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从汶川山谷到成都平原——古代蜀国的起源 (图)

(2008-07-17 01:07:16) 下一个




三星堆博物馆文明:从汶川山谷到成都平原
2008年06月20日 09:11:42  
来源:北京日报

成都平原北部的广汉市,坐落着一座呈螺旋形递升的现代建筑,这就是三星堆遗址博物馆。在这片土地上,有过一个轰动世界的发现。

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7公里的鸭子河南岸,被称作“三星堆”的三段土埂,遥对着一片月牙形的低地“月亮湾”。

  1929年春天,当地农民在月亮湾无意间挖出了约四百件玉石器。

  1934年春,华西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林名均和美籍教授葛维汉率领考古队进驻月亮湾进行调查发掘,发现了这处古文明遗迹,引发了持续半个多世纪的三星堆文物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三星堆遗址再次开展了正式发掘。

  1986年两座祀祭坑的发现,着实震惊了世界。两坑相隔20多米远,大量烧残的大型铜器、金器,满层的象牙、烧碎的兽骨,横七竖八堆放在坑里。

  两座祀祭坑分别出土了金杖、金虎、青铜立人像、青铜大面具、青铜人头像、铜尊以及祭礼用的玉器等等,完整的象牙就多达八十根。

  最引人注目的是铜器,其中真人大小的青铜头像出土了五十多个。它们瘦削的脸上全长着超比例的突出的吊眼,宽阔的尖鼻子,薄而阔的嘴,有几件还贴着金箔。

  最大的青铜大面具宽138厘米,高66厘米,鼻挺口阔,两耳如翼,两个眼珠像粗圆柱一样突兀而出,放射着恐怖的威慑力。

  一尊高大的青铜立人像,头戴高冠,身穿燕尾长袍,立在怪兽承托的“法坛”上;它吊眼凸出,面庞方硬,表情冷峻,两臂平举在胸前,环形的手像曾经握有神物。立人像超过一般人的身高,连底座通高260.8厘米。

  据分析,它应该具有蜀王兼巫之长的非凡身份。三星堆还出土了一株近4米高的青铜神树,枝杈上立满各式各样的铜鸟,那是不是他们的图腾、神物?所有这一切,都显示出无限的神秘感和震撼力。

  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的玉器、石器、陶器、金器等文物,并发现了墓葬、作坊和商代古城等遗迹。

这是一支神秘的文化。怪异的器物造型,尤其是人物形象,在周边和中原几乎找不到相近的迹象和文化渊源。不仅青铜头像和面具一律长着突出的吊眼,还出土了大量单独的青铜眼形器。置身其中,仿佛被四周无数铜绿色的眼睛盯着。看起来,眼睛,是这支先民无限的崇拜。人们不禁想到了李白的诗: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传说中古蜀国的始祖蚕丛氏最大的特点就是“纵目”。

  这目究竟是如何“纵”的?难道三星堆祭祀坑里的巨眼铜像,真是纵目的蜀王蚕丛?

  经过科学检测,三星堆遗址的时间相当于中原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正与文献里古蜀国存在的时间相吻合。

  看来,在广汉三星堆,真是发现了古蜀文化的遗址,而且找到了早期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紧接着的问题是,这支文化孤立的先民是从哪里来的呢?

  三星堆处在四川盆地的西北部,再向西北几十公里,就是川西高原的东缘龙门山至岷山连绵的山脉。

  《蜀王本记》有载:“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

  考古资料也证明,至迟从蚕丛时代起,这支古蜀先民就来到了岷江的大山幽谷,居住在汶川至茂县一带狭长的茂汶盆地,从事农耕生活。

  他们正是从这里东南下,走向成都平原的。

  据鉴定,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器原料,就产自岷江两岸汶川、茂县的岷山、茶坪山。

  而在《华阳国志》等古籍里,茶坪山名叫玉垒山——古人早就发现这里产美玉,也早就开始了采玉、琢玉的生产。

  另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墓葬,一律朝向西北方向。这是偶然的现象,还是他们魂归故里的期盼?

但是,这只是解决了三星堆蜀国先民来源的一个步骤。

  三星堆的青铜文化、玉文化、祭祀文化和政权体制,显然已经相当成熟,而再向前追溯,这群蜀人又来自何方呢?

  此外,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离开盛产美玉的山谷,走向成都平原的?


三星堆博物馆简介

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广汉城西鸭子河畔,南距成都40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是我国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开放。馆区占地面积约530亩,第一展馆面积4200平方米,第二展馆面积7000平方米,游客接待中心建筑总面积2600平方米。

三星堆博物馆集文物收藏保护、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多种功能于一体,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实施管理,集中收藏和展示三星堆遗址及遗址内一、二号商代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玉石器、金器以及陶器、骨器等千余件珍贵文物。

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

  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许多光怪陆离奇异诡谲的青铜造型,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6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流光溢彩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为博物馆基本陈列,凡8个陈列单元。陈列充分运用各种现代表现手法,通过精心的空间组合,深刻发掘文物内涵,追求陈列内容科普化与陈列形式艺术化的完美结合。该陈列荣获首届全国文博系统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博物馆主体建筑外形追求与地貌、史迹及文物造型艺术相结合的神韵,融原始意味和现代气息为一体。馆外环境布局巧妙,匠心独具,园内绿草如茵,湖光岛影,充分体现了博物馆“馆园结合”之特色。

三星堆博物馆以其文物、建筑、陈列、园林之四大特色,成为享誉中外的文物旅游胜地,是四川的五大旅游景区之一、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首家同时通过“绿色环球21”与ISO9001:2000认证的博物馆。(来源:三星堆博物馆)


通过安全评估 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重新开放

6月16日,来自美国的23名游客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三星堆博物馆,这是“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三星堆博物馆迎来的第一批外国旅行团中广。

据了解,这批外国客人都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友,虽然是第一次到中国,第一次到四川,但在行程预定之初就注明一定要到三星堆博物馆,并对本次的中国之旅充满了期待。本次校友团的组织者、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克先生介绍,“早在一年前确定本次中国之旅时,三星堆就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行程。汶川大地震并没有改变我们的中国三星堆之行!”


绵阳文物武装押运至三星堆 4228件国宝转移

荷枪实弹的武警押运下,包括汉代说唱俑、摇钱树等国宝在内的6091件文物从绵阳博物馆紧急转移到广汉三星堆遗址博物馆库房存放。因担心唐家山堰塞湖可能溃坝导致洪水毁坏文物,绵阳博物馆决定紧急转移2.5万件文物,当天转移了第一批。

陕西:秦俑博物馆7件兵马俑因地震轻微受损

陕西省文物局昨日(27日)发布了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在汶川大地震中的受灾情况,全省56处文物保护单位发生灾情,41件珍贵文物受损,其中秦俑博物馆七件兵马俑因震轻微受损。

四川65处国家重点文物因地震受损严重

川蜀自古多名士,汶川就是传说中的大禹故里,李白、武则天、苏轼等皆出自四川。但在这场大地震中,川蜀大地上诸多沉积千年的人文历史古迹遭遇了一场大劫难,著名世界文化遗产地“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王建墓、三苏祠等名胜古迹全都伤痕累累……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日前专程赶赴四川展开调研,前天下午,他向媒体通报称,截至19日,四川全省12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5处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另有11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损伤。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赵川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建国后对文物造成损失最大的一次天灾。”

让我们在悼念大地震中亡灵的同时,也再看一眼这些因地震而从地面被抹平的、失而不复得的珍贵文物古迹。


四川文物遭浩劫 受灾重点文保单位突破百处

中国新闻网据初步统计,截至十九日,在“五·一二”汶川地震中,四川省共有六十五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百一十九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许多已经全部垮塌或面临垮塌;馆藏文物损失八百四十一件,其中珍贵文物一百四十八件。

今天下午在成都武侯祠举行的国家文物局抗震救灾四川现场会上,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王琼汇报了目前掌握的四川文物初步受灾情况。她说,这次地震灾害,使四川的文化遗产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与灾难。许多文物保护单位全部垮塌或破坏,大量的馆藏文物损毁。

李白书房千疮百孔 陈毅故居损毁严重

“我好像听到李白故居在哭泣。”江油市文化局的一位工作人员昨日痛心地表示。有李白故里之称的江油市发生6.0级余震后,记者在“青莲故居”看到,从唐朝一直保留下来的李白幼时居所的山门全部倒塌变成废墟,李白的卧室和书房也千疮百孔。据四川文化系统最新统计,汶川地震造成四川省的文物古迹大面积损毁。全省至少有4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5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严重损失。

国家文物总局已经紧急派人前往灾区查看文物受损情况。

  记者了解到,包括

  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二王庙古建筑群、
  理县桃坪羌寨、
  武侯祠、
  杜甫草堂、
  王建墓、
  三苏祠、
  丹巴古碉群、
  朱德故居、
  陈毅故居
  峨眉山古建筑群、
  郭沫若故居

  等一批珍贵的古迹和革命遗迹也“个个带伤”,有的甚至全毁。这次地震不仅为四川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且对巴蜀文化造成不可复原的伤害。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