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闻横生,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个人资料
雕塑佛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乔冠华的第一任妻子龚澎(组图)

(2008-08-16 08:33:09) 下一个


作者:高山流水

冰消雪融,春回大地。再过两天,就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了。

每当三八节到来之际,都会使我想起那些对祖国和人民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巾帼英豪。最近,我特别怀念我国著名才女外交家、乔冠华夫人龚澎。

龚澎(1914年10月——1970年9月),原名龚维航,安徽合肥人,1914年诞生于日本横滨。父亲龚镇洲,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是同盟会会员,被孙中山任命为虎门要塞总指挥。姐姐龚普生,燕京大学高材生,新中国第一任驻爱尔兰大使。

龚澎于1935年加入共青团,1936年在燕京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3月,成为延安马列学院第一批学员。在那里她见到了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在7月的一次活动中,她第一次为毛泽东做英语翻译。

龚澎-1

青年时代的龚澎

 1940年在重庆时,除了担任周恩来的外交秘书兼翻译外,还是代表团的新闻发言人,每天都要和很多外国记者打交道。一位美国友人回忆说,当时他在重庆接触的人士当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周恩来的助手龚澎和王炳南。他说:“龚澎才华出众,举止大方而洒脱,和她交谈没有拘谨之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他对共产党人原有的印象。



乔冠华和龚澎在重庆

1942年末,乔冠华从香港来到重庆,住在好友冯亦代家。乔冠华在冯亦代家第一次见到龚澎,两人一见钟情。冯亦代夫人戴安娜与龚澎系当年燕京大学同学,过往甚密。她认为乔冠华与龚澎一个是才子,一个是才女,天生的一对,就作了他俩的介绍人,于1943年9月喜结伉俪。周恩来知道后,十分高兴说:“早该如此!安娜、亦代做了件好事。”1944年他们的儿子乔宗淮出生。由于两人都忙于工作,就把孩子放在周公馆门口一个笼子里,谁有时间谁就帮着照看。周恩来和邓大姐一有时间也来抱抱孩子。

1949年新中国成立,龚澎在外交部担任第一任情报司(新闻司)司长。35岁的龚澎是当时正司级干部中唯一的女性。1964年至1970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助理。

1960年,斯诺冲破种种阻力重访中国,周总理指定龚澎负责接待工作。1965年毛泽东接见斯诺时,也由龚澎陪同斯诺走上天安门。

英籍作家韩素音对新中国感到陌生,她把自己的困惑写信告诉龚澎,龚澎真诚地邀请她来中国看看。 1956 年经毛泽东和周恩来批准,韩素音终于来到中国采访。经过龚澎的引见,她见到了周总理和邓大姐。以后她每年都来中国,龚澎常常和她畅谈。



龚澎在日内瓦大会上讲话

1954 年和 1960 年,龚澎两次出席日内瓦会议。 1964 年跟随周总理出访亚非 14 国,担任新闻组长和首席发言人。每当总理接见记者时,龚澎都用简短的语言介绍出客人的背景和政治态度,使总理很快就掌握了情况。

正当龚澎的事业蒸蒸日上时, 1966 年“文革”来临了,龚澎遭到了批判,被抄了家,挨了打,并被罚打扫厕所。 1967 年初,刮起全面夺权、打倒一切之风,外交部也越来越乱了。龚澎在政治上很敏锐,她想得很深很细,认为外交部受到那么大的冲击,矛头是对着周总理和陈老总的。“文革”进入高潮后,乔冠华也曾被造反派批斗。一次乔冠华被揪走后,偷偷打电话问龚澎:“造反派逼我写东西,怎么办?”龚澎坚定地说:“不要写任何东西。你要是写了,就不要进家门!”在政治上,乔冠华远远不及龚澎。在那时的大风大浪中,龚澎为他掌着舵。

1968 年,她的儿子乔宗淮下放到东北农村; 1969 年,她的女儿乔松都下乡到内蒙。龚澎每周都写信给他们,希望兄妹尽快成长。而她自己,却因过度劳累,加上精神上不断受到剌激,不幸患上脑溢血而病倒,病情日渐严重。周恩来同志对她极为关怀,亲自到医院为她把脉。熟悉的人都知道,周恩来同志对龚澎的才干和品德修养都很赞赏,对他们一家也十分关心,看到龚澎一病不起,十分难过。

1970 年 9 月 20 日 ,不到 56 岁的龚澎就永远的离开了人世。她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正一室。这在当时,不是部长级高干而能享受如此哀荣的,龚澎为第一人。整个骨灰堂里只有两位女性,另一位是前卫生部长、冯玉祥夫人李德全女士。

龚澎去世后,作为有近 30 年共同战斗和生活过的丈夫乔冠华,也曾号啕大哭,悲痛欲绝。但不久之后,却被人左右,政治上迷失方向,在“文革”后期,犯下了不可原谅的政治性错误。

而龚澎的一对儿女,在痛失生母后不久又失去了父爱,被逐出家门。当他们仅拿走属于自己的木床、衣箱后,乔冠华竟向公安部申告所谓“外交部宿舍失窃案”,导演了一场“老子告儿子”的闹剧,搞得满城风雨,议论纷纷。乔宗淮兄妹依靠亲友收留,才幸免流浪街头。在胡耀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爱和母亲龚澎精神鼓舞下,迅速成长。儿子乔宗淮,原是清华大学数力系学生,后长期从事国防科技、新闻、外交等工作。先后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驻芬兰、朝鲜、瑞典大使。 2002 年 9 月起任外交部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女儿乔松都,也事业有成,生活美满,足以告慰生母在天之灵。

不久前,我看到女外交家张颖同志(原外交部副部长、驻美国大使章文晋夫人)的文章《“文革”中的龚澎和乔冠华》。她详细地回忆了龚乔往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段话:“龚澎和乔冠华都是我数十年的战友、至交,他们离开人世分别有三十多年或十多年,仍令我时常想念。他们曾共同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过许多贡献。尤其是龚澎,她是新中国第一代杰出的女外交家,外交部首任新闻司司长(当年称情报司),业绩斐然。为人一身正气,光明磊落。凡是曾经和龚澎一起共事的人,无不对她出色的工作和高尚品德备加称赞,留下深深怀念之情,大家都为她的英年早逝感到十分惋惜。乔冠华在他人生的最后年月,也曾有过短暂的辉煌,还有一些人在他的头上戴过无数耀眼的光环。但历史难以改写,人亦无完人,我也为他晚年一些作为感到悲哀和痛惜。”

1983 年 9 月 22 日 ,乔冠华走了。 9 月 23 日 ,《人民日报》第 4 版中间的位置上,登出了一条简短的讣告:“新华社北京 9 月 22 日 电,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顾问乔冠华同志因患肺癌,于今日上午 10 时 40 分在北京逝世,终年 70 岁。”

这短短的讣告,没有任何评论,没有任何褒贬。

但我想,乔冠华应该是带着遗憾和愧疚的心情,去追寻他忠实的战友和伴侣——龚澎英灵去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