了解他系出于各种原因对其著作采取多种形式的隐喻,映射,但故事的结构无论如何都应有合理性及完整性。这上面考证出的时间差错令这部伟大作品出现了小小的遗憾:使得其后对于林,贾,薛三人的爱情故事带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滑稽...

谢谢欣赏...

附录:香菱入贾府时的实际年龄

前注:因为上文已经详述贾雨村经历的大致时间跨度,所以在阐述"英莲"(香菱)实际年龄的过程中就不再赘述。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是这样描写走失前的英莲的——"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那么她走失时会是几岁?

从门子与贾雨村的"护官符"对话中,雨村分明便说:闻得养至五岁被人拐去。这基本上可以说符合时间安排。从第一回看,在叙述了甄家基本状况后,行文便以"一日"一词开始了甄士隐与贾雨村渊源的描写,所以这"年方三岁"还不足以作为她丢失时的实际年纪。考虑到门子与贾雨村的对话,可以做出下列结论来印证英莲在元宵节走失前是四岁左右。

文中提到甄士隐见雨村前的时间是"炎夏永昼",而且根据行文的直线铺排是在当日偶遇僧道后"忽见"贾雨村的,所以这是一日之内所发生的事。联系到中秋佳节雨村抒发胸怀大志,再看前文的"炎夏"可以证明这时间跨度并无三年两载那么的大。贾雨村在中秋节得资助,次日便上京赶考——"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神都,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因使人过去请时,那家人去了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

而英莲是元宵节丢失的——"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霄佳节矣。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元宵是(新年的)正月十五日按虚岁的算法,过年长一岁,的确是四,五岁左右的。

可以说雨村中进士作官基本上与英莲走失是同步的。因为科举考试时间大约是过完年后进行的——"士隐不待说完,便道:'......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闱一战,方不负兄之所学也......'"

这样看来,时间已然可以确定了!

依据时间顺序:雨村做了一年官,其时英莲也长一岁:即六岁;

雨村遭到上司参革被罢官,游历了两年(见与冷子兴的谈话),其时可算英莲又长两岁:既八岁;

雨村在林如海家教授林黛玉读书,又一年余,可算英莲九岁;

得林如海,贾政的帮助,官复原职任应天知府,判断薛蟠与冯渊为争夺英莲导致的命案时,根据上述正文计算出的时间,可以得出英莲(香菱)在进入贾府时满算也就九岁半十岁的光景!

但《红楼梦》中,曹雪芹一再出现时间上的谬误:如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中,门子分明就说:"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印证了原文,又何来"八,九年"的别离呢???以这样的推论,势必得出英莲(香菱)其时已经十三,四岁的结论,这固然与周瑞家的遇见香菱时候的描述拉上等号(详见上文),但显然不合书中原文对贾雨村经历的时间铺排...

好了,说到这里就大致以文证文。得出了香菱(英莲)进贾府的实际年龄——(满算)十岁上下!也只有此,在香菱日后委身薛蟠作妾时的年纪才说的通。

网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心灵泉 回复 悄悄话 我推算过元春的年龄,她应该是四十多岁由宫中女官的身份被册封为妃子的,这也不和常理,按理说,皇帝不可能看上四十多岁的老女人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