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院最近将一些尼克松在白宫的录音带和机密文件解封,这些当时的密件让当年尼克松政府参与孟加拉国事件的决策过程曝光,反映出白宫决策人可能是基于他们的主观心态而非客观事实来对事件作出定夺。
甘地夫人是个“老巫婆”
外界估计,巴基斯坦军政府1971年解放东巴基斯坦时屠杀了300多万人,大批难民涌向印度,令印度卷入一个快速和决定性的战争。在事件中,尼克松政府选择支持巴基斯坦军政府,而不是较民主的印度,因为尼克松与巴基斯坦军人独裁者叶海亚·汗(Yahya Khan)有特殊关系;反之,当时的印度总理甘地夫人(Indira Gandhi)却是一个不愿受美国控制的“老巫婆”。
在东巴基斯坦发生流血事件期间,800万至1000万难民开始涌入印度,印度多次恳求美国政府协助,呼吁美国运用他对巴基斯坦的影响力,印度已不能妥善处理再多的难民。不过尼克松继续无视镇压。他对到华盛顿的巴基斯坦代表团表示:“叶海亚是个好朋友,我明白叶海亚作出决定所带来的极度痛苦。”
“总统对叶海亚有特别感觉”
甚至美国领事阿彻·布莱德(Archer Blood)也不能接受政府的意见。在一个公开反对行动中,他经一个“异见电台”打了一封电报,谴责他的国家不是“谴责镇压民主”、“谴责残暴”和“尽全力安抚巴基斯坦西部被控制的政府”。电报中说:“我们为专业公仆,表达我们不同意现时的政策。为了挽救我们作为世界道德领袖的地位,我们强烈地希望我们的政府能更改方向。真相和在这里的国家利益能进一步得到澄清。”
尼克松的回应是:“现在不要强迫叶海亚。”为了阻止“任何进一步反对立场的声音”,曾发出反对巴基斯坦观点的领事和美国信息服务主管随后被调出。
美国驻印度的大使肯尼思(Kenneth Keating)则清晰地表示:“他们继续在巴基斯坦东部进行杀害,难民越过边境逃亡,军事支持巴基斯坦是毫无道理的。”他在1971年6月3日向基辛格表示:“我们正与世界中一个稳定民主的国家(指印度),开启一个较好关系,他们想与美国更友好。”基辛格回复:“老实说,总统(尼克松)对叶海亚有特别感觉,虽然这不应是制定政策的准则,但这就是生存的事实。”
尼克松为大使们的倔强行为作出一个简单解释。1971年8月,在一个高层组织的成员聚会上,他表示:“大使们到印度后爱上了印度,有些同样例子亦发生在巴基斯坦,虽然不是太多,因为巴基斯坦是不同的——巴基斯坦人是正直和有时非常愚蠢,印度人则是较不坦率,有时精明得令我们掉入他们的圈套。”
“我们己教训这个泼妇”
这时印度已完全地不再对美国抱有希望。1971年8月,印度结束了它不结盟的态度以及与苏联签署了和平、友谊和合作条约,以保障自己免受任何美国干预。 10月底,甘地夫人展开对莫斯科、华盛顿和几个西方资本国家的访问,从而评估国际形势。印度被认为在这次旅程前,已计划攻击巴基斯坦东部。
尼克松和基辛格11月5日早上在椭圆形办公室会面,讨论日前总统与甘地夫人的会谈。基辛格的评估是:“当她是泼妇,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她不能回家说美国没有给予她一个温暖的接待,并因此令她开战。”尼克松回应:“我们己教训这个泼妇。”
甘地回国后,她写了封信给尼克松:“我由衷地希望你明显的洞察力,能带领我们两个民主国家的关系,和帮助我们变得更接近。惟有我们的努力能消除误会,我方绝不希望短暂的阻碍会影响我们的关系。”
在甘地夫人回程的同一天,11月21日,印度开始攻击巴基斯坦东部5个重地。10月,印度已完全控制东部。12月16日,在最后的集体屠杀爆发后,巴基斯坦无条件地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