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湾志工煮饭供应热食 两岸骨肉更亲 (图)

(2008-06-18 01:33:33) 下一个

台湾志工煮饭供应热食 灾民暖在心里

本篇文章来源于 青传媒www.qingnet.cn 原文链接:http://news.qingnet.cn/taiwan/200805/17150311.htm

台湾志工为四川地震灾民提供热食。(慈济图)   香港5月17日电/汶川大地震,许多幸存下来的民众现在面临到吃的问题,虽然活了下来,但粮食不足、水不够,实在很难填饱肚子;还好在这个时候,台湾的志工团队抵达了灾区,送上救灾物资,甚至还在灾区里洗菜煮饭,架设临时的热食区,让灾民享用热食,吃在嘴里,也暖和在心里。

  今日新闻报道,在距离震央汶川90公里的罗江县金山镇,房子倒了,原本甜蜜的家庭破碎了,居民只能暂时住在用帆布搭建的帐篷下生活,最惨的是,劫后余生的民众连吃饭都有问题。

  灾民张军表示,“那是老旧的房子,那个楼层屋瓦一直往下掉,把我炸翻了!” 灾民范增碧说,“我总想死,不知道该怎么办,老头子还要我照顾,儿子(因地震受伤)不能动,我想死过。”

  幸存下来的居民无语问苍天,还好这个时候来自台湾的暖和到了。台湾紧急送来了救灾物资,包括饼干、矿泉水,甚至在灾区搭建临时的热食区煮饭菜,让灾民享用。”

  台湾志工魏锦霓表示,“用热食带动他们,给他们心动起来,不然心很焦虑,刚开始我们先做,他们来帮忙,用这种方式动起来。”

  灾民杨红表示,“除了我们当地领导,你们是第一批进来的....很好。”温热的食物,灾民吃在嘴里,填饱肚子也暖和在心里。

——————

强震震碎壁垒 两岸骨肉更亲


http://www.wenweipo.com   [2008-06-04]
放大图片

 ■洛水镇的孩子对即将离开的来自海峡对岸的「姑姑」依依不舍。 李东波、赵鹏飞摄

本报前线报道组记者:赵鹏飞、李东波

 剧震来袭,天崩地裂,数百万川人家园尽毁,隔着一湾浅浅海峡的台胞感同身受。宝岛各阶层人士,几乎在同一时间做出同一决定:要全力以赴帮助对岸的同胞!于是,人们都看到了:在海外所有华人聚集的地区,台湾同胞的爱心捐赠款物排在前列;而在整个灾区前线,都能看到台湾救援队活跃的身影。有评论人士说,过去的60年里,两岸骨肉同胞从来没有像这一刻靠得那么近。

57岁的洛水镇居民刘邦会,正在台湾慈济救助点的露天厨房里切着一堆茄瓜。今天的晚餐里,将有一道清炒茄瓜。她家的房子,早在地震中全毁了,守着一堆瓦砾,她曾哭了很久。后来,她看到一群台湾来的人,在她家附近搭起了帐篷,开始生火煮饭给镇上没了家的人吃。

 擅长煮饭的刘邦会,被这群脸上始终带着微笑的人所吸引,主动加入他们来帮忙。看着自己帮忙煮的饭菜被受灾的乡亲们吃得很香,刘邦会重新笑了出来。

跨越海峡的救助 感动灾民

 「台湾来的亲人都到家门口来帮我们了,我们自己更要振作起来。」刘邦会边切菜边这样对记者说。在洛水镇的慈济救助点里,像刘邦会这样主动来帮忙的本地灾民,越来越多。

 刘邦会口中的「台湾亲人」,就是台湾慈济基金会派到洛水镇来赈灾的队员。记者了解到,在汶川地震后第16个小时,慈济基金会的救援物资就在路上了,到第72小时时,慈济在四川罗江金山镇,已经开始向当地惊魂未定的灾民提供可口的热饭热菜。这也是四川震后,第一个由境外非政府组织(NGO)设立的灾民安置点。

 曹汶龙是慈济派到四川灾区的第三批救援队员。他告诉记者,慈济每次在灾区建立救援体系,最主要的两种方式就是医疗和热食。尽管此次医疗牵涉到跨海药品使用补给及设备等问题,但两岸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却是相同的,所以他们决定先用「热食」来安定人心。

 「在灾区,能吃到热的饭食,对一个人心理的抚慰比任何语言都有用。」曹汶龙说,鼓励灾民加入到他们的煮热食工作中来,也是一种帮助灾民恢复信心的有效方式。慈济在灾区设的三个救援点,最多时候,一天派出的盒饭就超过8000个。

台各界鼎力相助 只因同根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除了慈济会、搜救团、红十字会等多路救援队伍深入灾区,为灾民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外,整个台湾社会的爱心更空前的迸发出来。包括政界、企业界、宗教界、演艺界以及普通民众在内的各个界别,纷纷通过不同渠道自发捐款。其中台湾TVBS、中天两家电视台先后以晚会形式发起募款,短短几小时里,募得款项就以「亿」计。名嘴主持不收费用还往外掏,好多艺人一面演唱一面哭,甚至激动得数度中断。据国台办公布的数字显示,截至5月28日,台湾各界同胞向国台办、海协会及各有关地方台办捐款或表达捐款意愿累计约7.8亿元人民币。

 一位在四川广汉救援的台湾红十字会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此次台湾社会对大陆同胞表现出的爱心,并非只因台湾也经历过惨烈的9.21大地震,更是因为血浓于水的手足亲情。就像一位台湾名嘴在节目里说的那样,参与救灾的台湾人民,是不分蓝绿的,因为他们的血液都是红色的。

——————

事件日期:2008/05/20
慈濟第二梯四川賑災團出發  推動「安心工程」接力膚慰
四川強震,慈濟投入勘災賑災,第一批台灣賑災團從15日出發,踏入四川已經快一星期;而慈濟第二梯賑災團一行三十三人在20日下午出發,此次十八名台灣團員中,特別選定曾參與九二一大地震膚慰工作的慈濟人參與,抵達成都和大陸15名團員會合後,還要和第一批賑災團進行交接。慈濟基金會本著「直接、重點、尊重、務實、及時」原則,在人道救援的工作上,以安頓災民身、心、靈為努力的目標。

圖:慈濟第二梯賑災團十八名台灣團員中,包括花蓮慈院石明煌院長及大林慈院簡副院長等醫療人員參與。
中學一年級的趙健,由北川為了尋找失去音訊的父母,整整走了十個小時的路趕回災區,在慈濟人的膚慰下,才哭訴心中的驚惶……

在災區被迫停課的孩子們,和慈濟人一同清掃災區、服務災民時,終於露出了笑容,走出悲痛……

因為愛,慈濟人永遠都在。慈濟基金會台灣賑災第二團於5月20日啟程,將前往四川成都接續第一團賑災及陪伴災民的工作,接力緊急階段的「安心工程」。並攜帶香積飯(沖泡即食飯)與三部淨水器前往災區,為災民安心與安生。 

考量到災區需要的飲食衛生,第二梯次賑災團特別準備三部專業及家用淨水器前往災區測試,由大陸志工準備蒸飯機,並以當地採購零件、就地組裝的機動模式,期望即時紓解災民飲用水的衛生問題,另外的賑災物資,將在當地視需求購買。

四川大地震慈濟志工深入第一線勘災,親眼目賭災區的創傷與災民心中的悲慟,經一星期實地陪伴發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容忽視,緊急階段的安心工程刻不容緩,因此,慈濟將以愛的接力,「安心、安生、安身」繼續陪伴災民與兒童。

慈濟第二梯賑災團一行共三十三人。其中,台灣十八名團員搭乘20日下午的班機飛往成都和大陸十五名團員集合。此次十八名台灣團員中,特別選定曾參與九二一大地震膚慰工作的慈濟人參與,十八名慈濟志工第一時間接獲本會通知立即放下家業與事業,投入賑災行列。

第二梯團員將和第一梯團員於四川成都進行交接,希望透過不間斷的關懷膚慰,能陪著災民走出傷痛。

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王端正特別叮嚀前往災區的志工,務必以自身的安全為第一考量,也提醒志工務必以細心、愛心、耐心,以愛鋪陳一條人道救援的道路。

從台灣出發的賑災團員搭乘華航班機到香港轉機,預定晚間十點抵達成都,與大陸團員會合後,還要和第一批賑災團進行交接。慈濟基金會本著「直接、重點、尊重、務實、及時」原則,在人道救援的工作上,以災民身、心、靈的安頓為努力的目標。

 
圖左:5月20日,慈濟四川賑災團持續在四川德陽市羅江縣金山鎮提供熱食發放與膚慰災民。圖為慈濟第一梯賑災團的志工即將返台,災民們依依不捨離別。
圖右:慈濟第二梯賑災團的大陸志工5月20日來到四川,接續第一梯慈濟人對鄉親們的關懷。此批有來自大上海、廣東、北京以及雲南的十九位志工。
 
圖左:5月21日,第二梯慈濟四川賑災團前往什邡市洛水鎮洛城村關懷;由於當地災情嚴重,將近九成以上的房屋和學校倒塌,村民三餐無法溫飽,慈濟於22日開始,在洛城村駐點提供熱食,也宣導衛教觀念,協助災民走過地震的夢靨。
圖右:慈濟人透過歌聲和手語帶動,膚慰災民的心。

——————

台湾慈济义工关怀陪伴 四川灾区传来童歌声

  中新网5月18日电 在四川救灾的台湾慈济基金会勘灾团一行三十余人,今天兵分两路,一路持续前往四川罗江县金山镇提供热食与陪伴灾民及儿童,一路则前往其它重灾区勘灾。由于义工的用心陪伴,灾区终于听到了清脆的童歌声。
借着关怀带动,协助灾民忘却伤痛,活络心灵。

  据“中央社”报道,台湾慈济基金会表示,义工分成煮食、关怀、小朋友带动与总务四组,协助灾民走出心灵的阴霾。成人们协助烹煮热食,有人洗菜、有人切菜、有人煮菜;小朋友们则在义工的带动下就地唱起儿歌、跳起舞来。

  小朋友高兴地唱着义工教的歌曲及手语,一起唱给爷爷、奶奶听;老人家笑得合不拢嘴。原本脸上全是愁苦表情的灾民,听到天真清脆的儿歌声,也逐渐露出笑容。

  四川宗教局副局长杨伯明来到慈济为灾民设立的服务点,看到义工对灾民温馨慰问而灾民跟着洗菜、煮热食,深感惊讶又感动;他和他好友的孩子也穿起了义工背心,投入服务灾民的行列。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