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闻横生,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个人资料
雕塑佛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历史上重大的朝韩冲突事件 每次都险些重燃战争(组图)

(2009-06-08 10:26:03) 下一个


1967年普韦布洛号事件

1967年12月底,美国海军中校劳埃德·布克接到美国驻日海军司令部的命令,担任美国海军当时最先进的侦察船之一“普韦布洛”号的船长,去搜集朝鲜方面的电子情报,同时监视苏联海军在对马海峡的活动。

为了安全顺利完成任务,美国海军情报部门特别指示布克:“普韦布洛”号的侦察范围限于北纬39度至42度之间的日本海;在整个侦察活动中必须保持无线电静默;如果发现苏联海军舰艇,可以在距离其200米处航行,并要拍到比较清晰的照片。

File:U129208.jpg

美国间谍船---普韦布洛号


1968年1月11日拂晓,“普韦布洛”号从日本佐世保港悄然出发。经过5天的航行,“普韦布洛”号到达第一个预定侦察海域——朝鲜清津港的外海。

白天,“普韦布洛”号的活动位置都在距离朝鲜东海岸14海里以外的公海(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的领海范围为12海里),夜间则为了避免因导航偏差误入朝鲜领海,而一直退到距离海岸20海里以外的公海。

1月22日,“普韦布洛”号驶往朝鲜重要港口元山的外海。次日正是“普韦布洛”号侦察行动的最后一天。

1月23日,海上风平浪静,气温也上升了不少。布克决定趁难得的好天气抓紧进行侦察。于是,“普韦布洛”号一改前些天远离朝鲜领海的谨慎做法,缓缓驶至朝鲜东海岸约12海里处,并打开了所有侦察设备,接收朝鲜的无线电信号,频频向日本总部发出无线电密码。殊不知,此时它已经钻进了朝鲜海军张开的大网之中。

1月23日中午时分,布克接到报告,说一艘朝鲜猎潜舰正快速逼进,他当即赶到信号台。这时,从电台的国际航海通用频率中传来了朝鲜猎潜艇的询问:“你们是什么国家的船只?”布克连忙下令升起美国国旗表明身份。此时,又有4艘朝鲜鱼雷快艇急速赶到。猎潜艇接着又发出“立即停船,否则就要开火”的要求,“普韦布洛”号立即回复说:“我是一艘海洋科学考察船,正在执行考察作业。”这时,朝鲜的米格飞机也出现了,并在“普韦布洛”号上空盘旋。朝方接着要求:“你船必须马上跟随我船靠岸检查!”,但布克置之不理,指挥船只逃跑,但由于遭到朝鲜鱼雷艇的拦截,船速极慢。

布克于是下令破坏船上的电子设备、销毁机密文件。但美国海军根本没有应付此类突发情况的预案。于是,船员们一边手忙脚乱地用斧子和榔头猛砸价值昂贵的先进电子仪器,一边用打火机焚烧机密文件,实在来不及处理就朝海里倒。

为了阻止美国人破坏船只,朝鲜舰艇立即组织武装人员和十多名水兵登上“普韦布洛”号,结果发现船上只有小部分设备和文件被破坏,大量有价值的航海日志和无线电情报等重要文件均完好无损。于是,朝鲜水兵将“普韦布洛”号所有船员蒙上双眼,反捆起来,并操纵“普韦布洛”号驶向朝鲜的元山港。随后,美国船员被押往平壤。

“普韦布洛”号落入朝鲜之手的消息震惊了整个美国。随后,美国政府使出其惯用的武力威胁手段,加大了在朝鲜半岛的军力部署,将轰炸机和F—4、F—105等数百架战斗机调到韩国乌山和群山等空军基地。

面对美国的大兵压境,朝鲜做出了强烈反应。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命令朝鲜人民军、工农赤卫队和全体人民做好一切战斗准备。1968年2月8日,朝鲜通过媒体发出警告:朝鲜将“以报复来回答报复,以全面战争回答全面战争!”半岛局势一触即发。

这时,美国突然“软”了下来,沉默了一个月后才发表了谴责声明,而且声明除了要求朝鲜归还船只、释放船员外并没有发出报复的威胁。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美国当时正深陷越南战争泥潭,没有足够的机动兵力与朝鲜一战。据美军负责制定作战预案的高级参谋和专家推算,如果对朝鲜发动空袭,飞机的战损率将高达70%。更令美国担心的是,中国和苏联等国都以各种形式表示了对朝鲜的支持,并准备随时支援朝鲜。这就让美国的底气更加不足。



停泊在大同江上的着名的美国间谍船---普韦布洛号

在发表谴责声明后,美国主动提议谈判解决“普韦布洛”号事件,朝鲜顺势接受,和美国开始了历时近一年的马拉松式谈判。失去了“武力恫吓”的法宝,美国在谈判桌上节节败退,最后完全接受了朝鲜方面提出的“3A”条件,即Acknowledge(承认错误)、Apologize(谢罪道歉)、Assure(保证不再发生此类事件)。

1968年12月23日,美国政府承认其电子侦察船侵入朝鲜领海,并发表书面声明进行道歉。同日,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称鉴于美国“普韦布洛”号船员“坦白供认”其侵犯朝鲜领海的罪行并一再请求宽恕,而且美国已于当天向朝鲜“赔礼道歉”,朝鲜政府宣布没收该船以及船上所有的设备和武器,将全部船员驱逐出境。同一天,朝鲜把“普韦布洛”号上的82名被俘船员以及一具死亡船员的尸体在板门店移交给了美方。至此,历时11个月的“普韦布洛”号间谍船事件终于结束。

对朝鲜而言,“普韦布洛”号间谍船是它在与美国几十年的斗争中缴获的最辉煌的战利品,因此一直将其停泊在大同江港口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10月,为了与美国缓和关系,朝鲜曾考虑过归还“普韦布洛”号,但不久后爆发的朝核危机阻碍了这一想法变成现实。


1968年“青瓦台事件”

1968年1月21日深夜10时许,韩国首都总统府所在地青瓦台附近,6个身穿韩国军服,脚上却是黑色胶鞋(因为韩国军队从没有配发过这种黑色的胶鞋,反倒是朝鲜军队多穿这种黑色胶鞋)的行人引起了巡逻警察的注意,因为这里距离韩国总统府非常近,警察的警惕性还是很高的,便上前盘问,不料这6人竟然抽出冲锋枪开火,并向正在街上行驶的公共汽车投掷手榴弹,致使公共汽车上多人死伤。后援的大队韩国军警迅速赶来,经过激烈的枪战,击毙其中的5人,重伤并活捉1名,但这人在押解途中自杀身亡。
  
被击毙的朝鲜特工


韩国军警随即在首尔地区展开大规模的搜捕,先后发现并击毙28人,生俘1人,另有2人逃脱。据唯一的生俘者金兴九招认,他们一行共31人,是朝鲜代号第 124部队的突击队员,计划分为6组同时袭击首尔的韩国总统府、美国驻首尔大使馆、美军驻首尔的第8集团军司令部等目标,来掩护对首尔一所关押朝鲜特工人员的监狱的营救突击。负责袭击青瓦台的那一队特工被发现时,他们距其目标——韩国总统府的直线距离已不过百米!在随后韩军发动的数万人规模的大搜捕中,竟然还有2名朝军特工成功逃脱,其中一人更是在腹部中弹的情况下,用手将流出体外的肠子塞回腹腔,以手部压住伤口,跋山涉水,逃过韩军的重重围捕杀回朝鲜。



刺杀金日成的南韩死囚特遣队


韩国当局为报一箭之仇,也仿效朝鲜“124军部队”,于同年4月,在仁川外海无人荒岛“实尾岛”建立秘密基地,暗中招募包括死囚在内的各路好汉成立“684部队”(意味着1968年4月成军),接受魔鬼训练,打算派遣特攻敢死队渗透平壤,格杀北朝鲜金日成。孰料,20世纪70年代初期,朴正熙与金日成互派密使谋求韩朝促进和解合作交流,致使韩国“实尾岛”的派北工作员,顿时沦为烫手的山芋。在走投无路的窘迫情势下,他们杀出重围,欲前往青瓦台讨回公道,却在首尔外围的大方洞地区,在韩国军队重重围剿下,在一辆大型公车上引爆自尽。(*韩国影片<实尾岛>就是如实反映该段历史事实的影片)


秘密运兵通道事件

1974年11月15日,在军事分界线附近巡逻的一名韩国士兵无意中把刺刀插在地上,结果发现地底下有一条人工隧道,北方哨所对他进行射击,韩国军队进行了武力还击;后来证实他发现的是朝鲜建造的秘密运兵通道,必要时每小时可以运送500-700人进入韩国境内;
  
1975年2月,韩国军方发现另一条通往境内的秘密运兵通道。

韩战后三八线附近停战线地区由北朝鲜挖掘了很多地道。

坑道 #1:1974年11月20日,京畿道,高浪浦东北方8公里

坑道 #2:1975年3月19日,江原道,铁原北方13公里

坑道 #3:1978年6月10日,京畿道,板门店南方4公里

坑道 #4:1990年3月,江原道,杨口东北方26公里

到目前为止,被美韩联军发现的地道共有4条,不过美韩双方根据航照图、地下爆炸声响和地面震动,以及北朝鲜投诚者所提供的情报,认为沿著停战线至少有将近20条这样的地道。据推算北朝鲜军通过隧道的时间,大约是每小时通过10,000人,换句话说,北朝鲜15万人的特战部队,不到1小时就可以通过停战线,绕到韩国军和驻韩美军的后方,形成“第二战线”。

北朝鲜在停战线附近大量挖掘的坑道,是南侵作战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也是韩国军和驻韩美军防守上的死角。

在被发现的地道中,第三地道最有名,它在1978年10月17日被发现,在板门店南侧4公里处,距离最近的韩方村庄只有3.5公里。距首尔只有约50公里。地道深70多米,宽2米,高2米,总长1635米,能在1小时内通行1万名武装士兵或3万名非武装士兵。
 



图:韩国开放的一处在三八线附近发现的越界隧道

第三地道洞口壁上画着迷彩,前有持枪的军人守卫,洞口内的四壁比较平滑。戴上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后,我们坐上电车走了约300米(编者注:电车道是韩方为了方便游客进入地道修建的),终于置身于第三地道之中了。

可能是因为刚下过雨的缘故,地道内既阴暗又潮湿,有的地方还在滴水。一些胆小的女生不时发出尖叫声(编者注:洞内有导水设施,防止洞内积水)。地道壁是暗红色的花岗岩,在如此坚硬的花岗岩中开凿地道,还要在秘密情况下进行,艰难程度难以想象。虽说洞高两米,但实际上许多地方稍一抬头就会碰着洞顶岩石,好在大家都戴着安全帽。洞里灯光也不太亮,走在地道里,感觉有一双眼睛紧紧地盯住我们,浑身不自在。参观地道只能到韩朝双方的军事分界线,也就是说能参观的路线只有400来米,不一会儿我们就被铁丝网和铁门挡住了去路,大家都感觉还不尽兴。导游说,铁门的那边就是朝鲜,再走就是“越界”了。

 

从地道出来,阳光格外明媚。旁边就是都罗展望台。登上展望台,可以清楚地看到朝鲜开城市和松岳山景,还可以更真切地看到非军事区的景象。郁郁葱葱的丛林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战争气氛。


1976年白杨树事件

1976年的“白杨树事件”更是险些酿成了第二次朝鲜战争的爆发。这次事件很可笑,也很严重。

1976年8月18日上午9时许,在半岛军事分界线附近,一支由16人组成的小分队来到由朝鲜人民军驻守的第3号哨所附近。他们一声不响,就开始拼命挖掘哨所附近的一棵白杨树。

这16人中,包括5名韩国军人、6名美国士兵以及5名韩国劳工。6名美国士兵隶属于驻扎在附近的“波尼派斯”部队,该部队负责对朝鲜人民军第3号哨所进行警戒、监视。这几天,美军发现人民军3号哨所旁的一棵白杨树日渐茂盛,挡住了他们的观察视线。于是,8月18日,“波尼派斯”部队派出16人单方面来到3号哨所附近,砍伐白杨树。

当时的3号哨所内,有2名朝鲜人民军军官和15名士兵。他们发现美军竟然跑到自己眼皮底下挖树,就厉声斥责对方。但美韩士兵反而命令劳工加快施工。3号哨所的人民军士兵只得请示上级。

10时许,数十名人民军官兵乘卡车聚集到3号哨所附近的事发地点,阻拦美韩士兵继续挖树。美韩士兵不肯停手,双方随即发生激烈争吵。在争吵中,韩国军人辱骂人民军士兵,导致双方用斧头、铁管等器械发生群殴。

美韩士兵跑到人民军的地盘上寻衅,自然讨不到任何便宜,现场“波尼派斯”部队所属的两名美军军官被击毙,4名美军士兵和5名韩国劳工被打伤,美韩方面的3部车辆被毁坏,邻近的美军第5号哨所门窗被砸。但在搏斗中,人民军也有5人被打成重伤。

这个事件的开始也很可笑,甚至不可理解。砍掉白杨树,这也是与美国很不相称的行动。要砍,起码也要用电锯才能说得过去。美国与朝鲜不同,是个具有高度技术的大国。可是,不知为什么,他们偏偏用斧子砍。再说,先动手的是两个军官,而不是军士和士兵。难道美国西点军校是伐木工培训所吗?难道他们没事可做吗?(现在这把斧子展示在朝鲜的博物馆里)为砍掉1棵白杨树,这两个军官竟带来30多个美军士兵来了。是要炫耀一下伐木技术吗?

朝鲜的警务员看到他们不求谅解,随便砍共同警备区内的树,就怒气冲冲地向美军跑去。要对付这股美军,至少需要几十个人,但是朝鲜方面只去了四个人。不知是不是因为紧迫,他们没有带枪,赤手空拳去了。

美国军官看到四个朝鲜警务员向他们冲来,吓破了胆,把手中的斧子向朝鲜警务员掷去。这不是棒球赛,朝鲜警务员是可以躲闪的。但他们却把飞来的斧子接住,朝那个美军军官掷回去。斧子命中,那两个美军军官都被砍倒在地,当场毙命。四个朝鲜警务员分头用拳脚把许多美军士兵打倒在地,不少美军士兵受了重伤和轻伤。

几十个美军士兵被手无寸铁的四个朝鲜警务员打倒在地,两个军官当场毙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稀奇古怪的事了。美国拿这个事件大做文章说,“朝鲜军人的残忍行为”。然而,肇事者是美国军方面,美军士兵带着武器,朝鲜警务员手无寸铁,按理应由美国方面负全部责任。

谁也没想到的是,这棵要命的白杨树险些成为第二次朝鲜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事件发生后,美国立即做出强硬姿态。驻韩美军司令官斯蒂尔将军宣布驻韩美军进入警戒态势;在美国国内,卡特总统紧急主持召开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会上成立了“华盛顿特别对策班”,准备全力应对“白杨树事件”。白宫、国务院先后发表声明,指责朝方是“蓄意谋杀”美国士兵,“不能容忍”,威胁朝方要对此事所产生的一切后果“负完全责任”。8月21日,美军方摆出动武架势,驻韩、日等地美军和驻关岛的美国战略空军都进入三级戒备状态,并召回全部休假人员。期间,美军先后从本土和冲绳分别向韩国增调F-111、F-4型战斗机;美海军“中途岛”号航母编队(辖作战舰艇6艘)也从日本横须贺港迅速机动至济州岛以东海域;美战略空军驻关岛的B-52型战略轰炸机于8月21日起每天出动3架次,到韩国上空低空飞行,进行模拟投弹演练。

朝鲜人民军也不甘示弱,金日成以人民军最高司令官的名义,向全国发布“北风1号”战争动员令,号令陆海空三军、工农赤卫队和红色青年近卫队进入战斗状态,平壤等大城市实施了灯火管制和防空演习。

美军经过充分的准备和部署后,于8月21日上午再次派出64人,在36架武装直升机和700名韩军官兵的支援下,前往板门店共同警卫区,强行砍倒了那棵引起殴斗和发生人员伤亡的白杨树,并砸破朝方2个哨所的门窗。

面对武装挑衅,为了不再让朝鲜半岛陷入战火之中,金日成要求人民军官兵保持最大克制,在做好战争准备的情况下,“严禁先开第一枪”。因此,朝方当日只对此事件进行了监视,并未采取对抗性行动。
同时,“砍树事件”发生的当天下午,应朝方建议,举行了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首席委员秘密会谈。朝方向美方转达了金日成主席的口信,希望“双方应作出努力使今后不再发生此类事件”。此后局势开始趋向缓和。8月22日以后,美军和韩军相继降低戒备等级直至解除戒备,“中途岛”号航母编队恢复正常活动,朝方也拆除了设在军事分界线以南的4个哨所,双方警卫人员分别撤到军事分界线己方一侧脱离接触。

事件至此方才告一段落。


1983年仰光事件

1983年10月,韩国总统全斗焕率领代表团访问缅甸。朝鲜事先得到情报,10月9日全斗焕将到缅甸独立运动的奠基人昂山将军(Aung San)的纪念堂献花圈。



图:发生爆炸前韩国官员与缅方人员合影

于是,朝鲜方面派特工在纪念堂的屋梁内安装了遥控炸弹。炸弹在全斗焕抵达前爆炸,而先期抵达的韩国官员共17人死亡,其中包括4名内阁部长。



图:这是爆炸现场的部分电视照片

恐怖爆炸后,缅甸当局抓捕了几名朝鲜人,他们后来承认是受朝鲜特务机构“第39室”的指派来暗杀韩国总统全斗焕的。缅甸当局随后宣布驱逐朝鲜外交人员,同年11月4日,缅甸愤然宣布同朝鲜断绝外交关系。 这起震惊世界的“仰光事件”之后,缅甸政府冻结了朝鲜使馆及资产,以及逮捕涉及爆炸事件主犯之一、原朝鲜特工姜民哲上尉等。52岁的姜民哲是惟一活着的刺客,现在仍在仰光仁盛监狱服刑,朝方一直要求将其放回朝鲜。

 

5年后,缅甸再次发生爆炸案,不过这次爆炸的地点改在了空中。1987年11月29日,由巴格达飞往首尔的大韩航空KAL858班机在缅甸上空爆炸,机上115人全数罹难。

参与行动的北朝鲜特务之一金贤姬后来招供,炸机的政治目的是为了制止88年韩国奥运会的召开。

当时的南韩经济迅猛发展,号称亚洲“四小龙”之一,并取得了奥运会主办权。包括中国和苏联在内的大多数朝鲜昔日盟国都表明了将派团参加首尔奥运会,朝鲜领导人不愿意看到自己被越来越孤立。

1990年3月27日,金贤姬被首尔地方法院判处死刑。后蒙卢泰愚总统特赦,于一年后被释放。后在韩国安全企划部的保护下,金目前在韩国生活。在一本名为《我曾经是恐布份子-金贤姬忏悔录》的自传中,金贤姬讲述了自己的特工生涯。

1980年3月,出身于外交官家庭的金贤姬被朝鲜劳动党“调查部”选中,接受特工培训。1983年“学成”之后,她共接受了三项特工任务。


朝、韩海军在黄海的冲突事件

位于延坪岛附近的这块有争议的水域介于朝鲜和韩国的五个小岛之间,汉城西北约60英里处,如果南北双方都按国际通行做法,划出12海里的领海,那么这块水域都被包括在内,所以南北双方都宣称这一水域是自己的领海。


蓝色=NLL(北方界线),红色=朝鲜主张的警戒线

朝鲜停战协定当初划定军事分界线时并没有划西部水域的分界线,这为南北方以后的海上冲突埋下了隐患。朝鲜战争结束后20年,延坪岛水域太平无事,也许是形势敏感之故,双方渔民都不愿到这个地方捕鱼。70年代后,随着气候的变化,南北方的渔民发现延坪岛附近水域成了螃蟹的天堂,渔民们捞到的螃蟹不仅个大,而且味道特别鲜美。随着南北方关系的缓和,特别是金大中推出旨在推动南北关系的“阳光政策”以来,朝鲜渔民便开始到这块水域捕蟹,最多的时候,每年捕20到30次,延坪螃蟹成为当地朝鲜渔民的摇钱树。但韩国认为朝鲜渔民的举动是一种侵略行为,于是,派出巡逻艇到这一地区巡视。刚开始时,朝鲜渔民见到韩国的巡逻艇驶来,总是不争不吵,调转船头就走人。因此,最近几年,双方一直相安无事。

 

1999年第一次黄海冲突

朝韩海上对峙从1999年6月8日就开始了。由于经济遇到巨大困难,朝鲜此时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捕获可以卖钱的螃蟹,所以8日这天又有几艘朝鲜巡逻艇和几艘渔船开入中立的禁区,在被韩国海军警告后,于傍晚撤退,但1999年6月9日早上,六艘朝鲜巡逻艇护送15艘捕蟹船,浩浩荡荡再度驶入延坪岛附近水域。韩国也在9日早上派出12艘快速巡逻艇赶到现场。韩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一名官员指责说:“朝鲜巡逻艇越过北部界限,保护他们的捕蟹船。”但他又表示:“我们不会动武,我们只会继续促请他们北归。”

韩朝在黄海4天的对峙局面于11日再度升级。韩国采取了强硬立场,在有争议水域部署了战舰、驱逐舰、导弹发射艇甚至登陆艇。当天,韩国海军巡逻艇追击4艘朝鲜船艇,迫使这些朝鲜船艇撤离有争议水域。韩国国防部随后证实,韩国虽然动用了武力,但这次海上对抗没有发生任何枪战。其中三艘朝鲜船艇被撞坏,韩国的巡逻艇也在冲突中遭受一些损坏。

6月15日,韩国舰艇共向朝鲜舰艇发射了150多发炮弹和7000多发机关枪子弹,导致朝鲜一艘鱼雷艇被击沉,5艘舰艇受到重创,30多名水手丧生,数人受伤。事发后,韩国军方立即进入最高级戒备状态,至少有50辆坦克、多辆载满士兵的卡车和架着机关枪的吉普车开出基地,驶向三八线边境。

2002年第二次黄海冲突

在第二次黄海冲突中,有两个截然相反的交火版本。

2002年6月29日,朝鲜官方新闻社———朝鲜中央通讯社(朝中社)援引军方的消息说,“今天上午10时10分左右,韩国舰艇和10余艘渔船一起进入朝鲜西海延坪岛西南方的朝鲜领海境内,韩国舰艇对前来制止他们行动的朝鲜人民军海军警备艇发射了数百发子弹和炮弹。朝鲜海军警备艇因此不得不采取自卫措施,双方间发生交战并造成损失。”

报道说,“此次事件完全是韩国军方有计划的军事挑衅行为。近来,韩国舰艇和渔船多次侵犯朝鲜领海水域并造成有关水域局势的不断紧张。”报道最后说:“韩国军方企图利用制造西海上的冲突来紧张并激化正走向缓和的北南关系。韩国军方决不能逃避在此次武装冲突事件中的责任,他们必须对这样的挑衅活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三思而后行,不应当轻举妄动。”朝中社指出,韩国应该对该事件负责,“今天,韩国军方炮轰正在执行例行海防任务的朝鲜巡逻船。这是一次严重挑衅行为,朝鲜军舰被迫自卫。结果双方发生冲突,造成损失”。

当日中午,韩国国防部李尚义中将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此次交火事件的经过。他称,当地时间早上9:54(北京时间早上8:54),朝鲜两艘警备艇分别在黄海(韩国、朝鲜称西海)海上延坪岛西14海里和7海里处侵入“北方限界线”(NorthernLimitLine)3海里和1.8海里。韩国出动高速艇编队应对,截下这两艘越界朝鲜军舰以及数艘渔船,并用高音喇叭警告它们返回朝鲜海域。10:25,朝鲜警备艇率先朝距其不到500米的韩国舰艇开火,韩方立即还击,发生交火。10:50,朝鲜警备艇撤出“北方限界线”北上回到自己海域。

李尚义中将称双方交火持续了约20分钟,4名韩国海军丧生,另有18人受伤,1人失踪。韩国一艘高速艇被击中驾驶舱,起火沉没。

据韩国军方声称:被击中的韩国快速艇操舵室起火殃及快速艇上的27人。其中,快速艇艇长尹永河上尉及士兵赵千炯、黄道贤及徐厚源4人死亡,1人失踪、18人受伤。战况结束后,这艘中弹的快速艇在被拖回基地途中沉入大海。目前韩国死者与受伤者已送往京畿道盆唐地区的“国军首都合病院”安置并医治。目前,朝鲜方面尚无伤亡报告。但李尚义称,一艘朝鲜舰艇在冲突中着火,估计被击沉。

(根据网上资料照片编辑,雕塑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