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佛看世界

大千世界,趣闻横生,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个人资料
雕塑佛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彭德怀痛骂美国记者:不是我无知,是你太愚蠢

(2008-03-25 12:36:26) 下一个

  师哲,曾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任弼时的秘书,回到延安后一直担任毛泽东和中央领导的俄文秘书。无论是在延安时期,还是建国后出访苏联,他与彭德怀元帅有过长期、深入的接触,对彭德怀的威武坦荡、谨慎果断、严于律己、艰苦朴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蔑视原子弹的威胁

  彭总的原则性和严肃而又谦虚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记得1945年底至1946年初,彭德怀住在延安枣园,有一位搞情报工作的苏联人(阿洛夫医生)要求同彭总谈话,想了解当时的军事形势。彭总没有拒绝,但前后几个月中谈了几次,每次只谈二三十分钟,使他不得要领,显然是应付。因为彭德怀只知道阿洛夫是医生,不知道他的其他身份。后来他知道了阿洛夫的身份,是毛泽东向他说了还是他请示了毛泽东?不得其详,但肯定有毛泽东的交代。于是他又主动把阿洛夫请了去,让他站在有标记的军用地图前,向他详细地阐述了敌我兵力的部署、战斗进展情况、预计的战役行动、未来的战略意图以及预期的战果等等。

  正当阿洛夫满面笑容地想称赞、恭维并感谢彭总的时候,彭总却截住对方的话头说:“我今天向你讲的,全都是毛主席的战略思想、战略意图和他亲自考虑的战役与战略部署。我军在战争中的一切胜利,都是在毛主席的军事思想指导下获得的。好吧,再见!”

  美国用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广岛以后,一些外国记者来延安,总是要宣扬原子弹的威力;有人还借此说我们不能和国民党打仗,因为有原子弹的美国会帮助国民党。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找到彭德怀,问道:“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威力简直是毁灭性的,给日本造成的损失太可怕了,实在无法形容。你听说了吗?”

  彭德怀以极其轻蔑的口气反问:“是吗?有这种事吗?不知道。”

  那个傻记者没有领会彭总的意思,反而惊讶起来:“哎呀呀,你怎么这样闭塞,这样无知,连这么大的事都不知道?!”

  彭德怀微笑道:“不是我无知,而是你太愚蠢了;你的愚蠢才是我真的不知道的、没有料想到的……”

  有一次我们在枣园散步、聊天,彭德怀讲他的两次惊险遭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次是在大革命失败以后的1927年。那时他担任旧军队的团长,老军阀发现他是通共产党的,突然逮捕了他,未经审讯,就立即捆绑起来推出去问斩。当他被押出城门走向刑场时,他猛然推倒两边押解他的人,撒腿就跑。行刑者在仓皇失措中乱放枪,自然不能命中,他侥幸逃脱了。第二次是他回湘潭家乡。他回到空无人迹的家中,正在独坐,突然被军警包围。他冷静地又是急速地思索着对付敌人的办法,猛抬头,看到了屋顶的大梁,于是他立即爬上大梁,紧缩着身子顺卧在梁上。他刚隐蔽好,三四个武装人员推开房门冲了进来,吵吵嚷嚷,搜索一阵,既无人迹,也无声息,空空荡荡,最后只得嚎叫着离去。

  彭德怀接着说:“这两次脱险,都是侥幸又侥幸的事,虽然凭着一心为革命而贡献自己一切的精神,置生死于度外,然而这却不是克敌制胜的方法。要战胜敌人,说到底,必须拿起武器,和敌人斗争!”

2、斯大林高兴地与他干杯

  抗美援朝后的1952年8月,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苏。9月3日,彭德怀与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朴宪永应斯大林之邀抵达莫斯科,由苏联军方接待,住在莫斯科郊外。

  9月4日,斯大林约见了彭德怀、金日成和朴宪永。在座的有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莫洛托夫、马林可夫、贝利亚、米高扬等,以及中国政府代表团周恩来、陈云、李富春、张闻天、粟裕等人。

  斯大林在询问了朝鲜战况和谈判的情况之后,称赞中朝人民英勇善战。

  会谈后到斯大林别墅赴宴,斯大林向大家祝酒;他特意到彭德怀面前,要彭自己斟满一大杯白酒,两人对饮,一口而干。斯大林很高兴,望着彭德怀端详了好一会儿。

  宴会持续了约4个小时。出门时,斯大林要我把彭德怀请回来,他陪彭德怀在大厅里边走边谈,有说有笑,还请彭德怀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转致他的问候和祝贺。

  9月12日,斯大林又一次以家宴形式,请了彭德怀、金日成、周恩来等人。

  3、担心蜕变,战斗不止

  1949年四五月间,中央机关临时住在香山,彭德怀从西北前线来到北京,是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汇报工作的,同时研究一些要解决的问题。在周恩来的办公室,我遇见了阔别年余的彭总。他那朴素的衣着和疲劳的面容,说明他在辽阔崎岖的大西北转战、奔波的辛苦。

 谈话中,他向周恩来直率地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他说进入城市的同志,干部办公室都摆上了沙发,铺着地毯,又是茶几、又是盆花、又是盆景、又是鱼缸等等。他说:“前方干部的生活状况和工作条件还是极其艰苦的,我想说的还不是他们看不惯这里的这些情况,而主要是恐怕进了城的同志会忘记农村,忘记边远地区的劳动人民,同他们的感情会淡薄起来,会脱离群众啊……时间才如此短暂,就出现了这些苗头,日子长了,会怎么样呢?”

   周恩来以赞许的口吻说:“讲得好,意见提得及时,很值得警惕,中央将会注意这些问题。目前,我们既要打仗,又要生产建设;既要接收好并学会做城市工作,又要把农村的事情办好,把城乡两方面的问题都解决好。”

  解放大西北的任务完成以后,彭德怀没有得到喘息,又接受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重托,担任了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他的率领下,踏上了朝鲜国土。很快,前方胜利的消息雪片一样飞来。

4、斯大林高兴地与他干杯

  抗美援朝后的1952年8月,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苏。9月3日,彭德怀与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朴宪永应斯大林之邀抵达莫斯科,由苏联军方接待,住在莫斯科郊外。

  9月4日,斯大林约见了彭德怀、金日成和朴宪永。在座的有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莫洛托夫、马林可夫、贝利亚、米高扬等,以及中国政府代表团周恩来、陈云、李富春、张闻天、粟裕等人。

  斯大林在询问了朝鲜战况和谈判的情况之后,称赞中朝人民英勇善战。

  会谈后到斯大林别墅赴宴,斯大林向大家祝酒;他特意到彭德怀面前,要彭自己斟满一大杯白酒,两人对饮,一口而干。斯大林很高兴,望着彭德怀端详了好一会儿。

  宴会持续了约4个小时。出门时,斯大林要我把彭德怀请回来,他陪彭德怀在大厅里边走边谈,有说有笑,还请彭德怀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转致他的问候和祝贺。

  9月12日,斯大林又一次以家宴形式,请了彭德怀、金日成、周恩来等人。

5、苏共领导人对他“围攻”

  然而,有一天,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邀请中国政府代表团正副团长周恩来、陈云、李富春,也邀请了彭德怀。苏方则是中央政治局的全体委员出席。斯大林根据他得到的“报告”(应该叫诬告),说我们在朝鲜杀过俘虏,为此,他们那么多人对彭总进行了一次围攻。

  开始时,大家在会议厅天南海北地闲聊。突然,斯大林问彭德怀:“你们是不是在朝鲜杀过俘虏?你们知不知道国际上有公约不许杀俘虏?”

  彭德怀不作声。斯大林质问时,其他政治局委员也都跟上追问:“杀了没有?杀过几个?”

  彭德怀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他们说:“你只要说上一句话,杀过,还是没有?”彭不答。

  周恩来和中国同志面对这个阵势也很着急,也问他有没有这回事?彭德怀仍不回答。

  几乎所有在场的人都站起来围着他质问,他却稳如泰山,默不作声,根本不理他们。

  就这样僵持、吵闹了一个多小时。“散会”后,大家到斯大林赴宴。彭德怀照吃照喝,安详自若。席间,斯大林特为彭德怀祝酒,彭德怀举杯,同斯大林对饮了一大杯白酒,斯大林很高兴,气氛缓和了许多。我知道彭总有胃病,想劝他少饮酒,周恩来拉拉我,不让我干涉,并说彭总有酒量。果然他的酒量过人,连饮几大杯,毫无醉意。

  宴会持续了3个多小时。餐后,斯大林邀大家跳舞、吃点心,参观他的客厅、书报室等。

  这时,斯大林又把彭德怀和我叫到一个角落。这里的墙上挂着一幅中国国画“雄鹰”,是盛世才送斯大林的。斯大林问这幅画是什么意思?

  我告诉他:“是飞得高、看得远的意思,比喻斯大林高瞻远瞩。盛世才已经叛变了!”

  接着,斯大林还是问彭德怀杀没杀过俘虏?杀了几个?彭仍旧不语。

  斯大林说:“你就告诉我一个人,我俩悄悄说,我绝不告诉别人。”

  彭德怀还是闭口无言。斯大林说:“我只要你说一个字:‘是’,还是‘否’?”

  又僵了约一个小时,斯大林算是彻底没招了。他对彭德怀说:“你不要以为我心疼美国人,我一点也不喜欢他们。你们在前方、在战场上杀他们几千几万,我才高兴哩!但是不能杀俘虏。否则消息传到外国去,我们在政治上就输光了。因为这是国际公约所不允许的。”

  说完,斯大林拉着彭德怀,有说有笑地走向人群。彭德怀也露出了笑容。

6、胸怀坦荡赢得斯大林尊敬

  当斯大林逼问彭德怀的时候,我只觉得斯大林把我们的水平估计太低了。我军从十年内战到八年抗战到三年解放战争,一贯的纪律和传统之一,就是不杀俘虏、不虐待俘虏,而是优待俘虏,彭德怀作为主帅,怎么可能不遵守呢?而美军对中朝被俘人员的摧残却是骇人听闻,也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彭德怀为什么不加以否认呢?当时我还不太理解,后来越想越觉得彭德怀高明!因为既不能把没有的事情说成有,又不能加以否认,否认了,斯大林又会像逼问他一样去逼问诬告者,而那样就会使已经存在的矛盾更加激化。因此,从大局着想,还是让“不解之谜”存在斯大林心里为好。自己被误解,他不在乎。

  彭德怀胸怀坦荡,从不把个人得失放在心上。他赴朝时,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要跟他去,征得毛泽东的同意,岸英随他赴朝。他把岸英放在自己身边,认为总会比较安全。但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岸英牺牲,许多人想对毛泽东隐瞒,但彭德怀认为不能隐瞒,他亲自回国,到中南海向毛泽东汇报了这一噩耗。“围攻事件”结束后,苏联向中国代表团赠送了汽车,给周恩来的是“吉斯”,给陈云、李富春、彭德怀的是“吉姆”,其他部长们是“胜利”牌小轿车,也送了我一辆“胜利”。

  斯大林专门解释说:“为什么也送彭德怀一辆‘吉姆’呢?他虽然不是代表团成员(指周恩来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但他是我们的好朋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