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闻横生,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个人资料
雕塑佛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回忆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组图)

(2009-07-05 13:18:12) 下一个

by:信步天涯

一、列宾名画欣赏

今年是十九世纪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诞生165周年和他晚年居住的芬兰湾“扁那地庄园”(离圣彼得堡44公里)购置110周年,当地正在筹备隆重的庆祝活动。我从列宾油画作品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几幅,与大家分享,借以纪念这位为世界历史增添色彩的伟人。

 

中译名:亚伊尔女儿的复活(又译“睚鲁女儿的复活”)1871年完成

俄文原名: Воскрешение дочери Иаира

这是列宾在彼得堡美术学院毕业时参加命题创作比赛的一幅油画,也是他的成名作。命题取自圣经故事:主耶稣在各地巡游拯救世人时,得知亚伊尔的十二岁独女就要死去,全家陷于极大的悲痛中。耶稣来到村里,有人告诉他那个女儿已经死去,劝他不要再做没用的事。耶稣对他们说,她没有死,只是睡着了。他走进亚伊尔家后,屏退了所有无关的人,只留下自己的三个弟子和女孩的父母。他走到女孩所卧的高台前,拿起她的手,对她说,“孩子,听我说,你该起来了。”奇迹果然发生,女孩恢复了呼吸,不久后并能下地行走。学院规定应赛作品的创作期限是四个月,当大部分时间过去时,列宾仍毫无进展。就在他几近绝望时,他想起了童年时代与他亲密无间的姐姐乌斯佳(Устя)之死。她当时也是十二岁,被病魔无情地夺去了生命,他和全家亲历的悲痛重新回到了他的记忆中,使他一下子进入了无法抑制的创作冲动。为了使自己沉浸在悲剧气氛中,他甚至在作画时请人在一旁弹奏贝多芬的音乐,就这样在极度激动中只用了短短几天就完成了作品。这幅画以其独到的构图,光线和色彩的成功运用,人物面部表情的生动刻划,以及特有气氛的描绘,使列宾赢得了学院颁发的大金质奖章,并得到了去意、法等国考察进修绘画的机会。


中译名: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873年完成

俄文原名: Бурлаки на Волге 

列宾对纤夫的注意,应回溯到刚入彼得堡美术学院不久,就在美丽的涅瓦河畔他看到了纤夫们所从事的几近奴隶般的劳动,心灵上受到极大的震撼。不论岁月如何流逝,纤夫形象始终镌刻在他脑中。他自承这是他“最钟爱的题材”,因为其中不仅蕴含生动的艺术素材,而且有着丰富的“人性”内容。为了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了解纤夫们的生活,他于1870-72年三度到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考察写生,与纤夫们一起风餐露宿,倾听他们的人生经历,而且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就在那里,他结识了今天这幅名画中的大部分人物原型。他用了三年创作这幅作品,常常昼夜伏案不断修改,终于获得极大成功。人们在这幅油画中第一次看到最普通的劳动群众也可以成为出色的艺术典型,俄罗斯绘画以此为标志跃上了现实主义的新台阶,列宾这个名字也就进入了世界最杰出油画大师的行列。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辽阔的伏尔加河和蓝天的背景上,巧妙地运用沙滩地形和河流转折筑成一座隆起的黄色底座,在上面栩栩如生地塑造出十三个年龄、经历、体貌和性格各不相同的纤夫形象。这是一支被苦难凝聚到一起的队伍,他们在布局上可分成三组。第一组是走在最前面的四个人,中心人物是那个脸面宽厚善良、眼睛深陷、胡须斑白的老者,坚毅的神情透露出智慧和内在的意志力。他的生活原型名字叫卡宁(Канин),原是神职人员,后被免职沦为纤夫,经历和组织才能使他成为这支队伍无可争议的领头人,列宾对他非常喜爱并有极高评价。他的旁边是两个跟随他多年的得力伙伴,右边是一头浓密黑发、身材魁梧的憨直庄稼汉子,他失去了赖以谋生的土地,不得不靠拉纤糊口,在画面中他正对“头儿”述说着什么;另一边是一个弯腰拉纤最卖力气的红头发男子,他当过水手,最懂得如何在拉纤时用力。在他们身后是一个细长的廋子,戴着一顶破帽,斜叼着烟斗,身体还是直直的,纤绳松弛,显然在偷懒,从模样一看便知是城市无业游民,他“落难”到这个队伍只是暂时“混混”。第二组也是四个人,中心人物是那个红衣少年,他的生活原型名字叫“拉里卡”(Ларька)。他刚到这个队伍不久,还很不习惯纤夫的劳动,柔嫩的肩头大概已磨出了血泡,因此用手把纤绳往外推,一边抬头看远处什么地方,似乎想知道那边是否有不一样的生活。画家对这个少年倾注了极大的爱和同情,通过他对剥削和摧残人性的罪恶社会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少年的右边是一个有病的纤夫,他得了“痨病”(即今天所说的肺结核),身子已经虚弱不堪,正拿袖口擦去满头的虚汗;左边是一个受尽风霜之苦的秃顶老汉,他正把身体靠在纤套上打开烟袋,想抽口烟提神,看得出来他已拉纤多年,对纤夫生活已经麻木,这与少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少年身后还有一个仅露出一点脑袋的纤夫,他脸庞发黑,嘴唇很厚,看样子可能是在露天工厂干过活的工人,也有评论家猜测像鞑靼人。第三组是三个人,前面那个是刚退伍的士兵,脚上还穿着当兵时的皮靴,从他坚挺的步伐可以看到当年所受训练的影子;中间那个正在回头看望,也许是听到了大船上船主对他们的吆喝,报以不屑的眼光;走在最后面的那个纤夫头埋得很低,身体完全倾倒在纤绳上,他似乎对道路的尽头已经不抱希望。除每个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外,整个画面的布局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头尾呼应,在绘画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观众在这幅画中不仅看到纤夫们的苦难,而且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蕴藏的巨大力量,难怪俄罗斯人民至今仍十分喜爱这幅油画。  

           译名: 意外归来    1888年完成

俄文原名: Не ждали

在列宾创作中始终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他本人与许多进步知识分子和革命民主主义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一生绘制了多幅反映当时革命者的作品,主要的有“宣传者的被捕”、“拒绝忏悔”和“意外归来”,其中以“意外归来”最为著名。沙皇俄国统治者常常用流放西伯利亚的办法来惩罚这些“政治犯”,无数革命者在那里被严酷的气候和繁重的劳役折磨致死,只有少数幸运者能在服刑后平安回来。油画“意外归来”,就是描写一个革命者经历多年流放后突然回到家里的惊喜场面,它极其生动地刻划了在革命者走进家门的一瞬间,在场的每个人物(革命者、母亲、妻子、儿子、女儿、女佣和邻居)的反应和感情。常言说,“知子莫过母”,在画中母亲第一个站了起来,她与儿子良久地对视,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真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儿子。妻子本来正在弹奏钢琴,她停止了弹奏,脸上露出了欣喜,显然她比母亲确信这就是自己的丈夫,也许她不久前已从友人处获知丈夫还健在人间,而且有获释的希望。正在桌旁温习功课的两个孩子表情最为生动:儿子经过短时的惘然后认出了自己的父亲,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女儿没有对父亲的记忆,父亲被捕时她还在襁褓中,因此当她看到这个“陌生人”突然闯入家中时,把头埋得更低,但禁不住好奇偷偷从眼角打量这位来客。革命者本人还没有脱去服刑时所穿的囚衣,脚上泥泞的皮鞋说明一路的艰辛,但他的步履和面孔十分坚定,表示流放的岁月并没有磨灭他的意志。有些评论家指出革命者清癯的外貌颇像基督,也许画家正是把他们隐喻成为了拯救苍生甘愿受苦受难的基督。这幅油画表现的富有戏剧性的场面,最突出地反映了列宾把握和刻划人物心理的高超能力。

 中译名: 伊凡雷帝杀子        1885年完成

  俄文原名: Иван Грозный и сын его Иван 16 ноября 1581 года

列宾一生创作的历史题材作品不多,但十分优秀,“伊凡雷帝杀子”是其中著名的一幅。伊凡雷帝(1530-1584)本名“伊凡四世”,是俄国的第一个沙皇。从历史的角度看,他在位期间严厉打击贵族分裂和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中央集权,采取过一系列进步政策,对沙皇俄国的开国史有显著功勋和重要贡献,因此深受后来的彼得大帝赏识。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他从小生活在两大派系贵族倾轧争权的漩涡,养成生性多疑,脾气暴躁,对付政敌手段残忍,所以素被称为“恐怖的伊凡”。关于伊凡雷帝杀子之事,原因和日期历来传说不一,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有一次雷帝与其子发生激烈争执,雷帝在盛怒之下把手中的带刺铁头权杖向其子掷去,击中了儿子的太阳穴,导致他不住流血遂后死亡,雷帝本人备尝丧子和失去皇位继承人的苦果,陷入无比的悔恨与绝望。关于此画的创作经过,列宾在与报纸记者的一次谈话中曾说:“1881年,在莫斯科一次音乐晚会上,我与特列恰科夫一起听了李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新作"复仇",受到深深的震撼。我想,我为什么不可以把这部音乐作品给我的感受表现在绘画中呢...于是我想起了伊凡雷帝。”列宾在这幅油画中,充分揭示了这个暴君杀子者的悲剧和他性格上兽性与人性的并存。在画面上,雷帝用一只青筋裸露的苍老的手抱住奄奄一息的儿子,另一只手拼命按住那流血的伤口,企图挽回儿子的生命,他的眼睛显露出无限的惊恐,悔恨和绝望似乎马上要冲出胸口。垂死的儿子用无力的手支撑在地毯上,死亡的阴影已经笼罩着他,但他仿佛要对父亲说:“没什么,爸爸,别怕!”(有些评论家夸赞在这里画出了死亡之美。)整个画面的颜色被猩红所控制,血是红的,连地毯也是红的,渲染出异常恐怖的气氛。画家为了使画中的全部物件具有历史真实性,曾几次到克里姆林宫兵器陈列馆观看展品并写生。

列宾创作此画有明确的“借古喻今”目的--揭露沙皇专制制度的野蛮和残忍。他在回忆录中写道:“1881年3月1日的流血事件,使所有的人感到震惊,整个这一年充满了血腥。”这里所说的“1881年3月1日事件”,就是民粹党人在那一天刺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事件;而“整个这一年充满了血腥”,则是指继任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报复民粹党人在全国进行的疯狂屠杀。油画展出后,观众和沙皇鹰犬都意识到此画影射沙皇专制制度,街头纷纷传言此画将被封杀。一份恶毒的总检察官报告送到了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面前,其中阴险指责这幅画含有“某种倾向”,也就是与伊凡雷帝实不相干的其他意图,并且点名画家列宾在过去的作品中表现过同样的“恶心”倾向。果然,警察局长次日就下令画展立即撤掉此画,并不得以任何其他手段在公众中传播。这幅名画在家中被幽禁了三个半月,直至一个叫博格留波夫的画家(曾当过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老师)出面向沙皇陈情才得到“宽恕”。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看了这幅画后盛赞:“好,太好了,技艺那么巧妙,又不露痕迹。”

 中译名: 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写回信   1891年完成

 俄文原名: Запорожцы пишут письмо турецкому султану

这是列宾的另一幅历史题材油画,其风格迥异于“伊凡雷帝杀子”,充满幽默和讽刺。故事大意是:1676年,土耳其苏丹(也就是土耳其皇帝)默罕默德四世给查波罗什哥萨克写了一封类似“最后通牒”的招降信,信的开头用了一连串“头衔”美化自己: “我,土耳其苏丹,默罕默德之子,太阳和月亮的兄弟,上帝的孙子和委任人,凯撒的凯撒,非凡的骑士,不可战胜的勇士...”,然后直截了当地命令对方不作任何抵抗缴械投降。查波罗什哥萨克是居住在乌克兰第聂伯河中游一带的“自由人”,他们大多是不满奴隶主压迫逃亡到这“三不管”地带的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有自己的军事组织和自治制度,过着“杀富济贫,酒肉共享”的集体生活。这些人政治认同模糊,无限崇尚自由,英勇善战,桀骜不驯。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周边的俄罗斯、波兰和土耳其都想笼络和利用他们,但按照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他们同乌克兰和俄罗斯有更多的天然联系,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客观上起着保卫俄罗斯缓冲波、土入侵的作用。查波罗什哥萨克本来就对土耳其非常反感,在过去的战斗中也曾多次战胜过他们,土耳其苏丹现在口出狂言要他们牺牲自由而投降,这不能不激起他们的无情嘲弄。在首领伊凡·西尔柯(Иван Сирко)的主持下,他们决定写一封辛辣嘲弄的信回答土耳其苏丹,列宾的油画就是描写这次写信的历史场面。画面正中,手执鹅毛笔的是他们的“书生”,在哥萨克中像他这样喝过墨水的人不多,可能过去是一名神学院学生;紧靠他身后手拿大烟斗的就是他们的首领西尔柯。在场的哥萨克约有二十多人,大家争先恐后地给“书生”贡献最尖酸刻薄的词句,每当有人挖苦挖到妙处,人群中爆发出阵阵大笑。列宾刻意在画面前景安排了两个背对观众的人,其中左边光膀子的那个据说就是塔拉斯·布尔巴,一个有崇高气质的哥萨克英雄(果戈里同名历史小说的主人公),这两个人背上佩戴着许多典型的哥萨克用品(武器、水壶、酒具等)。塑造得最传神的是两个在中间站立的哥萨克,(当复信内容接近敲定后)一个较年长的哥萨克把手指向身后土耳其方向,对大伙说:“再给他撒点胡椒面吧!”,这句俏皮话逗得旁边那个魁梧的哥萨克捧腹大笑,使整个画面气氛达到最高潮。

关于这幅画的创作经过,列宾自己曾有详细介绍。生活在乌克兰边境的他,早在童年时代就听大人们讲过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1878年夏天在友人家的聚会上,他又听到有人朗读新近重新刊登的哥萨克回信版本,这立即引起他巨大的创作欲望。不久后他画出了第一张草图,为了收集有关历史资料,先后三次到乌克兰各地寻找查波罗什哥萨克的后裔,以一个学者的认真态度调查研究他们活动场所和习俗,包括服装、发式、武器和生活用品,画了成百张草图。列宾一向习惯于几幅油画同时开工,每幅历经几年才予完成,这幅画的创作历程特别漫长,他不断修改,更动人物位置,易稿几十遍,仍感觉人物形象不够丰满。他说,“如果在画中出现纵然是最微细的脱离生活真实和历史真实的谬误,都是自己的耻辱。”为此,1888年夏天他又去了库班草原,考察另一支著名哥萨克部落--库班哥萨克,获得许多补充资料。回来后对画稿再进行修改,终于在1891年最后画成在展览会上展出。从最初构思到定稿用了十三年,在列宾自己的绘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足见画家作画的认真。

为了使大家对查波罗什哥萨克给土耳其苏丹回信的内容有具体的了解,从而更好理解列宾油画中的场景,我把这封信的一个最流行版本附录于后。

“查波罗什哥萨克致土耳其苏丹

你是一个土耳其魔鬼,是该死的魔鬼的兄弟和同伙,是恶鬼的书记官!

你还算得勇士?魔鬼的残羹成了你军队的给养。你无法征服基督的儿女,我们不怕你的军队。上天入地我们也要和你血战到底。

日期我们不清楚,因为我们没有历书。月在天上,年在地上,但是昼夜长短我们和你们一样,吻我们的屁股吧!

哥萨克军首领伊凡·西尔柯和查波罗什全军将士上!!” 

 

 中译名: 库尔斯克省的圣像巡游(又译“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   1883年完成

俄文原名:  Крестный ход в Курской губернии 

 这是一幅宗教题材作品,同时也是十九世纪俄国社会的大型风俗画卷。我们通过画家描绘的这支群众性宗教游行队伍,真切地看到了当时俄国社会各个阶层和各种身份的人物,实际上也就是一个边远省份俄罗斯社会的缩影。宗教游行是世界上很多宗教(包括佛教在内)常用的活动方式,用以展示信仰和祈福。崇拜圣像的俄罗斯东正教则经常举行“圣像巡游”,信徒们在祭司长的带领下,抬着他们崇敬的圣像走街过村,或从一个教堂游行到另一个教堂。在俄罗斯,库尔斯克省的圣像巡游尤负盛名,列宾按照自己的作画惯例在动笔前到那里作了实地考察,对场景和人物做了大量写生。在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幅名画中,游行队伍明显地沿纵向分割为两个部分,占画面大部分的右边是拥有财富和地位的上层社会,走在最中间的是一个头戴华贵头巾、身穿锦服的女地主,她手捧圣像,扮演着这次活动的中心角色。从她开始,由远及近,依次是身穿祭服抬头傲视的司祭长--神权的显赫代表,教堂唱诗班,两个手捧空圣像盒的妇女,以及几个大汉抬着供奉圣像的神龛。这群人的两侧是骑着高头大马的当地显贵和警察,负责保卫巡游队伍的秩序。左边的狭条则全是穷人乞丐和流浪汉,他们中不乏虔诚的信徒,尤其是走在前面的驼背跛者和背着许多杂物的中年妇女,他们一路跟随巡游队伍,希望显灵的圣像搭救他们脱离苦海,但是严历的社会等级制度不容许他们靠近正规行列。列宾在这幅油画中忠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使它由单纯的风俗画卷提升到深刻的社会写实杰作。这幅油画的背景也富有时代意义,巡游的时间应是秋收之后的干旱季节,黄色覆盖着裸露的大地,在右侧大片山坡上到处可见残剩的树桩,这是俄国农奴制废除后新兴地主和官商残酷掠夺大地的见证,画家在这里有意表达了自己的抗议。列夫·托尔斯泰曾对这幅油画的初稿提出过批评,认为画家只重视场面的光线和色彩表现,而没有重视人物本身的刻划。列宾接受了托翁的批评,在最后完成的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恢弘的场面,同时也看到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典型。

二、列宾生平(历史图片) 

列宾(全名伊利亚·叶菲莫维奇·列宾,Илья Ефимович Репин),是十九世纪俄国的伟大画家。他1844年生于俄罗斯与乌克兰交界的小城楚古耶夫(Чугуев),父亲是一名屯垦军人。从十三岁开始,跟当地的乌克兰圣像画师学画圣像,1863年进入彼得堡美术学院学习专业绘画。学习成绩优异,1869年以画作“约夫和他的朋友们”获小金奖,1872年以毕业创作“亚伊尔女儿的复活”获 大金奖,并得到去意、法等国旅行和观摩西欧绘画艺术的机会。列宾很早就对“纤夫”题材产生浓厚兴趣,1870-71年曾两度到伏尔加河考察纤夫生活,积累了大量素材,终于在1873年3月完成油画杰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在全国一举成名,并奠定了在世界现实主义绘画史上的崇高地位。



现存列宾第一张照片(与母亲、弟弟在一起)  摄于1867年




1871年  彼得堡美院金奖获得者合影 (前排左二为列宾)

从西欧考察归来后,列宾积极投身于“巡回画派”(Товарищество передвижных выставок)的活动。这是由一群进步画家和雕塑家组成的团体,其宗旨是推进艺术和现实的结合,在俄国艺术发展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列宾积极创作,在全国各地展出了许多优秀作品,这是他一生艺术的鼎盛时期。 

列宾全家照片 (妻子和三个孩子) 1883年摄于彼得堡


1884年的列宾



“巡回画派”的参加者 (后排右一站立者为列宾)  摄于1888年

从1890年开始,列宾定居在自购的兹德拉夫聂沃(Здравнево)庄园从事创作。1894-1907年受聘在彼得堡美术学院任教,其间有两年(1898-1899)担任该院院长。1899年,举家迁移到俄芬边境靠近芬兰湾的小村库欧卡拉(Куоккала),列宾为自己的庄园取名“扁那地庄园”(Пенаты),这是个拉丁语词,意为“老家”,许多著名作家和艺术家都曾到这个庄园探望列宾。从九十年代开始,列宾的艺术创作陷入衰退,特别是后期受到“纯艺术”和“象征主义”的影响,数量有限的画作大多局限于宗教题材,偏离了原先坚持的“思想性”原则。1930年9月,列宾就在“扁那地庄园”去世,享年86岁。十月革命后,包括库欧卡拉在内的一块地方划给了芬兰,以列宁为首的苏俄政府写信邀请列宾回到俄罗斯居住,未被接受。1940年苏芬战争结束后,库欧卡拉又回归苏联,苏联政府把该村命名为“列宾诺”,即“列宾村”,并在该地建立了列宾纪念馆。

1893年  与美院学生们在一起 (前排中坐者为列宾)


1901年的列宾


1905年  高尔基(左一)偕爱侣安德列耶夫娜(中坐者)拜访列宾




1906年  画家在画室

1907年  去雅斯纳亚·波良纳探望好友列夫·托尔斯泰




1909年在画室




1910年  在家中阅读列夫·托尔斯泰去世的消息


1914年  为好友、著名歌唱家施里亚宾作画


1915年垂垂老矣的列宾


列宾的最后一张照片  摄于1930年


View Raw Image" jquery1247575490229="40">

列宾在兹德拉夫聂沃庄园的旧居(现为纪念馆)


 

列宾“扁那地庄园”的大门


“扁那地庄园”内的住宅


列宾在“扁那地庄园”的墓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