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厨人家
(2008-02-22 00:30:49)
下一个
御厨人家
作者:张喆
来源:北京晚报
更新:2008-1-27 17:06:12
王希富先生年逾古稀,是老北京人,祖上在宫里当过差,属过去所说的“勤行”中人。
晚清时期,王老先生的外祖父陈师傅,字光寿,子承父业曾在清宫廷做御厨,祖父王师傅,字文山,也在宫里,是一名赶骡车的车夫。
早年,二人关系极好,情如亲兄弟,常聚地安门外的“天汇轩”大茶馆,品茗聊天。王陈两家后来还成了亲家,陈师傅将自己惟一的女儿许配给了王师傅的长子王殿臣(王希富之父,清末民初时京城致美斋名厨)。
在外祖母身边长大的王先生,自幼听了不少与宫里有关的“家史”,至今还记得十分清楚。
家传源自“陈汉军”
先从王先生的外祖父陈师傅说起。陈师傅祖居山东胶州,临海,早先以制售海货为生。后代中有开设茶肆酒楼的,长于做胶州菜。
明末,四方战乱,各地灾荒,一批山东人流落东北,去开垦那里肥沃的“黑土地”。陈师傅的先人,就是最早“闯关东”的老山东。
那时,山东人在东北做菜颇有名气,也受到满人的青睐。据史载,清顺治入关前御膳房已存在,招募厨师时就有“胶州帮”入御膳房之说,且当时御膳房的人员也入军队编制,被归入汉军旗下,又因领头的姓陈,亦称“陈汉军”,后随清军入关进京。
据王先生讲,当时宫里的厨师一般都是汉族,没有满族。
一是上述历史原因,而且明代留下来的宫廷御厨,也都是山东籍汉人。
另一则是厨师这职业在旧时被称作“勤行”,属伺候人的下等差使,那些吃着俸禄的满人,宁肯要饭也不愿干这一行。
虽然陈师傅年少时极爱读书,向往着日后上“八旗官学”(八旗官员子弟上的学校,隶属于太学国子监管理),但清代御膳房是子承父业,家里男孩中必有一人接替父辈做御厨。无奈之下,陈师傅也进了紫禁城,成为陈家最后一位为皇上服务的御厨。
在宫里的那些年,除掌握精湛的厨艺外,陈师傅还对古玩瓷器颇有研究。据说,逢年过节时,皇上都要搞“集体赏赐”,将各种物品赏给御厨们,那时外祖父家里不乏皇上赏赐的茶具和瓷器。
据王希富先生讲, 做御厨的外祖父每日俸禄有数两白银,在当时的京城,陈家也算是“坐得起车子(乘骡车),吃得起庄子(吃饭庄),住得起院子(四合院),养得起孩子(上学堂)”的富裕户。
只叹命运不济,陈师傅虽然人聪明,见识广,手艺好,还是未得“善终”。
晚清时,武功高强的陈师傅在宫外有一批弟子。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陈的弟子中有不少人参加了“义和团”。在朝廷与外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之后,慈禧为讨好洋人,决定对参与支持“义和团”的严惩不贷。遭宫内人举报,陈师傅以“莫须有”罪名被捕入狱,三月之后,被处决于菜市口。
御厨车夫成至交
再说王先生的祖父王文山。王师傅祖居通州张家湾,早年漕运兴旺时,其祖上曾随粮管通判从江南到京城押运漕粮。
张家湾是漕运的转运站,官员亦从这里换乘骡车进京。后来海运兴起,运粮多用火轮,官员百姓从张家湾进京也大多不走水道,以骡车代步,所以,王的先人也随之改行拴骡车,并在王师傅这一代进了紫禁城,在宫内当车夫。
据说浓眉大眼、相貌堂堂的王师傅赶的是头车,说起来还算个“头差”,自然伺候的是官级不低的头面人物。
王师傅不嗜烟酒,但好饮茶,别的事都很通融,惟独喝茶,决不凑合。一年四季,只喝龙井和香片。逢年过节,上头会赏赐一些好茶,都是贡品。除此之外,王师傅也到茶庄去买。
据王希富先生讲,那时祖父习惯到地安门外的天汇轩大茶馆喝早茶,那是有名的“红炉”馆(京城大茶馆的一种,因此种茶馆供应炉烤点心,故称“红炉”馆),满汉饽饽做得十分细致,大小八件,缸炉、酥皮、硬面饽饽和应时当令的点心,在京城都颇有名气。清末民初时的天汇轩,是五行八作的人才汇聚之地。在这里,既能邂逅商界、古玩书画界的头面人物,也能碰上提笼架鸟的少爷、打卦算命的先生、吃瓦片的“纤手”(旧京城房地产中介)和打硬鼓的小贩等各色人等。
王师傅正是在这里结识了同在宫里当差的御厨陈师傅。巧的是,王师傅的儿子王殿臣也是“勤行”中人,那时在“致美斋”当面点头案。
晚清时期,“致美斋”是京城有名的姑苏风味馆子。有一年中秋前夕,王师傅请陈师傅这位“吃过见过更做过”的御厨品尝自己儿子做的“翻毛月饼”。这“翻毛月饼”称姑苏细点,外形光如满月洁似白玉。
陈师傅在御膳房的师傅曾告诉他这“翻毛月饼”的由来:有一回老佛爷牙口不适,可早膳安排照样是口蘑肥鸡、三鲜鸭子、五绺鸡丝、山药炉肉等菜,其实这些菜纯粹是摆样子,师傅知道老佛爷晨起爱吃粳米粥、炒黄瓜酱、酥皮点心。经总管太监同意,就特地备了这几样小菜,还做了一盘月饼,一同端上了桌。
老佛爷一瞧,立刻就变了脸,问:“谁传的旨让做这么硬的点心,酥皮饽饽跟白玉摆件似的,谁能咬得动?”说罢用手一拍桌子,吓得太监们个个魂飞胆破,以为大劫难逃了。再看桌上那盘月饼,酥皮飞起如雪白的鹅毛,老佛爷拿起一块尝了一口,不黏不硬,入口就化,不但鲜香软糯,而且回味悠长,当时就乐了,问是谁做的饽饽,叫什么月饼,怎么还能翻出鹅毛来?太监顺口答:“此乃姑苏细点。”于是老佛爷赐名“翻毛月饼”。
此后翻毛月饼在京城红极一时。陈师傅告诉王师傅,虽然“翻毛月饼”在京城到处都有卖,可真能翻出毛来的,除了御膳房的就是致美斋的。陈师傅对王师傅的儿子王殿臣这手艺赞赏有加,日后还把自己模样俊俏聪明能干的女儿许配给了这位致美斋名厨。
代代相传展厨艺
虽然御厨陈师傅惨遭慈禧毒手,之后陈家再无人入宫服务,但陈王两家与“勤行”之缘却没有断。
据王希富先生介绍,晚清民国后,两家几代人中,学厨艺的最多,过去八大楼和八大堂里掌灶的,不少都是王老先生的亲属。王的两位兄长,民国时期都在京城八大楼当过厨。王家有个传家宝,是一个已经泛黄的旧折子,那上面留有陈王几代名厨的“从业记录”。折子上抄写的有各类宴会菜单,包括外祖父亲传的部分清宫御膳膳单、王先生的父亲王殿臣在会贤堂当厨时所记的高档宴会膳单、致美斋宴会菜单等。
此外,还有大量的菜谱和配料、制作方法,也有餐具样式等。菜谱中包括京菜、鲁菜和宫廷菜,珍贵无比。
据王希富先生讲,这放在“拜匣”中的旧折子是由祖上传给外祖父,外祖父传给父亲,诸代积累,不断丰富,父亲临终前又将它交给自己的大哥王希荣保管。几年前,大哥把这传家宝亲手托付给了王先生。
说起来,王希富先生本人算得上“老北京”,却并非“勤行”中人。大概自幼受家庭“饮食文化”氛围的熏陶,这位搞三维成像技术研究的科学家,俨然还是一位研究传统饮食文化的大家。因外祖父在御膳房当过差的缘故,老先生对“御膳”知道不少。
他说,过去宫里有各种“膳房”,是按照级别的高低安排的:皇上吃的是御膳房,太后吃的是寿膳房,皇后吃的是主子膳房,官宦有外膳房……
因为外祖父陈师傅在御膳房当厨,所以对皇上的饮食爱好比较了解,也常在家里念叨。现在一说到昔日皇上的用餐,人们就认为餐餐必是十分奢华,顿顿必是山珍海味,燕窝鱼翅。但王先生小时候常听外祖母说,皇上的晚饭经常有羊肉片汆冬瓜、肉片炖萝卜白菜、羊肉片醋熘黄瓜片、熏肘子、香肠、老米膳、粳米粥、小米粥,这些饭菜的档次与富裕人家的区别并不大。
对宫廷菜颇有研究的王先生介绍说,清朝宫廷菜的一大特点就是死守祖宗的规矩,严格按照传承的既定程序,不能加料减料,御厨不敢改革,所以菜肴虽精细,却常无新意,顿顿口味相似,皇上都吃腻了。
道光时期,宫廷菜就已开始走下坡路,御膳房的菜品基本流于礼仪形式,末代皇帝溥仪在自传中就曾抱怨宫里的菜没法吃。
王老先生说,晚清以后,皇上开始“开明”,他们吃腻了御厨做的正统御膳菜肴,开始从宫外高档饭庄“叫菜”,还另设小桌,把自己点的菜放在上面单吃。这么一来,不但让皇上有机会品尝更多的美味,还对外面的庄、馆起到了“提高质量”的作用。
王老先生说,那时宫外大饭庄的厨子厨艺高超,又没有清规戒律,他们以让食客满意为标准,煎、炒、烹、炸,丝儿熘片儿炒,色、香、味、形在京城都属上乘,著名的堂字号饭庄如会贤堂、庆丰堂、福寿堂等,也聘有过去服务宫里的御厨。不少厨师既能做鲁菜,又善烹京菜和宫廷菜,不少堂、馆都为宫廷“送菜”大显身手。
王先生说,晚清时期,国道中落,但吃喝之风却日盛,清王朝的皇亲国戚和大批达官显宦成了高档饭庄的常客,他们“食不厌精”的要求,客观上也促进了当时餐饮业的发展和厨艺的提高。
宫廷本无满汉席
说到时下餐饮业热捧的宫廷“满汉全席”,王先生强调,无论是在宫中当御厨的外祖父还是在京城“八大楼”做名厨的父亲,都从来没有证实过宫廷里有特定的“满汉全席”之说。现在传的各种说法,什么“宫廷满汉全席共有108道菜”等,其实是以讹传讹。
已故文博大家朱家溍先生早有文述:“近年来报刊上有谈论满汉全席的,有的说108样菜,有的说360样,有的还开出菜单来,其实都是讹传,根本就没有那些规定……”
提到人们常说的过去宫里的御膳房也负责做满汉全席,王先生说:“这明显缺乏历史依据,过去宫廷菜菜单基本是不公开的。”
王老先生说,所谓“满汉全席”,最初是晚清到民国期间,大型庄、馆冠以大型传统宴会的一种商业称谓,其早期雏形是清朝李斗所著《扬州画舫录》中的“清代扬州满汉筵”。
乾隆下江南时,当地厨子为取悦皇上,特地学了一些山东菜加宫廷菜,使接待宴形成了一种新筵席,既融入京城宫里的御膳,也掺杂了当地的南国佳肴美味。王先生说,这份菜单后来成了第一部半公开的御膳宴席资料。后来旧京八大楼承办寿宴,常以此菜谱为蓝本制作筵席,冠以“满汉全席”之称揽客,这是“满汉全席”的第一个来源版本。
王先生解释说,《扬州画舫录》中的菜肴是当地为乾隆皇帝做的,并非出自宫廷的御膳房,称为“宫廷菜”似有不妥。后来又出现了多个“满汉全席”版本。晚清时期,文人兼美食家袁枚撰有《随园食单》,把那时高官们喜爱吃的美味珍馐一一列来,《随园食单》也成了“满汉全席”的又一版本。还有就是,清末民初时天桥八大怪之一的相声鼻祖朱绍文,人称“穷不怕”,编过一段说满汉全席的相声《菜单子》,结果这相声里的菜谱也被有些餐馆拿来当成了一个“满汉全席”的版本宣传使用。
王先生说,各种版本的“满汉全席”中都有一部分菜肴与清宫御膳相似,但他认为名称比较花哨,菜品也高档化了,远远不能代表清宫御膳,冠以“宫廷满汉全席”的称谓似有不妥。
王先生认为,清代宫廷御膳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京城其他餐饮主流如八大堂、八大楼菜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所谓“御膳”实以传统鲁菜为基础,融满汉餐饮风格为一体,又掺入了南菜系的内容,还沿袭了明代一些宫廷菜的做法,更有传统礼仪相配套。
“清宫御膳”已经成为十分丰富且独立的饮食文化体系,非常值得后人去深入地研究和保护。
王先生说,过去北京堂字号和楼字号饭庄所推出的各种鲁菜、京菜菜肴,包括冠以“满汉全席”的各种宴会,也是珍贵的传统饮食文化遗产,只是需要“正本清源”,将它们与真正的宫廷菜区别开来。