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的一月风暴搅乱了邓稼先所在的研究院。进入攻关关键阶段的氢弹研制遇到极大障碍。邓稼先苦思苦想,怎样才能唤起科研人员的团结齐心攻关呢?愁眉不展的他屡屡端起酒杯。
以一份外文情报帮了他的忙。他摘录了其中的一段印发,并问了一句:法国要在1967年底爆炸氢弹,咱们怎么办?
爱国热情在人们心中复燃了。科研人员又在他的领导下埋头苦干起来。
当时,著名物理学家于敏在上海领导着一个小组,从事氢弹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于敏也爱喝点酒。于是每当研究有了成果,他就用“带酒来”的暗语向邓稼先报告。意思就是“有门儿了,你等着请吃酒吧”。他知道邓稼先经常自己掏腰包买烟、买酒、买肉搞劳科研人员。有一次,邓稼先又接到于敏的暗语“带酒来”,便真的带上丰富的食物和洒类急匆匆从北京飞到上海。到上海以后他听过情况介绍,接着脱光膀子,赤膊钻进闷热的机房,随后又与大家一起坐在小黑板前讨论。发言者在黑板上运算,用数学公式描述物理现象。他把食品分给大家,一瓶酒,你喝了我喝,没有桌子,没有碗筷,都撮着瓶口,嘴对瓶嘴,那份自在,那份儿亲切劲儿,别提了!
就这样,他们度过了无数个不眠的日日夜夜。终于有一天,全世界的地震监测仪都测到了罗布泊强烈的震波。远在几百里之外的乌鲁木齐感到大地的抖动,玻璃窗发出颤抖的响声,场区的效应物顿时化为灰烬,火车头被冲击波抛上了山岗。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了。此时距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两年零八个月。
庆功宴会在核试验基地的食堂举行。领导向参试有功人员祝酒。看到自己多年研究的项目有了结果,邓稼先内心十分激动,成功也使他感到一阵轻松。在今天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他难得有机会放开酒量,他兴高采烈地举杯向和他一起奋斗的科研人员敬酒,大家也向他举杯。杯觥交错之中,他喝多了!
突然,他高大的身躯一歪,摔在地上。他醉倒了,现场一片混乱,有人连忙找来医生。医生仔细检查,却怎么也摸不到他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