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大三角洲,据说它是一个神秘的漩涡,可以随意夺走人的性命,吞没飞机和船只。有人在此神秘消失了踪影,只留下:“这里发生了怪事。”,就杳无音讯。前去找寻的人,却结果什么也没找到。还有的人葬身海底。
不明飞行物和外星人绑架等超自然现象让我们感到恐惧,百慕大三角洲也是如此。本期节目中,我们将带各位前往百慕大三角洲,调查谜团背后的真相。
百慕大三角洲。它位于大西洋上,面积45万平方英里。这里的恶劣天气能够摧毁飞机和船只。百慕大三角洲一场飓风所蕴含的能量、超过一万颗核弹。海上的巨浪可高达50英尺,相当于5层楼的高度。风速可达每小时两百英里,比强烈风还要猛烈4倍。
即便在风平浪静时,这片以迈阿密、北部的百慕大、南部的波多黎各为顶点的三角形水域,也夺走了很多人的性命。有的人凭空消失了,没有发出任何求救信号,也没有生还者能告诉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有的人葬身巨浪之下,长眠在飞机、船只构成的坟墓中。
我们无从得知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有的飞机、船只和人员确实是神秘消失了。有些谜团直到后来、才真相大白。1918年,美国籍的补给船独眼巨人号驶离巴巴多斯后不久、便再也联系不上了。
1963年,美国海运硫磺皇后号从基韦斯特附近进行了一次例行呼叫,从此杳无音信。科学家相信,百慕大并没有奇特之处。从统计数据看,怀疑论者也没有错。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和传说却越来越多。
但是,这片水域为什么如此神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冷战开始了。发生核战争的可能、让人们感到恐惧。这种疑惑和恐惧感也滋生出了许多神秘的谜团,充斥于电影和通俗文化中。
有报道说,曾在美国上空发现不明飞行物,许多失踪案件、最后都被解释为外星人绑架。每一个离奇的传说似乎都有可能。
科幻时代的这些紧张情绪,使大量书籍和报纸纷纷开始讨论神秘失踪事件和超自然现象。同时,随着海、空运输量的增长,人员伤亡也在大幅度增加。
20世纪60年代中期,"大商船队"杂志的一位作者首创了"百慕大三角洲"一词,使这个谜团更加扑朔迷离。
采访相关目击者和科学家
但哪些是真实的事件?哪些只是神话传说?我们拜访了许多理论家、科学家、反传统者、专家和目击者。百慕大三角洲之谜也深深吸引着他们。
不明飞行物的目击者保罗·万斯
保罗·万斯相信百慕大三角洲之谜的确存在。他说曾在坐船时、见到一个奇怪的物体。那也许是个不明飞行物。
保罗·万斯是一位曾经见过不明飞行物的目击者,他对我们说:“我和朋友道格·格顿正准备离开西棕榈滩,这时,我看见一道白光划过天空,然后停了下来。那肯定不是飞机,就是一道白光。它停下来之后,下方出现了烟云。烟云不停地旋转,有点像龙卷风,但又没有龙卷风那么长。几乎同时,那道白光停了下来,船上的发动机也开始狂转起来。
对于保罗·万斯的故事,我们无从证实、也无法反驳。科学为百慕大三角洲之谜提供了一些合理的解释。最常见的解释都跟天气有关。
全世界的极端天气都会给海运、空运带来巨大的灾难,百慕大三角洲也不例外。这里有地球上最可怕的天气现象。那么,百慕大三角洲的离奇失踪事件、会是它们造成的吗?
我们首先会想到飓风。这些庞大的云雨气团,会演变成地球上最猛烈的暴风雨,宽度可达一百英里,风速高达每小时两百英里。飓风所到之处,飞机、船只无一能逃脱厄运。
专门拍摄暴风雨的摄影师吉姆·艾德斯有时,它们的力量如此之大,就连经验丰富的飓风观察者都会感到吃惊。专门拍摄暴风雨的摄影师吉姆·艾德斯、就曾感受过百慕大三角洲飓风的巨大力量。
吉姆·艾德斯是如此对我们描述当时的恐怖情形:“当时,我正在拍摄楼房底层被巨浪冲毁的场面。我正准备穿过街道,这时一道大浪从背后涌过来,把我冲倒在地。”他险些丢了性命。巨大的冲击力把他卷走,冲往三百英尺外的大浪中。他好不容易才逃了出来,幸运地逃过了一劫。
采访气象学家吉姆·鲁夏和罗伯特·罗杰斯
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国家飓风中心的科学家吉姆·鲁夏、罗伯特·罗杰斯对每次飓风的强度和演变趋势都进行详细的监测。
无论科学家怎么努力,大自然总是能让人措手不及。例如,1992年8月的安德鲁飓风,它的力量令人恐惧,就连吉姆·鲁夏这样的权威气象专家也无法应对。它带来的后果、更是让人痛心。
吉姆·鲁夏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的气象学家:“当时,我正在飓风中心查看卫星云图,发布当地的飓风警报。我太太和两个女儿当时还在我们已经住了20年的家里。她在电话里说,"这场飓风不会伤害我们的。我们觉得风不是很大。”我对她说,“对不起,亲爱的,这一次你错了。”后来安德鲁飓风到达百慕大三角洲边缘时,摧毁了吉姆·鲁夏位于戴德郡的家。
当时吉姆·鲁夏已经好几个小时没有听到家人的消息了。他转过街角,来到家所在的位置。房子早已经不在那儿了。
飓风的破坏力巨大,也因此成为了人们研究最多的天气现象之一。说不定,关于百慕大三角洲发生的悲剧,它就是最合理的解释。对飓风的一切了解、都可能帮助我们揭开百慕大之谜。我们可以从太空中监视飓风的发展趋势。
有些科学家专门飞进百慕大三角洲,深入飓风中心、追求新知。罗伯特·罗杰斯就是其中之一。
罗伯特·罗杰斯也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的气象学家:“我研究飓风,飞进暴风雨中、去测量相关的数据。依靠计算机技术,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飓风的产生、成因、行进路线、改变强度的因素、以及降雨等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有温暖的水域。实际上,水就是飓风的燃料,飓风需要水来维持能量并提供动力,进而形成飓风。此外还要有合适的风向,只有这样、暴风雨才能持续。如果风来自四面八方,高度不一,暴风雨就无法继续了。”
如今,卫星技术能够提前警告位于百慕大区域内的人、飓风即将到来。卫星技术加上更先进的导航系统,或许就是伤亡及失踪事件逐年减少的原因。
但这个解释并不全面。飓风季节只有6个月,也就是从6月份到11月份,但有许多失踪事件发生在这6个月之外。那么,是否还有其它自然现象能够解释谜团呢?海龙卷,也就是在海上形成的龙卷风,经常在佛罗里达南部沿海出现。它也同样致命。
迈阿密上空的这场风暴,已经从龙卷风演变成了海龙卷,风速高达每小时110英里。佛罗里达南部经常有海龙卷。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常会有好几个海龙卷,一个接一个,能持续5到10分钟左右。但是,海龙卷可能会突然出现。
天气会变得恶劣,影响船的航行。还可能有海龙卷。人们还在船舱里吃午饭,突然就有海龙卷袭来,而他们还根本不知道。虽然很危险、而且难以捉摸,但海龙卷的力量很弱,无法掀翻大船,也无法击落高空的飞机。
那些我们更熟悉的现象,例如雷暴呢?百慕大之谜是否和它有关?
当暖湿气流上升与冷气流相遇、就会形成雷雨,由于总有不断上升的暖气流,百慕大三角洲等地区是孕育雷暴的绝佳地点。雷暴能在海面上快速形成,释放出巨大的毁灭性力量,袭击还浑然不知的飞机与船只。雷暴通常还会伴有闪电,这也是该地区始终存在的威胁。
潜水船船长戴夫·伊斯:与闪电近距离接触
潜水船船长戴夫·伊斯,已经在拿索的斯图尔特·寇夫潜水俱乐部工作了14年,他几乎每天都要去百慕大三角洲潜水。
他给我们讲述在百慕大的一次惊险之旅:“我们碰上了一场雷雨。我们离它很近,能看到每一次闪电,听到每一次雷声。我们知道要放开方向盘,不然的话就会有触电的感觉。很快你就会听到天线的声音,就像里面有一群大黄蜂一样,嗡嗡地叫。这是因为静电累积的原因。”
闪电会让人失去方向感,甚至丧生。但较大的船只和飞机通常都装有保护装置,可以躲过单次的雷击。就像海龙卷和雷暴一样,闪电也只能提供部分解释。
尽管这些解释都符合逻辑,但有一起失踪事件,最能增加百慕大三角洲的神秘色彩。
神秘失踪的第19飞行小队,让世界开始关注百慕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某一天,风和日丽。5架载有14名年轻空军士兵的海军飞机凭空消失了。美国海军第19飞行小队的神秘失踪,激起了人们的无限想像,成为百慕大三角洲的第一大谜题。二战结束才几个月、又失去了这么多士兵,这场灾难显得更加悲情。第19飞行小队人员的照片、让人们难以忘怀。
这些年轻人成为了美国一大谜题中的受害者,并让全世界开始关注百慕大之谜。关于第19飞行小队的神秘失踪、有许多离奇的说法。但真相到底是什么?
也许,关于百慕大三角洲的这一悲剧,没有人比热衷研究百慕大的专家、作家吉安·库萨(《百慕大三角洲》作者及专家)知道得更多。
吉安·库萨:“我认为,我是个不嫌麻烦、为百慕大三角洲著书立传的人,包括与它有关的所有谜团。它们都是来自真实的事件,不是杜撰和传说,不是道听途说。”
库萨研究过所有有关第19飞行小队的历史资料,也听过目击证人的讲述。
重飞“19飞行小队”的路线:遭遇不可思议危险
官方纪录显示,仪表失灵是第19飞行小队遇到的第一个麻烦。但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我们沿着当时的路线再飞一次,能否获得新的信息?
我们决定乘坐服役于二战期间的“复仇者”飞机,进行这次史无前例的重新飞行,完全按照第19飞行小队的飞行路线,穿越百慕大三角洲。在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查尔斯·泰勒的领导下,第19飞行小队从罗德岱堡国际机场起飞。
其中4架飞机上各有3个人,另一架飞机上只有两名飞行员,预计飞行四段,从罗德岱堡起飞,飞往比麦尼群岛,大港礁,大巴哈马岛,然后返回基地。天气晴朗。你或许会认为这很简单。
第一段航程,他们将飞往比麦尼群岛,距离罗德岱堡基地约56英里,途中要在奇金亨沙洲试射鱼雷。飞行路线图显示,他们继续向东飞行了67英里,罗盘航向91度。接着他们应该转向北、再向西北,飞行73英里。最后一个左转弯向西、将让他们对正罗德岱堡基地。
纪录显示他们完成了前3段航程,但未能完成第4段。他们在下午7点04分后没有了音讯,就连飞机的残骸或尸体都没有找到。对第19飞行小队的机组以及他们的亲友来说,这是一次悲惨的飞行。
欧比·欧布莱恩是前海军飞行员、战斗英雄。他在这起灾难发生一年后入伍。他将负责驾驶与第19飞行小队的5架飞机相同的"复仇者"鱼雷轰炸机。
欧比·欧布莱恩给我们解释:“1950年,我在"海盗"飞行中队驾驶"海盗式"攻击机。我们乘坐“拳师号”前往韩国。我一共执行了40次任务,期间还获得过飞行奖章。”
我们的飞行员和第19飞行小队那些年轻、勇于奉献的军人是同一代人,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活下来,都会心怀感激之情。第19飞行小队的飞行员和其他飞行员使用了多年的基本导航方式,是靠罗盘以及下方的岛屿来确定方位。为了让这次飞行更有说服力,我们的飞机也将使用相同方法。
我们从罗德岱堡的相同跑道起飞,和当年的第19飞行小队一样。时间是下午2点10分,然而天气状况要比当时好些。60年前的第19飞行小队遇到的第一个麻烦,是查尔斯·泰勒上尉通过无线电报告说、他确定不了方位。
无线电报务员吉姆·瓦德当时就在附近一艘海军舰艇上,他听到了第19飞行小队之间的无线电通讯。他说:“我们听到飞行小队长呼叫塔台,问对方能不能用无线电确定机队的方位,因为他确定不了自己的位置。”
这似乎很难理解。但泰勒相信自己是在佛罗里达群岛上空。佛罗里达群岛绵延1百英里,一直延伸到墨西哥湾。泰勒所在的位置、更可能是再往东北两百英里。
塔台20分钟之后回复说,"雷达上看不到你们。你知道你们的方位吗?"泰勒说,"我能看到一些岛。"塔台又问他知不知道那是什么岛。无线电通讯的准确记录显示泰勒遇到了麻烦。
泰勒则回复地面:“两个罗盘都失灵了。我正在找佛罗里达州的罗德岱堡。我下方是零散的陆地,我确信这儿就是佛罗里达群岛,但不知道多远,也不知道怎样才能飞往罗德岱堡。”
经过一段时间的顺利飞行后,我们的飞机也出了问题。惊人的是,故障时间几乎和泰勒报告仪表失灵的时间相同,都是在3点50分左右。我们的"复仇者"鱼雷轰炸机的转弯侧滑仪开始失灵,这使得飞行员很难平稳有效地转弯。
当年的泰勒中尉是这样描述他的处境:“我们转弯偏东两度飞行,我们太靠北了,而不是往东。就算有东西也看不到。”
我们从起飞到现在已经过了3个小时,燃料至少还够再飞3小时,机组成员开始争论不休。飞行小队的另一名飞行员爱德华·包尔斯上尉、设法控制局面让机队向西飞行:“可恶!如果我们往西飞的话,就能回家了。”
我们的模仿飞行又顺利度过了一个小时。下方的大港礁安全在望。我们左转弯,向北飞往大巴哈马。它是我们这次飞行的最北端,还有一小时航程。第19飞行小队本来应该在这里向西转弯返航。”
但当年此时的第19飞行小队可能已经分不清方向。燃油告急,而且夜晚即将来临。泰勒中尉开始焦急的问同伴:“你向东飞行的距离不够。我们往东飞了多久?”包尔斯给的答案是:“我们现在的航向是西270度。”
不可思议的是,另一个问题又发生在这次模仿飞行中。
跟拍"复仇者"轰炸机的飞机,机上的转弯侧滑仪、也就是我们飞机上刚才失灵的仪表,这时也发生了故障,现在它已经完全不工作了。模拟第19飞行小队飞行近两小时,两架飞机,两次仪表失灵。或许我们那两架飞机的仪表本来就有故障?
不论应该如何解释,我们都最终转弯向西了。这个航向本来可以保住第19飞行小队全体人员的性命。我们惴惴不安地向罗德岱堡飞去。
最后,第19飞行小队始终没有转弯往西。这5架飞机就这样继续飞行,眼看燃油即将耗尽,它们仍在继续向东,飞入空旷的海洋,和越来越浓的黑暗。当时泰勒下命令:“我们将按270度航向飞行,一直到看到陆地或者燃油耗尽。从某架飞机的燃油剩下10加仑开始,我们就一起在海面迫降。大家都清楚了吗?”(根据海军规定,在遇到类似的危机时,编队中所有的飞机都要迫降。)
那是他们最后的无线电通话。塔台问他还剩下多少油,他说大约还能飞20、30分钟。我们等了半个小时,无线电再也没了动静。我们知道他们已经坠机了,但不知道具体地点,之后我们出动了所有的舰艇和飞机前去搜寻。
没有人知道第19飞行小队到底遭遇了什么,为什么连一个组员、救生衣或一片残骸都找不到?
其他神秘失踪案件
第19飞行小队的神秘失踪和紧随其后的媒体狂热,使百慕大三角洲的传说更加牢不可破,至今仍是最著名的谜团。但1945年的这5架飞机,绝非失踪悬案的尾声。
1948年12月27日,一架麦道DC3客机自波多黎各的圣胡安起飞,预计飞往迈阿密,却在途中神秘失踪。
1963年8月28日,两架巨型KC-135军用空中加油机,在返回迈阿密附近的霍姆斯特德空军基地时坠毁。两架飞机距离为5百英尺,却同时坠机,当时的高度约为3万6千英尺。
但这两架飞机并没有凭空消失,它们的残骸最终还是找到了。但这两架飞机在空中相撞了吗?是否只是飞行员的失误?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事件的真相。事实很容易被迷雾笼罩,此次飞行也变成了百慕大三角洲传说的一部分。
失踪因飞行员失去方向感?
要揭开百慕大三角洲之谜,就不能放过任何细微线索。我们首先研究了机械故障、或者飞行员人为错误的可能性。人为错误及空间定向障碍、是否就是某些飞机失踪的原因?
在海洋上空飞行时,飞行员很容易失去方向感,有时甚至上下左右不分。人类不适合在空中的三维空间里快速移动,即便是在晴朗的日子里,也可能误把海洋当成天空,尤其是在海面有阳光反射时。这种现象在这一带很常见,有雾时问题则会更严重。如果分不清上下,就很容易飞进海里。
佛罗里达州的飞行教官卡罗尔·柯林斯,非常清楚飞行员失去方向感的危险性。她认为,百慕大三角洲频繁发生事故的原因可能很简单。
她向我们解释道:“在白天,如果能见度比较低,地平线会变得很不明显。从这个方向看还能看得到地平线,但到另一边看,就没有那么清楚了。我要让飞机略微倾斜一下。现在我们正在慢慢进入爬升转弯。你会发现,其实你感觉不到任何变化。我可以让这架飞机非常缓慢地下降,如果下降速度不是很快,那么你的耳朵就不会有胀胀的感觉,这时你就不会知道自己正在下降。”
很显然,她不相信那些传说。在柯林斯看来,百慕大三角洲的许多空难都可以归结为压力太大、过度疲劳或者失去空间方位感。但那些失踪的船只呢?难道也是由于人为失误?
气象科学家克里斯·蓝西认为,大多数事件都有同一个解释。如果不是以科学家、而是以普通人的身分,我会说,百慕大三角洲的意外事故中有许多、都是人为错误导致的。很多人干了蠢事,被困在愚蠢的地方,还要把责任推给别人。我了解人性,也知道这儿住了多少白痴,有些意外肯定是错误判断导致的。
采访美国海岸警卫队
关于那些在百慕大失事的大小船只,有一个组织独家拥有第一手资料。它就是美国海岸警卫队。在美国各地沿海发生的事故,他们都要参与救援。
作为迈阿密海岸警卫站的直升机机组成员,三级军士长约翰·格斯里在全球海上救援任务最繁忙的区域执勤,并深感自豪。他很清楚失去空中方向感有多容易。
约翰·格斯里:“有时候空中会有薄雾。如果这时又是风平浪静,你就可能分辨不出哪儿是海面、哪儿是天空。美国海岸警卫队对60年来、该地区发生的船只和飞机事故进行了分析,发现人员伤亡几乎全是人为失误或机械故障造成的。美国海岸警卫队平均每天拯救11人,为130多个遇险者提供援助。
近年来,那些迫切需要援助的人安全获救的比例越来越高。这要归功于一种更新、更精确的救援装置,它们被称为应急定位无线电信标。这种装置在1982年推出后,已帮助拯救了1万4千多人。百慕大三角洲每年有成千上万次救援行动,其中应急定位无线电信标在确定遇难船只位置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果船沉了,人们也可以随身带着这个装置,在水中启动,它能向卫星发送信号,卫星上则为每4到6个装置分配一个对应码。”
看来美国海岸警卫队不公开承认百慕大三角洲的存在。有时,即使船上有应急定位无线电信标,海岸警卫队也仍然找不到船只的踪影。
一个离奇故事:穿越磁场隧道
导致百慕大神秘失踪事件的原因通常包括反常的天气、人为失误或者单纯的机械故障。对一些倒霉的人来说,有时有可能同时包含以上三种原因。
另一个离奇的故事、发生在迈阿密房地产商人布鲁斯·热农身上。
这是从巴哈马的安德罗斯岛飞往迈阿密的一次例行飞行,大约需要一小时时间。热农宣称,起飞后不久,他就看到了双凸透镜状的云。这种云在山区附近很常见,悬浮在离海岸几英里外的大巴哈马浅滩上空。
热农称,铁砧状的云端形成了一条隧道,隧道的尽头是蓝天。飞进云层后,他看到了明亮的闪光,但是不是那种叉形闪电,似乎整片乌云都充满了能量。他还说,这时隧道里又出现了奇怪的线条,反时针方向缓缓旋转。线条贯穿整条隧道。他判断隧道至少有10英里长。他说:“到达隧道另一端应该需要3分多钟,但我只花了20秒。
热农有种失重的感觉。回头时,他能够看到翼尖拉出的尾迹。他看着隧道慢慢塌成了细细的一长条。热农相信,电磁能量能在飞机周围形成特殊的电雾。
“这是这次飞行中最神奇的部分。我不是穿越了那道云雾,而是在跟它一起飞。那是一种特殊的雾,带有电磁能量。”热农宣称,几秒钟后、那些云雾开始消散,这时他发现自己已经到了迈阿密上空。但手表上指示的时间让他大吃一惊:他一共才飞了33分钟。这次飞行本应该持续一个多小时。
热农说,他在百慕大三角洲飞行时、有怪异的电雾围绕着飞机,这个现象非同寻常,无法简单地用物理学解释。
百慕大之谜还吸引了一个人,一位自成一格的业余科研者,专门研究他所认为的类似现象。
在温哥华公寓的临时实验室里,约翰·哈奇森宣称,他可以用电磁力让物体漂浮、金属弯曲。他骄傲地把它称为"哈奇森效应"。他相信,自己也见到了热农所说的神秘电磁云雾。
有时,要想理解奇异的现象,就得去认识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有人觉得哈奇森是痴人说梦,但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位科学先驱。
哈奇森:“我的学历是…其实我只念到了初中,我没有任何学历。我在实验里创造的金属雾、和布鲁斯·热农的特殊电雾类似。我把笔记和金属雾进行了比较,我曾经看着这团高密度、灰白色的金属物质从无到有。我知道,这两者之间一定有所联系。”
哈奇森说,那件事发生在1980年5月。当时他正在自己的小公寓里做实验,各种实验器材塞满了屋子。他发现,他创造的电场附近的物体有小幅度的移动,他试着将物体放在电场中的不同位置。突然,他成功地将一颗60磅重的榴弹炮弹抬离了桌面。
哈奇森:“在我早期的实验中,能吸引科学家们兴趣的、是隔着一段距离把重物抬起来,还有把金属变软、变得奇形怪状。人们认为,我发现的技术可以应用在许多方面。”
哈奇森宣称自己能凭空抬起重物、弯曲金属,方法就是利用无线电波,加上力量强大的百万伏特电磁场。难道他真的找到了抵消重力的方法?实际上,没有人把他的发现当一回事。那些功成名就的科学家不愿费劲周折、去研究他的惊人发现。
还有个问题。这些都是哈奇森自己拍摄的,我们无法验证他的说法。
哈奇森说,他拍摄到的现象,是由一种不可思议的能源所驱动的,但对细节则是一笔带过。但他宣称,这些现象与目前尚未证实的 "零点能量"理论有关。一立方英尺的"零点能量"就能提供地球一百年所需要的能量。
科学家指出,目前就连"驾驭零点能量"这一概念、也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但哈奇森毫不灰心,相信自己已经了解了这种隐藏的能源。他相信在百慕大三角洲,这种能源也许会自然形成,在一定时候、达到类似他在临时实验室中见到的效果。
在哈奇森看来,这种"零点能量"的力量足以弄弯机身,甚至能将船体上扯出大洞。哈奇森相信,自己的业余实验将有助于解开百慕大三角洲之谜。但这些试验到目前还无法证实或复制。
目前还没有船只或飞机的残骸符合他所描述的特征。他那"利用电磁形成能量"的理论,增加了百慕大三角洲的神秘色彩,但对揭露事情的真相毫无帮助。
磁场才是最终解释?
虽然只是巧合,但其它百慕大研究人员,也将磁力和百慕大三角洲联系到了一起。地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被从两极延伸出的磁气圈所包围。磁场的效果,有时会以极光的形式出现,在北半球出现时、通常被称为北极光。
太阳能驱动着光线的跳动,地球磁场将太阳中的带电粒子送往两极,与大气碰撞后、就产生了极光。正是这个磁场、使得罗盘成为了最重要的导航工具,直到它被全球定位卫星取代。
罗盘会指向地球的磁北极,该方位很少能和地理北极重合。实际上,航行者们已经学会了修正误差。关于百慕大三角洲,我们早就知道一个事实,有些人认为,也许是它造成了这个地区的导航问题--因为这是地球上少数几个磁北极和地理北极重合的地方。另一个类似的区域位于日本海岸外,那里也发生过船只神秘失踪的事件。
很难想象,众所周知的磁北与真北重合现象、为何会给训练有素的航行者带来麻烦。然而,我们对地球磁场的了解并不多。一项发现指出,百慕大三角洲上方磁气圈的变化速度,比地球上其它任何地方都要快。
从这一点来看,百慕大三角洲不同于世界上的任何其它地方。证据,就来自四百英里外的太空。
1999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了一颗由丹麦科学家制造的、重132磅的小卫星。从那以后,奥斯特卫星已经2万5千多次通过百慕大三角洲水域上方,对地球磁场的强度进行测量。
丹麦气象学院的彼得·斯陶宁:“我们发现,主磁场,也就是来自地球的液态地核的磁场,在百慕大地区的变化特别大。卫星不断搜集数据,测量地心深处产生的作用。地球的核心可能由固态铁构成,但通常认为磁气圈来自液态外核的移动。液态外核就像旋转的大发电机、源源不断地制造地球的磁场。”
一群丹麦科学家将自己的数据、与20年前美国磁场卫星取得的数据进行了比较。这是他们第一次专门研究百慕大三角洲地区,并取得了惊人的结果。
斯陶宁:“我们比较了磁场卫星和奥斯特卫星所取得的磁场资料。它们显示,在过去的20年中,百慕大地区的磁场减弱了大约6%。”
百慕大三角洲磁场减弱的速度、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快。这是一项重要发现。但20年来、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改变?
几百年来,海洋和气流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地壳的形成、经历了千百万年。
所以丹麦科学家认为,磁场减弱的原因,可能在于地球深处火热的液态地核。他们推测,磁场的改变可能来自一阵强烈的乱流,就像一场暴风雨。它起源于地核中的液态铁,就位于百慕大三角洲的正下方。
那么,磁场减弱的历史记录是否就能解释、百慕大为何这样让人胆战心惊?相关的研究人员会问,如果百慕大三角洲的磁场变化真的这么大,它是否就会影响导航系统,或气候形态?
如果百慕大海床下的熔岩层中发生了强烈"风暴",它会不会以某种神秘的方式,影响水手、飞行员,或者他们的船只和飞机?这似乎不大可能。地球的磁场在数百万年间、发生过巨大的变化,而且现在仍在变化之中。
很难想象,百慕大地区的变化速率快了那么一点,就能影响到导航、船只和飞机,或者船只、飞机上的人员。尽管这合乎逻辑,但相信百慕大之谜的人还有其他疑问。
因此在探索百慕大神秘事件的过程中,引出的问题总是比答案还要多。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探索到底揭开了百慕大三角洲的多少个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