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读《纽约时报》找文化创(ZT)

(2008-01-23 05:09:51) 下一个

本文作者 : 清云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王?坪

纽约时报》是世界知名的报纸之一,它不但针对国际政治与经济时事提供精辟而具影响力的分析评论,更广泛地报导科技、时尚、艺术及文化等方面的新闻,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创意资讯,有助於我们开展文化视野,激发创意所需要的文化意识。所以,本文将以九则《纽约时报》的报导案例,让您感受一下世界各地文化创意的活力及其背後的启示。 

饮食与服装
?
饮食是最能展现文化创意的代表产业之一。《纽约时报》在<喷墨印表机做寿司 菜单可以吃>1一文中,报导芝加哥的莫托(Moto)餐馆的主厨坎图(Cantu),以各种食材做出可以吃的纸,并以调配的有机食物为油墨,将寿司或其他菜肴以图样的方式由喷墨印表机列印出来,创造出科技与美食结合的有趣烹调风格,受到美食评论家的赞许,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喜欢享受新奇用餐经验的客人。而在<现实作料 化出科幻美食>2一文中,则介绍另外一些以科学料理为特色的餐厅,包括芝加哥的Alinea餐听、半岛饭店(Peninsula Hotel)的Avenues餐厅,及西班牙布拉瓦海岸的El Bulli餐厅等,以超乎传统的科学方式调配各种口味,甚至将离心机、脱水机,以及以化学和科技改变食物的方法做为烹调的创新工具,提供如科幻小说中的前卫美食。
 此外,有机食物也为服装材料的创新带来灵感,在<食物有机 衣服为何不行?>3一文中,报导了所谓「生态时装」(eco-style)的概念,其构思主要是出自於环保团体鼓励服装设计师,以能够再生、重覆使用或污染程度低於传统材质的织物,如竹子、玉米、有机棉花等,来设计服装。而且这类以环保概念织物制成的商品,未来可能跟有机食品与美容产品一样具有可观的商机。

空间的再造与再利用
空间的再利用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课题之一。《纽约时报》在<景观改造 废墟重生>4一文中,报导了几位景观建筑师在废弃土地上重建景观的案例。例如,詹姆士·康诺(James Corner)正计画将前纽约市垃圾掩埋场,一个高度工程化的垃圾山改造成比中央公园还要大三倍的公园。德国设计师彼得·雷兹(Peter Latz)将废弃的钢铁工厂改建成花草盛开的大型公园,其中的鼓风炉变成了怀旧纪念碑,矿坑提供给攀岩者攀爬,旧的冷却池则变成游泳池。此外,李查·海格(Richard Haag)在1970年代所设计的西雅图瓦斯厂公园,目前已成为西雅图市及华盛顿州的指定地标。除了垃圾山及工厂外,古兹(Geuze)则在鹿特丹将一座停车场的屋顶变成活泼无障碍的空间,希望藉此新广场作为鹿特丹港的回忆,并找回该城市的自我核心意识。

在<开罗旧城区 更新愿景>5一文中,《纽约时报》报导了阿加汗文化信托基金会(Aga Khan Trust for Culture)为了改进开罗给人们旧有贫穷与没落的象徵,在使用了好几个世纪的垃圾山上,新建一座面积广达30公顷的阿兹哈公园(Azhar Park),希望利用这个华丽的山顶公园,使这个逐渐没落的旧回教市区起死回生。然而,报导中认为阿加汗文化信托基金会仅致力於保留古老社区的特色,及培养更深的社区意识(shared identity),而未能将该公园做为回教世界与西方文化的沟通桥梁,是基於一种狭隘的历史观。因为它忽视了开罗、卡萨布兰加、贝鲁特或巴格达等地,因接纳东方与西方、现代与传统的文化摩擦,所引发的惊人创造力。

资讯科技
高科技产品常因融入文化创意的元素而产生高附加价值。如在<为科技添点人味>6一文中,《纽约时报》就以随身碟及MP3随身听的各种创意造型为例,说明科技产品也可以成为人性化的小装饰品。文中引用了一家专为科技产品设计外型的顾问公司主管的话∶「科技的极致是精准、整洁、有组织,有时甚至带点神奇。用人们喜欢的形式包装,科技就会变得友善;反之,则冰冷、死气沉沉。」及「设计可以让科技柔软化,让它化为一种温馨友善的经验。」 
 手
机也是科技融入文化创意的典型例子。在<伤心寂寞吗?下载一个虚拟女友>7的报导中,介绍了香港软体公司Artificial Life利用手机结合电脑语音、流动视讯和简讯的功能,发展出名为薇薇安的「虚拟女友」。另一则跟手机有关的新闻<中国大陆手机 诉说爱的故事>8中,指出大陆的作家专为手机读者发展出一种新的文学型式∶简讯小说。文中介绍大陆作家千夫长透过简讯发送公司「出版」他的小说,每次只刊登70字,每天连载两篇。读者就以收简讯的方式阅读,而费用则是直接挂在读者的手机帐单上。

还有一则<软体代劳,打造音乐事业!>9的新闻,是以科技协助文化创意的案例。文中介绍的是苹果电脑所发展的「GarageBand」软体,可以把电脑取样的各种乐器片段串连起来的,而且软体可自动把曲子放进一个小小的声音档,贴在网站上。因此,这个软体可以让对音乐只有粗浅认识的人,或没有受过音乐训练的人,也能创作乐曲,自得其乐。
 

结语
「科技始於人性,创新来自人文」,文化创意虽带有人文与艺术特质,但未必与科技绝缘。因为藉由科技的协助,文化创意才易於实现,而唯有文化内涵的融入,才能创造符合人性的科技,所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是相辅相成的。《纽约时报》的资讯提供了读者各种整合文化与科技的创新案例,观摩惊叹之馀,我们应该回头重视自己的文化资产,思考如何从中找出与现代文化结合的创意。

 注释∶
1.          David Bernstein,(杨清顺译)∶<喷墨印表机做寿司 菜单可以吃>,联合报,民国94年2月19日,C7版。
2.          Frank Bruni,(田思怡译)∶<现实作料 化出科幻美食>,联合报,民国94年5月23日,B6版。
3.          Amy Cortese,(陈世钦译)∶<食物有机 衣服为何不行?>,联合报,民国94年4月7日,C7版。
4.          Anne Raver,(朱邦贤译)∶<景观改造 废墟重生>,联合报,民国94年3月7日,B6版。
5.          Nicolai Ouroussoff,(杨清顺译)∶<开罗旧城区 更新愿景>,联合报,民国93年11月4日,C7版。
6.          Phil Patton,(蔡继光译)∶<为科技添点人味>,联合报,民国94年11月18日,C7版。
7.          Keith Bradsher,(田思怡译)∶<伤心寂寞吗?下载一个虚拟女友>,联合报,民国94年3月8日,C7版。
8.          Howard W. French,(朱邦贤译)∶<中国大陆手机 诉说爱的故事>,联合报,民国93年10月22日,C7版。
9.          Michael Walker,(田思怡译)∶<软体代劳,打造音乐事业!>,联合报,民国95年4月15日,C7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