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布呱
谁也没有想到,历史选择了延安,毛泽东把他和中国革命的"泊地"确定在了延安。
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延安。
它位于陕北高原,延河之畔,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三山环绕,苍茫空寂的黄土地上,高高的宝塔成了延安的象征。
美国研究中国问题的著名学者莫里斯·迈斯纳写到:"延安是一座建于三千多年前的古城,它没有特别著名的历史,在中国文明逐步南移的数个世纪中,延安逐渐变成了一座偏僻的、默默无闻的塞外边城。"
延安在贫穷与闭塞中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却注定要成为一块不平凡的土地。
"事实上,延安是个理想的要塞,它位于深谷中间,四周都是岩石嶙刚的高山,坚固的城墙一直延伸到山巅。在过去几个世纪里,从北方来的游牧曾经通过这里入侵中原,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军也曾经通过这里南征西安府。"这是又一位美国人埃得加·斯诺笔下的延安。
显然,斯诺先生比起他的同行迈斯纳来说,对延安更情有独钟。1936年,他不畏艰险,千里迢迢来到中国西部的黄土高原,来到既偏远苍凉又充满生气的延安,在他的笔下,延安是一个神奇的、理想的"出发点"。
斯诺赢了,一本《红星照耀中国》使他名声大振。从而和毛泽东成为几十年的莫逆之交,让很多中国人都非常羡慕这位美国人,因为是毛泽东第一次告诉了这位美国人许许多多有关毛泽东自己的故事,而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毛泽东的晚年。
然而,当时的延安比起富庶的南方,实在是太穷了。
"1936年底,当中央红军进驻延安并把它作为陕甘宁边区的行政首府时,延安只是一个约有一万人的贫穷沉闷的集镇。
"整个陕甘宁的贫穷落后全反映在延安的萧瑟之中。"
周恩来曾对斯诺讲,陕北的农民太穷了,他们的土地非常贫瘠。在江西和福建,人们是打着包袱来参加红军的,而这里的人民参加红军连双筷子都不带,再也没有比他们更穷的了……
中国有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然后,终于有一天,甚至仅仅依靠缴获来的国民党的报纸,毛泽东才知道有个延安,有个小小的红色政权,有一群叫刘志丹、徐海东、高岗、习仲勋的人,于是,毛泽东把他的"出发点",把中国革命这艘航船的"启泊地"定在了他认为"中国最贫穷落后,最不发达和多山的地方——延安"。
汽车越开越远,宝塔山愈来愈小,延安人民永远记住了那句话"我还会再回来的"。
这是一张千万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照片。
毛泽东身着灰色粗布军装,头带缀有红五星的八角帽,微侧着头,经过长征后清瘦而英飒的面庞上一双深沉刚毅的眼睛和两道紧锁的双眉给世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感谢斯诺先生给我们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让我们看到了刚到达陕北后的毛泽东。
他深思过去,更审视未来。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一年后的1936年10月9日和22日,红二、四方面军到达陕北。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随中央机关由保安迁往延安,历史巨人终于翻开了他人生历程上最辉煌的一页。
可是,细心的人们一定会发现,这一页终于凝固在了1947年3月18日,这是毛泽东撤离延安的那一天,从此到毛泽东去世的29年间,毛泽东再也没有回过延安。
还是让我们从李银桥的回忆中,看看毛泽东撤离延安的最后一刻吧。
"3月13日拂晓,胡宗南的14个旅分兵两路,右集团董钊,左集团刘戡,同时由宜川、洛川一线分路向延安发动猛攻,延安城内从早到晚都能听到前线隆隆震响的炮声。"
"彭德怀紧急调来新四旅一个团守卫延安机场,准备歼灭敌空降兵,并亲自劝说毛泽东尽早撤离延安。毛泽东平静而坚定地说了一句话,我是要最后撤离延安的。"
"3月16日,形势紧张。傍晚,新四旅的领导向主席汇报西华池阻击战的详情,再次劝说主席马上撤离延安,主席大声说道,我有言在先,我是要最后撤离延安的。"
"3月18日黄昏,毛泽东走出窑洞,仰望矗立在延河边上的宝塔,他喃喃着,良久,他把嘴角一沉,走到汽车边,登车之际,蓦然回首,大声说道,我还会再回来的。"
汽车越开越远,宝塔山愈来愈小,一直到看不见。
在陕北和国民党周旋了一年之后,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从陕西吴堡县川口渡口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临县。
4月21日,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
4月24日,毛泽东在山西为中共中央起草《致西北人民解放军全体同志电》,庆祝收复延安的伟大胜利。贺电指出"去年3月19日国民党匪军占领延安的时候,我们就断言,这种占领将樗着国民党匪军的失败和中国人民的胜利,一年多以来的一切事变,充分地证明了这一断言。"
毛泽东撤离延安时的预言经过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成为了事实,但遗憾的是他本人再也没有回到延安,没有回到他生活工作了十年之久的延安。记忆会象黄河水中的泥沙一样慢慢积淀在黄土高原之上,再也不会被滚滚东去的河水冲走。延安永远忘不了这段记忆,但王家坪的窑洞,枣园门前和斯特朗畅谈天下大事的石桌石凳,杨家岭中共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址……再也没有能等到毛泽东回来看一看、听一听、住一住。
这到底是为什么。
是毛泽东没时间吗?建国后,毛泽东到过祖国的大江南北,重登"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回到了"故园三十二年前"的韶山,那里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可毛泽东再没回到过"革命圣地"延安,再重温一下他人生辉煌的十年。
建国后,很多中央领导都回过延安,1974年,周恩来带病陪外宾回到延安,他仔细地察看了当年他和毛泽东及其他中央领导工作、战斗、生活的地方,故地重游,一定让他想起了很多很多……
"延安的'窑洞'产生马列主义",毛泽东的这句话象划破夜空的闪电,更奏响了胜利的号角。
毛泽东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又是哲学家和诗人,他不可能忘记延安。
被称为"延安时代"、"延安精神"的延安时期是毛泽东的顶峰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毛泽东在延安写下了大量的文章,在理论上给我们党留下了丰厚的宝贵遗产。
根据1991年版《毛泽东选集》的统计,从1936年12月在陕北红军大学演讲《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开始,到《中共中央关于暂放弃延安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两个文件》为止,毛泽东在延安共写下了近百篇文章,其中不乏宏篇巨著,包括著名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哲学论文,提出"持久战"著名论断的《论持久战》,提出"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口号的《新民主主义论》,指出"文艺工作者要和工农兵相结合"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还有《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闪烁着他智慧光芒的名篇。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写下的文章涵盖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其内容占整个选集的三分之二。
如何打赢战争,如何夺取政权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首要考虑的问题。
毛泽东在延安成功地指挥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初期,其娴熟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杰出的军事思想在延安时期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延安时期,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和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形成、发展、成熟的时期。
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在延安,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
1945年6月,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在毛泽东一生中,无疑延安时期对他有着极特殊的影响,在那里,他挥洒自如,才华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从现在看到的大量研究毛泽东的著作、文章以及毛泽东本人留下的遗产中我们没有发现解释毛泽东为什么没有能再回延安的真正原因。
毛泽东是个感情丰富的人。从情理上讲,他应该回延安再走一走,再看一看延安的一草一木,延安的人民都热切地祈盼他能回到宝塔山旁,再喝一口延河的水,再尝一口延安的小米。
从政治需要上讲,建国后,毛泽东的一言一行都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如果他再回延安,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或七十年代,肯定会使全国人民得到巨大的鼓舞,但也会使全国人民得到某种信息,毛泽东在"林彪事件"前,不是说过要重上井冈山吗,那么他如果再回延安又将意味着什么呢。
在毛泽东一生停留过的许多重要地方中,韶山、井冈山、长征路上、延安、西柏坡、北京,无疑延安这块土地对他有着极特殊的感情。
在延安,他与贺子珍离婚,和江青结婚。
在延安,他亲自到延安机场迎接从苏联回来的大儿子毛岸英,并告诫他,要向农民学习。
在延安,他的儿女还有毛岸青、李敏、李讷。经常和儿女们在一起,使毛泽东得到了很大的安慰。
延安期间,正是毛泽东45岁至55岁期间,是人生最好的时期,毛泽东意气风发,得心应手,纵横驰骋,气贯长虹,随着形势的发展,此时他已经在考虑整个中国,整个世界的事情了。毛泽东已经不再是初到延安的毛泽东了。延安在毛泽东的心目中已经开始变得太偏、太远、太小了。
他要开始走出延安,走向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世界。
历史留下了很多遗憾,伟人也不是完人,也许毛泽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到了延安,想到了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从《东方红》那一声声"呼儿嘿哟"的歌声中,我们可以明显听出陕北民歌特有的高亢、激越。
有了延安,才有了《东方红》。
当全国亿万人民必须会唱,必须要唱这首歌的时候,当北京电报大楼的钟楼一遍遍地敲响这首乐曲的时候,近在咫尺的中南海里的毛泽东在想什么。
就象1970年毛泽东在***城楼上检阅人民群众时对斯诺先生说"四个伟大"讨嫌时一样,早在1937年,斯诺先生笔下的毛泽东就从来不承认什么"大救星"。
翻开《西行漫记》,斯诺先生这样写到"切莫以为毛泽东可以做中国的'救星',这完全是胡说八道,决不会有一个人可以做中国的'救星'。"
"但是,不可否认,你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
当时,斯诺先生就强烈地感觉到"毛泽东也许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
斯诺在延安的这种感觉绝不是他为只身进入"□□区"而保护自己的一种"策略",他已经看出了刚到延安的毛泽东身上有一种"王者之气"。显然,这位有着一双蓝色眼睛的美国人要比当时的很多中国人敏锐得多。
不过,这位在延安出了名的斯诺先生,虽然后来到过中国多次,也去过很多地方,但他也没有再回延安。无疑他是在效仿毛泽东。
然而,斯诺对毛的这种感觉至少并不都是当时全部共产党人的感觉,有另外一部分人一直认为毛泽东"仅仅是流落到中国最偏僻地方的一个农民英雄而已。"
这部分人包括当时的共产国际。
这对毛泽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刺激",他不得不两方面"作战",一方面要对付日寇的侵略和国民党的围剿与分裂,另一方面要对付来自内部和"同盟军"的非议。
这对毛泽东的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当有些人还没有完全看清他时,他只是一只深藏于密林之中的"猛虎",面对"大大小小的山大王",他需要"休养生息",更需要"等待时机"。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做了题为《整顿学风党风文风》的报告。"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提出使我党"整风运动"进入了"从思想上、组织上展开一个无产阶级对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斗争"的阶段。
事实证明,这次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方向和取得的效果是巨大的,但也伤了一部分同志,甚至我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如张闻天、王稼祥、彭德怀甚至周恩来等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一方面是当时恶劣的外部环境所迫,另一方面是康生等人出于不可告人的动机所致。
这次"延安方式"的"整风运动"给毛泽东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开始隐约地感觉到党内存在着一种"与他不和的力量"。
他开始觉得延安比起他当年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时期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阻力也大得多。
于是,他开始对延安时期我党的有些干部产生了或多或少、或早或晚的怀疑。
延安"这座山头",从根本上来说毕竟是别人"打下来的天下",这个阴影一直挂在毛泽东的心头。
显然,不能证明这就是毛泽东不再回延安的真正原因,但却有着相当的合理性。
对毛泽东这样一位有着"敢叫日月换新天"性格的伟人来说,不回延安也就又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