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闻横生,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个人资料
雕塑佛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最后的人民公社——周家庄:仍然记工分,中小学免费(组图)

(2009-01-03 16:17:22) 下一个




周家庄乡政府大门外的牌子上隐约还能找到“人民公社”的影子。



在队长的安排下,社员们正在平整一块土地。


   一切劳动由队长分配,绝大多数社员依赖集体计划经济生活,记工分,分口粮,集中耕作,统一分配收入……这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时期流行的镜头,对中国其他地方来说,早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但在距石家庄市约50公里的晋州市周家庄乡,这些不是历史,而是现实。从1958年至今,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人民公社已经存活了50年,它也成为中国目前唯一保留人民公社制度的乡镇,而且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活力。

  《郑州晚报》报道,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间,中国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周家庄乡的未来究竟如何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周家庄乡党委书记雷宗奎还是觉得集体经济缺乏相应的积极性,乡里的大多数官员也都不愿意外界把周家庄乡称为“人民公社”。

  一切劳动听从队长安排

  走进周家庄,楼房均为统一的大小、统一的样式,在统一的门楼两侧,柿子树的树叶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白光,大街上既看不见垃圾,也看不见家畜,也很少有行人。

8月29日,河北省晋州市周家庄第四生产队的副书记吴振根在办公室里给社员打电话,确定劳动安排。

  9月11日午后,仲秋的阳光依然毒辣。吴平和另外7个壮劳力正在周家庄乡政府对面平整一块土地。每铲七八锨土,吴平都会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擦额头的汗珠。“队长让平地的,地平整好干啥用我们也不知道。队长让干啥咱就干啥,用不着问那么多。”吴平说。就在吴平平整土地的同时,不远处的高秀容正在修剪一个篮球场外围的冬青树。

  与吴平的回答一样,高秀容也说,她修剪冬青树也是队长给分的活。“在我们这里,不是你想干啥就能干啥的,所有劳动都是队长分配,队长让干啥就得干啥,这样也好,不用操心,但是一定要干好,干不好队长就要扣工分。”高秀容说,她属于周家庄乡第四生产队,修剪好一块篮球场外围的冬青树可以挣5个工分,“去年一年,根据我的工分,队里发了6000多块钱,男同志一年一般可以挣1万多块钱。”

  周家庄乡一切劳动量计算都是以工分为标准,下地干活的,看大门的,打扫卫生的,开车的,甚至包括乡长、队长的工作都要到年终按工分进行收入分配。

  周家庄乡对不同的工种进行了372项细分,每项劳动的单位劳动量所得工分一目了然。每项工作所达到的要求也进行了具体规定,比如收割机收小麦,一平方米掉小麦不许超过13粒,否则便被罚公分。抽查者要趴在地上,清除杂物,进行查验。

  每次上工,队里的会计都会记账,到年底统一结算。当年全队总收入除去合作社一年中支出的生产资料成本、水、电、口粮款以及集体公积金等,算出每个工的工值。

  在集体所有制下,一切听队长安排。队长是生产队的权力枢纽,每年春天决定当年的生产计划时,几乎都是队长一个人安排,报到合作社一般也不会作大的修改。

  周家庄共有10个队,由周家庄农工商合作社管理。“这些队长都是20年前任命的,这几年对个别不称职的队长进行过调整,并没有采取过选举制。”合作社主任韩建明说,队长必须懂技术,懂得生产的每个环节,“老是换人也不好。”

  “乡政府”外衣下的“人民公社”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的改革由农村起步,而农村改革的起点正是包产到户。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为中国理顺农村生产关系打开了新路子,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大幕。那么,1982年时,周家庄乡是如何在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中成了“例外”?

  提起此事,周家庄人都会想到雷金河。直到2001年去世前,雷金河一直都是周家庄的灵魂人物。周家庄现在周密分工的最初制定者就是雷金河,1953年,雷金河为首的一班人制定了“干多少活、记多少分”的规定。当时,这样细致的“定额管理”异于全国其他公社。1954年周家庄公社的出工数量比1953年增加了52%。



阀门厂是周家庄的经济支柱企业。

  “雷社长对我们周家庄的贡献太大了,可以说,没有他也许就不会有周家庄的今天。”65岁的周家庄人吴保天说起雷金河,话语中还带有些许崇拜。而周家庄乡现任党委书记雷宗奎就是雷金河的孙子。

  “1982年,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是农村的主要形式。不过,我们周家庄集体经济基础比较好,开会讨论是否要分地的时候,绝大多数社员都不愿分地到户。”吴保天说。

  “周家庄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1983年就改为周家庄乡了,自从1953年周家庄实行的就是能够调动每个人劳动积极性的按劳分配的三包一奖生产责任制,这不同于一般人民公社的大锅饭。”周家庄乡党委副书记王月双说。事实上,周家庄人民公社在1983年改为周家庄乡后,记工分,分口粮,集中耕作,统一分配收入的经济形式并没有变动。

  允许个体经济的“人民公社”

  “要想了解周家庄,就必须转变固有的观念,这里跟其他许多地方真的大不一样。”王月双激动地说,周家庄允许个体自由经济的发展,他们并不乐意叫“人民公社”。

  30年的时间,已经让改革开放渗透到了中国的每一个地方,周家庄也不例外。在周家庄,同样有一些人不愿意受集体经济的束缚。范红(化名)就是其中一位。她是二队的社员,在周家庄乡政府附近经营一家商店。范红说,她的商店开业4年了,4年前她到石家庄为做生意的亲戚帮忙,便对做生意产生了兴趣。

  “我并不是对周家庄的集体经济模式不满,做生意是我的个人选择,如果不做生意,每个月也能收入千把块钱,并且不用操那么多心,只是我感觉那样的话有点碌碌无为,有点不自由。”范红说。

  与过去人民公社不一样,周家庄乡虽然实行的是集体所有制,却不控制公民个人财产,到了年底就进行分配。更大的不同在于允许并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范红选择自由是付出一定代价的,因为她每年要向队里交纳1000元的公积金。

  根据周家庄乡合作社的规定,每个不参加农业或工业集体劳动的社员,每年必须要向合作社交纳一定数额的公积金,因为他们还享受合作社的各种福利。具体数额为男性每年交1500元,女性每年交1000元(有6岁以下小孩的免交)。

  虽然范红现在选择了自己做生意,如果有一天她不想做生意了,依然可以回到周家庄的集体经济中去。河北省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刘增玉曾在2001年调研发现,从1984年到2001年18年间,周家庄的非公经济在全乡经济中的比重一直在20%以上。目前,周家庄从事非公经济的人员占总人口的5%左右,去年非公经济纯收入863万元。

  非公经济的增长,虽然没有增加集体收入,但无疑提高了社员的生活水平,而且实行自由的流动政策,也让社员没觉得集体是对他们的一种禁锢。这也让“人民公社”多了一个存在下去的理由。

  20年前实现中小学免费

  周家庄共有劳力6000多人,其中80%在企业,15%从事农业,5%从事个体私营业。2006年,周家庄工农业总收入48678万元,人均收入达到了晋州市最高的5609元,财政收入也是全晋州市第一。

  由此可见,周家庄这个“人民公社”仍具有一定的活力。就在老百姓收入增加的同时,周家庄的集体经济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种增加的受益者自然还是周家庄的社员。

  从1981年开始,周家庄的家家户户已免费使用上了自来水。次年,公社开始对年满65周岁的老人实行养老津贴、对孤寡老人实行五保等福利政策。随后,中小学一切费用全免。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的福利政策也是在不断改新,以前,养老津贴是每个月30元,从去年开始涨到60元了,目前,我们正在酝酿一批新的福利政策。”王月双说。

  公社里的福利体系、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其实是靠乡里的9家集体企业在支撑。一份资料显示,2005年,周家庄的农业纯收入是2121万元,而一个周家庄阀门厂的纯收入就达到2549万元。吴强是阀门厂的门卫,他说:“我们也是按工分发工资,我去年发了一万多块钱,真正在工厂内做工的人都能发两万多块。”

  女不外嫁男不外娶 人人都是亲戚

  虽然周家庄的集体经济模式,让社员“不用操心”、“生活有保障”,不过,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这种模式存在不少弊端。

  “我还是感觉把地分了好,这样更公平,干活更有积极性,可是我们又不敢说,自己做生意吧,也没那本事。”二队社员吴女士说,“我们队长光会给我们分活,他自己就从来不干,发的钱却比我们都多。”

  吴女士还透露:“周家庄乡的很多官员,包括生产队长、几个厂的厂长,都是乡党委书记雷宗奎的亲戚。”

  对于吴女士的说法,王月双这样解释:“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做到让人人满意。多年来,周家庄的风俗是女不外嫁,男不外娶,所以,要是追根溯源,周家庄人人都是亲戚。”周庄乡政府办公室主任说,周家庄乡从乡长、副乡长,到武装部长等都是没有工资的农民身份,分红收入只比平均水平一万五六略高一点。

  让周家庄乡的官员们最为得意的福利政策,也有社员提出质疑。 “啥福利政策啊,我们可没感觉到,其他乡镇的农民吃水、孩子上学也是免费。”三队社员韩先生说,“应该把地分了,那样干活才有积极性,那些想混饭吃的人就混不成了。”

  吴女士和韩先生都提到了“积极性”,这也是乡党委书记雷宗奎一直思考的问题,他已经意识到,生产缺乏积极性,工业过于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等集体经济的局限性。

  那么,周家庄的体制能否延续,它的明天在哪里?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雷宗奎,他也说不清楚。他只是觉得,集体经济确实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

  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刘增玉认为,从目前的现状看周家庄的体制是完全可以延续的,“关键在于人的因素”。随着工业人口的增加,慢慢地已经开始影响到农业生产。雷宗奎设想,要提高农业机械化,再到外面聘一部分劳力。(袁帅)



工人们将一锅铁水送进浇铸车间。这家生产阀门的农村集体企业,其收入占到该乡工业收入的3分之一



 

周家庄一名妇女在家缝被子。她家的房子是按照生产队统一规划建造的。每户农民的住宅面积都是统一的。



 

几名负责犁地的农民在田边休息。他们必须等负责割菜的农民割完菜才能开始工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弓尒 回复 悄悄话 谢谢 介绍,看来, 除了 南街村, 还有别的 集体农业实体,; 分田到户并非唯一出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