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威”观巴西》系列 71-77

(2010-03-12 21:07:13) 下一个
《“威”观巴西》系列 71

半世纪歌王

巴西有位叫做罗伯特·卡洛斯的球星,虽然身高只有1米68,但是却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左后卫,多次入选巴西国家队。他的大腿肌肉异常发达,一脚射门最快时达到每小时150公里。

不过,比起一个同样叫做罗伯特·卡洛斯的歌星来,他是大巫见小巫,名气远远不如。当然,他之所以能够与歌星同名,是因为他的父母都是歌星的歌迷,于是在自己有了儿子的时候,就把偶像的名字给了儿子。

唱歌的这个罗伯特·卡洛斯·布拉加,出生于1941年,比踢球的罗伯特·卡洛斯年长32岁。罗伯特·卡洛斯是巴西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歌星,在50年演艺生涯中发行了超过1.2亿张唱片,被以“王”相称,与“球王”贝利分庭抗礼。

与许多那个时代的人一样,罗伯特·卡洛斯小时候深受当时两大世界霸主的影响。对美国,他学的是“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对苏联,他学的是“青年近卫军”。他甚至尝试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创造“世界大同”,以“青年近卫军”的姿态在巴西模仿“猫王”的音乐。

1961年,罗伯特·卡洛斯发表了自己的首家LP,名字叫《为你疯狂》,不过这张大碟在商业上十分不成功,差点让他被东家CBS炒掉。好在他那个时候的歌坛最大竞争对手塞尔吉奥·穆里洛因为与制作人发生冲突,反倒先罗伯特·卡洛斯离开CBS,于是别无选择的CBS只好全力打造罗伯特·卡洛斯,从而成就了“歌王”的50年辉煌演艺生涯。

首张专辑未获成功,并没有打击罗伯特·卡洛斯的信心,他于1962年推出了新专辑《稀里哗啦》,其中主打曲《稀里哗啦》以及《停在逆行道上》等,都是当年的热门传唱歌曲。1963年,他的新LP大碟《禁止吸烟》再次大获成功,从此奠定了他在巴西歌坛的老大地位。

罗伯特·卡洛斯是歌坛常青树,数十年中屹立不倒,每个时期均有佳作流传。比如1984年他的《卡车司机》一天内在各大电台被播放3000次;一年之后,他的《绿与黄》刷新纪录,达到一天播放3500次。1988年,他获得格莱美最佳拉美流行歌手奖项。1989年,他再获格莱美最佳拉美流行乐专辑奖。

罗伯特·卡洛斯的乐风影响了同时代和继他之后的众多歌手,直到90年代仍有不少新人以他为师。他每年底举行的电视歌会,群贤毕集,星光灿烂,成为巴西最重要的传统文艺活动之一。

从2009年7月11日开始,为了纪念自己从艺50周年,罗伯特·卡洛斯在巴西举行巡回演唱会,一时趋者若鹜,仅马拉卡纳体育场演唱会就有近7万人参加,预计全部50唱演唱会将会有50万歌迷前往观看。

《BILLBOARD》杂志的巴西创刊号披露,罗伯特·卡洛斯的巡回演唱会声势浩大,仅固定的工作人员就有60名,器材重达60吨,动用3辆长达14米的重装卡车。除此之外,罗伯特·卡洛斯还每场准备12打红玫瑰,3打白玫瑰,以答谢前来捧场的歌迷。

罗伯特·卡洛斯·布拉加生于圣埃斯皮里托州小城伊塔佩米林瀑布市,他的父亲是个钟表匠,母亲是个裁缝,他是4个兄妹中的老小。罗伯特·卡洛斯出名后,他们家朴素的故居已经被布置成一家博物馆,不断有歌迷前来探访。(陈威华)

《“威”观巴西》系列 72

贫民大楼

巴西利亚的国会大厦是著名设计师尼迈耶的作品,主楼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两个部分,楼顶标志性建筑是两个碗,碗口朝上代表倾听民众呼声的众议院,碗口朝下代表替人民集中行使权力的参议院。配楼是两栋火柴盒高楼,中间用一个空中走廊联系在一起,远远看去就像是H字母。中国人更具想象力,以“两个大碗一双筷子”这个说法,做出了一个形象的总结。

在1960年巴西迁都之前,众议员们在里约热内卢的“拔牙师傅宫”(Palacio Tiradentes)是没有个人办公室的。这个传统一开始也跟着议员们一起来到巴西利亚,但是到了70年代时,议员们认为没有一个歇脚的地方实在太辛苦,于是当时的众议长佩雷拉·洛佩斯体恤众情,开了先例。

1971年,第三配楼落成。这是一栋5层高的火柴盒建筑,没有电梯没有独立卫生间,每层只有4个公共厕所,用文件柜和办公家具隔成300个议员办公套间,而当时的议员人数是420个。所以,紧接着巴西众议院就提议建了第四配楼。

又等了10年时间,这个新配楼于1981年终于落成,是一栋10层高的楼房,安排了430个办公套间,每个面积39平方米。随着新楼落成,旧楼的格局也得以改变,文件柜和办公家具重新进行了排列组合,议员办公套间面积增加到33平方米,数目从300降到了82个。

有了新楼,旧楼的价值大大下降,那些无缘搬到新楼的议员心生愤懑之情,以“贫民大楼”的外号来称呼旧楼,甚至还成立了“无私人卫生间议员小组”来自嘲。

而新楼因为外观“金闪闪、黄澄澄”,让人联想到巴西北部帕拉州的金矿,于是就得了“光头山”的雅号。据说,在三十年的开采期内,帕拉州的这座矿山贡献了40吨黄金,产量惊人。

给议员们安排办公室,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曾经做过技术部主任的建筑师雷纳多·布朗道回忆道:普通议员还算好说话,安排到哪里就是哪里,如果有前总统或者前议长卷土重来当选为普通议员的话,那问题就来了。每到这个时候,他就得多长几根白头发。

2006年,远离政坛12年的前总统伊伯森·皮涅罗当选为众议员。为了安置好这位重量级人物,布朗道只好大动干戈,将速记员们转移到地下室,总算给皮涅罗腾出了一间距离众议院不太远的办公室。

通常说来,议员们一般都是根据先来后到的原则更换办公室,但是往往也会有意外的事情发生。比如来自圣埃斯皮里图州众议员内西玛·弗拉加出任公职后,他留下的众议员职位由当年选举排名最靠前的落选候选人鲁西尼奥·亚松森接任。

亚松森满心以为除了接任弗拉加的职位之外,还能够入住弗拉加位于“光头山”5层的办公室,结果没想到弗拉加将这间办公室让给了一位叫做马纳托的众议员。

这时候,谣言四起。有人说弗拉加将这间办公室“卖”给了马纳托,而马纳托说,他是付了3000块雷亚尔,但是买的只是办公用品和家具,“弗拉加的品味好,所以我买下他的全套办公用品和家具,仅仅让他把他老婆的照片带走”。马纳托甚至还表示,他可以出示发票,那上面写得清清楚楚,买的是办公用品和家具,而不是办公室。

于是,可怜的亚松森只好入住马纳托腾出来的办公室,位于著名的“贫民大楼”。(陈威华)

《“威”观巴西》系列 73

橙子企业

米尔顿·布拉加在位于大圣保罗区的巴鲁埃里市以送煤气罐为生。

在最近的12年里,他每天从早8点到晚8点,从周一到周日,每天在外奔波。这样的话,他每个月的月底能够拿到2000雷亚尔工资。

但是,在巴西中央银行的记录中,现年44岁的米尔顿·布拉加是一家叫做SUPERJET(超级飞机)的公司的合伙人,2009年为了支付进口产品,对外汇出了434万美元。

不过,与这家公司的另一位合伙人相比,布拉加每个月2000雷亚尔的收入还是挺可观的,因为另一个人不过是个清道夫,每个月所挣不足1000雷亚尔。

按照巴西民事警察局的定义,以他人名义注册的企业或者为不法行为当幌子的门面企业,叫做“橙子”。

成立“橙子”企业的过程很简单,从一些低收入人群中要来身份证,一次支付个1000块,就足以让他们欢天喜地了。随后,拿着这些身份证就可以去申请开设公司。3天内,一家新的进出口公司就已经开张。公司开张后,做一份进出口合同,然后拿着找一家商业银行买外汇,商业银行在巴西中央银行做个登记,收了雷亚尔,汇出美元。

这种做法主要应用在两个地方:洗钱以及走私。

“橙子”公司如果不是为自己谋福利的话,挣钱的法子是外汇黑市价和官价之间的差价。因为巴西是个外汇管制的国家,本土企业和个人不能开设外币账户,有正常需要的话,比如企业进口或者个人旅游,可以到银行按官价购买外汇;如果是非正常需要,只好到黑市上换;同时,接待外国游客的饭店另有一个旅游价,高卖低买,反正是针对游客,基本上就是一锤子买卖,管你“回头”不“回头”。

圣保罗民事警察局目前正在调查40家这样的企业。在2005年至2008年间,这些企业涉嫌向国外非法转移了至少8亿雷亚尔。警察们在其中一些企业中,还发现了许多伪造的空白外国企业合同,《圣保罗报》刊登了一些被缴获的合同扫描件,上面的文字赫然是简体或者繁体的汉字。

在这些被调查的企业中,有家叫做CELMIX的,一共转移了1.2亿美元,而它的总部位于圣保罗市中心的一条小街上,一个房间的月租超不过300雷亚尔。

另有一家叫做佛罗里达有限公司的,在5年中兑换了1.53亿雷亚尔,但是根据警方的调查,这家公司只有一名员工,其设在圣保罗的所谓总部一周内开不了几次门。再往前查,在14年中这家公司一共更换过13次总部地址,从西部偏僻的老港市到里约州游人如织的伊塔瓜伊。

多年来致力于打击洗钱行径的联邦法官塞尔吉奥·摩罗认为,随着政府打击洗钱和走私的力度逐渐加强,近些年来“橙子”公司已经不敢那么明目张胆了。以往有些企业的账面往来金额动辄超过10亿美元,如今一般也就敢维持个3、5千万美元。以往这些企业通常就近在大城市中注册,如今往往转移到内陆的中小企业。

“如此种种,都表明‘橙子’市场正在四分五裂,”这位法官总结道。(陈威华)

《“威”观巴西》系列 74

戴罪立功

2010年是巴西的大选年。虽然年底才开始选民投票,但是各路政坛豪杰已经纷纷登场,力争先声夺人,抢得先机。

《圣保罗报》年初刊登了一篇报道,指出至少有83%在去年涉嫌各种丑闻的众议员或者参议员们,今年已经表达了连任的想法。

巴西共有81名参议员和513名众议员,一共594人。而据《圣保罗报》的调查,有145人的名字,占到总数的24.4%,与各种丑闻直接相关,大到参议院的秘密法令案,小到违规为他人购买飞机票,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在这些145人中,有16名参议员不用参与竞选事务,将一直安心地享受参议员的各种福利直到2015年。其中如来自PMDB的现任参议长若泽·萨尔内,去年如坐针毡,丑闻案不仅缠身,而且缠上了整个家族,如果没有鲁拉总统的支持,他本人差点就要被弹劾下台。

除此之外,至少有87人已经表达了竞选连任的意愿。另有18人目光更为远大,瞄准的是更高更重要的职务。

比如来自PMDB的众议员贾德尔·巴巴略奥,去年11月被媒体披露涉嫌使用议员的公务费为2008年时的竞选活动买单。不过他的助理则说,当年他用公务费租用的数辆轿车,最后没有在竞选活动中派上用场。众议院目前尚未就这个案子发表看法,但是巴巴略奥已经能够提出要参选帕拉州州长一职。

另有来自DEM的众议员兼巴西利亚联邦区交通局长的阿尔贝托·弗拉加,虽然没有他的名字没有跟去年底轰动巴西的“圣诞蛋糕”时间相联系,但是曾经涉嫌使用公务费为自己家的佣人支付工资,但是这个指控后来不了了之,弗拉加照样是一个清清白白的议员兼公务员。

作为鲁拉总统隆重推荐的总统候选人,迪尔玛可能会选择同为PMDB出身的现任众议长米歇尔·特梅尔或者参议员兼通信部长艾利奥·科斯塔作为副总统候选人。但是这两个人的名声也不是完全清白的。“圣诞蛋糕”案的揭发者杜瓦尔·巴尔博萨指控特梅尔从巴西利亚联邦区的大月供案中受益。而科斯塔则涉嫌滥用职权,将裙带关系安插到参议院的印刷部门中工作。除此之外,他家在贝罗奥里藏特养了一个司机,但是这个司机的工资据说是由众议院开的,算是众议院的工作人员。

里约热内卢研究中心的政治学教授贾若·尼古劳认为,尽管数量众多的议员们涉嫌这样或者那样的丑闻,但是这些丑闻分量比较轻,应该不至于像2006年大选时为议员们政治前途画上句号。

2006年,媒体披露一些议员涉嫌挪用于购买救护车的资金。事件披露之后,这些议员未能连任成功,灰溜溜离开众议院。

尼古劳进而指出,2009年披露的各种丑闻大部分是众议院内部事务,巴西政治素有党同伐异、官官相护的传统,这些“丑闻”很容易就能被摆平。(陈威华)

《“威”观巴西》系列 75

黄金年代不再

1993年,巴西最为畅销的CD是Zezé di Camargo & Luciano的同名专辑。2009年最为畅销的CD还是这个组合于2008年推出的一张专辑,连专辑名字都没变。

只是,1993年的那张专辑当年销量是95万张,而新专辑在2009年前10个月中,只卖出了21.8万张。

20世纪90年代是巴西唱片业的黄金年代,销量超百万的CD比比皆是,但如今黄金时代不再,一张碟销量超过10万,唱片公司已经要谢天谢地了。

SONY巴西公司的亚历山大·夏沃回忆道:“1997年,就在‘大危机’开始的前一年,我们有好几张碟的销量过百万。诸如马塞洛·罗西和Só Pra Contrariar的作品,都能轻松卖过300万张。”

所谓的“大危机”于1998年降临,其特征是盗版CD泛滥。随后,网上随处可见的电子盗版更是让唱片公司叫苦不迭,阵阵败退。

1997年,巴西唱片业共实现营业额12亿美元,包括CD、磁带和LP在内共销售出1.04亿张(或盒)。而到了2008年,根据巴西唱片业协会公布的数字,就算包括电子产品在内,巴西音乐市场萎缩至2.05亿美元,整整蒸发了10亿美元。

艺人们曾经以销售数字超白金而骄傲,但是随着市场的缩小,白金的含量越来越小。2004年的白金唱片标准是销量超过25万张,金唱片标准是销量超过10万张。而到了2009年,白金唱片要求销量超过10万即可,金唱片的标准降为超过5万张。

SOM LIVRE(自由之声)唱片公司总裁列昂纳多·加宁表示,现在业界对于成功的标准已经大大放宽,名家新作能卖到5万张以上就可以庆祝了,新人作品超过1万张也是一桩喜事。

即便对于国际巨星来说,在巴西市场获得好销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ST2公司经理马塞洛·阿丰索说:“我们推出国际巨星唱片时,一般也就指望卖上个5千张以上就心满意足了。倒是本国艺术家的预期销量还算高点,最不济都在1万至3万之间。”

2009年1至10月间,继Zezé di Camargo & Luciano的同名专辑之后,碧昂斯的“I’m …Sasha Fierce”以18.2万张排在第三位。

这个成绩,对于碧昂斯来说,算是十分惨淡的。但是对于巴西唱片业来说,却是一个好的不得了的成绩了。

亚历山大·夏沃说:“这张唱片是我们公司发行的。我们很清楚,即便是国际巨星,在巴西市场卖出20万张唱片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样的销量可以算是国际巨星这些年在巴西取得的难得业绩了。”

不过,一些业界人士认为,唱片业应该顺应时代变迁,无需过于在意唱片销量。

EMI巴西和拉美地区总裁马塞洛·布朗克认为,市场在改变,音乐产品不仅被做成物理介质的CD,有许多开始以电子介质的形态存在,这后一种形式是唱片公司应该着力开拓的市场。

根据巴西唱片业协会的统计数字,2008年CD产品占总销售额的61%,DVD占25%,而电子产品已经占到了12%。(陈威华)

《“威”观巴西》系列 76

读书人的事

孔乙己有句“名言”:“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巴西书价之高让人咋舌,一本200多页的图书通常要卖到40多雷亚尔(约合150人民币),上百雷亚尔的定价也比比皆是。因此,尽管巴西官方调查显示巴西人很少读书,但是2009年巴西图书市场的营业额仍然达到了19亿雷亚尔。

书印出来,自然是希望有人能去读,但是潜在读书人群的收入与书价似乎不成比例。巴西公立学校教师们2010年得到了一次调薪的机会,但是底薪也不过1000雷亚尔出头。一位资深大学教授,如果没有课题费和讲课费,一个月所得也就5000雷亚尔左右。如果月月买书,显然会不堪重负。

书价既然如此之高,“孔乙己”们的出现似乎就成了理所应当之事。巴西全国图书馆协会估算,2009年巴西全国窃书总金额约占图书市场营业额的4%,约合7600万雷亚尔之巨。

《圣保罗报》跟进调查发现,2009年下半年,高居窃书榜榜首的是美国女作家史蒂芬·梅尔的《新月》。这本书同时也高居青少年类图书销售榜的冠军位置。同名影片当时正在巴西热映。《各国刑法评述》一书的上榜,让人绝对意想不到。难道窃书贼是希望掌握了法律利器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利?此外,尼采的作品以及各种工具类图书业在窃书榜上占据一席。可见,巴西“孔乙己”们很难用一个标签来界定。

51岁的若泽·门德斯从1973年起就开始在书店卖书。最早他在圣保罗一家销售色情书籍的书店当售货员,窃书是天天发生的家常便饭,他因此练就了一双识别“孔乙己”的火眼金睛。这之后,他凭借这双火眼金睛陆续被数家大书店聘用。

根据门德斯的经验,“这些年来,窃书贼的人数有上升趋势,而且不分性别、年纪、人种和职业。比如我,就曾经抓到过教授和学生,律师和匪徒,未成年人和上了年纪的老太太……”

门德斯最为得意的一次经历是成功识破了一个假冒的礼品书盒。

这个“孔乙己”显然也是一个高智商之人,他用薄铁皮做了一个盒子,外头再饰以礼品纸。薄铁皮可以用来逃过书店安全门的检测。礼品纸则以假乱真,让人以为他在书店买了书,店员给他做了礼品包装好送人。

不过,他在走出书店时被门德斯一把擒住,从假冒礼品盒里掏出了两本没有付过钱的字典。这个高智商的窃书贼也随后被扭送到警察局。

为了应对前赴后继的窃书贼们,各大书店纷纷安装了高精尖的监控系统。比如来自法国的连锁书店集团FNAC有一套可以监控全市所有9家加盟书店的系统,工作人员在中央控制系统的屏幕上,一旦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就可以及时通知有关书店。

马尔科·莫歇拉称,FNAC奉行对窃书贼“零容忍”的态度,一旦发现,窃书贼的命运就是从书店大门到警局大门,没有任何姑息余地,不存在“大偷和小偷”的区别。

根据巴西《刑法》第155条的规定,偷书可以被判处1到4年有期徒刑。(陈威华)

《“威”观巴西》系列 77

涨在通胀

小流同学在巴西上学已经满3年,从头一年的700多雷亚尔一个月(一年12个月,寒暑假照交不误)一直到现在的900雷亚尔,涨幅进30%。前些日子,学校又发来一张通知单,言明明年学费涨至一千开外,要不要继续上悉听尊便,如果决定晚了之后当心没有位置了。

巴西学校分公立和私立两个系统,公立学校不仅免交学杂费,而且有校车接送,免费加餐伺候。私立学校则月月需要向学校进贡,每年书费和杂费另算,交通自理,加餐自理。即便如此,但凡有点小钱的巴西人,都趋之若鹜地将自己孩子送到私立学校。也有巴西家庭,有钱的时候将孩子送到私立学校,没钱的时候再将孩子转学到公立学校。原因何在?公立学校教学质量较差,升学率低,即便大学给予公立学校学生相当配额,能够从公立学校考上好大学的仍然寥寥无几。

学校既然是私立,自然得与金钱挂钩。圣保罗市2009年对教育收费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平均而论,2009年的学费同上一年增长了7.06%,而教材和文具价格则上涨了6.61%,而2009年的通货膨胀率仅仅只有3.65%。

报告出炉之后,《圣保罗报》专门派了记者进一步调查。一番计算下来,结果吓人一跳:一个家庭,就算只有1个孩子上学的话,购买教材和文具的费用至少也要1200雷亚尔。比如生物教材,图文并茂,铜版纸印刷,一本要卖到115雷亚尔。你想找便宜一点的书,那是不可能的,全巴西就这么一种作为教材用的漂亮图书。

当然,几年前同样的书价格不至于这么高,比如去年一本生物教材才卖95.80,算起来涨幅达到20%,远高于通货膨胀率,也高于银行利息。除此之外,练习本涨了6.89%,A4纸涨了6.27%,活页夹涨了5.57%,圆珠笔涨了5.56%,蜡笔涨了10.24%,自动铅笔涨了5.92%,胶棒涨了9.76%,铅笔盒涨了5.57%,书包涨了8.56%……

圣保罗州商会的经济学家茱莉亚·西门内斯认为,这种涨幅绝对不正常。她提出的建议是:错开每年开学前的购书高峰,也许可以买到便宜货。所以我想,家长们与其将钱存在银行吃利息,不如提前买了子女今后上学需要的教材,还可以起到投资的效果。

由于教材实在贵的离谱,在圣保罗有钱人聚集的莫隆比区有一家叫做PIO XII的学校,学生家长们从6年前就开始了一个叫做“交换图书馆”的活动。每年12月,她们就聚在一起,各自带来自己子女在一年中使用过的教材,与他人进行交换,一本换一本,不计价格。

校方对“交换图书馆”的活动持鼓励态度,老师们在开学时经常循循善诱,“千万别在书上乱涂乱画啊,明年你的书要给别的小朋友用。”

发起这个活动的学生家长玛丽·阿泽维多家中有3个学龄孩子,“如果每年都买新课本,至少得花2500雷亚尔”。“如果不搞这个活动怎么办,毕竟节约才是正道,”她说这话时有点无奈。(陈威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