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日成北京谈英雄 1980年,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到北京参加抗美援朝30周年纪念活动,邓小平会见了金日成,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会见时也在座。邓小平和金日成在会见时自然谈到30年前的那场战争,金日成代表朝鲜国家和人民感谢中国的帮助和支持,顺便向邓小平打听原志愿军十五军的战斗英雄柴云振。邓小平转问原志愿军十五军军长秦基伟,秦基伟回答说:“柴云振是原志愿军十五军的一名战士,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相达峰战斗中英勇顽强,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秦基伟接着说道:“我们现暂不清楚柴云振的情况,一旦打听到消息,我们一定及时向金主席报告。”旁边的邓小平听了秦基伟对柴云振的介绍,也为其隐姓埋名的举动所感动,指示:“尽快派人寻找柴云振。只要柴云振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大海里捞针,我们也要把他捞起来!”
昔日的战斗英雄 柴云振,1925年出生,四川省岳池县人。他1948年入伍,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美援朝时期,在志愿军十五军四十五师一三四团八连任七班班长。
1951年5月30日,柴云振所在部队接到上级命令,在朝鲜艺浦里地区构筑工事,阻击敌人10天,以掩护我大部队北撤。
6月4日,朝鲜江原道金化郡相达峰战斗进入第六天。敌人集中所有飞机、大炮、坦克再次狂轰志愿军阵地,地面部队也趁机向志愿军阵地袭来,给志愿军造成很大伤亡。中午,敌人攻占志愿军前沿两个山头,并迫近志愿军一三四团三营指挥所,情况非常紧急,营长命令刚从师警卫连补入该营八连的七班班长柴云振,带领全班反击敌人。
刚占领志愿军阵地的敌人,正忙着构筑工事。柴云振把全班仅有的五个战士分成两个战斗小组,避开敌人火力,从右侧无名高地两边突袭。敌人毫无防备,还没来得及调转枪口便被消灭几个,其余敌人吓得纷纷往后跑。后面山头上的敌人见自己人跑来,又不好射击。柴云振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命令全班边打边追,又冲上第二个山头。
战斗英雄柴云振
敌人退到对面山头后,再次构筑工事。柴云振发现,对面那个山头地势较高,我方阵地在它火力控制之下,如不尽快拿下山头,敌人火力不仅会给我军造成很大威胁,而且随时可能向我阵地进行反扑。柴云振当机立断,趁敌人还在混乱之际,迅速带领三名战士,向新的山头冲去。
柴云振和三名战士摸上山头,才发现那是敌人的营指挥所,敌人正乱作一团,有的人惊慌失措想继续溃逃,而举着手枪的敌头目却在拼命阻止。柴云振见此情况,“啪”的一枪,首先把敌指挥官击毙,对着敌人又是一梭子子弹。敌人一时摸不清情况,便纷纷往山下逃去。一名敌军官见势不好,举枪率领督战队,又把约300多名敌人往前面赶。柴云振这时大声命令战士们:“使劲打,不要可惜子弹!”他自己匍匐到离敌人只有几十米的地方,用冲锋枪一个劲地猛扫,枪都被他打坏了,他又捡起敌人的枪继续射击。
混战中,三名战士分别受了伤。有四个美国兵见只有柴云振在孤身作战,便端着枪向他猛扑过来。柴云振端枪就扫,击毙其中三人,剩下的一个黑人士兵则冲到了柴云振面前。柴云振此时已打完子弹,便同敌人扭作一团。黑人士兵身高力大,柴云振瘦小单薄,敌人把柴云振压倒在底下,并死死掐住柴云振的脖子。柴云振好不容易把压在自己身上的敌人推开,但敌人又抓起石头砸破他的头部。柴云振眼冒金花,血流满面,他咬紧牙关,使出全身力气,双手猛地向敌人双眼挖去,美国兵疼得一下丢掉石头,用嘴咬掉柴云振的一截手指。此时柴云振全身已有24处受伤,他不顾一切,抓起一块石头,向敌人猛砸下去。因用力过猛,伤势过重,柴云振一下昏迷过去。在这紧要关头,志愿军后续部队赶到……
柴云振在战斗中昏死不久,三营营部即撤离,友邻部队在战场上发现柴云振还活着,便把他送到战地医院。几天后,当柴云振苏醒过来时,才发现自己已躺在内蒙古包头的一所部队医院里。
在这场殊死的战斗中,柴云振带领七班战士,连夺敌人三个山头,并夺回主峰阵地,歼敌200多人。其中,柴云振个人就歼敌100多人,包括敌军的一个营长,胜利完成掩护任务。1952年5月1日,经志愿军总部批准,给柴云振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但在庆功会上,奖章和荣誉证书却无人领取。
部队从朝鲜回国后,一直不知道柴云振的下落。柴云振在医院治疗一年多,伤好后,他被评为残废军人,带着1000斤大米票证的“复员费”,以及三等乙级残废证明,不声不响回到四川老家——岳池县大佛乡。回乡后,柴云振和当地乡亲一起参加生产劳动,从不向别人谈自己在朝鲜打仗的事情,就这样,他和部队失去联系。
柴云振人很正派,什么都肯干,乡亲们很喜欢他。经公社批准,把他选为生产队长,后来又担任生产大队长、村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副书记、区武装部代部长,他就这样不声不响生活了30多年。
但柴云振的英雄事迹,却在朝鲜广为流传。朝鲜的小学课本中,还有记载柴云振事迹的课文。在平壤卫国战争博物馆里,还曾高高地悬挂过这位英雄的“遗像”。难怪金日成到中国后还念念不忘这位志愿军战斗英雄。
英雄找到了 为了尽快找到柴云振,有关方面首先找到柴云振的所在部队,还打听到柴云振当年的同班战友、后提升为一三四团副政委的孙洪发,并很快与孙政委取得联系,向他打听柴云振的个性特征、方言口音、生活习惯,以及柴云振转业可能去的地方。孙政委回忆,柴云振满口西南地方口音,有南方人的生活习惯。
情况反映上去,引起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连邓小平都知道了。邓小平指示:开动所有宣传机器宣传,并在云、贵、川三地的各大小报上刊登寻人启事,一定要尽快找到柴云振下落。
有一天,柴云振的儿子翻看《四川日报》,忽然看到寻人启事,他又惊又喜,因为“报上要找的人太像爸爸了”。儿子兴奋地跑回家,拿着报纸问道:“爸爸,这是不是找的你哦?”
柴云振拿着报纸看了一下,不以为然地说:“人家找的是柴云振,你爸爸当年名字叫‘柴云正’,字都不一样,怎么找的会是我哦!”儿子听后不服气,争辩道:“肯定是你,‘振’和‘正’只是字不同,音完全相同(按当地方言);况且上面说的完全和你讲给我们听的一样。”儿子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还抓起爸爸那只断了手指的手说道:“这不就是你被美国鬼子咬断的一个指头嘛!”
在儿子及全家坚持下,柴云振最后同意回部队去看看。为了凑路费,家里把喂养的两头大肥猪都拉去卖了。
原志愿军十五军改编为空降兵部队,军部驻湖北。当柴云振风尘仆仆赶到部队时,还闹了个笑话。那天,出现在军部大门值勤哨兵面前的,是一个皮肤黑黑的,身着洗褪色的老式军服,且像农民模样的人。哨兵见这人在门口四处张望,便主动上前问道:“你找谁?”柴云振看看哨兵说:“你们不是找我吗?我就是柴云振!”哨兵一听,赶紧打电话向首长报告。
部队首长亲切会见了昔日的战斗英雄。部队首长边和柴云振亲切交谈,边拉起柴云振那只断了手指头的手,问寒问暖,并关切地问起柴云振这些年来的家庭情况。首长的亲切问候和关心,使柴云振心里热乎乎的,他非常爽快地答道:“自从部队回了乡,一直还过得不错,和乡亲们一起修地球。托邓小平老人家的福,全家有吃有穿,什么都不用发愁!”部队首长见面前这位老兵居功不傲,纯朴知足,真不知说什么才好。
英雄找到以后 消息很快就传到邓小平那里,邓小平很高兴,他欣慰地说道:“找到了柴云振,我也就放心了。”
柴云振被找到的消息一下在部队传开,部队首长专门为柴云振补开庆功会,请他上台作报告,并安排他到部队驻地参观,战士们专门为他举行跳伞表演,柴云振就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
组织上问柴云振有什么要求,柴云振平静地说道:“没什么要求,我那一个班都牺牲了,唯一剩下我。我有幸活在世上,应该代战友们做点事。”
找到柴云振的消息很快传到朝鲜。1985年,金日成亲自发出邀请,邀请柴云振尽快赴朝鲜访问。柴云振到朝鲜后,金日成先后两次接见了他,并授予柴云振“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并赠送给柴云振两匹朝鲜产的名贵锦缎和两斤高丽参。
在朝鲜,柴云振游览了当年曾战斗过的地方,并参观了朝鲜平壤卫国战争博物馆。博物馆当时还挂有一幅“战斗英雄柴云振遗像”,这是朝鲜画家凭着对柴云振容貌的想象画出来的。当博物馆领导得知柴云振还活在人间,并亲临博物馆参观时,不禁感慨万千,他们一边从墙上恭恭敬敬地取下“遗像”赠送给柴云振留作纪念,一边说道:“这段历史是该重新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