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老领导周溪舞出版了回忆录——《亲历深圳工业经济的崛起》。在书中他首次披露了特区初创时曾准备发行“特区货币”,经过几年的酝酿,票样已经印制出来,但最终还是在特区的历史中悄然逝去。
深圳特区成立时,周溪舞由佛山地委副书记兼行署副专员调任深圳市主管金融的副市长。那时周溪舞刚到深圳不长时间,他的一位好朋友正好来深圳办事。朋友临走时,周溪舞决定自己出钱,到一家有名的饭店款待一下这位朋友。吃完饭后,当周溪舞拿出钱准备结账时,服务员告诉他,饭店不收人民币,只收港币和外汇兑换券。周溪舞觉得很奇怪,仔细问了服务员才知道,这家饭店是一个香港老板用港币投资的,饭店老板挣来的人民币却很难兑换成港币带走,所以就要求吃饭的人不能用人民币埋单。
周溪舞解释说,别小看这样的事,这在当时还是很有代表性的。因为在特区创办初期,许多外商和港澳台的商人反映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汇率不能自由浮动、资金就更不能自由进出,这就给投资和经营带来了很多不便。
随着港币越来越流行,有专家认为,再不制止这种势头将会使特区沦为香港的金融附庸,经济、物价等会受到港币利率和汇价变动的影响。1981年春,鉴于深圳货币现状,兼任中共深圳市委第一书记的广东省省委分管经济特区的吴南生提出发行“特区货币”的意见,以便运用金融手段促进特区经济发展。
周溪舞说:“‘特区货币’具体的运作全在中央,1985年发行“特区货币”的准备工作全面展开,并通知我们深圳这边做好法规、政策等各方面的准备。据周溪舞透露,就在当年,“特区货币”的票样就已经印制出来了。纸币面额分5元、10元、50元、100元、500元5种,图景选用的是黄帝像;硬币面额分1分、2分、5分、1角、5角、1元6种,图景用的是飞禽图。
周溪舞说,当时经济学者对“特区货币”争辩异常激烈。反对意见认为,发行“特区货币”后,如果不能代替当时市面上人民币、外汇兑换券、港币的话,必然会造成金融秩序的紊乱,增加金融管理的困难,更为主要的是担心“特区货币”会对人民币造成冲击。
1984年4月,陈云与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谷牧在杭州谈到“特区货币”时说:“对是否搞‘特区货币’,我考虑比较多……如果各个特区都发货币,人民币的‘腿’会越来越短。因为‘优币驱赶劣币’,是货币的客观规律。”周溪舞清楚地记得,1986年的春天,谷牧在北京就经济特区问题答中外记者时谈到,深圳流通三种货币,原来准备发行一种“特区货币”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太复杂,即使解决了深圳的问题,也不等于解决了其他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还可能面临的共同问题。所以,我们要采取很慎重的态度,再推迟一段时间来解决。与此同时,深圳经济特区的外向型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周溪舞说:“由于我国银行在金融、货币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外资企业在资金出入方面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困难了。所以我认为,最后没有采取发行‘特区货币’的办法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