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美国总统布什还没举行1月20日的就职典礼,但“国王布什加冕要花5000万美元”的议论已在美国传得沸沸扬扬。如今,美国总统的各项待遇都大大提高,布什总统的年薪已达40万美元。但在美国建国之初,“国父”华盛顿总统的年薪仅为2.5万美元。直到1837年格兰特当选总统时,年薪才涨到5万美元。此后,在塔夫脱、杜鲁门和尼克松时期,总统年薪又分别涨到7.5万、10万和20万美元。在美国历史上,有好几位总统退休后因经济拮据而晚景凄凉,甚至在贫困交加中悲惨去世。
杰斐逊拍卖藏书
起草举世闻名的《独立宣言》,以不可思议的低价购买了路易斯安那……在政治舞台上,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可谓功盖千秋。但退隐山林之后,他却面临另一种生活境况。8年总统生涯的微薄收入根本无法支付各种开销,反而使杰斐逊欠下5万多美元的债务。卸任后,他努力经营自己的农场和作坊,以增加收入,偿还债务。当时美国政府没为退休总统提供退休金。养活上百口的家人及亲戚并维持往日的门面,对杰斐逊来说已力不从心,更别说偿还巨额的债务和利息了。
1814 年,英军入侵华盛顿,纵火焚烧了国会图书馆。杰斐逊将自己多年积累并十分珍爱的藏书以2.5万美元的低价卖给了国会,所得收入大多用于还债,但他的境况并没有因此得到根本改善。到1823年,他还负债4万多美元。1825年,饱受债务所累的杰斐逊不得不孤注一掷,考虑拍卖田产。消息一出,举国震惊。人们惊呼,《独立宣言》的作者、美利坚的前总统居然穷困到如此地步,这简直是美国的耻辱。全国各地自发为他捐款,但杰斐逊的债务仍然没有偿清。
在贫困和过度劳累的双重压力下,杰斐逊病倒了。风湿病、泌尿系统疾病和腹泻轮番折磨着奄奄一息的杰斐逊。1826年7月4日,在《独立宣言》发表50周年的当天,杰斐逊在弗吉尼亚州的家中与世长辞。
门罗出售栖身之所
向西方列强提出“门罗主义”,将拉丁美洲视作美国的后院,不容他国染指,是美国第五任总统詹姆斯·门罗的得意之作。但仕途一帆风顺的他万万没想到,自己退休后竟沦落到无家可归的境地。
1825年3月,卸任后的门罗和夫人回到故乡弗吉尼亚州定居。但是,作为他们晚年归宿的橡树庄园却让门罗付出了卖地还债的代价。由于庄园开销巨大,导致他债台高筑,不得不卖掉两处土地。即便如此,也只是解决了部分债务。面对纷纷上门的讨债者,门罗向政府提出了补偿要求,但一直得不到明确回复。门罗渐渐心灰意冷。
更令门罗备受打击的是,夫人伊丽莎白因患严重中风,于1830年9月病逝。在悲痛中安葬夫人之后,门罗所有的财产已耗费殆尽,不得不离开故乡,只身搬到纽约的女儿玛丽亚家中,与女儿女婿同住在一座极为简朴的房子里。
1831年,美国国会正式批准给门罗3万美元的补偿费,门罗终于用这笔钱连同他的卖地收入还清了债务。但心爱的橡树庄园已属他人,门罗再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成了一名真正的无家可归者。当年7月4日,也是美国的国庆节,门罗因心力衰竭在女儿家中去世,遗体被葬在纽约大理石公墓的古弗尼尔家族墓区,27 年之后,被迁到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好莱坞公墓,他才得以“魂归故里”。
杰克逊暮年代子还债
美国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出身布衣,自幼父母双亡,靠自我奋斗成为种植园主,后又成为统领数万大军的将军,并最终入主白宫。执政期间,杰克逊领导政府偿清了所有国债,但他自己离任后却一直没能摆脱债务的困扰。
1837年,杰克逊离开白宫,回到他位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附近的赫米蒂奇种植园。杰克逊的种植园有1200英亩土地,主要种植棉花。但当时的美国正处于经济萧条期,生产出来的棉花根本无法找到市场。杰克逊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无奈之下,他只能卖掉一些土地,并向朋友借钱,以应付日常的业务开支。
屋漏偏逢连阴雨。偏偏此时,他的儿子小安德鲁又接二连三地投资失误,欠下了一笔又一笔债务。为维护名声,杰克逊严格遵守每年元旦付清账单的惯例,不断变卖土地,为儿子还债。1841年,杰克逊的庄园歉收,7匹良种马也死了,他再也没有能力像往年那样偿还债务了。而小安德鲁欠下的6000美元债务连本带利也涨到了1.5万美元。一些朋友打算为杰克逊募捐,帮他渡过难关,但都被杰克逊一一谢绝了。他表示,宁可接受贷款,也不能接受他人的捐赠。
多年债务缠身使杰克逊一直情绪低落,严重影响了他的健康。1845年6月8日,杰克逊手术失败,在昏黄的灯光下告别了人世。在遗嘱中,他通过出让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偿还了1.6万美元的欠款和利息。
格兰特靠写回忆录谋生
美国第18任总统尤利塞斯·格兰特在南北战争中一举成名,但他当上总统后却任人唯亲,被后人贬损为“美国历史上最腐败的总统”。不过,虽然他重用的一些不法官僚贪污受贿,大发横财,格兰特本人却没有多少积蓄,每年只有作为“战争英雄”获得的6000美元的进账。
格兰特1877年离开白宫后,也曾一度同门罗一样,陷入“无家可归”的境地。格兰特曾把目光转向商界,但历史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他当上了墨西哥南方铁路公司的董事长,靠名望募集到一些修建铁路的资金,但好景不长,不久公司就宣告破产。此后,格兰特又和儿子巴克合伙做生意。他们投入了20万美元,与华尔街经纪人费迪南合伙办公司。但费迪南欺骗了格兰特父子,携款潜逃。一贫如洗的格兰特只能放下脸面,靠朋友接济度日。为了生计,他将收藏多年的内战时期的纪念品送去变卖,其中包括他最珍爱的军刀。
穷困潦倒之际,格兰特不得不靠写回忆录谋生。1885年,他向《世纪》杂志提供了关于夏伊洛之战和维克斯堡之战的两篇文章,得到了1000美元稿酬。此外,身为韦伯斯出版公司董事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建议格兰特撰写回忆录,并表示愿意支付20%的版税,且预付2.5万美元。
心力交瘁的格兰特病倒了。但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不得不忍受病痛的折磨,夜以继日地奋笔疾书,终于在临终前4天完成了两卷本的回忆录。1885年7月23日,格兰特死于喉癌,终年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