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鹏日记曝内幕:人大制衡“赤字总理”朱镕基】

(2008-07-06 03:15:41) 下一个

李鹏日记曝内幕 人大制衡赤字总理朱镕基

2006-03-31 22:39

在中国全国人大前委员长李鹏最近出版《李鹏人大日记》中,李鹏写到,他认为任人大委员长,非退居二线,而是有所作为。

在日记中李鹏专门开辟了一章,介绍人大是如何制衡朱镕基推行赤字财政政策。

书中透露,李鹏对时任总理的朱镕基实行赤字财政政策颇有看法,多次强调赤字财政政策要按法定程序走,提交人大审议,“泽民同志赞成按程序办事。”

期有所作为 不认为退居二线

  据《星岛日报》报道,1998年3月,李鹏卸任总理,转任人大委员长。全国人大虽然被外界视为“橡皮图章”,但李鹏在日记写到:“我不认为到人大工作就是退居二线。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我应当在这个岗位上有所作为。毛主席诗词中所写的:而今迈步从头越,正是我此时此刻心情的写照。”

  在日记中,李鹏多次提及“泽民同志”,透露两人经常就重大政策通气,显示江李关系良好。

  但是,朱镕基的大名在日记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全部以“国务院领导同志”代替。

  《人大日记》专门辟了“看紧人民的‘钱袋子’”一章,介绍人大是如何制衡朱镕基推行赤字财政政策。

人大制衡赤字政策 泽民同志赞成

  1998年7月16日,国务院提出财政向银行借贷一千亿元(人民币,下同),将这笔赤字摊到两年计算。

  李鹏在日记写道:“借款搞基础设施,我赞成,但现在增加五百亿赤字,人大通过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要事先做工作。我还说,人大是权力机关,要按程序办事,先由国务院提议案,交人大审议。”

  可圈可点的是,“泽民同志赞成按程序办事。”

  8月19日,江泽民与李鹏通电话,李鹏提出,“五百亿赤字涉及原来全国人大通过的‘财政逐年减少赤字’方针的改变,这次人大常委会只能原则同意,还要提交明年全国人代会追认。他(江泽民)表示完全同意。”显然,江李在人大制衡国务院方面是一致的。

  朱镕基担任总理一直提倡“保八”(保持经济增长8%)。

  10月21日,李鹏在人大听取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等汇报工作时,却告诫“国民经济目标是指导性的,不要追求目标,造成虚假。财政投入靠发债维持,是权宜之计,从长远看仍应实行适度从紧和减少赤字的方针。”

  12月2日,中央召开会议讨论经济工作,1999年经济增长定在7%左右,赤字1250亿元。

  李鹏在日记透露,“国务院领导同志说赤字可能还要增加。我说,明年增加赤字尚可理解,但从总体看,终非长久之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999年6月10日,中央召开会议,“国务院领导同志”提出今年要增加六百亿赤字,李鹏先后两次发言,强调“扩大赤字要按法定程序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

  《人大日记》透露,这次会议还提出,国务院要改进工作办法,事先多和人大酝酿,六百亿赤字要按法定程序报人大常委会审议。

朱镕基:我不是“赤字总理”

  西方的一些观察家开玩笑说,2000年度的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应当授予朱镕基,因为他不单战胜过烈火(通货膨胀),还战胜过寒冰(通货紧缩)。

  但是有些人不这么看,他们认为朱镕基是“赤字总理”。对此,朱镕基不以为然。

  2001年春,他对一些政协委员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政策主张,与他大多数发言一样,色彩雄辩:“有的同志把积极的财政政策贬值成赤字财政,我认为这是绝对的不正确。如果不是这个政策,九八年就已经垮了,同志们,一千多万人的职工下岗,出口萎缩负增长,怎么能贬值为赤字财政呢?去年增收1960亿,比预算超收680亿。同志们,这钱不都回来了嘛?”

  “不就是发了1500亿的国债嘛,来搞这个基础设施嘛?”

  “我超收的680亿用在什么地方?同志们,200亿用于减少了赤字,就等于说又少发了200亿国债,去年实际上只发了1300亿。把300亿拨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我们成立了一个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就是来弥补全国的养老金的不足。”

  在2002年“两会”期间,朱镕基进一步辩驳说:“前天我看到香港有一份报纸,送给我一个荣誉称号叫‘赤字总理’。我从来不接受荣誉称号或者荣誉学位,因此,对这个问题我需要解释几句。……留给下届政府的不只是债务,而是2.5万多亿的优质资产,在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将长期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以对不起,我不能接受‘赤字总理’这个荣誉称号,奉送回去。”



唉,声明,我(转贴者)对两任总理都没什么好感,李鹏时,偶还小。朱镕基时,就知其说大话,适合作发言人,他的改革成绩,不敢恭维,尤其是国有资产,下岗,医疗,教育,农民等


surema 2006-03-31 23:04
我就一直很喜欢朱镕基~~
他做事很有自己的风格,又有效果
关键是还比较关心老百姓


gotmilk 2006-03-31 23:08
我只知道某人就会做在室内把跪在地上的学生当SB


1984 2006-03-31 23:13
Quote:
引用第2楼gotmilk于2006-03-31 23:08发表的“”:
我只知道某人就会做在室内把跪在地上的学生当SB


有这个印象忘了是哪个了!


W-sheep 2006-11-24 20:12

公开出版的《李鹏人大日记》向全世界公开李鹏委员长通过人大议事程序制约、限制朱镕基总理的政策,这说明两种对立的可能:

1,根据朱镕基退下来后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全国人大对朱镕基政策的制约是正确的,是李鹏的一项历史功绩,所以要公诸于众大书特书;

2,朱镕基总理的政策是正确的,但李鹏与全国人大百般制肘,现在又非常愚蠢地把自己的滥权公开。


大家选择哪一个?


W-sheep 2006-11-24 20:48

就不修电厂这件事而言,当年的确是电力过剩吧。谁有知道几年后的经济会如此发展呢。要没加入世贸,怎么会有电力紧张。可当时还有人预言加入世贸会冲垮中国工业呢——那还修电厂干吗。
电力?嘿嘿……


猪头基宣布西电东送,不建就不建吧,有西边的的电厂顶着哪;虽然有诸如火电一公司之类的企业一万多人站在外面怪可怜的……;可是在其当政期间,全国电网跨区调电能力不升反降,前年湖北旱季缺电,河南发电能力约略有富余,可愣是送不过去,原因无他,电网已满负荷运行……


前年是04年吧,那时候电力已经紧张了,电网满负荷也很正常啊。谁知道制造业突然这么火。
而且中国的统计数字有问题,根据能源消耗来推算,老朱在的时候经济增长绝对没有报得那么高,04、05年也绝对没有原来那么低。现在普查一次,不是一下子增加了15%。

西电东送……全国电网跨区间调电能力不升反降,这句话你看清楚了么?


跨区掉电能力到底如何不太清楚,但是04年本来就是紧张时期了。这之前没听说有这个问题啊。
说到预测能力,有几个能预测到了呢?大概中海的李克麟算一个,不过他差点没撑到集装箱转亏为赢就被赶下台。


嘿嘿,04年紧张是因为旱情严重,并不是用电量有多么夸张,不少坑口电站的发电能力还有富余(当时我这个电厂的煤贩子还一直奇怪哪缺电,本厂可一直跑不了满负荷)。为什么以前可以水电不行火电补,猪头当政几年就不行了?

电网输送能力低于现有电厂发电能力,多美好预测能力……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他作为总理,能用老百姓或者我们这些网民的要求去衡量吗?

经济建设,电力先行。朱镕基任内如果不是一刀切,“三年不建火电”,搞一些电厂与电网建设,就算经济放缓,三年用不上,那五年也用上了吧。这个电力基建投资的应付利息才十几个亿,而2004年全国全面缺电损失是几千亿。

朱总理还有一个豪言:任内停建统配煤矿。还有要逐步关闭10万千瓦以下火电机组。


三年不火电这种事情其实远比不上搞基建不搞社保严重。再说了,能预料到能源需求在三年后会增加那么多的人,当时更像是疯子。


不懂电就少在这里瞎说,好好看看我的回复再讲话。

京沪还可以算是能源需求增长,可湖北缺电当作何解释?不建电厂罢了,丫祸害电网干什么?
湖北水电丰枯水期发电能力差是死数吧,有多少径流发多少电,套公式一乘就知道。周边地区坑口电站发电能力也是死数吧,加法一加就得。这两个数一卡死,中南电网枯水期应具备的跨区间调电能力还用预测?掰掰手指头都算出来了!!!!!

打着“西电东送”旗号干了三年,结果搞得电网跨区间调电能力低于现有电厂的实际发电能力。这是预测能力出了问题,还是算术能力有毛病???????


问题是99、00年那块基本预测不到04、05年经济会火成这样,而电荒也和大上钢铁、电解铝以及大量消费家用电器的普及有关。朱是有问题,但换个总理也不见得预见的比他好,另外那两年国际国内都在唱衰中国,他有这个想法也不敢拿出来。


说反了,金属的事可骗不了我,不是钢等金属生产造成缺电,而是因为缺电,大规模的集中建电厂,引发了包括钢铁等建材金属的大涨。在电厂建造的物料到位后,目前这阵风已经过去了,金属市场价格也回落了(我听不少玩钢铁的中间商叫苦,一些人没看准风向,紧急进了一大批,货也到了,价格也回落了)。

这一场玩下来,原料商人赚的赚的肥的流油,虽然有些人进错了货,但总的来说是赚了不少,目前原料商的高峰过了,物料基本到位了,生产电力设备的厂子正在加紧把它们加工成设备。

前一段的一阵热,包括物料市场 ,电力建设和电力设备厂家,以及运输类,一下子火起来,有人以为是什么工业大发属,实际上是三年不火的后遗症(最典型的就是生产电力设备的厂子,前两年都快死了,大量裁员,现在一下活了,计划排的满满的)。

总之,引发缺电,决不是钢铁生产的加速的问题。
这几年金属市场的变化,我不敢说多清楚,但比一般人清楚。金属市场的异动在电力急补之后,而前一段一些金属企业的盲动,又是受了金属市场异动的刺激(其实也没真的大动起来,这阵风刚起来,国家就给刹住了,要是真大动就坏了,一定和那些看走眼的中间商一个下场,那些中间商的货只能赔钱转出去,好否还能盘成资金,可厂子盲目的建起来,就只能留着长草了。)。


原来从2000年12850万吨的钢产量到2004年的2.6亿吨是因为建电厂的原因啊。
原来三年不火导致了2003年集装箱运价大涨啊。
真是被你华丽的打败了。


华丽的是你不是我,你忘了我说这段话背景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们谈的是不可预期,或说难以预见的,钢铁等金属工业的兴建,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可预期,或说难以预见的,电力需求增长。

修建大的钢铁等金属生产工厂,以及对原有工厂的,大型改造,这都不是三天两早晨的事,而这些工厂的建成时间,与相应的耗电量,都是有一定量的。

有人声称在猪下台之际,暴发的电荒,是这类厂子的不可或难以预期增长,而在猪下台之际投产的这类工厂,必然是其上台前或其码其执政中期才立项动工的。

事实上,这一期间的钢产量虽然增加较快,但根本谈不上什么难以预期,中要认真对一下相关报表,对一下数剧就可以算出来了。

如果仅仅就钢产量的增加,对能源的消耗加大来说,那么我的回答显然是不对的,但是问题是,我这段话,是针对所谓不可,或其码难以预期的增长来说的,大型金属类工厂的建造和改造,是有相当长的周期的,成批的建造和改造更是如此。而相关的数剧,有关部们也是一定有的,通过这些数剧,作出相应的规划,也是必须。

而相对的,因为钢铁等工厂的兴建,与增产,产生,造成的可预期性差的情况,只有一次,那就是我说的这次。

当然,我们的猪总理是一向不识数的,他的才能都用在语文上了,不识数虽然很可能是不幸的事实,但对于一个总理,或其码是一个官员,是应该或正常的吗?

所以我在反驳时,直接谈预期性差的这次增长,因为虽然我对他的不识数,已经有了不少见识,但我还是不自觉的,用一个会加减乘除的人的标准,去衡量他。

不过经你提醒,以不识数的标准来说,数字的任何变动,对他的预见性,都是重大考验,这些因钢铁厂的建造与生产引发的耗能增加,虽然因为周期相对长而稳定,而易于预算,但对于不识数的人来说,则应区别对待。

查看完整版本: [-- 李鹏日记曝内幕 人大制衡赤字总理朱镕基 --] [-- top --]

————————————————————————


李鹏日记曝内幕 人大制衡赤字总理朱镕基

在中国全国人大前委员长李鹏最近出版《李鹏人大日记》中,李鹏写到,他认为任人大委员长,非退居二线,而是有所作为。在日记中李鹏专门开辟了一章,介绍人大是如何制衡朱镕基推行赤字财政政策。书中透露,李鹏对时任总理的朱镕基实行赤字财政政策颇有看法,多次强调赤字财政政策要按法定程序走,提交人大审议,“泽民同志赞成按程序办事。”

期有所作为 不认为退居二线

  据《星岛日报》报道,1998年3月,李鹏卸任总理,转任人大委员长。全国人大虽然被外界视为“橡皮图章”,但李鹏在日记写到:“我不认为到人大工作就是退居二线。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我应当在这个岗位上有所作为。毛主席诗词中所写的:而今迈步从头越,正是我此时此刻心情的写照。”

  在日记中,李鹏多次提及“泽民同志”,透露两人经常就重大政策通气,显示江李关系良好。但是,朱镕基的大名在日记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全部以“国务院领导同志”代替。《人大日记》专门辟了“看紧人民的‘钱袋子’”一章,介绍人大是如何制衡朱镕基推行赤字财政政策。

人大制衡赤字政策 泽民同志赞成

  1998年7月16日,国务院提出财政向银行借贷一千亿元(人民币,下同),将这笔赤字摊到两年计算。李鹏在日记写道:“借款搞基础设施,我赞成,但现在增加五百亿赤字,人大通过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要事先做工作。我还说,人大是权力机关,要按程序办事,先由国务院提议案,交人大审议。”可圈可点的是,“泽民同志赞成按程序办事。”

  8月19日,江泽民与李鹏通电话,李鹏提出,“五百亿赤字涉及原来全国人大通过的‘财政逐年减少赤字’方针的改变,这次人大常委会只能原则同意,还要提交明年全国人代会追认。他(江泽民)表示完全同意。”显然,江李在人大制衡国务院方面是一致的。

  朱镕基担任总理一直提倡“保八”(保持经济增长8%)。10月21日,李鹏在人大听取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等汇报工作时,却告诫“国民经济目标是指导性的,不要追求目标,造成虚假。财政投入靠发债维持,是权宜之计,从长远看仍应实行适度从紧和减少赤字的方针。”

  12月2日,中央召开会议讨论经济工作,1999年经济增长定在7%左右,赤字1250亿元。李鹏在日记透露,“国务院领导同志说赤字可能还要增加。我说,明年增加赤字尚可理解,但从总体看,终非长久之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999年6月10日,中央召开会议,“国务院领导同志”提出今年要增加六百亿赤字,李鹏先后两次发言,强调“扩大赤字要按法定程序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人大日记》透露,这次会议还提出,国务院要改进工作办法,事先多和人大酝酿,六百亿赤字要按法定程序报人大常委会审议。

朱镕基:我不是“赤字总理”

  西方的一些观察家开玩笑说,2000年度的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应当授予朱镕基,因为他不单战胜过烈火(通货膨胀),还战胜过寒冰(通货紧缩)。但是有些人不这么看,他们认为朱镕基是“赤字总理”。对此,朱镕基不以为然。

  2001年春,他对一些政协委员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政策主张,与他大多数发言一样,色彩雄辩:“有的同志把积极的财政政策贬值成赤字财政,我认为这是绝对的不正确。如果不是这个政策,九八年就已经垮了,同志们,一千多万人的职工下岗,出口萎缩负增长,怎么能贬值为赤字财政呢?去年增收1960亿,比预算超收680亿。同志们,这钱不都回来了嘛?”

  “不就是发了1500亿的国债嘛,来搞这个基础设施嘛?”

  “我超收的680亿用在什么地方?同志们,200亿用于减少了赤字,就等于说又少发了200亿国债,去年实际上只发了1300亿。把300亿拨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我们成立了一个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就是来弥补全国的养老金的不足。”

  在2002年“两会”期间,朱镕基进一步辩驳说:“前天我看到香港有一份报纸,送给我一个荣誉称号叫‘赤字总理’。我从来不接受荣誉称号或者荣誉学位,因此,对这个问题我需要解释几句。……留给下届政府的不只是债务,而是2.5万多亿的优质资产,在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将长期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以对不起,我不能接受‘赤字总理’这个荣誉称号,奉送回去。”



唉,声明,我(转贴者)对两任总理都没什么好感,李鹏时,偶还小。猪时,就知其说大话,适合作发言人,他的改革成绩,不敢恭维,尤其是国有资产,下岗,医疗,教育,农民等
[ 此贴被1984在2008-05-27 22:31重新编辑 ]
全社区公告
最近发现部分小说无法下载..
或者发书时上传不全..
请点击这里告知管理员..... 谢谢

ARM,DSP,CPLD,FPGA,PCB................................
有得静屁的培养终练成绝世好男人

顶端 Posted: 2006-03-31 22:39 | [楼 主]

surema


级别: 行者


精华: 0
发帖: 54
威望: 12 点
人品: 19 RP
贡献值: 2 点
注册时间:2005-12-10
最后登录:2006-09-19 小 中 大 引用 推荐 编辑 只看 复制


我就一直很喜欢朱镕基~~
他做事很有自己的风格,又有效果
关键是还比较关心老百姓
部落群 :10984404
换种心情..
换种角度..
换种了解世界的方式.....

No man or woman is worth your tears, and the one who is, won\'\'t make you cry

顶端 Posted: 2006-03-31 23:04 | 1 楼

gotmilk


级别: 行者


精华: 0
发帖: 53
威望: 12 点
人品: 21 RP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2005-11-10
最后登录:2006-07-12 小 中 大 引用 推荐 编辑 只看 复制


我只知道某人就会做在室内把跪在地上的学生当SB

顶端 Posted: 2006-03-31 23:08 | 2 楼

1984
春暖花开,狗熊撒欢


级别: 元老


精华: 5
发帖: 3764
威望: 18 点
人品: 222 RP
贡献值: 16 点
注册时间:2005-10-03
最后登录:2008-07-03 小 中 大 引用 推荐 编辑 只看 复制


Quote:引用第2楼gotmilk于2006-03-31 23:08发表的“”:
我只知道某人就会做在室内把跪在地上的学生当SB

有这个印象忘了是哪个了!


ARM,DSP,CPLD,FPGA,PCB................................
有得静屁的培养终练成绝世好男人

顶端 Posted: 2006-03-31 23:13 | 3 楼

W-sheep


级别: 行者


精华: 0
发帖: 4
威望: 0 点
人品: 4 RP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2006-11-24
最后登录:2006-11-24 小 中 大 引用 推荐 编辑 只看 复制


公开出版的《李鹏人大日记》向全世界公开李鹏委员长通过人大议事程序制约、限制朱镕基总理的政策,这说明两种对立的可能:
1,根据朱镕基退下来后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全国人大对朱镕基政策的制约是正确的,是李鹏的一项历史功绩,所以要公诸于众大书特书;
2,朱镕基总理的政策是正确的,但李鹏与全国人大百般制肘,现在又非常愚蠢地把自己的滥权公开。


大家选择哪一个?

顶端 Posted: 2006-11-24 20:12 | 4 楼

W-sheep


级别: 行者


精华: 0
发帖: 4
威望: 0 点
人品: 4 RP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2006-11-24
最后登录:2006-11-24 小 中 大 引用 推荐 编辑 只看 复制


就不修电厂这件事而言,当年的确是电力过剩吧。谁有知道几年后的经济会如此发展呢。要没加入世贸,怎么会有电力紧张。可当时还有人预言加入世贸会冲垮中国工业呢——那还修电厂干吗。
电力?嘿嘿……


猪头基宣布西电东送,不建就不建吧,有西边的的电厂顶着哪;虽然有诸如火电一公司之类的企业一万多人站在外面怪可怜的……;可是在其当政期间,全国电网跨区调电能力不升反降,前年湖北旱季缺电,河南发电能力约略有富余,可愣是送不过去,原因无他,电网已满负荷运行……


前年是04年吧,那时候电力已经紧张了,电网满负荷也很正常啊。谁知道制造业突然这么火。
而且中国的统计数字有问题,根据能源消耗来推算,老朱在的时候经济增长绝对没有报得那么高,04、05年也绝对没有原来那么低。现在普查一次,不是一下子增加了15%。

西电东送……全国电网跨区间调电能力不升反降,这句话你看清楚了么?


跨区掉电能力到底如何不太清楚,但是04年本来就是紧张时期了。这之前没听说有这个问题啊。
说到预测能力,有几个能预测到了呢?大概中海的李克麟算一个,不过他差点没撑到集装箱转亏为赢就被赶下台。


嘿嘿,04年紧张是因为旱情严重,并不是用电量有多么夸张,不少坑口电站的发电能力还有富余(当时我这个电厂的煤贩子还一直奇怪哪缺电,本厂可一直跑不了满负荷)。为什么以前可以水电不行火电补,猪头当政几年就不行了?

电网输送能力低于现有电厂发电能力,多美好预测能力……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他作为总理,能用老百姓或者我们这些网民的要求去衡量吗?

经济建设,电力先行。朱镕基任内如果不是一刀切,“三年不建火电”,搞一些电厂与电网建设,就算经济放缓,三年用不上,那五年也用上了吧。这个电力基建投资的应付利息才十几个亿,而2004年全国全面缺电损失是几千亿。

朱总理还有一个豪言:任内停建统配煤矿。还有要逐步关闭10万千瓦以下火电机组。


三年不火电这种事情其实远比不上搞基建不搞社保严重。再说了,能预料到能源需求在三年后会增加那么多的人,当时更像是疯子。


不懂电就少在这里瞎说,好好看看我的回复再讲话。

京沪还可以算是能源需求增长,可湖北缺电当作何解释?不建电厂罢了,丫祸害电网干什么?
湖北水电丰枯水期发电能力差是死数吧,有多少径流发多少电,套公式一乘就知道。周边地区坑口电站发电能力也是死数吧,加法一加就得。这两个数一卡死,中南电网枯水期应具备的跨区间调电能力还用预测?掰掰手指头都算出来了!!!!!

打着“西电东送”旗号干了三年,结果搞得电网跨区间调电能力低于现有电厂的实际发电能力。这是预测能力出了问题,还是算术能力有毛病???????


问题是99、00年那块基本预测不到04、05年经济会火成这样,而电荒也和大上钢铁、电解铝以及大量消费家用电器的普及有关。朱是有问题,但换个总理也不见得预见的比他好,另外那两年国际国内都在唱衰中国,他有这个想法也不敢拿出来。


说反了,金属的事可骗不了我,不是钢等金属生产造成缺电,而是因为缺电,大规模的集中建电厂,引发了包括钢铁等建材金属的大涨。在电厂建造的物料到位后,目前这阵风已经过去了,金属市场价格也回落了(我听不少玩钢铁的中间商叫苦,一些人没看准风向,紧急进了一大批,货也到了,价格也回落了)。

这一场玩下来,原料商人赚的赚的肥的流油,虽然有些人进错了货,但总的来说是赚了不少,目前原料商的高峰过了,物料基本到位了,生产电力设备的厂子正在加紧把它们加工成设备。

前一段的一阵热,包括物料市场 ,电力建设和电力设备厂家,以及运输类,一下子火起来,有人以为是什么工业大发属,实际上是三年不火的后遗症(最典型的就是生产电力设备的厂子,前两年都快死了,大量裁员,现在一下活了,计划排的满满的)。

总之,引发缺电,决不是钢铁生产的加速的问题。
这几年金属市场的变化,我不敢说多清楚,但比一般人清楚。金属市场的异动在电力急补之后,而前一段一些金属企业的盲动,又是受了金属市场异动的刺激(其实也没真的大动起来,这阵风刚起来,国家就给刹住了,要是真大动就坏了,一定和那些看走眼的中间商一个下场,那些中间商的货只能赔钱转出去,好否还能盘成资金,可厂子盲目的建起来,就只能留着长草了。)。


原来从2000年12850万吨的钢产量到2004年的2.6亿吨是因为建电厂的原因啊。
原来三年不火导致了2003年集装箱运价大涨啊。
真是被你华丽的打败了。


华丽的是你不是我,你忘了我说这段话背景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们谈的是不可预期,或说难以预见的,钢铁等金属工业的兴建,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可预期,或说难以预见的,电力需求增长。

修建大的钢铁等金属生产工厂,以及对原有工厂的,大型改造,这都不是三天两早晨的事,而这些工厂的建成时间,与相应的耗电量,都是有一定量的。

有人声称在猪下台之际,暴发的电荒,是这类厂子的不可或难以预期增长,而在猪下台之际投产的这类工厂,必然是其上台前或其码其执政中期才立项动工的。

事实上,这一期间的钢产量虽然增加较快,但根本谈不上什么难以预期,中要认真对一下相关报表,对一下数剧就可以算出来了。

如果仅仅就钢产量的增加,对能源的消耗加大来说,那么我的回答显然是不对的,但是问题是,我这段话,是针对所谓不可,或其码难以预期的增长来说的,大型金属类工厂的建造和改造,是有相当长的周期的,成批的建造和改造更是如此。而相关的数剧,有关部们也是一定有的,通过这些数剧,作出相应的规划,也是必须。

而相对的,因为钢铁等工厂的兴建,与增产,产生,造成的可预期性差的情况,只有一次,那就是我说的这次。

当然,我们的猪总理是一向不识数的,他的才能都用在语文上了,不识数虽然很可能是不幸的事实,但对于一个总理,或其码是一个官员,是应该或正常的吗?

所以我在反驳时,直接谈预期性差的这次增长,因为虽然我对他的不识数,已经有了不少见识,但我还是不自觉的,用一个会加减乘除的人的标准,去衡量他。

不过经你提醒,以不识数的标准来说,数字的任何变动,对他的预见性,都是重大考验,这些因钢铁厂的建造与生产引发的耗能增加,虽然因为周期相对长而稳定,而易于预算,但对于不识数的人来说,则应区别对待。

顶端 Posted: 2006-11-24 20:48 | 5 楼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