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51)
2009 (72)
2010 (41)
2022 (37)
2025 (5)
在产生天地之前,有一个混然一体的存在。寂静啊,空虚啊!独立自在,永不改变。循环运行,永不疲倦。称得上是天地万物的母亲。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姑且写作“道”,勉强起个名字叫“大”。大,便无限飞逝,飞逝而致远,至远而回返。所以道为大,天为大,地为大,人也为大。宇宙中四个为大的,人是其中之一。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于道,道以他自身为法度。
大道可以说清楚,但不是通常人所理解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所能代表的意义。你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 - 循环玄妙的秘密。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大道空虚无形,但大能却无穷无尽,万物都由其中产生,它渊远深奥啊,是物质世界的始祖。你若能放弃自我的锐气,摆脱纷纭万象的迷惑,和于你生命的光中,认同你那尘土的本相,你便能在幽幽之中,感觉到他那似有似无的存在。我不敢说他有没有母亲,但他一定先于一切有形之帝。
道,通常不显露其名份。道的本体-朴,虽然精渺微小,天下却没有什么能支配他。王侯若能持守他,万物会自动归顺。天地相和,降下甘露,无人分配,自然均匀。宇宙一开始就有秩序,也就有了名份。既有了名份,人就该知道自己的限度,不可僭越。知道人的限度而及时止步,就可以平安无患了。道,引导天下万民归向自己,就好像河川疏导诸水流向大海。
大道弥漫,无所不在,周流左右。万物都是籍著他而生,他不自夸自诩。大功却都是由他而来的,他不彰明昭著。他爱抚滋养万物,却不以主宰自居,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样子。当万物都依附归向他时,他仍然不以主宰自居,这样,他的名份可就大了。而由于他从始至终不自以为大,这反而成就了他的伟大。
内心虚化到极点,持守安静到纯一,我就能在万物的篷蓬勃勃中,看出其来龙去脉。万物纷纭百态,都复归其本根。回到本根就叫平静安息。平静安息便是复归了真生命。复归了真生命便是永恒。认识永恒便是光明。不认识永恒,就会任意妄为,后果凶险。认识了永恒,就能万事包容。万事包容,就能公义坦荡。公义坦荡,则为完全人。完全人,则与天同。与天同,就归入道了。归入道,也就归入了永恒,即使肉身消失,依然平安无恙。
优秀的人听了道之后,勤勉地遵行。一般的人听了道之后,仍是似懂非懂、若有若无。俗陋的人听了道之后,大声嘲笑。若不被这种人嘲笑,那还叫真道吗?所以《建言书》上说:道是光明的,世人却以为暗昧。在道里长进,却似乎是颓废。在道里有平安,看起来却像是艰难。至高的道德却好像幽谷低下,纯净洁朴却甘守卑辱暗昧,宽广无比却依旧视若不足,刚健威猛却依然视若苟且,实在的真理有如虚无,至大的空间却没有角落,伟大的器皿成形在后,太高的声调,人的耳朵就无法听见;太大的形象,人的眼睛就无法看见。道是隐秘的;然而只有道,善施与、方能成全。
这个世间,凡属物质的存在个体,包括人类,都有个生命周期。生生死死,大概是物质存在无法超越的必然规律吧,从这个理由来讲,永恒的大道,大概不能是属物质的吧!可是它崇尚无为,不在我们面前明白显现它自己,我也就不能明白的说它是属物质的还是属灵的。不过也正因为这一点, 他有了最大的包容性. 所以不管你是信神还是信物质,理解一点就够了 - 大道超越了生死。我们每个人,最终都要回归它,那里,有我们的列祖列宗!那里,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作为中国人, 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 历经多少艰难困苦,你若能持守道之真朴, 你将知道你力量的源泉,从此远离孤苦无依。
引用 - 《道德经》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