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六年三月二十六日,是世界文坛传奇华人作家林语堂逝世三十周年。而改编林语堂作品的电视剧及林语堂的书,都大受欢迎。此刻,「林语堂」成了两岸民间社会的关键辞。在台湾的奇摩雅虎网站输入「林语堂」三个字,出现一百五十多万笔记录,而在中国大陆的百度网站,则出现六十万笔记录。两岸新一代蓦然回首,发现这位上个世纪的「幽默大师」主张的《生活的艺术》,竟然跟他们今天追寻的「生活的艺术」不谋而合。
对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林语堂提供了鲁迅和胡适之外的选择,林语堂的世界超越了左右意识形态之争,没有感时忧国的沉重,而将生命回归到生活的艺术及趣味上,追寻「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境界。
两岸新一代发现林语堂的轨道,可以从两岸先后改编自林语堂的着名小说《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电视剧谈起。
正在台湾的民视播出、由大陆演员赵薇担纲的《京华烟云》收视率不错,吸引观众「寻根」,重新发现林语堂。《京华烟云》的女主角姚木兰温柔婉约。林语堂生前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这个角色港星赵雅芝曾经演过,而且早在十八年前于台湾的华视播出,也很受欢迎。《京》剧新版本播出,吸引当年影迷重温旧梦,把赵薇演出的《京华烟云》拿来和赵雅芝比较,看谁最像林语堂笔下「最完美的女人」,有些影迷则是和自己的儿女一起观赏新版《京》剧。两个世代因为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而有了新话题。
位于台北市阳明山仰德大道的「林语堂故居」也因应影迷要求,每周日播出十八年前赵雅芝演出的《京华烟云》电视剧,引发网友热烈讨论。新生代网友问:「赵雅芝饰演的京华烟云,当时评价好吗?收视率如何?」有网友立刻回答:「我是赵雅芝迷。我想,还是赵雅芝版较精彩。」不过,也有赵薇影迷表示:「赵薇版《京华烟云》上档前,赵薇曾忐忑不安地说:『不知道是不是能胜过当年的赵雅芝?』,赵薇有这份心,因此,她演得也很好。」
发明首部中文打字机
要不是电视剧《京华烟云》播映,台湾新生代对林语堂愈来愈陌生。网路上有网友询问:「林语堂是何许人?」「林语堂被称作什么大师?」熟知中华文化的网友迅即回答:「林语堂是文学家、旅游家、语言学家,也是发明家。他着作等身,中、英文都很好,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中文打字机、发明会挤出牙膏的牙刷。为了制造中文打字机,林语堂在四零年代投入所有积蓄,可惜因逢中国战乱,未能生产,使他濒临破产。为了中文打字机,林语堂在人生旅程中,散尽家财。」
还有网友更仔细,忙着写道:「林语堂生于民国前二十七年,也就是西元一八九五年,他以英文写作介绍中国文化,驰名国际,中文也很好,饱读诗书。他提倡幽默文学,有「幽默大师」之称。着有《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苏东坡传》等数十部经典作品。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六日逝世于香港,四月移灵台北,长眠于台北阳明山故居,享年八十二岁。」
有网友写道:「《京华烟云》一共七十万字,林语堂以纯熟精练的英文,花一年的时间书写完成。秘诀是靠着一根根的烟斗提神激发灵感。」不过,「烟斗神奇,有助灵感」引来少数网友质疑「真的这么灵?」于是,有网友说:「林语堂喜欢新事物,如果他活在今天,知道自己成为网路议题,也许会哈哈大笑,上网来和全球网友讨论。」
兴起读林语堂着作热
在这股林语堂风潮中,「林语堂故居」举办的「读原着学英文」活动,吸引民众参与,倾听台湾前国防部特等编译官卢穗荣授课,研读林语堂以英文写成的《京华烟云》。「林语堂故居」主任蔡佳芳说:「因为民初文人小说连续剧的播映,兴起一股读书热潮。」
《京华烟云》于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出版,是林语堂首部小说,以英文写成,曾获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全书以中国文学名着《红楼梦》为蓝本,描写近代中国变迁的故事,书中透过女主角姚木兰的半生经历,书写姚、曾、牛三代家族的兴衰史和三代人的悲欢离合。林语堂在《京》书前的小引写道:「它不过是一桩故事,说当代的男女,怎样成长并学着相处,怎样爱与憎、争辩与宽恕、痛苦与欢乐,某些生活习惯和思想怎样成形,尤其,在这个『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尘世上,他们怎样调整自己,以适应生活环境。」
林语堂的大女儿林如斯生前曾为《京华烟云》写书评:「《京华烟云》实际上的贡献是:介绍中国社会于西洋人。」至于此书写作的因由,林如斯写道:「一九三八年春天,父亲突然想起翻译《红楼梦》,后来再三思虑而感此非其时也,且《红楼梦》与现代中国相离太远,所以,决定写一部小说。初两个月的预备期全是在脑中的,后来开始打算把表格画得整整齐齐的,把每个人的年龄都写了出来。几样重要事件也记下来。」
林如斯生前追忆,林语堂于一九三八年八月在巴黎开始动笔,到一九三九年八月搁笔。「每晨总在案上着作,有时八页,有时两页,有时十五页,而最后一天共写了十九页。」有一天,林语堂写完书中人物「红玉」之死,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
林如斯评《京华烟云》:「此书的最优点不在于性格描写得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绘画的巧妙,而是在它的哲学意义……留给读者细嚼余味,忽然恍然大悟;何为人生,何为梦也?而我乃称叹叫绝也……或可说「浮生若梦」是此书格言。」林语堂七十六岁时,林如斯自杀身亡,让他晚年悲伤不已。
在《京华烟云》电视剧影响下,林语堂故居吸引许多游人前往凭吊,重温他学贯中西的传奇历史,领略他当年自况的名言:「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人们在林语堂的书房「有不为斋」驻足,重炙大师风范,体会他一生的坚持:「我始终没有写过一行讨好权贵或博得他们欢心的文字。」
游客之中,有一些是大陆来台观光的民众,他们特别安排行程,走访林语堂故居。「林语堂」这三个字在中国大陆曾经是「禁忌」。一九三零年代,林语堂曾与鲁迅以及左翼文人论战,一九四九年之后,他的名字一度在大陆消失了。不过,一九七零年代末,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学界和出版界开始重新发现林语堂。
于是,在多重因素中,林语堂又成为两岸热门的名字。除了林语堂在阳明山的故居吸引中外人士探访,故居的网站(www.linyutang. org.tw)也有许多网友点阅。
林语堂生前写作《生活的艺术》一书时,曾提到「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像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这段话现在体现在林语堂身上,恰到好处。
除了《京华烟云》之外,这位「幽默大师」留下的「幽默话语」也成为林语堂在台湾新生代心中驻足的因素。网友们探讨《京》的同时,也传播了林语堂的两个着名笑话:有一次,林语堂参加某院校的毕业典礼,很多人发表长篇大论,轮到林语堂讲话时,已经十一点半了。林语堂站起来说:「演说要像迷你裙,愈短愈好。」全场哄堂大笑。
另一段名言是他在巴西爱格利港的一个集会上说的:「最理想的万国生活便是住英国的房子,用美国的水管设备,雇中国的厨师,娶日本太太,交法国的女朋友。」这些「老笑话」透过网路流传,有了新生命,让林语堂再度受到新新人类注意。
林语堂故居主任蔡佳芳表示:「自一九七六年三月林语堂先生辞世,家属尊重其遗愿,归葬现址。数年后,林夫人廖翠凤将先生的房舍及物品捐赠政府。一九八五年五月以『林语堂先生纪念图书馆』对外开放,一九九零年三月台北市政府决定将图书馆移拨文化局主管。」蔡佳芳说:「其后,台北市文化局以委外招标的方式,由佛光人文学院经营,以活化古迹,加深其人文广度,让隐遁山林的文学重现踪迹。林语堂故居于二零零二年三月二十六日开馆,成为结合参观、艺文讲座、餐饮休憩的多元化空间,完整呈现了林语堂先生的格调思想、发明创意、生活态度与文学成就。二零零五年十月一日改由东吴大学接手。以研究为指标,活络林语堂学。」
虽然,「林语堂故居」成为台北市的重要景点,不过,当年担任台北市文化局长的龙应台为了林语堂故居,曾被部份台湾政坛人士责怪。龙应台于二零零五年五月应北京《中国青年报》邀请,撰写《你不能不知道的台湾──观连宋访大陆有感》一文,即提到这件往事:「为国学大师钱穆和林语堂修葺故居时,我被怒骂质问:「钱林两人都是中国人,不是台湾人,不可以用台湾人的钱去修中国人的房子!」
龙应台为林语堂受责
为林语堂而被骂的详情,龙应台于二零零四年五月在香港《明报》发表《向核心价值迈进,超越台湾》一文中写得更详细:「一九九五年九月,以政务官的身份我站在台北市议会接受质询,晴天霹雳而来的不是质询,而是指控:『你,不是台湾人!』当我修复地层下陷的林语堂、钱穆故居时,隆隆的指责是:『林语堂、钱穆都是中国人,不是台湾人;你为什么修他们的房子!』当我试图将二二八纪念馆以公开竞标的方式寻找经营者时,我必须忍受被指为『文化杀手』,『外省文化局长在消灭台湾本土文化!』而时不时,一张匿名的传真信会交到我手上:『中国人,滚回去!』」
林语堂于一九五八年第一次到台湾,一九六六年决定定居台北,度过晚年。他在阳明山的房子是当时国民党政府送给他的,由林语堂亲自设计。整座房子以白墙蓝瓦中国四合院的架构,结合西班牙的设计,兼具现代感与古典美。林语堂曾经形容这座宅院「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
对于居所,林语堂说:「我要一个自己的书房,可以安心工作。」林语堂把书房命名为「有不为斋」,他为此写了一篇文章,「直接引起我这个斋名的是一个一八九八年时的维新党人康有为。既是「有为」,那么另一方面一定有「有不为」。当然一切相反的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在基本上,康有为与我也十分相符,虽然我们所论很不一样。」林语堂有哪些「不为」的事呢?他自己写道:「我憎恶强力,从不骑墙,也不翻斤斗,无论是身体的、精神的或政治的,我连看风头也不会……」
林语堂对于住处的想法是:「我想,一个人的房间,应有几分零乱,七分庄严中带三分随便,住起来才舒服。」晚饭后,他最喜欢坐在桌旁的藤椅上,含着烟斗,远眺观音山和淡水河。他在一篇文章里写到:「黄昏时候,工作完。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的朦里,下面天母(注:台北市北投区天母)灯光闪烁,清风徐来,若有所思,若无所思,不亦快哉!」
台湾有林语堂故居,中国大陆也有「林语堂纪念馆」。该馆位于福建漳州西郊的五里沙,林语堂的父母在此长眠。零一年,芗城区、天宝镇和当地村民投资一百六十多万元人民币,建成林语堂纪念馆。林语堂的二女儿林太乙于零二年三月在台湾参加了林语堂故居重新揭幕后,即飞往漳州五里沙的林语堂纪念馆,为林语堂塑像揭幕。
林语堂育有三女,长女林如斯于林语堂七十六岁时,自绝身亡。晚年丧女是林语堂夫妇一大打击。林语堂次女林太乙承继林语堂的文采,出任《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并着有《林语堂传》、《林家次女》、《金盘街》等名作。林太乙于一九九二年七月五日逝世,享年七十七岁。
林太乙生前写作的《林语堂传》中写道:「我生长在一个很特别的家庭,父母亲是个性完全相反的人,一个是出身闽南乡山中乐观成性的穷牧师的儿子,一个是厦门鼓浪屿严肃的钱庄老板的女儿。我一直想把他们那不寻常的婚姻故事写出来。」倜傥不群的林语堂认为,一部字典在手,什么学问都可以自修。「一个人只要肯自修,什么事都难不倒」,林语堂即以他特殊的教育方式,任由林太乙自由发挥。
三女儿喜欢旅行
林语堂的三女林相如是一位科学家,偏爱理科。林相如今年七十多岁了,住在美国。她像林语堂一样,喜欢旅行。亚洲周刊和林相如连络时,她正计画前往欧洲。林相如于二零零一年台北林语堂故居开放时曾返台。谈起父亲,林相如在当时的座谈会上表示:「一九七四年,父亲身体状况日渐不佳,与母亲搬到香港与我同住。我常陪他们逛街。有一天,我突然问他:『人活在世上有什么意思?』他马上说:『我认为生活的目的是要真正享受人生。』」
林语堂对饮食特别讲究,林相如追忆:「在台湾的几年,是他一生最愉快的日子。因为台湾的食物很合他胃口,比如说用早晨刚从山上砍下来的笋尖煮的鲜汤;或是新鲜的蛤蜊汤。他尤其喜观吃西瓜,常故意做大快朵颐状,任凭汁液从嘴角滴落。他说,这样才过瘾。」
饮食与文学之美
为了研究林语堂的饮食与文学,林语堂故居与东吴大学文学创作研究室将于今年四月到六月举办周末艺文讲座,由名师授课,剖析林语堂的饮食味觉与文艺心理。接下来也将举办系列讲座,今年十月还计画举办国际研讨会,邀请学者专家发表论文,探讨林语堂在文史哲方面的贡献。
「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这段林语堂生前写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的话语,也许正是他长眠台北阳明山仰德大道居所的心情。
林语堂小档案林语堂(1895~1976),福建省龙溪(漳州)县人,谱名「和乐」。父亲林至诚牧师,母亲杨顺命女士,有兄弟六人,姊姊二人。曾获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学位、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是一位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旅游家、发明家于一身的全球知名学者。
林语堂十七岁入上海知名英文学校圣约翰大学,在预备学校奠定英语基础,改名玉堂。二十一岁与厦门富商廖悦发之女廖翠凤订亲。二十五岁于上海与廖翠凤女士结婚。二十八岁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再度获胡适资助。进入以语言学驰名的莱比锡大学攻读博士,研究中国音韵学。二十九岁以论文《古代中国语音学》获语言学博士学位。其后,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兼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开始署名语堂发表文章。
一九二四年五月将英文的Humor译为「幽默」,为「幽默」一词出现之始。一九三二年起,他先后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三本杂志,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编写范围与态度,提倡幽默文学。《论语》的成功,使先生得到「幽默大师」的美称。
一九四七年,林语堂发明「明快中文打字机」,一九五二年获美国专利。一九五四年,出任新加坡南洋大学首任校长。一九六六年返台定居,一九七二年,《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出版,一九七五年,小说《京华烟云》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品。
着有《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朱门》、《老子的智慧》、《苏东坡传》等经典名着。
一九七六年三月廿六日病逝香港,四月移灵台北,四月一日,一部圣经伴随林语堂遗体,安葬于故居后园,享年八十二岁。挚友钱穆题字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